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

悼念老夫子

我與《老夫子》
鄭明仁

資深傳媒人鄭明仁收藏了幾十本最早期的《老夫子》。照片由鄭明仁提供。

我們這一輩,很少沒有看過《老夫子》漫畫的,主角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深入民間;漫畫四字題目「耐人尋味」傳誦到今天還有人不時作諧趣引用。小時候沒有零錢買《老夫子》,只能從同學仔之間的傳閲過一過癮,因此家裏一本也沒有。

早幾年,香港又吹起《老夫子》熱潮,王家禧兒子王澤(王澤九十年代開始接手父親畫老夫子)成功把《老夫子》打造成亞洲品牌,大陸和台灣成為主打市場。此後,王澤不時在香港會見讀者,大型商場舉辦了多次《老夫子》展覧,著名拍賣行蘇富比特別舉辦了《老夫子》手稿展銷。我在多個場合見過王澤,聽他講父親的故事。

2014年8月,蘇富比舉辦《老夫子》手稿展,鄭明仁(右)與王澤合照。照片由鄭明仁提供。

王家禧的《老夫子》,一直以來都被一些「藝評人」批評是抄襲四十年代天津畫家朋弟的作品,王家禧對此沒有太多公開反駁。無論如何,《老夫子》早已成為香港本土漫畫傑作,它的題材充滿本土情懷,寫的東西很多是切合當時社會話題,例如六十年代香港飛仔橫行,《老夫子》就替天行道,「打到啲飛仔一仆一碌」,大快人心。

香港有很多《老夫子》迷,有些已是五、六十歲仁兄仁姐。小弟雖然不是鐵杆老粉,但如在坊間見到很舊的《老夫子》,會不惜代價收集。去年,我便一口氣從藏家那裏買入幾十本最早期《老夫子》,今天再拿出來看一看,百般滋味在心頭。

《眾新聞》二O一七年一月三日)

悼念香港一代漫畫大師 飲茶睇老夫子
鄭明仁


香港《老夫子》漫畫創建人王家禧逝世,代表了香港又失去一位傳奇人物。他留給香港人的,是一系列令人百看不厭的作品。如果要選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漫畫,《老夫子》必然當選;如果要提名香港最長壽的漫畫,《老夫子》已穩佔首席。

《老夫子》的讀者跨越各階層,男女老幼、精英階層以至平民百姓,都是或者曾經是它的讀者。因此,在王家禧死訊傳出後,面書上滿是懷念語句。欣慰的是,《老夫子》並沒有因王家禧的逝去而結束,因為他的兒子王澤早在1995年已繼承衣鉢,延續了《老夫子》的生命,繼續為香港人帶來歡笑。

漫畫時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漫畫遍地開花,街頭巷尾的飛髮(理髮)檔和租書檔深受小朋友歡迎。他們爭取飛髮的黃金時間,盡情快速閱讀飛髮檔提供的公仔書(後來才叫漫畫);大家都相信,當年小朋友光顧飛髮檔,飛髮是藉口,睇公仔書才是主打,即使這些公仔書已給揭得溶溶爛爛,小朋友還是看得津津有味。特首梁振英在悼念王家禧時也說自己小時候無錢買漫畫書,唯一睇漫畫的機會是到皇后大道西橫巷飛髮時睇《老夫子》和其他公仔書。那時候,街頭的租書檔也是另外一番景象,檔靠的牆上用長繩掛上一本本公仔書的封面,用木夾夾着,小朋友向檔主繳付五仙便可在指定時間睇一本書,一條幾呎長的木條櫈可同時坐三至四人,他們多會私下交換閱讀,也有「靠黐」免費旁觀的,為免得失小顧客,檔主只好隻眼開隻眼閉。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些公仔書便成為小朋友的精神食糧。

旣然公仔書市場潛力龐大,很多畫家投入漫畫市場,除了《漫畫世界》雜誌和《每日漫畫》等漫畫報外,當時膾炙人口的漫畫包括《財叔》、《大官》、《13點》和《老夫子》等。李惠珍的《13點》和王家禧的《老夫子》更成為長壽漫畫,即使香港漫畫至七十年代變成武俠漫畫天下,這兩本漫畫仍然擁有大量擁躉,特別是《老夫子》,由於讀者跨階層,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愛閱讀,因此成為香港傳奇。王家禧趕上六十年代香港漫畫大潮,然後不斷創新,成為潮流的領導者。

王家禧,天津人,五十年代來港定居。五十年代末開始投漫畫稿到《漫畫世界》及《星島晚報》,以筆名「萌芽」發表連環漫畫《秦先生》、《老夫子》和《大番薯》。六十年代,王家禧出版首冊《老夫子》單行本,自此聲名鵲起,歷久不衰,九十年代由兒子王澤接手繼續創造《老夫子》神話。王澤繼承老王澤的風格和畫風,但經營手法比老父更追上時代,早幾年便再度掀起《老夫子》熱潮,他把《老夫子》作為企業化經營,使之成為亞洲品牌,搶攻大陸和台灣市場,2011年,《老夫子水虎傳》電子書在台灣上市。2008年,著名拍賣行蘇富比為《老夫子》舉辦手稿拍賣,並於2014年舉行《老夫子》手稿展銷,把《老夫子》推上世界市場。2016年,第一間「老夫子」餐廳在香港成立,菜式均以漫畫裏的四字成語命名。

誰的老夫子?

《老夫子》的發展軌迹似乎一帆風順,但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一宗歷史懸案纏繞老王澤一生。千禧年開始時,已有評論家指王家禧的老夫子和大番薯形象是來自四十年代天津畫家朋弟(原名馮棣)的作品。內地著名作家馮驥才2001年寫了一本專著:《文化發掘老夫子出土──為朋弟抱打不平》受到廣泛注意。朋弟是內地三四十年代著名漫畫家,主要作品有《老夫子》、《老白薯》,這兩個主角的造型,確實與王家禧後來的老夫子和大番薯很相似。論者認為王家禧在天津出生長大,自然看過朋弟的作品,受到朋弟潛移默化的影響。王家禧當然不承認抄襲,即使天津、北京文化界一直為朋弟抱不平而奔走活動,也動搖不了王家禧和王澤的江湖地位。平心而論,香港的老夫子和大番薯,確有天津老夫子和老白薯的影子,但重要的是,香港的兩位主角早已完全本土化,完全融入香港社會,香港人會毫無疑問說王家禧和王澤的《老夫子》是香港土產《老夫子》。

《老夫子》常以香港時事入畫,例如香港六十年代「飛仔」橫行,當街調戲婦女,老夫子非常討厭這些「臭飛」,《老夫子》漫畫裏便經常出現老夫子把飛仔打得落花流水的情節,大快人心;老夫子對眼睛生在額頭的老闆階級和上司也有所鞭撻,令一眾打工仔看得心花怒放,怨氣得以發泄,《老夫子》說不定在緩和社會階級矛盾上已起到一些作用。有人喜歡《老夫子》夠「街坊」,因為它所講的故事好像就發生在他們身邊;有人喜歡《老夫子》夠「貼地」,絕對不離地,因此能引起共鳴,共鳴是《老夫子》成功的最主要因素。王家禧喜以「耐人尋味」四字真言入題,這已成為經典金句,對於無法解釋的事,我們都喜歡用「耐人尋味」推諉過去。

夫子茶敘

《老夫子》早於1965年便拍成黑白電影,高魯泉、矮冬瓜分別飾演老夫子和大番薯,扮相維肖維妙。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老夫子》彩色電影和卡通片相繼上演,更加深入民心。七十年代,香港生活環境漸趨富裕,上茶樓歎「一盅兩件」成為時尚,小孩子跟隨父母飲茶,父母順便在報紙檔買一本《老夫子》,所以有段時期「飲茶睇老夫子」是小朋友最喜愛節目。

講《老夫子》不得不提《老夫子水虎傳》,它是《老夫子》系列作品之中,最受歡迎的長篇連環漫畫。《水虎傳》是講老夫子、大番薯和秦先生等人乘坐時光機穿越時空回到古代結識武松,把他「打造」成打虎英雄;老夫子他們更遇上一眾梁山好漢,因種種誤會而爆發出連串極搞笑情節。讀者喜愛這種無厘頭式故事,因為今天看完大笑一場,再去面對明天的壓力,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老夫子》陪伴着香港幾代人成長,有人估計五十多年來《老夫子》累積售出近一億冊,堪與金庸的武俠小說媲美,締造了香港另外一個神話。王家禧先生,謝謝你在我們艱困的童年時代給我們帶來歡樂,沒有《老夫子》,我們的童年就少了一襲色彩,長大了就少了一份美好的集體回憶。

(標題為編輯所擬)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


(《明報》二O一七年一月六日)

《老夫子》作者「王澤」93歲逝世 告別耐人尋味


王家禧先生走完精彩一生《老夫子》作者老王澤安詳離世

知名《老夫子》漫畫作家王家禧先生(以長子王澤為筆名,讀者為分辨第一代、第二代作者,以老王澤稱之。)於美國時間2017年元月一日凌晨5時57分因年老器官衰竭安詳離開人世,享年九十三歳。王家禧曾說:「我的一生就像漫畫,我儘可能的讓「老夫子」,也就是讓自己耍寶去逗樂讀者。 」

王家禧於1925年出生於天津,1956年移居香港,曽在法屬天主教會負責繪聖經,兼辦教會「樂峰報」的編繪工作長達十多年之久。於工作之餘,從事漫畫創作,開始以「萌芽」為筆名,接著用好幾個筆名在報章雜誌發表漫畫作品。其中以長子「王澤」為筆名創作的《老夫子》漫畫,由「秦先生」首先登場,因人物個性顯明、幽默逗趣、文字簡潔,一推出深受讀者喜愛,大受歡迎至今。

學建築的兒子王澤本尊,因見父親年紀漸老,於1995年毅然接下父親的棒子,繼續老夫子漫畫的創作。為了分辨兩時期的作者,讀者遂以老王澤、小王澤區分或漫畫家王澤、建築藝術家王澤。今年二月才從實踐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退休的王澤,十分佩服父親王家禧,一直都是充滿活力與想像力的創作者,他創造的《老夫子》就是描寫平日生活的漫畫,既是你我日常的趣味,更是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經歷半個世紀,時空雖已改變,每個人對生活的期望也都不同,但其中的酸甜苦辣,透過耐人尋味的漫畫,仍然直入人心,與大家分享老夫子式的幽默。

《老夫子》漫畫就是漫畫家王家禧的一生。取之不盡的素材,都曾是北京輔仁大學西畫系高材生的他的寫照,年輕時王家禧是運動好手,游泳、跳水、溜冰、打獵樣樣精通,所以漫畫有許多運動、玩樂器和釣魚、陶塑等傳神畫面;而在樂團擔任鼓手的他,因為打鼓,練就成左、右手腳,可以同時做不同動作,日後成就了他雙手同時能作畫、寫字的絕活。又因為生活環境的歷練,造就了他敏銳的觀察力,這些都一一呈現在漫畫中。

第二代王澤教授眼中的父親是個潮爸,也非常感動母親陳玲玲(漫畫中的陳小姐),日夜體貼悉心照顧父親的一飲一啄,自從移居美國加州後,父親平日最大嗜好除了畫漫畫就是釣魚,還迷上做陶器。因此,家中除了他使用的各式各樣釣漁竿,還有各種不同造型的人物、動物、和瓶瓶罐罐,尤其是大魚的陶品最為醒目。

王家禧父親是曽任東三省省長的王承斌,他繼承父親允文允武喜愛繪畫、母親個性幽默的優點而走上漫畫這條路。一生酸甜苦辣都嘗過的王家禧,對於人生起伏處之泰然,始終能從困境中自我調侃。他對生命的熱愛,透過幽默的筆,一一展現於《老夫子》,陪伴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老夫子Old Master》臉書專頁二O一七年一月三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