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40年來紙媒三度亡 前老總鄭明仁:地鐵通車殺晚報
撰文:邵沛琳 黃偉民
資深傳媒人鄭明仁看盡報業百花齊放至興衰,他認為即時新聞「打死」報紙,紙媒的生存空間進一步收窄。(黃偉民攝)
童年盼當報販 前老總看報業萎縮
鄭明仁1977年於時為浸會學院傳理系畢業後,先後於《商業電台》、《成報》及《蘋果日報》工作,曾在《蘋果》任總編輯,至2011年退休。他現為報業資料館作籌備工作,望將本港的報業輝煌年代、經典重大新聞呈現市民眼前。
摸一下鬍子,仁哥憶起,童年曾想當報販,夢想坐在報攤免費看報紙、看《老夫子》,早年報檔生意好,坐在檔口就有收入,「(當時)唔知報販背後有好多辛酸事,一早起身疊報紙、日曬雨淋。」時至今日,紙媒生意萎縮直接影響報販生計,晚報已死,日報風光不在,仁哥說,日報之死,死於源於免費報章。而晚報之逝,源於香港集體運輸工具的躍進。
•晚報三大死因:紅隧及地鐵通車、無綫電視開台
再付「豆零」換份新報紙閱讀
回到60年代,當時資訊未如今日般流通,市民唯一娛樂就是看報紙的專欄小說、閱報找工作。鄭明仁憶述,過去有茶客買一份報紙閱讀,之後再補幾個「豆零」(硬幣)、再換另一份報紙閱讀,可想當時報業相當蓬勃。
一程船時間 足夠看當日早上新聞
鄭指出,晚報的消逝,始於1972年8月2日紅磡海底隧道通車,從前渡海小輪接載來往九龍及港島的市民,他們上船前買一份晚報,剛好用一程船及轉乘巴士的時間,以了解當日早上的新聞;而1979年,地鐵(即港鐵)通車,更是晚報的「致命傷」,由於地鐵的行車時間短促,晚報的生存空間在需求降低下,報販亦不傾向訂取。隨後,本港電視台亦步入黃金歲月,市民有更多方法獲取資訊,令晚報的生存空間收窄,最終被淘汰甚至絕跡。
•80、90年代報業轉捩點:拍拖報、減價戰
80年代報紙曾經滯銷,有報販以將兩份刊物合併出售,稱為拍拖報。常見是鹹濕小報夾嚴肅大報略為減價,一起出售。至90年代中後期,《蘋果日報》《東方日報》主導市場,當時《天天日報》《快報》等小報遭淘汰…… 報館設全回紙制度,拍拖報於市面絕跡,為報業戰拉開序幕。
「我有種悲鳴感覺,無人講到紙媒會唔會死!」鄭明仁 資深傳媒人
•千禧年代日報兩大死因:免費報紙、即時新聞
鄭明仁表示,80、90年代,本港報業百花齊放,不同立場及聲音的報紙各有市場,他形容,那些年報紙是報販及記者的生命泉源,「印報紙等於印銀紙」每早都有數十萬賣報收入,而當年《成報》一紙風行,便是經典例子。1995年《蘋果日報》的以兩元割喉式減價促銷,報販受惠收入增長。
小報被「主流」報章淘汰
至90年代中期,市面由數份「主流」報章佔據市場,其他小報已經「歸邊」或被淘汰,報販首當其衝受影響、收入大不如前。鄭憶述,由60、70年代的60多份報章,減少至2015年的20多份。至今,收費及免費報紙的市場比例平均,讀者數量已達飽和狀態,讀者對影像及即時新聞更為「重視」,對日報、免費報造成無形的殺傷力。
跑馬地成和道飛虎隊剿匪後,成報採訪隊在現場留影,後排右三為鄭明仁)(受訪者提供)
•免費紙、網上新聞牽起新時代
紙媒處於「寒冬」「冰河時期」?
本港報業的輝煌時期一去不返,即時新聞扭轉傳統報業營運模式,日報由厚變薄、新聞戰場已轉戰至網上,嚴重打擊報販生意。鄭明仁解釋,就突發新聞而言,過去大新聞由翌日報紙詳細交代,即時新聞面世、讀者對日報依賴降低。
「呢幾十年在報業奮鬥,令我生活得好愉快,其實我對報業好有感情!」鄭明仁引述《香港報業公會》主席甘煥騰指「紙媒不死」,他有感報人的希望,只是一廂情願。他認為,互聯網及手機發達,「全民記者」拍攝及獲取更多新聞資訊,新聞的發展轉了另一種模式,無論是報販或紙媒,80、90年代的報業輝煌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香港O1》二O一七年五月廿七日)
撰文:邵沛琳 黃偉民
「以前印報紙、等於印銀紙,但(現今)即時新聞打死報紙!」資深傳媒人、《蘋果日報》前總編輯鄭明仁,歷盡報業百花齊放至興衰,他慶幸於報業輝煌年代入行,70年代未地鐵及海底隧道,引致晚報走下坡。80年代流行「拍拖報」(鹹報夾嚴肅報章一起出售)、90年代的槍林彈雨的大新聞、報章「割喉式」減價戰等,仁哥都娓娓道來 。「即時新聞打死報紙,依家報紙根本為咗生存而掙扎!」鄭明仁 資深傳媒人
縱橫報壇40年,他剖析香港紙媒先後面對三次死亡:地鐵通車殺晚報、免費報章打殘日報、如今又到手機即時新聞狙擊免費報。報業美好時光不再,鄭明仁認為:「我覺得美好嘅仗已經打完!」「紙媒不死」之說只是老報人的一廂情願。
資深傳媒人鄭明仁看盡報業百花齊放至興衰,他認為即時新聞「打死」報紙,紙媒的生存空間進一步收窄。(黃偉民攝)
童年盼當報販 前老總看報業萎縮
鄭明仁1977年於時為浸會學院傳理系畢業後,先後於《商業電台》、《成報》及《蘋果日報》工作,曾在《蘋果》任總編輯,至2011年退休。他現為報業資料館作籌備工作,望將本港的報業輝煌年代、經典重大新聞呈現市民眼前。
摸一下鬍子,仁哥憶起,童年曾想當報販,夢想坐在報攤免費看報紙、看《老夫子》,早年報檔生意好,坐在檔口就有收入,「(當時)唔知報販背後有好多辛酸事,一早起身疊報紙、日曬雨淋。」時至今日,紙媒生意萎縮直接影響報販生計,晚報已死,日報風光不在,仁哥說,日報之死,死於源於免費報章。而晚報之逝,源於香港集體運輸工具的躍進。
•晚報三大死因:紅隧及地鐵通車、無綫電視開台
再付「豆零」換份新報紙閱讀
回到60年代,當時資訊未如今日般流通,市民唯一娛樂就是看報紙的專欄小說、閱報找工作。鄭明仁憶述,過去有茶客買一份報紙閱讀,之後再補幾個「豆零」(硬幣)、再換另一份報紙閱讀,可想當時報業相當蓬勃。
一程船時間 足夠看當日早上新聞
鄭指出,晚報的消逝,始於1972年8月2日紅磡海底隧道通車,從前渡海小輪接載來往九龍及港島的市民,他們上船前買一份晚報,剛好用一程船及轉乘巴士的時間,以了解當日早上的新聞;而1979年,地鐵(即港鐵)通車,更是晚報的「致命傷」,由於地鐵的行車時間短促,晚報的生存空間在需求降低下,報販亦不傾向訂取。隨後,本港電視台亦步入黃金歲月,市民有更多方法獲取資訊,令晚報的生存空間收窄,最終被淘汰甚至絕跡。
現時不少市民選擇閱免費報,年長讀者亦不例外。(黃偉民攝)
•80、90年代報業轉捩點:拍拖報、減價戰
80年代報紙曾經滯銷,有報販以將兩份刊物合併出售,稱為拍拖報。常見是鹹濕小報夾嚴肅大報略為減價,一起出售。至90年代中後期,《蘋果日報》《東方日報》主導市場,當時《天天日報》《快報》等小報遭淘汰…… 報館設全回紙制度,拍拖報於市面絕跡,為報業戰拉開序幕。
「我有種悲鳴感覺,無人講到紙媒會唔會死!」鄭明仁 資深傳媒人
本港昔日舊報。(鄭明仁提供/黃偉民攝)
•千禧年代日報兩大死因:免費報紙、即時新聞
鄭明仁表示,80、90年代,本港報業百花齊放,不同立場及聲音的報紙各有市場,他形容,那些年報紙是報販及記者的生命泉源,「印報紙等於印銀紙」每早都有數十萬賣報收入,而當年《成報》一紙風行,便是經典例子。1995年《蘋果日報》的以兩元割喉式減價促銷,報販受惠收入增長。
小報被「主流」報章淘汰
至90年代中期,市面由數份「主流」報章佔據市場,其他小報已經「歸邊」或被淘汰,報販首當其衝受影響、收入大不如前。鄭憶述,由60、70年代的60多份報章,減少至2015年的20多份。至今,收費及免費報紙的市場比例平均,讀者數量已達飽和狀態,讀者對影像及即時新聞更為「重視」,對日報、免費報造成無形的殺傷力。
跑馬地成和道飛虎隊剿匪後,成報採訪隊在現場留影,後排右三為鄭明仁)(受訪者提供)
•免費紙、網上新聞牽起新時代
紙媒處於「寒冬」「冰河時期」?
本港報業的輝煌時期一去不返,即時新聞扭轉傳統報業營運模式,日報由厚變薄、新聞戰場已轉戰至網上,嚴重打擊報販生意。鄭明仁解釋,就突發新聞而言,過去大新聞由翌日報紙詳細交代,即時新聞面世、讀者對日報依賴降低。
「呢幾十年在報業奮鬥,令我生活得好愉快,其實我對報業好有感情!」鄭明仁引述《香港報業公會》主席甘煥騰指「紙媒不死」,他有感報人的希望,只是一廂情願。他認為,互聯網及手機發達,「全民記者」拍攝及獲取更多新聞資訊,新聞的發展轉了另一種模式,無論是報販或紙媒,80、90年代的報業輝煌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香港O1》二O一七年五月廿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