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研歷史的鄭明仁老總,在《淪陷時期香港報業與「漢奸」》(香港練習文化實驗室有限公司,2017)面世後,筆調一轉,寫起書話來,在報紙的專欄上日日見刊,大受歡迎,迅即成為書話專家。
忽爾數載,明仁告訴我要出書話集了,囑我寫點甚麼,並傳來他要出版的目錄,打開一看,書話竟達數十篇之多,看來新書該有磚頭那麼厚,當是香港近幾十年來的書話之最了,難得!
未讀書話,先看了書前的代序〈半世紀獵書小記〉,原來老總自中學畢業後已愛上買舊書和老資料,一有暇即到本港各地的舊書店買書,前半生的「搜書記」寫的是香港愛書人的痴戀故事,一路走來如痴如狂,是說不盡的辛酸與喜悅。如此瘋狂半世紀後,終於要從半山的老書庫遷出,到城市花園撐起「老總書房」,讓有緣人來相聚,讓老書們有個流傳的歷史!
老總愛書,如今是人人都知道的了。但,老總對借書的慷慨,大家卻未必知悉。二零一二年,老總在舊書拍賣會上,以數千元搶得黃俊東私藏的孤本文學副刊──《文庫》,那是一九三一至三二年間,香港《工商日報》文學副刊的抽印合訂本,是該報編輯的私藏品。茶聚間談起,他見我羨慕的神色,二話不說,把精品遞過來,讓我先讀,並讓我寫了〈孤本文學副刊〉(見拙著《香港文學醉一生一世》),在「書與老婆不借」的圈子,如此慷慨,令我感激不盡。
老總的書話是純香港而非純文學的,其內容包羅萬有,嚴肅地談新發現的,如〈收藏家改寫《成報》歷史〉、〈吳陳比武的歷史文件〉、〈香港拍賣胡適手稿〉、〈秧歌舞事件與調景嶺難民〉……;談舊書舊物的,如〈黃永玉記掛的豉油畫〉、〈「香港節」的文物〉、〈鐵板神數董慕節的批命書〉、〈李我、鄧寄塵登報道歉〉……;寫近年書值飛昇的,如〈黃碧雲《揚眉女子》再創奇蹟〉、〈金庸、董橋舊書天價成交〉、〈青文叢書成搶手貨〉……等,全以香港作為重點,不僅資料珍貴,趣味濃厚,而且都是愛護香港市民所關注的,想讀到的,實在難得。
談老總的書話,必然記起他那所全無通道的康怡書室、愛書人與學者常至的老總書房,和大家總是記得的「老總」、「老總」。其實,令我念念不忘的,是他那把飄逸的「美髯」,最後我要提提的,是:
美髯公書話,必讀!
──2021年11月
(許定銘臉書2021年11月20日)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李崇慶遺著出版
崇慶大哥的遺作印出來了。由籌劃至今三年矣,欣見書冊製作精美,我們昨夜一敘談天説地,仿佛他也和我們一起。乾杯!
以下是我寫的序:
馬龍:崇慶大哥的那杯茶
崇慶大哥,是任何人都會一見如故的朋友。
他見多識廣,話題多,尤其香港漫畫掌故,滿肚都是故事。
一旦打開話匣子,很容易就消磨整個晚上。
認識崇慶大哥是蔡浩泉兄介紹,老蔡約人的地方,除了酒吧,還是酒吧。那的確是個「說三道四」的好地方。第一次會面,我們就傾談了整個晚上,到了非回家「交人」不可的時刻,崇慶大哥才依依不捨,再三約定延續未完的話題。
他說人生愛好只有兩樣,一是漫畫,二是電影。
電影我所知不多,而漫畫是我幾十年的專業,故此和他不乏共同話題。
崇慶大哥的而且確是個漫畫痴,無論認識上、畫技上都達到了專業級數。然而,奇怪的是,漫畫從來不是他的職業。
作為一位業餘漫畫家,他的創作量是驚人的,他之所以沒有成為專業漫畫家,當然是有很多客觀環境因素,譬如他曾經為基辛格當翻譯的人生際遇……然而,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漫畫風格,在當年的香港,命定是小眾的一杯茶!
此話怎講?皆因當時的香港,漫畫主流分為兩大類,一是報章漫畫,這類漫畫風格是繼承諷刺社會為主的;二是連環圖,這類風格以黄玉郎為首的打鬥漫畫為主流。以上兩大類並非崇慶大哥的那杯茶。
他的漫畫是什麼風格呢?美漫是也!
崇興大哥的漫畫主要是走歐美幽默一類,英文Humour林語堂將之翻成「幽默」,堪稱神來之筆。「幽」而且「默」,既不是滑稽、詼諧、調侃;也不是嘲弄、諷刺、揶揄,幽默是智慧的品題,會心一笑的交流。然而,這種漫畫路子,在當年的香港(現今亦然),真正是曲高和寡,受眾有限。
創作,從來都是主觀,才會做得最好。崇慶大哥彷彿並無考慮大眾市場,只專心致志,高高興興地畫他的幽默小品。
就一個「洗澡」和「廁所」題材,竟然就有作品三百多幅!我一邊揀稿一邊驚嘆,如果有「死線」需定時出版,滿足這個稿量是可能的,但我知道,這些稿件大部分都沒有出版過。 而那年代,又沒有網誌、facebook之類的網絡社交媒體,沒有「粉絲」打氣。默默耕耘而能累積到這個稿量,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崇慶大哥非常非常享受這創作過程。
只要老子歡喜,就可以了!這種創作態度真令人羨慕!
再细看他的作品,每幅都是線條準確,一絲不苟,一些更是「場面浩大」,例如畫那些希臘式澡堂,少一點寫畫功力也不行。漫畫的笑點,也抓得恰到好處,不溫不火,冷面笑匠式的演繹,幽其一默,令人會心微笑。
他早年傾情的,是MAD Magazine等美漫,成為他吾道一以貫之的創作路子,如果不認識他本人,乍見他的漫畫作品,很容易以為是外國漫畫家的手筆。
我特別挑選一些他的作品,大家可以參詳一下,我說的對也不對?
(馬龍臉書2021年11月10日)
以下是我寫的序:
馬龍:崇慶大哥的那杯茶
崇慶大哥,是任何人都會一見如故的朋友。
他見多識廣,話題多,尤其香港漫畫掌故,滿肚都是故事。
一旦打開話匣子,很容易就消磨整個晚上。
認識崇慶大哥是蔡浩泉兄介紹,老蔡約人的地方,除了酒吧,還是酒吧。那的確是個「說三道四」的好地方。第一次會面,我們就傾談了整個晚上,到了非回家「交人」不可的時刻,崇慶大哥才依依不捨,再三約定延續未完的話題。
他說人生愛好只有兩樣,一是漫畫,二是電影。
電影我所知不多,而漫畫是我幾十年的專業,故此和他不乏共同話題。
崇慶大哥的而且確是個漫畫痴,無論認識上、畫技上都達到了專業級數。然而,奇怪的是,漫畫從來不是他的職業。
作為一位業餘漫畫家,他的創作量是驚人的,他之所以沒有成為專業漫畫家,當然是有很多客觀環境因素,譬如他曾經為基辛格當翻譯的人生際遇……然而,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漫畫風格,在當年的香港,命定是小眾的一杯茶!
此話怎講?皆因當時的香港,漫畫主流分為兩大類,一是報章漫畫,這類漫畫風格是繼承諷刺社會為主的;二是連環圖,這類風格以黄玉郎為首的打鬥漫畫為主流。以上兩大類並非崇慶大哥的那杯茶。
他的漫畫是什麼風格呢?美漫是也!
崇興大哥的漫畫主要是走歐美幽默一類,英文Humour林語堂將之翻成「幽默」,堪稱神來之筆。「幽」而且「默」,既不是滑稽、詼諧、調侃;也不是嘲弄、諷刺、揶揄,幽默是智慧的品題,會心一笑的交流。然而,這種漫畫路子,在當年的香港(現今亦然),真正是曲高和寡,受眾有限。
創作,從來都是主觀,才會做得最好。崇慶大哥彷彿並無考慮大眾市場,只專心致志,高高興興地畫他的幽默小品。
就一個「洗澡」和「廁所」題材,竟然就有作品三百多幅!我一邊揀稿一邊驚嘆,如果有「死線」需定時出版,滿足這個稿量是可能的,但我知道,這些稿件大部分都沒有出版過。 而那年代,又沒有網誌、facebook之類的網絡社交媒體,沒有「粉絲」打氣。默默耕耘而能累積到這個稿量,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崇慶大哥非常非常享受這創作過程。
只要老子歡喜,就可以了!這種創作態度真令人羨慕!
再细看他的作品,每幅都是線條準確,一絲不苟,一些更是「場面浩大」,例如畫那些希臘式澡堂,少一點寫畫功力也不行。漫畫的笑點,也抓得恰到好處,不溫不火,冷面笑匠式的演繹,幽其一默,令人會心微笑。
他早年傾情的,是MAD Magazine等美漫,成為他吾道一以貫之的創作路子,如果不認識他本人,乍見他的漫畫作品,很容易以為是外國漫畫家的手筆。
我特別挑選一些他的作品,大家可以參詳一下,我說的對也不對?
(馬龍臉書2021年11月10日)
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沈西城:香港海派作家系列 ──醉街文士方龍驤
未入正文,先釋海派作家,應指活躍於上海的作家(未必是上海人),廣義上的海派指所有活躍在上海的作家派別,包括左翼文學、新感覺派、鴛鴦蝴蝶派。狹義的話,就只指新感覺派,代表人物有張資平、葉靈鳳、穆時英、曾虛白等。後來又有了未能分派的上海作家張愛玲、蘇青、潘柳黛。惟香港海派作家跟上述所列的海派並無直接關係,其意僅指在香港賣文為生的上海籍文人而已。
七十年代初,春陽暖和,香港北角新都城酒樓開幕前夕,辦了一場香港作家歡聚會,美其名曰增進友誼,實是藉作家之名以收宣傳之效。那年,我方廿二,跟隨報壇前輩《晶報》督印人鍾萍參與盛會。與席者盡是文林名士:金庸、倪匡、三蘇、何行,鳳三、方龍驤、過來人……不克盡錄。我這個小毛頭,廁身其中,劉姥姥入大觀園,茫然無所措,默默端坐,不敢奢言。適巧廣東才人呂大呂坐在身邊,問我都城酒樓開幕啟事是否出自我手筆?稱然,他笑起來,道:「小朋友,你弄錯了,午時是十一時到一時,你只寫午時,人家就不知道開幕的正確時間。應寫十二點,這樣就清楚了!」亂拋書包,碰個軟釘子,立時面紅耳赤,不勝惶慚。大呂叔當年在《成報》寫繡像聊齋,綠雲配圖,詭異奇趣,心裁別出,廣受歡迎。承蒙指教,終身受用。言談間,走過來一位中年男文士,西裝筆挺,腰纏白枱布,手上捧著高腳酒杯,笑容可掬,向著枱上嘉賓,輪番敬酒。大呂叔呵呵笑起來:「最佳作家來了!」最佳作家?不是金庸、倪匡嗎?怎麼會是這個面前的陌生人?大呂叔拍拍我肩膀:「小朋友,不是最佳作家,而是醉街作家!」手蘸酒液,在枱面上寫了「醉街」二字。面前男士,面白無鬚,劍眉星目,張生貌,潘安臉,除了身形不高,打哪裏看,都是一個美男子。經大呂叔介紹,方知就是大名鼎鼎的方龍驤。他的小說看過不少,刊在《南華晚報》用盧森堡筆名寫的貓頭鷹鄧雷,更是我每夜必追之作。只見方龍驤不住大口地喝酒,很快一瓶呷光,轉頭呼叫僕歐拿酒來,要跟大呂叔拼命,怕了他,只好一呷而盡。不依不饒,苦苦追纏,大呂叔不滅廣東人面子,捨命陪君子。你一杯,我一杯,俟杯中酒清,方哈哈一笑,拿起枱上半瓶白蘭地,拖著蹣跚腳步,轉到別枱去鬧。
為何稱醉街作家?大呂叔有解釋:原來方龍驤好飲而量不高,往往醉至不能回家,躺在馬路,要勞家人扶之歸,因而得名,名聲傳報壇,聽了莞爾。席散,方龍驤一把拉住我,給了電話和地址:「小開,大家上海人嘛,多多聯絡我小方兄!」叮囑我一定要給他電話。其時我剛出道,在《明燈》日報投稿,寫各類小說,有緣結識大作家,就膽大妄為地寫了一個短篇,寄去堡壘街方宅請指教。寄出後,石沉大海,忍不住致電詢問,回道:「平平無奇,儂要多看多寫!」換言之,不合用,給投籃了矣。
時光流逝似箭,七六年秋,我甫自日本歸,在《明報月刊》寫文章。一日,北角道上偶遇,一把拉住,約明天喝咖啡,方龍驤連聲說好:「明早下半日兩點鐘,儂撥我一個電話,好伐?」屆時電話撥過去,卻推:「小葉,我今早上,勿能出來。」有啥事體、稿事繁忙暈了頭?「勿是勿是,早上頭已寫好哉!」那為什麼不能喝咖啡?你道他如何回答,慢吞吞道「今早時辰勿對,我出來必會觸霉頭,改日天!」真給他氣個半死。《明報》編輯蔡炎培告我方龍驤近日正在鑽研陰陽術數,日夕沉迷,出門、吃飯、睡覺都要算準時辰。啞然失笑,小方兄,太癡迷了吧!
方龍驤,本名方棠華,浙江鎮海人,太祖方舜年乃巨賈,曾夥虞洽卿等名流開設四明銀行,家財豐碩,因而沾有世家子習氣,派頭一落。在上海時,已愛舞文弄墨,也曾當過一段時期記者,練就一手好文筆。解放後,隻身隨羅斌南下香港,苦無出路,就幫羅斌復刋《藍皮書》。羅斌的回憶錄《一筆橫跨五十年》有這樣的描述——「羅斌當時租住板間房,板間房內只能放一張床,這張大床除了晚間成為他一家用以睡覺的地方之外,日間便作為羅斌出版社的辦公桌,一切編輯、排版、校對和釘裝的工作都在這辦公桌上進行。」由是可知《藍皮書》主要編輯工作,皆由羅斌自家肩膊上扛,方龍僅負責寫稿而已 。《藍皮書》是獵奇、偵探雜誌,裏面不少文章出自方龍驤,手腳麻利,頭腦靈活,將西方偵探小說先搬了過來,繼而改頭換面,使之中國化,橋段曲折,入情入理,描寫刻畫,微入毫髮,大受讀者歡迎 。《藍皮書》一擊成功,羅斌籌劃創辦《新報》,方龍驤為主要寫手,彼成名早於倪匡,遠在《真報》時,已是編輯,而倪匡不外是個小雜役。在《新報》期間,不獨寫了大量驚險小說,還發掘了一代愛情小說之神依達。 名作家白雲天曾這樣描述方龍驤——「提起方龍驤,文化界和娛樂圈無人不知,他不但是個作家,也是陽光的傳奇人物之一。筆者認識這位方大導十多年,他十年前是矮胖胖的,十年後仍然是老樣子,一點也沒有改變,唇紅齒白,肌膚幼嫩,四、五十歲的人,眼尾紋也沒有一條。方龍驤年輕時代是文化界奇才,喜歡提拔新人,許多成了名的大作家都經他一手提拔,好像依達,馮嘉、亦舒、陸離等等。他發掘依達的過程,最富傳奇性。據說依達最初投稿給《西點》和《藍皮書》,被執行編輯投籃,不料方先生拾起來一看,驚為天人,立即約晤,勉勵有嘉,約他為特約作者。」馮大衛(馮嘉)初入行時,方龍驤為《南華晚報》副刊主編,每天連載《貓頭鷹傳奇》,後因事務纒身,就把地盤讓與有寫作天份的馮嘉,於是便有了奇俠司馬洛。 香港海派作家,素有四大天王,便是過來人、何行、鳳三和方龍驤,四人交情極深,過從甚密,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 。白雲天說香港海派四大天王各擅勝場,何行《鍍金生活》、過來人《朝花夕拾》、龍驤《貓頭鷹傳奇》、鳳三《滬上舊聞》,各擅勝場,擁有龐大讀者。四人中,方龍驤著作最多元,科幻、文藝、武俠、偵探,無一𣎴精,無一不佳,尤以連載於《南華晚報》副刊長篇小說《背光的人》至為佳作。作者以本身歡場體驗,筆為文章,喜怒哀樂、恩怨情仇,錯綜複雜,精彩迭出,我每夕必追,可惜不曾有單行本。今年一月電方龍驤兒子嘉偉,詢及《背光的人》,找遍書房角落,並無所得,一代名作,石沉大海,良可嘆也。
七十年代方龍驤除了寫作,還拍電影,先是王天林找他為《異鄉客》編劇,得以體驗拍攝之樂,上了癮,千方百計,要拍電影。皇天不負有心人,得富商贊助,拍了《石破天驚》,噱頭十足,起用炙手可熱的混血性感女郎孟莉為主角,輔以玉女歐陽珮珊,嬌娃孫嵐,三位女角各展風情,爭相競艷,觀眾踴躍入場,票房不俗,雄心大起,正想乘勝追擊,詎料老闆生意失敗,新作無法開鏡,方龍驤大為懊惱,漸次消極。白天寫稿,晚上遊樂,常跟其餘三位海派作家聚飲於灣畔翠谷夜總會。海派作家名頭響,明星、歌星樂於奉迎,檯上酒不空,盤中菜滿盈,喝酒之餘,倚紅偎翠,調笑不斷,一言半語,大可以之為題材塗鴉交差,何樂不為?那年頭,海派作家皆是各報副刊主編,你寄我一文,我送你一稿,再加上其他報章,一天寫字上萬,收入豐厚,吃喝玩樂又有人照應,盈餘不少,可惜不懂積蓄,多無隔日糧。七十年代末,方龍驤開始迷古董,不思寫作。看中一件古董,不管價格,出錢收購,花費不少。眼光靈,能撿漏,投資古董,當可賺大錢。惜乎咱們小方兄,半途出家,學藝不精,加以剛愎自用,不訥人言,導致損失不菲。
九十年代中期,我應羅斌社長之邀,出任《武俠世界》主編,辦公室在上環新報環球大廈二樓一角房間,某天,正當低頭審稿之際,房門啪地張開,閃進一位漢子,劈頭第一句便是「沈老總呀!你好嗎?小方兄看你來了!」抬頭一看,赫然是方龍驤,黑西裝、白襯衣,沒結領帶,手上拎著一個大布袋,黑框近視眼鏡背後,雙目炯炯有神,連忙站起迎迓,還未握手,他又聲聲恭喜:「小葉,老總當得過癮嗎?」回道「還可!」問他何以來訪。答說「剛上樓找羅老闆。」方知本意是想把一批古董寄放出版社。羅斌一聽,連忙耍手推拒「我不懂古董,萬一有什麼差池,賠不起唷!」後來,方龍驤沒少為這事埋怨羅斌:「羅斌太沒文化,市儈,庸俗。」嗓門拉開,罵個不停。
自此之後,往來頻仍,小酒家裏,喝威士忌,嘗蒸魚,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無所不談。這時的方龍驤早已拋棄了寫作,一門心思埋首古董堆裏。每趟見面,談不到兩句話,便繞到古董上去,滔滔不絕,洋洋灑灑發表心得。我于古董是隔教,不敢插嘴,就不止一次挨罵:「小葉呀,你……你太沒文化了!」(嘿,居然將我跟羅斌等量齊觀!)方龍驤在北角渣華道上租了一個小室存放藏品,有一天,帶我去了他的辦公室「古陶瓷研究室」,真真正正地向我展示了各式珍藏:乾隆琺瑯彩描金萬花六方瓶、光緒青花鬥彩瓶、元青花、宋代官窯、八方弦文瓶、哥窯蓮瓣玉璧碗……林林總總,價值連城,我見珍物隨意放在枱上,有點不放心,他說「下班我會鎖在夾萬裏,沒事!」我那時窮,沒餘錢買,身邊有幾塊朋友送的古玉,與龍驤看,一臉不屑,隨手拿起一件宋朝筆洗送了我:「在台灣光華街買來的,現在升值了,要二十萬左右。」名貴如斯,豈敢拜收,可硬要我收下,恭敬不如從命。過了一個月,我讓一個研究古董的朋友看,問價?他豎起兩根指頭。(哇塞,真的是二十萬哪!)心中狂喜。豈科朋友泠泠地說:「只值二十塊,砸了也不心痛!」我不服氣,又去請教專家,所得結果一樣。他們也聽過方龍驤的大名,搖頭道:「這位老大哥著了魔,出手闊綽,大手搜購,可惜目力不對,買進許多假貨。不聽人言,以為寫了一篇《拙雅之美話宋瓷》,就可以證明自己藏品的價值,天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聽了,吃一驚,不敢再追問方龍驤,寧波人,硬脾氣,雪壓青松,青松逕直,不聽勸。
我有一個做古董生意的老朋友老徐,悄悄跟我說「方先生的藏品很有問題。」啥問題?老徐瞇著眼睛,扮個鬼臉訴端詳,原來方龍驤坊曾託他把一個宋代官窯送往蘇富比拍賣,所得答覆是「閣下藏品無法鑑定。」這可說得夠客氣了,給客人留點薄面。也有不少朋友跟我跑上研究室鑑賞,所得結論跟老徐如出一轍。礙於老前輩的面子,都不便拆穿。有一趟,無意中介紹了一位日本記者朋友濱本良一與方龍驤相識,當他知道濱本的丈人是大阪古董商,硬要濱本作曹邱,隔了一個星期,立即飛往大阪跟人家見面。說的當然是古董事兒,結果怏怏而回。正是那次的勞累,得了個心臟病。前文提過方龍驤迷術數,有了心臟病後,蓄上鬍子,問原因?他反問「你說呢?」當然是借鬚擋煞。零七年初,方龍驤跟他八拜之交術數教主唐翥,約我在銅鑼灣鳳城酒家晚飯,席設閣樓一角,方便深談。酒過三巡,唐翥提議拍照片,由他夫人拿著照相機「咔察咔察」拍了三四幅照片。唐翥乃唐紹儀後人,素不喜拍照,我心有點懸。飯後,唐翥夫婦先走,我陪方龍驤去坐地鐵,至天后站下車,揮手而別。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過不了多時,同年五日五日早上,接到他哲嗣嘉偉電話,說「爸爸今早去世了!」享年七十九。越數載,唐翥亦仙去。統計方龍驤的一生,大可分為四個時期:(一)編輯、筆耕;(二)電影攝製;(三)鑽研術數;(四)蒐集古董。成就最大莫如筆耕,小說類型眾多,奇情、偵探、武俠、情色,無所不包,尤其是以丁辛筆名刊登在《天天日報》的飲食男女,其為高妙超詣,固不容夸說。繼而電影,雖不多,《石破天驚》贏盡口碑,《明日之歌》賺人熱淚。而術數則平平無奇。最最差勁的,莫如古董生意,傾盡家財,一無所得,夫妻反目,分隔兩處,孤獨半生,鬱鬱而卒,何其不幸。今夜,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我獨念小方兄!
(沈西城臉書2021年10月16日)
七十年代初,春陽暖和,香港北角新都城酒樓開幕前夕,辦了一場香港作家歡聚會,美其名曰增進友誼,實是藉作家之名以收宣傳之效。那年,我方廿二,跟隨報壇前輩《晶報》督印人鍾萍參與盛會。與席者盡是文林名士:金庸、倪匡、三蘇、何行,鳳三、方龍驤、過來人……不克盡錄。我這個小毛頭,廁身其中,劉姥姥入大觀園,茫然無所措,默默端坐,不敢奢言。適巧廣東才人呂大呂坐在身邊,問我都城酒樓開幕啟事是否出自我手筆?稱然,他笑起來,道:「小朋友,你弄錯了,午時是十一時到一時,你只寫午時,人家就不知道開幕的正確時間。應寫十二點,這樣就清楚了!」亂拋書包,碰個軟釘子,立時面紅耳赤,不勝惶慚。大呂叔當年在《成報》寫繡像聊齋,綠雲配圖,詭異奇趣,心裁別出,廣受歡迎。承蒙指教,終身受用。言談間,走過來一位中年男文士,西裝筆挺,腰纏白枱布,手上捧著高腳酒杯,笑容可掬,向著枱上嘉賓,輪番敬酒。大呂叔呵呵笑起來:「最佳作家來了!」最佳作家?不是金庸、倪匡嗎?怎麼會是這個面前的陌生人?大呂叔拍拍我肩膀:「小朋友,不是最佳作家,而是醉街作家!」手蘸酒液,在枱面上寫了「醉街」二字。面前男士,面白無鬚,劍眉星目,張生貌,潘安臉,除了身形不高,打哪裏看,都是一個美男子。經大呂叔介紹,方知就是大名鼎鼎的方龍驤。他的小說看過不少,刊在《南華晚報》用盧森堡筆名寫的貓頭鷹鄧雷,更是我每夜必追之作。只見方龍驤不住大口地喝酒,很快一瓶呷光,轉頭呼叫僕歐拿酒來,要跟大呂叔拼命,怕了他,只好一呷而盡。不依不饒,苦苦追纏,大呂叔不滅廣東人面子,捨命陪君子。你一杯,我一杯,俟杯中酒清,方哈哈一笑,拿起枱上半瓶白蘭地,拖著蹣跚腳步,轉到別枱去鬧。
為何稱醉街作家?大呂叔有解釋:原來方龍驤好飲而量不高,往往醉至不能回家,躺在馬路,要勞家人扶之歸,因而得名,名聲傳報壇,聽了莞爾。席散,方龍驤一把拉住我,給了電話和地址:「小開,大家上海人嘛,多多聯絡我小方兄!」叮囑我一定要給他電話。其時我剛出道,在《明燈》日報投稿,寫各類小說,有緣結識大作家,就膽大妄為地寫了一個短篇,寄去堡壘街方宅請指教。寄出後,石沉大海,忍不住致電詢問,回道:「平平無奇,儂要多看多寫!」換言之,不合用,給投籃了矣。
時光流逝似箭,七六年秋,我甫自日本歸,在《明報月刊》寫文章。一日,北角道上偶遇,一把拉住,約明天喝咖啡,方龍驤連聲說好:「明早下半日兩點鐘,儂撥我一個電話,好伐?」屆時電話撥過去,卻推:「小葉,我今早上,勿能出來。」有啥事體、稿事繁忙暈了頭?「勿是勿是,早上頭已寫好哉!」那為什麼不能喝咖啡?你道他如何回答,慢吞吞道「今早時辰勿對,我出來必會觸霉頭,改日天!」真給他氣個半死。《明報》編輯蔡炎培告我方龍驤近日正在鑽研陰陽術數,日夕沉迷,出門、吃飯、睡覺都要算準時辰。啞然失笑,小方兄,太癡迷了吧!
方龍驤,本名方棠華,浙江鎮海人,太祖方舜年乃巨賈,曾夥虞洽卿等名流開設四明銀行,家財豐碩,因而沾有世家子習氣,派頭一落。在上海時,已愛舞文弄墨,也曾當過一段時期記者,練就一手好文筆。解放後,隻身隨羅斌南下香港,苦無出路,就幫羅斌復刋《藍皮書》。羅斌的回憶錄《一筆橫跨五十年》有這樣的描述——「羅斌當時租住板間房,板間房內只能放一張床,這張大床除了晚間成為他一家用以睡覺的地方之外,日間便作為羅斌出版社的辦公桌,一切編輯、排版、校對和釘裝的工作都在這辦公桌上進行。」由是可知《藍皮書》主要編輯工作,皆由羅斌自家肩膊上扛,方龍僅負責寫稿而已 。《藍皮書》是獵奇、偵探雜誌,裏面不少文章出自方龍驤,手腳麻利,頭腦靈活,將西方偵探小說先搬了過來,繼而改頭換面,使之中國化,橋段曲折,入情入理,描寫刻畫,微入毫髮,大受讀者歡迎 。《藍皮書》一擊成功,羅斌籌劃創辦《新報》,方龍驤為主要寫手,彼成名早於倪匡,遠在《真報》時,已是編輯,而倪匡不外是個小雜役。在《新報》期間,不獨寫了大量驚險小說,還發掘了一代愛情小說之神依達。 名作家白雲天曾這樣描述方龍驤——「提起方龍驤,文化界和娛樂圈無人不知,他不但是個作家,也是陽光的傳奇人物之一。筆者認識這位方大導十多年,他十年前是矮胖胖的,十年後仍然是老樣子,一點也沒有改變,唇紅齒白,肌膚幼嫩,四、五十歲的人,眼尾紋也沒有一條。方龍驤年輕時代是文化界奇才,喜歡提拔新人,許多成了名的大作家都經他一手提拔,好像依達,馮嘉、亦舒、陸離等等。他發掘依達的過程,最富傳奇性。據說依達最初投稿給《西點》和《藍皮書》,被執行編輯投籃,不料方先生拾起來一看,驚為天人,立即約晤,勉勵有嘉,約他為特約作者。」馮大衛(馮嘉)初入行時,方龍驤為《南華晚報》副刊主編,每天連載《貓頭鷹傳奇》,後因事務纒身,就把地盤讓與有寫作天份的馮嘉,於是便有了奇俠司馬洛。 香港海派作家,素有四大天王,便是過來人、何行、鳳三和方龍驤,四人交情極深,過從甚密,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 。白雲天說香港海派四大天王各擅勝場,何行《鍍金生活》、過來人《朝花夕拾》、龍驤《貓頭鷹傳奇》、鳳三《滬上舊聞》,各擅勝場,擁有龐大讀者。四人中,方龍驤著作最多元,科幻、文藝、武俠、偵探,無一𣎴精,無一不佳,尤以連載於《南華晚報》副刊長篇小說《背光的人》至為佳作。作者以本身歡場體驗,筆為文章,喜怒哀樂、恩怨情仇,錯綜複雜,精彩迭出,我每夕必追,可惜不曾有單行本。今年一月電方龍驤兒子嘉偉,詢及《背光的人》,找遍書房角落,並無所得,一代名作,石沉大海,良可嘆也。
七十年代方龍驤除了寫作,還拍電影,先是王天林找他為《異鄉客》編劇,得以體驗拍攝之樂,上了癮,千方百計,要拍電影。皇天不負有心人,得富商贊助,拍了《石破天驚》,噱頭十足,起用炙手可熱的混血性感女郎孟莉為主角,輔以玉女歐陽珮珊,嬌娃孫嵐,三位女角各展風情,爭相競艷,觀眾踴躍入場,票房不俗,雄心大起,正想乘勝追擊,詎料老闆生意失敗,新作無法開鏡,方龍驤大為懊惱,漸次消極。白天寫稿,晚上遊樂,常跟其餘三位海派作家聚飲於灣畔翠谷夜總會。海派作家名頭響,明星、歌星樂於奉迎,檯上酒不空,盤中菜滿盈,喝酒之餘,倚紅偎翠,調笑不斷,一言半語,大可以之為題材塗鴉交差,何樂不為?那年頭,海派作家皆是各報副刊主編,你寄我一文,我送你一稿,再加上其他報章,一天寫字上萬,收入豐厚,吃喝玩樂又有人照應,盈餘不少,可惜不懂積蓄,多無隔日糧。七十年代末,方龍驤開始迷古董,不思寫作。看中一件古董,不管價格,出錢收購,花費不少。眼光靈,能撿漏,投資古董,當可賺大錢。惜乎咱們小方兄,半途出家,學藝不精,加以剛愎自用,不訥人言,導致損失不菲。
九十年代中期,我應羅斌社長之邀,出任《武俠世界》主編,辦公室在上環新報環球大廈二樓一角房間,某天,正當低頭審稿之際,房門啪地張開,閃進一位漢子,劈頭第一句便是「沈老總呀!你好嗎?小方兄看你來了!」抬頭一看,赫然是方龍驤,黑西裝、白襯衣,沒結領帶,手上拎著一個大布袋,黑框近視眼鏡背後,雙目炯炯有神,連忙站起迎迓,還未握手,他又聲聲恭喜:「小葉,老總當得過癮嗎?」回道「還可!」問他何以來訪。答說「剛上樓找羅老闆。」方知本意是想把一批古董寄放出版社。羅斌一聽,連忙耍手推拒「我不懂古董,萬一有什麼差池,賠不起唷!」後來,方龍驤沒少為這事埋怨羅斌:「羅斌太沒文化,市儈,庸俗。」嗓門拉開,罵個不停。
自此之後,往來頻仍,小酒家裏,喝威士忌,嘗蒸魚,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無所不談。這時的方龍驤早已拋棄了寫作,一門心思埋首古董堆裏。每趟見面,談不到兩句話,便繞到古董上去,滔滔不絕,洋洋灑灑發表心得。我于古董是隔教,不敢插嘴,就不止一次挨罵:「小葉呀,你……你太沒文化了!」(嘿,居然將我跟羅斌等量齊觀!)方龍驤在北角渣華道上租了一個小室存放藏品,有一天,帶我去了他的辦公室「古陶瓷研究室」,真真正正地向我展示了各式珍藏:乾隆琺瑯彩描金萬花六方瓶、光緒青花鬥彩瓶、元青花、宋代官窯、八方弦文瓶、哥窯蓮瓣玉璧碗……林林總總,價值連城,我見珍物隨意放在枱上,有點不放心,他說「下班我會鎖在夾萬裏,沒事!」我那時窮,沒餘錢買,身邊有幾塊朋友送的古玉,與龍驤看,一臉不屑,隨手拿起一件宋朝筆洗送了我:「在台灣光華街買來的,現在升值了,要二十萬左右。」名貴如斯,豈敢拜收,可硬要我收下,恭敬不如從命。過了一個月,我讓一個研究古董的朋友看,問價?他豎起兩根指頭。(哇塞,真的是二十萬哪!)心中狂喜。豈科朋友泠泠地說:「只值二十塊,砸了也不心痛!」我不服氣,又去請教專家,所得結果一樣。他們也聽過方龍驤的大名,搖頭道:「這位老大哥著了魔,出手闊綽,大手搜購,可惜目力不對,買進許多假貨。不聽人言,以為寫了一篇《拙雅之美話宋瓷》,就可以證明自己藏品的價值,天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聽了,吃一驚,不敢再追問方龍驤,寧波人,硬脾氣,雪壓青松,青松逕直,不聽勸。
我有一個做古董生意的老朋友老徐,悄悄跟我說「方先生的藏品很有問題。」啥問題?老徐瞇著眼睛,扮個鬼臉訴端詳,原來方龍驤坊曾託他把一個宋代官窯送往蘇富比拍賣,所得答覆是「閣下藏品無法鑑定。」這可說得夠客氣了,給客人留點薄面。也有不少朋友跟我跑上研究室鑑賞,所得結論跟老徐如出一轍。礙於老前輩的面子,都不便拆穿。有一趟,無意中介紹了一位日本記者朋友濱本良一與方龍驤相識,當他知道濱本的丈人是大阪古董商,硬要濱本作曹邱,隔了一個星期,立即飛往大阪跟人家見面。說的當然是古董事兒,結果怏怏而回。正是那次的勞累,得了個心臟病。前文提過方龍驤迷術數,有了心臟病後,蓄上鬍子,問原因?他反問「你說呢?」當然是借鬚擋煞。零七年初,方龍驤跟他八拜之交術數教主唐翥,約我在銅鑼灣鳳城酒家晚飯,席設閣樓一角,方便深談。酒過三巡,唐翥提議拍照片,由他夫人拿著照相機「咔察咔察」拍了三四幅照片。唐翥乃唐紹儀後人,素不喜拍照,我心有點懸。飯後,唐翥夫婦先走,我陪方龍驤去坐地鐵,至天后站下車,揮手而別。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過不了多時,同年五日五日早上,接到他哲嗣嘉偉電話,說「爸爸今早去世了!」享年七十九。越數載,唐翥亦仙去。統計方龍驤的一生,大可分為四個時期:(一)編輯、筆耕;(二)電影攝製;(三)鑽研術數;(四)蒐集古董。成就最大莫如筆耕,小說類型眾多,奇情、偵探、武俠、情色,無所不包,尤其是以丁辛筆名刊登在《天天日報》的飲食男女,其為高妙超詣,固不容夸說。繼而電影,雖不多,《石破天驚》贏盡口碑,《明日之歌》賺人熱淚。而術數則平平無奇。最最差勁的,莫如古董生意,傾盡家財,一無所得,夫妻反目,分隔兩處,孤獨半生,鬱鬱而卒,何其不幸。今夜,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我獨念小方兄!
(沈西城臉書2021年10月16日)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蔡振興訪談
初衷與遺忘:與蔡振興對談
岑(岑文勁)
蔡(蔡振興)
議題:創作有沒有黃金時期?
岑:你剛出版的散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年度跨越三十年,是不是近二十年已少寫作或寫的作品並不多?其實,創作有沒有黃金時期?有人說:「寫詩成名要趁早」。如有創作的黃金時期,可不可以告誡年輕的寫作者,要堅持寫作的初衷,避免遺忘寫作,不要錯失寫作的黃金時期?
蔡:近二十多年,我的創作量劇減,甚至有段時期可說全無創作。初時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問題,我自大學畢業後,一直當中學的語文教師,工作量從來不輕,除上課外、還有備課、輔導、批改、帶領活動等,但總能利用課餘和長假期進行寫作,特別是88年至90年,我在家當主夫的兩年間,是我創作的高峰期,每天有紀律地最少寫一千字。後來重投教業後,還能保持。95年開始,教學工作越來越沉重,工作有增無減,再加上處理文件、應付會議、適應電腦化、活動多樣化等等,在校時間已窮於應付,所謂課餘時間和星期六日,都用來追趕未完成的工作,也沒有可能全部完成,不少都只能敷衍過關。那時期簡直沒有假期,偶爾和家人外出,已躊躇如何挖出幾個小時來補回改簿批閱作文的時間,創作陷於停頓。七年前退休,以為可以多寫一點,奈何已經舉筆維艱,感性不再,觀察魯鈍,思考滯固。
八九十年代我在一些報刊有些定期專欄,也催逼出一點文字來。後來停寫了,也就少點動力。另一原因是興趣偏移了,中年以後,對思想、文化、歷史,關心更多,八十年代以後出現的作品,幾乎全部未讀。還有個原因,有點可笑,就是給電腦輸入難倒了。我輩向以筆書寫,以前謄寫定稿,已經辛苦,如今要輸入電腦成文檔,簡直苦不堪言,速度龜行,手寫板十輸半錯,改完又改,文思全斷。見年青人十指如飛,瞬間千言,徒呼時不我與!
年青時確是文思活躍,有時潮湧,當好好把握。這當然也因人而異,有些作家老而彌堅,創作不斷,余光中,西西都是好例子。
岑:你出版過一本小說集《夜行單車》及散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請說說這兩本書的主體內容及創作特點。
蔡:兩本集子的創作年期大部重疊,短篇小說集《夜行單車》95年出版,選輯了之前二十年的小說創作,內容包括一些個人經驗、想像、和感情的寄託和諷喻。
如說特點,首先當是閉門造車,也可說坐井觀天。如果這也算特點的話。人物的觀點、行為、說話都是自己的化身,用一丁點個人的經驗和想像虛擬出小說的天地,其實走不出自己的狹小圈子,未有呈露一個比較完整的客觀世界和多角色人物,所以有很多自說自話,或者連篇累牘的口述。這點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也有類似情況。
形式的摸索和嘗試也算其二。選集中固然有傳統的起承轉合,如〈美好的一天〉,但更多是形式多樣,例如〈我的客廳〉嘗試沒有人物角色,〈那個「衝突」的晚上〉用了流行歌曲的曲式結構,〈關於一場必敗鬥爭的三封〉和〈此身雖在〉都用了書信說故事。〈當代異聞錄〉是仿筆記小說。有些極短篇以短為務,如〈都是生日〉、〈從第一000一種愛開始〉,有時幾組敘事並列以圖產生更豐富的意含,如〈從康樂大廈跳下來的人〉、〈在無盡的夜裏〉,八十年代流行的魔幻手法也有,如〈屠龍記〉、〈蔡大嬸的花園〉。到了〈夜行單車〉,便以半現實半虛幻的情境串連一組組的敘事。題材、手法不拘一格,寫實、想像、神話、科幻、夢幻、對話、書信,連綿不絕,像一段永不終結的奇幻旅程。〈夜行單車〉系列的故事,已積了十多篇,最新的一篇就是近期在《工人文藝》發表的〈逃婚記〉,以類近戲曲的形式來創作。
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則算形式多樣化。由於是三十多年的唯一結集,所以包括了不同類型的文章:散文、雜文、遊記、書話、影評、樂評、文評、生活瑣記,有字斟句酌的,也有直抒胸懷的,雖然不免幼稚濫情,為增效果而致誇張失實,但總算是二十歲至五十歲生涯思緒的心靈紀錄。
題旨方面,兩部集子大致相近,都透現了我對國家、民族、香港的現狀與未來、個人自處的關切。不過,小說創作還是我主要心力所在。
議題:「工人文學獎」被忽視了嗎?
岑:我得過香港「第五屆工人文學獎」徵文獎,這個獎給我創作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香港許多作家也得過「工人文學獎」。不知什麼原因,在香港許多文學評論中都很少提及「工人文學獎」。你是多屆「工人文學獎」的評判,請你談談「工人文學獎 」的創作水平及有什麼評價;對未來「工人文學獎 」有什麼建議和期望。
蔡:從投稿的數量,參加者的人數,宣傳的多少,社會的關注,「工人文學獎」還只是起步不久。雖然舉行了五屆,但期間前後相距三十多年。所以作品的水平相當參差,並不奇怪。但其中出色的作品,卻是十分動人,總給人一種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感覺,透露作者的切身經驗和現實世界的情境。這點我自己的作品是相形見拙的。跟其一些評判談起,都覺得讀工人文學獎的作品比其他某些文學獎的作品更起勁、更滿足。
工人文學獎需要持續舉行,對文學獎的意義和價值多作宣傳推廣,對得獎作品和作者多作介紹討論。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議題:多產濫作vs嘔心力作
岑:如今網絡上許多文學作品,其實也只不過是即興的文章。網上大量的詩作大多都是粗糙濫造的劣作。網絡所謂作品的基本特點是即興,有的一日多首/篇沒有實質的內容,但求網友點讚。我總覺得創作多產是一件好事,但多產並不是都有佳作,更難看到的是嘔心的力作。
如今香港的社會環境加上疫情持續,如果是創作的有心人,我認為現在是文學創作的最佳時機。社會混亂,憂心忡忡;疫情未退,默默創作。希望在現今的香港環境能看到不愧於時代的用心力作。不知你認為怎樣?
蔡:我完全同意。當然創作可以百花齊放,各自各精彩,有人一揮而就,有人嘔心瀝血。濫作劣作自有考驗和公論。有時面對困境,不吐不快,自然出現很多粗疏之作,但觀乎過去一段日子香港人的澎湃創作力和對現狀的關切,處身這個一生未遇的動盪時代,必有出色的作品出現。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現在真是「香江不幸詩家幸」了。不過,言論和出版的空間不斷收窄,也是創作人的巨大挑戰。以我為例,出版文集,也有部份舊作因為現時的忌諱而未被選入。話說回來,古今中外,從來如此,偉大的作品依然出現。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宋)王安石《題張司業詩》詩句
議題:怎樣重拾創作初心?
岑:據我所知 ,有的作者「轟轟烈烈如火山爆發般出了一本書,又創作了三五年就不見再寫了,好似在文壇圈子消失一樣。可能是隨著年齡的遞增、時間的消逝,有的作者迫於生活壓力,有的隨環境變遷種種原因,三五年後就不再寫作了。此現象確實有其普遍性,常言:曲不離口,筆不離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初寫作的初心不改,但當遠離了文學創作,下筆仿如千斤重,漸漸一提起創作就力有不逮意興闌珊了。應怎樣告誡勿忘初衷的寫作者,不要忘記當初的心志,繼續默默耕耘下去。
蔡:這個題目真的不敢回答。我從來在創作上都是默默耕耘,毫不轟烈,但正如之前說過,也如你所說:「隨著年齡的遞增、時間的消逝,有的作者迫於生活壓力,有的隨環境變遷種種原因」,近二十多年已極少創作。只能說文學創作可以是消遣,可以是發洩,可以是寄託,謀生難點,亦無不可,但更可作為志業。我深信認真嚴謹的態度,活發多變的文思,鍥而不捨的努力,才更大機會產生出色的作品。
議題:「工人詩人」是否一種標籤?
岑:我認為,「工人」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廣義的「工人」是指廣大的受薪勞動者;狹義的「工人」泛指學歷不高,從事低收入的體力勞動者。
有人說,工人(狹義)寫詩不應標籤為「工人詩人」,而應統稱為「詩人」;工人創作文學出版書籍的不應稱為「工人作家」,而應統稱為「作家」。想請教,其實「工人詩人」、「工人作家」可不可以這樣稱呼?這樣稱呼屬不屬於是一種標籤?
蔡:我是傾向接受你所說的廣義的「工人」,如果這樣,稱為工人詩人確意義不大。但我們也有稱「青年詩人」、「南來作家」的標籤。這是方便評論的概念,亦無不可,但創作人卻不應自囿這個稱呼。
岑:最後想聽聽你對《工人文藝》有什麼提議及期望。謝謝!
蔡:其實之前也有提過。例如內容的多樣化,除詩、小說、散文創作外,報導文學,訪問、評論(包括各種文藝作品),作家介紹、專輯、議題討論等,例如增加稿源,提高水平,可多息請各類作家,聯絡各個工會和專業團體提供作品。限於資源和人力,暫時還未能做得很多,但你們的努力和改進,清晰可見。總的來說,能維持已經很不錯了。
(完)
蔡振興:我的作家經歴
筆名松木,生於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十六日香港,原籍廣東南海。父為酒樓文員,母為家庭主婦。家貧,居住在旺角的小房間。有兩弟一妹。母親任勞任怨,父親早出晚歸,生活圈子極狹,性害羞內向,學業成績平庸。
小五、六開始喜歡閱讀,多到圖書室借閱小說、傳記、歷史故事。早年看徐速、黃思騁、稍長多讀翻譯小說及中國古典名著。中學時搬進元洲街公共屋邨,學業成績不俗,其中中文及中史成績常為全級之冠,作文速度尤佳。中四、五時,借看電影書籍,電影從娛樂變成藝術。中六時發表第一篇作品電影隨筆《「未來」的恐怖》(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天天日報.縱橫談》)。大學入學試時,原喜文學,但因成績關係,入讀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哲學系,副修英文,但仍與中文文學作品為伍,多讀五四新文學作品多台灣小說,電影興趣更濃。一九七四年在結束前的《中國學生周報》發表數篇影評及散文,一九七五至一九七六年大三時選修余光中先生之文學課,功課評艾青及辛笛的詩,獲推薦發表於《詩風》。一九七六年獲同系同學邀請加入青年刊物《時代青年》編輯電影版,後改編文藝版,在策劃特輯時驚覺對香港文學竟無認識,遂籌劃香港文學專輯,自此以了解評介香港文學為志,亦開始較嚴肅的創作,通過刊物的徵文比賽,認識一批年青作者如陳德錦、唐大江等。一九七七年於《時代青年》九十六期發表第一篇小說《我的理想》。並於《時代青年》一百期中試圖檢示近十年香港文學的發展。
一九七七年大學畢業後任教中學,一九七八年《時代青年》停刊,原文藝版編輯包括鄭佩芸、姜耀明、黃玉堂及本人等另辦純文學仝人刊物《香港文學》雙月刊(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零年),四期後停刊。刊物以評介香港作家作者為主,如劉以鬯、舒巷城、司馬長風、鄭鏡明、曹捷、迅清等,我亦有評論、散文發表。一九七九年經友人邀請為《美商周報》(美孚新邨每星期派發的刊物)撰寫影評至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學》停刊後,一度停止文學活動及創作。一九八一年,一群青年作者(包括陳錦昌、陳德錦、黃毅漢、蘇翰林等)發起成立香港青年作者協會,我亦成發起人之一,後擔任籌委會成員、第一屆出版幹事,創作慾再被激發,在《文藝》、《公教報.青原篇》、《文匯報.青原篇》發表小說、散文、雜文。第二屆獲選為主席,一年後卸任,協助出版協會刊物《香港文藝》,後逐漸淡出,期間在《文藝》季刊發表短篇《屠龍記》,後選入《文藝》季刊的選集中。一九八五年在《星島晚報》的《大會堂》周刊發表《從康樂大廈跳下來的人》,後被選入三聯出版馮偉才編的《八四至八五年度香港小說選》中。其後陸續發表散文、小說。自一九八二年起,與蘇翰林、張楚勇為《公教報》輪流撰寫影評,後剩下我一人,改欄名為《光影流聲》,以影評、樂評為主,至一九九二年中停。
一九七七年尾與林婉玲結為夫婦。一九七八年大女兒松菁出世,一九八七年小女兒松筠出世,加上教學繁忙,創作時間甚少,小說創作須俟暑假方有寸進。一九八八年中辭掉教職,在家當主夫,兩年內創作稍多,包括在《快報》與陳德錦、李華川、鄭鏡明、秀實等合寫專欄《筆談》、偶為《兒童日報》寫有關家庭兒女的文章,陸續在《香港文學》、《星島日報.文學周刊》、《突破》、《公教報》等發表小說《夜行單車》、《此身雖在》、《關於一場必敗鬥爭的三封信》、《蔡大嬸的花園》、《大海傾塌下來的時候》,算是創作豐收期。其中《蔡大嬸的花園》被選入三聯出版黎海華編的《香港短篇小說選1990-1993》、《夜行單車》被選入天地圖書出版黎海華編的《香港短篇小說選-九十年代》、《從康樂大廈跳下來的人》再被選入明報月刊及新加坡青年書局聯合出版,也斯、葉輝、鄭政恒合編的《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一九九一年重回教職,創作銳減。二零一四年退休,續擔任香港教育學院客席講師至今。一九八二至二零一四年間,曾擔任職青文藝獎、理工文藝獎,多屆工人文學獎及青年文學獎小說組評判。香港作家中,最佩服劉以鬯、西西、也斯。短篇小說《夜行單車》(香港青年作者協會)於一九九五年出版、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初文出版社)於二零二零年出版。
註:相片由蔡振興先生提供。
(岑文勁臉書2021年10月14日)
岑(岑文勁)
蔡(蔡振興)
議題:創作有沒有黃金時期?
岑:你剛出版的散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年度跨越三十年,是不是近二十年已少寫作或寫的作品並不多?其實,創作有沒有黃金時期?有人說:「寫詩成名要趁早」。如有創作的黃金時期,可不可以告誡年輕的寫作者,要堅持寫作的初衷,避免遺忘寫作,不要錯失寫作的黃金時期?
蔡:近二十多年,我的創作量劇減,甚至有段時期可說全無創作。初時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問題,我自大學畢業後,一直當中學的語文教師,工作量從來不輕,除上課外、還有備課、輔導、批改、帶領活動等,但總能利用課餘和長假期進行寫作,特別是88年至90年,我在家當主夫的兩年間,是我創作的高峰期,每天有紀律地最少寫一千字。後來重投教業後,還能保持。95年開始,教學工作越來越沉重,工作有增無減,再加上處理文件、應付會議、適應電腦化、活動多樣化等等,在校時間已窮於應付,所謂課餘時間和星期六日,都用來追趕未完成的工作,也沒有可能全部完成,不少都只能敷衍過關。那時期簡直沒有假期,偶爾和家人外出,已躊躇如何挖出幾個小時來補回改簿批閱作文的時間,創作陷於停頓。七年前退休,以為可以多寫一點,奈何已經舉筆維艱,感性不再,觀察魯鈍,思考滯固。
八九十年代我在一些報刊有些定期專欄,也催逼出一點文字來。後來停寫了,也就少點動力。另一原因是興趣偏移了,中年以後,對思想、文化、歷史,關心更多,八十年代以後出現的作品,幾乎全部未讀。還有個原因,有點可笑,就是給電腦輸入難倒了。我輩向以筆書寫,以前謄寫定稿,已經辛苦,如今要輸入電腦成文檔,簡直苦不堪言,速度龜行,手寫板十輸半錯,改完又改,文思全斷。見年青人十指如飛,瞬間千言,徒呼時不我與!
年青時確是文思活躍,有時潮湧,當好好把握。這當然也因人而異,有些作家老而彌堅,創作不斷,余光中,西西都是好例子。
岑:你出版過一本小說集《夜行單車》及散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請說說這兩本書的主體內容及創作特點。
蔡:兩本集子的創作年期大部重疊,短篇小說集《夜行單車》95年出版,選輯了之前二十年的小說創作,內容包括一些個人經驗、想像、和感情的寄託和諷喻。
如說特點,首先當是閉門造車,也可說坐井觀天。如果這也算特點的話。人物的觀點、行為、說話都是自己的化身,用一丁點個人的經驗和想像虛擬出小說的天地,其實走不出自己的狹小圈子,未有呈露一個比較完整的客觀世界和多角色人物,所以有很多自說自話,或者連篇累牘的口述。這點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也有類似情況。
形式的摸索和嘗試也算其二。選集中固然有傳統的起承轉合,如〈美好的一天〉,但更多是形式多樣,例如〈我的客廳〉嘗試沒有人物角色,〈那個「衝突」的晚上〉用了流行歌曲的曲式結構,〈關於一場必敗鬥爭的三封〉和〈此身雖在〉都用了書信說故事。〈當代異聞錄〉是仿筆記小說。有些極短篇以短為務,如〈都是生日〉、〈從第一000一種愛開始〉,有時幾組敘事並列以圖產生更豐富的意含,如〈從康樂大廈跳下來的人〉、〈在無盡的夜裏〉,八十年代流行的魔幻手法也有,如〈屠龍記〉、〈蔡大嬸的花園〉。到了〈夜行單車〉,便以半現實半虛幻的情境串連一組組的敘事。題材、手法不拘一格,寫實、想像、神話、科幻、夢幻、對話、書信,連綿不絕,像一段永不終結的奇幻旅程。〈夜行單車〉系列的故事,已積了十多篇,最新的一篇就是近期在《工人文藝》發表的〈逃婚記〉,以類近戲曲的形式來創作。
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則算形式多樣化。由於是三十多年的唯一結集,所以包括了不同類型的文章:散文、雜文、遊記、書話、影評、樂評、文評、生活瑣記,有字斟句酌的,也有直抒胸懷的,雖然不免幼稚濫情,為增效果而致誇張失實,但總算是二十歲至五十歲生涯思緒的心靈紀錄。
題旨方面,兩部集子大致相近,都透現了我對國家、民族、香港的現狀與未來、個人自處的關切。不過,小說創作還是我主要心力所在。
議題:「工人文學獎」被忽視了嗎?
岑:我得過香港「第五屆工人文學獎」徵文獎,這個獎給我創作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香港許多作家也得過「工人文學獎」。不知什麼原因,在香港許多文學評論中都很少提及「工人文學獎」。你是多屆「工人文學獎」的評判,請你談談「工人文學獎 」的創作水平及有什麼評價;對未來「工人文學獎 」有什麼建議和期望。
蔡:從投稿的數量,參加者的人數,宣傳的多少,社會的關注,「工人文學獎」還只是起步不久。雖然舉行了五屆,但期間前後相距三十多年。所以作品的水平相當參差,並不奇怪。但其中出色的作品,卻是十分動人,總給人一種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感覺,透露作者的切身經驗和現實世界的情境。這點我自己的作品是相形見拙的。跟其一些評判談起,都覺得讀工人文學獎的作品比其他某些文學獎的作品更起勁、更滿足。
工人文學獎需要持續舉行,對文學獎的意義和價值多作宣傳推廣,對得獎作品和作者多作介紹討論。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議題:多產濫作vs嘔心力作
岑:如今網絡上許多文學作品,其實也只不過是即興的文章。網上大量的詩作大多都是粗糙濫造的劣作。網絡所謂作品的基本特點是即興,有的一日多首/篇沒有實質的內容,但求網友點讚。我總覺得創作多產是一件好事,但多產並不是都有佳作,更難看到的是嘔心的力作。
如今香港的社會環境加上疫情持續,如果是創作的有心人,我認為現在是文學創作的最佳時機。社會混亂,憂心忡忡;疫情未退,默默創作。希望在現今的香港環境能看到不愧於時代的用心力作。不知你認為怎樣?
蔡:我完全同意。當然創作可以百花齊放,各自各精彩,有人一揮而就,有人嘔心瀝血。濫作劣作自有考驗和公論。有時面對困境,不吐不快,自然出現很多粗疏之作,但觀乎過去一段日子香港人的澎湃創作力和對現狀的關切,處身這個一生未遇的動盪時代,必有出色的作品出現。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現在真是「香江不幸詩家幸」了。不過,言論和出版的空間不斷收窄,也是創作人的巨大挑戰。以我為例,出版文集,也有部份舊作因為現時的忌諱而未被選入。話說回來,古今中外,從來如此,偉大的作品依然出現。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宋)王安石《題張司業詩》詩句
議題:怎樣重拾創作初心?
岑:據我所知 ,有的作者「轟轟烈烈如火山爆發般出了一本書,又創作了三五年就不見再寫了,好似在文壇圈子消失一樣。可能是隨著年齡的遞增、時間的消逝,有的作者迫於生活壓力,有的隨環境變遷種種原因,三五年後就不再寫作了。此現象確實有其普遍性,常言:曲不離口,筆不離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初寫作的初心不改,但當遠離了文學創作,下筆仿如千斤重,漸漸一提起創作就力有不逮意興闌珊了。應怎樣告誡勿忘初衷的寫作者,不要忘記當初的心志,繼續默默耕耘下去。
蔡:這個題目真的不敢回答。我從來在創作上都是默默耕耘,毫不轟烈,但正如之前說過,也如你所說:「隨著年齡的遞增、時間的消逝,有的作者迫於生活壓力,有的隨環境變遷種種原因」,近二十多年已極少創作。只能說文學創作可以是消遣,可以是發洩,可以是寄託,謀生難點,亦無不可,但更可作為志業。我深信認真嚴謹的態度,活發多變的文思,鍥而不捨的努力,才更大機會產生出色的作品。
議題:「工人詩人」是否一種標籤?
岑:我認為,「工人」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廣義的「工人」是指廣大的受薪勞動者;狹義的「工人」泛指學歷不高,從事低收入的體力勞動者。
有人說,工人(狹義)寫詩不應標籤為「工人詩人」,而應統稱為「詩人」;工人創作文學出版書籍的不應稱為「工人作家」,而應統稱為「作家」。想請教,其實「工人詩人」、「工人作家」可不可以這樣稱呼?這樣稱呼屬不屬於是一種標籤?
蔡:我是傾向接受你所說的廣義的「工人」,如果這樣,稱為工人詩人確意義不大。但我們也有稱「青年詩人」、「南來作家」的標籤。這是方便評論的概念,亦無不可,但創作人卻不應自囿這個稱呼。
岑:最後想聽聽你對《工人文藝》有什麼提議及期望。謝謝!
蔡:其實之前也有提過。例如內容的多樣化,除詩、小說、散文創作外,報導文學,訪問、評論(包括各種文藝作品),作家介紹、專輯、議題討論等,例如增加稿源,提高水平,可多息請各類作家,聯絡各個工會和專業團體提供作品。限於資源和人力,暫時還未能做得很多,但你們的努力和改進,清晰可見。總的來說,能維持已經很不錯了。
(完)
蔡振興:我的作家經歴
筆名松木,生於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十六日香港,原籍廣東南海。父為酒樓文員,母為家庭主婦。家貧,居住在旺角的小房間。有兩弟一妹。母親任勞任怨,父親早出晚歸,生活圈子極狹,性害羞內向,學業成績平庸。
小五、六開始喜歡閱讀,多到圖書室借閱小說、傳記、歷史故事。早年看徐速、黃思騁、稍長多讀翻譯小說及中國古典名著。中學時搬進元洲街公共屋邨,學業成績不俗,其中中文及中史成績常為全級之冠,作文速度尤佳。中四、五時,借看電影書籍,電影從娛樂變成藝術。中六時發表第一篇作品電影隨筆《「未來」的恐怖》(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天天日報.縱橫談》)。大學入學試時,原喜文學,但因成績關係,入讀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哲學系,副修英文,但仍與中文文學作品為伍,多讀五四新文學作品多台灣小說,電影興趣更濃。一九七四年在結束前的《中國學生周報》發表數篇影評及散文,一九七五至一九七六年大三時選修余光中先生之文學課,功課評艾青及辛笛的詩,獲推薦發表於《詩風》。一九七六年獲同系同學邀請加入青年刊物《時代青年》編輯電影版,後改編文藝版,在策劃特輯時驚覺對香港文學竟無認識,遂籌劃香港文學專輯,自此以了解評介香港文學為志,亦開始較嚴肅的創作,通過刊物的徵文比賽,認識一批年青作者如陳德錦、唐大江等。一九七七年於《時代青年》九十六期發表第一篇小說《我的理想》。並於《時代青年》一百期中試圖檢示近十年香港文學的發展。
一九七七年大學畢業後任教中學,一九七八年《時代青年》停刊,原文藝版編輯包括鄭佩芸、姜耀明、黃玉堂及本人等另辦純文學仝人刊物《香港文學》雙月刊(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零年),四期後停刊。刊物以評介香港作家作者為主,如劉以鬯、舒巷城、司馬長風、鄭鏡明、曹捷、迅清等,我亦有評論、散文發表。一九七九年經友人邀請為《美商周報》(美孚新邨每星期派發的刊物)撰寫影評至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學》停刊後,一度停止文學活動及創作。一九八一年,一群青年作者(包括陳錦昌、陳德錦、黃毅漢、蘇翰林等)發起成立香港青年作者協會,我亦成發起人之一,後擔任籌委會成員、第一屆出版幹事,創作慾再被激發,在《文藝》、《公教報.青原篇》、《文匯報.青原篇》發表小說、散文、雜文。第二屆獲選為主席,一年後卸任,協助出版協會刊物《香港文藝》,後逐漸淡出,期間在《文藝》季刊發表短篇《屠龍記》,後選入《文藝》季刊的選集中。一九八五年在《星島晚報》的《大會堂》周刊發表《從康樂大廈跳下來的人》,後被選入三聯出版馮偉才編的《八四至八五年度香港小說選》中。其後陸續發表散文、小說。自一九八二年起,與蘇翰林、張楚勇為《公教報》輪流撰寫影評,後剩下我一人,改欄名為《光影流聲》,以影評、樂評為主,至一九九二年中停。
一九七七年尾與林婉玲結為夫婦。一九七八年大女兒松菁出世,一九八七年小女兒松筠出世,加上教學繁忙,創作時間甚少,小說創作須俟暑假方有寸進。一九八八年中辭掉教職,在家當主夫,兩年內創作稍多,包括在《快報》與陳德錦、李華川、鄭鏡明、秀實等合寫專欄《筆談》、偶為《兒童日報》寫有關家庭兒女的文章,陸續在《香港文學》、《星島日報.文學周刊》、《突破》、《公教報》等發表小說《夜行單車》、《此身雖在》、《關於一場必敗鬥爭的三封信》、《蔡大嬸的花園》、《大海傾塌下來的時候》,算是創作豐收期。其中《蔡大嬸的花園》被選入三聯出版黎海華編的《香港短篇小說選1990-1993》、《夜行單車》被選入天地圖書出版黎海華編的《香港短篇小說選-九十年代》、《從康樂大廈跳下來的人》再被選入明報月刊及新加坡青年書局聯合出版,也斯、葉輝、鄭政恒合編的《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一九九一年重回教職,創作銳減。二零一四年退休,續擔任香港教育學院客席講師至今。一九八二至二零一四年間,曾擔任職青文藝獎、理工文藝獎,多屆工人文學獎及青年文學獎小說組評判。香港作家中,最佩服劉以鬯、西西、也斯。短篇小說《夜行單車》(香港青年作者協會)於一九九五年出版、文集《啤酒罐和花生殼》(初文出版社)於二零二零年出版。
註:相片由蔡振興先生提供。
(岑文勁臉書2021年10月14日)
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
沈西城:生死不相往來──記潘柳黛、張愛玲
一九八二年夏日,和風細雨。海派作家蕭思樓做東,擺宴銅鑼灣東興樓,只請上海男女文士,我這個小路路忝為一員,整裝到場。方龍驤、何行、鳳三(司徒明)均已在座,一看,還不到十個人。方龍驤酒瘾起,喊道:「喝酒,白蘭地!蕭思樓,快的,勿要刮皮!」蕭老闆白他一眼:「再等等,我表妹還沒來!」表妹?從未聽說過呀!鳯三阿哥向我使眼色,示意別問。又待了一會,貴賓房木門推開,閃進一個女人,全身玫瑰紅,香氣襲人。望清爽,人家圓姿替月,伊更甚,圓姿替盤,臉闊、腰粗,頭髮往後紮。蕭老闆眉開眼笑:「喔唷!表妹來哉!」表妹笑笑說:「對勿起!我來晚哉!罰我先吃三杯!」」一手拿起檯面上的花雕酒壺,倒滿三個小杯,一口一杯,不消數秒,全乾。眾人轟然叫好。這位直爽豪邁的女士,正是才女張愛玲口中的「腰既不柳,眉也不黛,胖得像籮匡。」的潘柳黛。細細瞧,腰真不像柳,可眉黛不賴呀!張愛玲只說對了一半。
那夜,眾星伴月。潘柳黛笑得花枝亂顫,好不開心。席散,我跟翁靈文伴她一起走,臨上「的士」,我要求日後做個訪問。潘姊說:「可以,你叫老翁找我。」隔了兩天,央老翁代約,不久回曰:「週六下午三點尖沙咀假日酒店二樓咖啡室。」可第二天老翁打電話來說「潘姊家有要事,來不了,過兩天你自家找她。」拖拖拉拉逾一月,最後相約在半島下午茶。準兩點半去到,潘姊還沒來。要了杯咖啡,吸著煙,還未燃至一半,潘姊施然至,只慢了五分鐘,不住向我道歉,我反而不好意思起來,咱倆話匣子從上海時代的潘姊開始。我看過記者寫的一篇文章談到她跟張愛玲是姊妹。問她對張女士的看法。潘姐瞇著眼睛說:「說實在的,愛玲的文章是寫得蠻好的,人嘛,比較刁鑽做作,換句話說,很會宣傳,把自己製造成大眾偶像。」聽口氣,好像不很喜歡張女士的作風。她接住說:「張愛玲很崇洋,洋派得很,我寫一篇文章開她玩笑,從此生我的氣。」潘姊寫文章,表面上幽默,底子裏刻薄,這樣描寫張愛玲──「張愛玲是李鴻章的重外孫女,這種關係就像太平洋上淹死一隻老母雞,吃黃浦江水的女人卻自稱喝到了雞湯一樣。」依張愛玲的脾性,焉會不氣炸肺?蘇青說張愛玲看到後,一時氣得渾身發抖,差點流下眼淚。金雄白問過潘柳黛為啥寫這篇文章?潘姐道:「當時我只顧好玩,說得痛快,誰知以後不但胡蘭成對我不叫應,就是張愛玲也敬鬼神而遠之,不再和我軋淘。」真的只是開玩笑嗎?這就不得不說一說當時上海文壇的情況,四十年代初,上海文壇有四大才女:潘柳黛、張愛玲、關露和蘇青。潘柳黛著有《退職夫人自傳》,蘇青作有《結婚十年》,並為雙璧。可論文才,自是張愛玲最出眾,一是她的貴族血統(李鴻章的重外孫女),二則是她跟胡蘭成的戀愛,當年轟動上海灘,成了花邊新聞。張愛玲的脾氣一向古怪,不像蘇青那麼有人情味,又不如張宛青那麼通俗,比關露更孤芳自賞。潘姊棍打落水狗,還說張愛玲「自標身架,不要說鮮花,就是清風明月,她覺得好像也不足以陪襯她似的。」這番說話聽進張愛玲耳裏,不回罵才怪——「腰不如柳,眉也不似黛。」就是這時候罵出了口。潘姊不甘示弱,回敬「八杆子打不著的一點親戚關係,如果以之證明身世,根本沒有什麼道理,但如果以之當生意眼,便不妨標榜一番。而且以上海人腦筋之靈,行見不久將來,『貴族』二字必可不脛而走。」果然不久,一代詞人陳蝶衣的大中華咖啡館,改組賣上海點心,「貴族排骨麵」應運上市。相罵出惡聲,兩人積怨深,五二年兩人都在香港,也是迎頭見面不相認。七十年代中,我跟金雄白初晤於中環蘭香閣,香濃咖啡兩杯對對碰,說得好好的,一提愛玲女士,就變臉:「額個女人儂千萬勿搭我講,一日到夜作,作天作地,吵死人!」說時,青筋暴現,嗓子發抖,啥個纏頭勁?好友王志堅告訴我金雄白頂瞧不起胡蘭成,說他是周佛海身邊的一條狗,「恨」屋及烏,連累張愛玲。
回說訪問寫訖,請潘姊賜教,回說「很好,你寫人物很有一手。」得前輩讚譽,骨頭輕四両,剛巧有賣花女走過,順手摘了一朵玫瑰送到潘姐手上,純然是禮貌之舉,想不到潘姐反應忒大,嬌笑連連:「小沈呀!謝謝你!我最喜歡男人送花!」甜甜笑,十八姑娘一朵花,嬌羞天真,看得我呆了。想不到胖嘟嘟的潘姐笑起來,竟是如許好看。潘姐用手甩了一下頭髮,媚態畢呈:「我年輕時可沒這麼胖,追求我的男人比那個女人還多──」呷了一口咖啡:「當年蔣金(其子)的爸爸就是送我玫瑰花,打動了我的心。唉──我為他守寡五十年!」一臉的無奈,兩聲的唏噓。五零年南來香港,廣東話不懂,技能又沒有,重操故業,搖筆桿兒。一生好運,遇到好老闆小廣東羅斌,談得投契,請她為《新報》寫稿,稿費從優。成了名,仍感恩,只寫《新報》和《東方日報》。八二年我主編《翡翠週刊》,約潘姊寫文章,破天荒給臉,一篇八百字,一月四篇,稿費一千大元,平均二百五十元一篇,誠女作家中的天后也。年事老,小說早不寫,改當《東方日報》戀愛顧問,南宮夫人名聞香江,成為千萬戀愛中男女的明燈。惜乎能醫不自醫,潘姊感情一塌糊塗。八八年某天,潘姐來電,清脆響亮:「小沈,我要移民澳大利亞,儂啥辰光有空過來白相!」此別再無期,伊人二零零一年糖尿病發故去,得年八十一。白骨芳魂埋異鄉,冤家同為淪落人!
(沈西城臉書2021年10月9日)
那夜,眾星伴月。潘柳黛笑得花枝亂顫,好不開心。席散,我跟翁靈文伴她一起走,臨上「的士」,我要求日後做個訪問。潘姊說:「可以,你叫老翁找我。」隔了兩天,央老翁代約,不久回曰:「週六下午三點尖沙咀假日酒店二樓咖啡室。」可第二天老翁打電話來說「潘姊家有要事,來不了,過兩天你自家找她。」拖拖拉拉逾一月,最後相約在半島下午茶。準兩點半去到,潘姊還沒來。要了杯咖啡,吸著煙,還未燃至一半,潘姊施然至,只慢了五分鐘,不住向我道歉,我反而不好意思起來,咱倆話匣子從上海時代的潘姊開始。我看過記者寫的一篇文章談到她跟張愛玲是姊妹。問她對張女士的看法。潘姐瞇著眼睛說:「說實在的,愛玲的文章是寫得蠻好的,人嘛,比較刁鑽做作,換句話說,很會宣傳,把自己製造成大眾偶像。」聽口氣,好像不很喜歡張女士的作風。她接住說:「張愛玲很崇洋,洋派得很,我寫一篇文章開她玩笑,從此生我的氣。」潘姊寫文章,表面上幽默,底子裏刻薄,這樣描寫張愛玲──「張愛玲是李鴻章的重外孫女,這種關係就像太平洋上淹死一隻老母雞,吃黃浦江水的女人卻自稱喝到了雞湯一樣。」依張愛玲的脾性,焉會不氣炸肺?蘇青說張愛玲看到後,一時氣得渾身發抖,差點流下眼淚。金雄白問過潘柳黛為啥寫這篇文章?潘姐道:「當時我只顧好玩,說得痛快,誰知以後不但胡蘭成對我不叫應,就是張愛玲也敬鬼神而遠之,不再和我軋淘。」真的只是開玩笑嗎?這就不得不說一說當時上海文壇的情況,四十年代初,上海文壇有四大才女:潘柳黛、張愛玲、關露和蘇青。潘柳黛著有《退職夫人自傳》,蘇青作有《結婚十年》,並為雙璧。可論文才,自是張愛玲最出眾,一是她的貴族血統(李鴻章的重外孫女),二則是她跟胡蘭成的戀愛,當年轟動上海灘,成了花邊新聞。張愛玲的脾氣一向古怪,不像蘇青那麼有人情味,又不如張宛青那麼通俗,比關露更孤芳自賞。潘姊棍打落水狗,還說張愛玲「自標身架,不要說鮮花,就是清風明月,她覺得好像也不足以陪襯她似的。」這番說話聽進張愛玲耳裏,不回罵才怪——「腰不如柳,眉也不似黛。」就是這時候罵出了口。潘姊不甘示弱,回敬「八杆子打不著的一點親戚關係,如果以之證明身世,根本沒有什麼道理,但如果以之當生意眼,便不妨標榜一番。而且以上海人腦筋之靈,行見不久將來,『貴族』二字必可不脛而走。」果然不久,一代詞人陳蝶衣的大中華咖啡館,改組賣上海點心,「貴族排骨麵」應運上市。相罵出惡聲,兩人積怨深,五二年兩人都在香港,也是迎頭見面不相認。七十年代中,我跟金雄白初晤於中環蘭香閣,香濃咖啡兩杯對對碰,說得好好的,一提愛玲女士,就變臉:「額個女人儂千萬勿搭我講,一日到夜作,作天作地,吵死人!」說時,青筋暴現,嗓子發抖,啥個纏頭勁?好友王志堅告訴我金雄白頂瞧不起胡蘭成,說他是周佛海身邊的一條狗,「恨」屋及烏,連累張愛玲。
回說訪問寫訖,請潘姊賜教,回說「很好,你寫人物很有一手。」得前輩讚譽,骨頭輕四両,剛巧有賣花女走過,順手摘了一朵玫瑰送到潘姐手上,純然是禮貌之舉,想不到潘姐反應忒大,嬌笑連連:「小沈呀!謝謝你!我最喜歡男人送花!」甜甜笑,十八姑娘一朵花,嬌羞天真,看得我呆了。想不到胖嘟嘟的潘姐笑起來,竟是如許好看。潘姐用手甩了一下頭髮,媚態畢呈:「我年輕時可沒這麼胖,追求我的男人比那個女人還多──」呷了一口咖啡:「當年蔣金(其子)的爸爸就是送我玫瑰花,打動了我的心。唉──我為他守寡五十年!」一臉的無奈,兩聲的唏噓。五零年南來香港,廣東話不懂,技能又沒有,重操故業,搖筆桿兒。一生好運,遇到好老闆小廣東羅斌,談得投契,請她為《新報》寫稿,稿費從優。成了名,仍感恩,只寫《新報》和《東方日報》。八二年我主編《翡翠週刊》,約潘姊寫文章,破天荒給臉,一篇八百字,一月四篇,稿費一千大元,平均二百五十元一篇,誠女作家中的天后也。年事老,小說早不寫,改當《東方日報》戀愛顧問,南宮夫人名聞香江,成為千萬戀愛中男女的明燈。惜乎能醫不自醫,潘姊感情一塌糊塗。八八年某天,潘姐來電,清脆響亮:「小沈,我要移民澳大利亞,儂啥辰光有空過來白相!」此別再無期,伊人二零零一年糖尿病發故去,得年八十一。白骨芳魂埋異鄉,冤家同為淪落人!
(沈西城臉書2021年10月9日)
2021年9月27日 星期一
譚秀牧:鑪峰文藝出版(我的回顧99)
「鑪峰文藝」創刊號
(譚秀牧臉書2021年9月26日)
(譚秀牧臉書2021年9月26日)
「鑪峰文藝」創刊號目錄
(譚秀牧臉書2021年9月27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對資助政策的調整,對廣大的作家敞開門戶的同時,其實也大可保留社團為會員集體申請,兩者並不矛盾;社團統一為會員辦理申請,他們在處理文件、辦理作品報價等各方面的人 際關係和行政經驗,可省卻作家自行申請的許多麻煩;而對於藝展局來說,收到的申請個案,文件規格完備,也可有助於審核工作的進行。
鑪峰文叢第三輯不被接納申請,消息帶到星期日的茶座上,自然引起一番議論,但這是當局對政策的調整,並非針對個別社團,會員不經社團代辦,無損於他們的權利;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變一變方針? — 當日有人這樣提出,但是怎樣變?卻談不出所以然來。
不過,幾天後,我和羅琅閒聊,想起週日茶叙談不出結果的話題,我們接續下去;既然社團不可為會員申請資助,但是似乎未限制社團申請出版期刊,而且也未見先例,我們是否可在這方面想一想?
羅琅同意。
於是,這問題提到理事會上。結果,大家認同不妨一試;在估計過一切條件,只能辦雙月刊。因為大家都是業餘時間可參與工作。大家議決這任務交給我。因為在座只有我曾經從籌辦、到編過月刊的經驗。
把握時間,我在一星期內起草了《鑪峰文藝──雙月刊》計劃,羅琅交給天地圖書公司,他們也配合我們,儘快的定出了每期的出版成本;這一部份計劃,順利的在不足一個月內完成,下一步看藝術發展局如何審批了。
除了時間,其他一如我們所預料:我們是第一個社團申請出版文藝期刊,而且提交的申請文件齊全,無須作任何修改或補充,完全符合當局的要求,所以很快便收到回覆;接納申請,資助我們一年的經費(出版六期《鑪峰文藝雙月刊》)。
《鑪峰文藝 雙月刊》,創刊號,於 2000年 三月一日 出版。
( 【鑪峰雅集】歷程 之 二十六 )
(譚秀牧臉書2021年9月25日)
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老照片:詩風友
老照片:詩風友之一
時間:1993年
地點:記不起那間酒樓
我不是《詩風》人,卻是非常親密的「詩風友」。自一九七○年代起灣仔創作書社就是《詩風》借用的貨倉;其後他們出版《小說散文》也以此作為中心,我未收過分毫,那是情誼,不是由金錢連結的。
後來租約到期,「創作」關門大吉,詩風仝人把剩下來的《詩風》和《小說散文》送去焚化爐,都是直接由「創作」出發的。
到二千年後的《詩網絡》時代,我經常為它寫稿,而且又成了屈臣道的街坊,往來更頻密。今日整理舊照,翻出一批老照片,稱之為「詩風友」,緬懷昔日的風采。
先貼兩張一九九三年的,不知是否慶祝甚麽,或家常便飯,圖左面是羈魂夫婦,右面是許定銘夫婦,路雅坐中央,太太呢?揸機人是也!
──2021年9月17日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8日)
老照片:詩風友之二
時間:2001年
地點:山光道馬會四樓大牌檔
那次是我請客,在山光道馬會嘉樂樓中餐館晚飯後,上四樓大牌檔飲咖啡,食甜品。
大家齊齊企影張合照,路雅照例坐大堂正中,夫人笑笑口企側跟傍住;羈魂夫婦和王偉明夫婦站左邊,我們倆站右邊,福基在中間。
歲月悠久,友誼永恆!只可惜滿臉福氣的福基竟先走了!
──2021年9月17日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8日)
老照片:詩風友之三
時間:2010年
地點:展覽會場
二零一零年的一張合照,連吳萱人都來了。
見路雅和王偉明的襟頭都挿着花,牆上有畫,還有個「活」字,應該是他們辦的一個展覽會場景,可我卻一點也想不起來了。
也好,提供了場景和線索,就由其他人來補充好了。
──2021年9月18日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8日)
老照片:詩風友之四林煥彰
時間:200?年
地點:路雅的辦公室
自一九八○年起,我一直住在天后的屈臣道,大厦在左面,右面是屈臣氏工業大厦,後來改名海景工業大厦。其後路雅的印刷廠搬了進去,我們常見面,尤其《詩網絡》的編輯部就在那裡,每有詩人到訪,常搖電話邀我過去陪客,我一下一上的乘兩次升降機,也用不了十分鐘。
記不起是哪一年了,林煥彰來,我們暢談了一個下午。那時候大家雖已「登六」,看上去還未老,青春多美好!
近日見林煥彰頻頻寫臉書,日日登山、寫詩、寫文,健康非常,真好!我們都是望八的老人了,希望他記得拍照的是那一年。
圖片左起:林煥彰、王偉明、許定銘、路雅。
──2021年9月18日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8日)
〈重覩定銘兄面書上詩友老照片有感〉
胡國賢
忘蹄藍馬蕩詩風
半世從文幸與同
結伴青衿何志猛
獨行白首豈途窮
覊魂曲試苗痕躍
蘇舜聲沉雁影融
惟嘆鳳溪驚葉殞
畫圖長憶雪泥鴻
──2021.9.18
(上平一東韻)
(胡國賢臉書2021年9月18日)
時間:1993年
地點:記不起那間酒樓
我不是《詩風》人,卻是非常親密的「詩風友」。自一九七○年代起灣仔創作書社就是《詩風》借用的貨倉;其後他們出版《小說散文》也以此作為中心,我未收過分毫,那是情誼,不是由金錢連結的。
後來租約到期,「創作」關門大吉,詩風仝人把剩下來的《詩風》和《小說散文》送去焚化爐,都是直接由「創作」出發的。
到二千年後的《詩網絡》時代,我經常為它寫稿,而且又成了屈臣道的街坊,往來更頻密。今日整理舊照,翻出一批老照片,稱之為「詩風友」,緬懷昔日的風采。
先貼兩張一九九三年的,不知是否慶祝甚麽,或家常便飯,圖左面是羈魂夫婦,右面是許定銘夫婦,路雅坐中央,太太呢?揸機人是也!
──2021年9月17日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8日)
老照片:詩風友之二
時間:2001年
地點:山光道馬會四樓大牌檔
那次是我請客,在山光道馬會嘉樂樓中餐館晚飯後,上四樓大牌檔飲咖啡,食甜品。
大家齊齊企影張合照,路雅照例坐大堂正中,夫人笑笑口企側跟傍住;羈魂夫婦和王偉明夫婦站左邊,我們倆站右邊,福基在中間。
歲月悠久,友誼永恆!只可惜滿臉福氣的福基竟先走了!
──2021年9月17日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8日)
老照片:詩風友之三
時間:2010年
地點:展覽會場
二零一零年的一張合照,連吳萱人都來了。
見路雅和王偉明的襟頭都挿着花,牆上有畫,還有個「活」字,應該是他們辦的一個展覽會場景,可我卻一點也想不起來了。
也好,提供了場景和線索,就由其他人來補充好了。
──2021年9月18日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8日)
老照片:詩風友之四林煥彰
時間:200?年
地點:路雅的辦公室
自一九八○年起,我一直住在天后的屈臣道,大厦在左面,右面是屈臣氏工業大厦,後來改名海景工業大厦。其後路雅的印刷廠搬了進去,我們常見面,尤其《詩網絡》的編輯部就在那裡,每有詩人到訪,常搖電話邀我過去陪客,我一下一上的乘兩次升降機,也用不了十分鐘。
記不起是哪一年了,林煥彰來,我們暢談了一個下午。那時候大家雖已「登六」,看上去還未老,青春多美好!
近日見林煥彰頻頻寫臉書,日日登山、寫詩、寫文,健康非常,真好!我們都是望八的老人了,希望他記得拍照的是那一年。
圖片左起:林煥彰、王偉明、許定銘、路雅。
──2021年9月18日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8日)
〈重覩定銘兄面書上詩友老照片有感〉
胡國賢
忘蹄藍馬蕩詩風
半世從文幸與同
結伴青衿何志猛
獨行白首豈途窮
覊魂曲試苗痕躍
蘇舜聲沉雁影融
惟嘆鳳溪驚葉殞
畫圖長憶雪泥鴻
──2021.9.18
(上平一東韻)
(胡國賢臉書2021年9月18日)
2021年9月17日 星期五
潘國靈:憶蔡詩人──一點相會,幾許交錯
以瓦是我少年朋友,識於中學時。舊時人說生男生女為「弄璋」、「弄瓦」,典出《詩經》,璋為好的玉石,以瓦之弟,便取名以石;我沒問過姊弟的名字何來,直覺如此富文學典故之名字,必是出自其父:人稱蔡爺,率真浪漫狂放的本色詩人蔡炎培。彷彿很早就認識他們一家人。以瓦母親,寫小說的朱珺蔡爺口中的璽璽,也是作家和報人,待我尤親。
第一次與蔡詩人有所交會,卻在離開大學之後,我初出茅廬任職《明報》,時維一九九四年。
心儀文字,第一份工作猶如一種「決志」。印象中當時曾透過以瓦問其父一點意見,其實無所謂意見,最終一切聽憑直覺行事。但一九九四年說來卻是《明報》一個「分水嶺」,堪記入報業史一筆。蔡炎培在《明報》副刊工作二十八年,一九九四年《明報》易手,《明報》的「查良鏞」年代劃上句號,蔡炎培也在此時離任。一個小子的腳剛好踏進,一個前輩的腳剛好踏出;《明報》副刊隨之迎來另一個時代:開始電腦化之外也招兵買馬擴大團隊也可說一時盛況。當時《明報》每日副刊版面甚多,人物、專題、消費甚至派對版等,一枝筆流轉如走馬燈,當然也有比較文藝的版面如「文化版」和「讀書版」,前者較為主力,後者不時兼顧。說了這麼多,不過為我第一次親見蔡炎培作點背景鋪墊。
蔡詩人筆下曾戲稱我「生番」,確實中學時代的我多看外國作品,香港文學在那年頭鮮少進入校園,真正有意識地打開香港文學,正在《明報》日子。「讀書版」不時訪問作家,那時自由度大,記者想到的,自行邀約便可。一九九五年我開始讀了點蔡炎培的詩,約他做專訪,蔡詩人爽快應允,約我在北角模範村附近一家大家樂見。蔡詩人當日談興甚濃,說到成長日子,說到詩與愛情,說到報業生涯,第一本詩集《小詩三卷》之由來,又說到長年校對眼睛都給弄壞了,就是查良鏞出錢讓他做眼部手術,言下之意對前老闆甚為感激。不是所有閒談都會寫出來,訪談文章寫了半版也不算短。文章刊出後有段後續小插曲我不曾說過(其實很多事我都不會說,若非時間驟來叩門)。一天在明報工業中心一樓飯堂碰到當時副刊副總編,他有點怪罪我這篇訪問,在他眼中,像蔡炎培這樣寫寫詩的老報人不在少數,值得如此篇幅寫之?我當時肯定是有還嘴的,不過也無爭辯,因為一開口就知,大家說的「值得」不在同一價值上。這段小插曲塵封如秘密,也沒甚麼,只是記得。訪問寫得稚嫩,至於值得不值得,時間會告訴我們。
幾年後我登上寫報章連載小說的尾班車,約公元二千至二○○一年在《新報》寫連載小說,蔡炎培當時轉到《新報》當副刊編輯。軌跡一再「交錯」。年間蔡詩人出詩集,有些都會寄來(或透過女兒轉交),贈以題款有時還蓋上印章,詩有時不解有時很有感覺,明不明白在其次,總有詩意在其中。如今回想,愧於自己的回應太少(自己雖也寫寫詩,實不是研詩之人)。反是他不多的小說我每可看完,像多年後葉輝替其重出的《日落的玫瑰》我甚愛之。另外他曾寄來小說集《上下卷》,上卷是「蔡炎培作品」,下卷是「朱珺作品」;後來璽璽向我「抱怨」:書本出了她才知道,校對未好,還要是這樣的書名!這書名卻讓我想到蔡詩人一九九六年出版的《中國時間》,詩內的鋪排就分上下卷。這當然只是自己的聯想,算是給《上下卷》此書名多一個「理由」——如果需要理由的話。不曾看過《結髮集》,《上下卷》讓我看回二人早年一些短篇小說。
《上下卷》的簽名下寫上年份:2013,而該年,我也不自量力地出版了自己一部詩集《無有紀年》。蔡炎培在訪問中曾說一個詩人不能讀太多書,但我這本詩集,他卻看了。知道,因為不久後他以傳真機傳來三頁手稿,頭一頁手抄《無有紀年》首篇詩〈存在之難〉,內文提到詩集內幾首詩,有趣在不是點評,而是我詩與他詩之間的「交會」,如讀著拙作〈身體微塵〉,令他頓懷其少作〈流星〉斷句;讀著〈十年〉,其「少作〈輕音樂〉的一段,不禁脫口而出」等等。未敢攀附,如此感應於我比任何評析更為珍貴,最後手稿停於此句:「國靈,一個人要回到最初是很難的。」說到心裡去。此文其後收入蔡炎培的《明報歲月》一書,手稿上的末句卻沒了,如此「缺漏」,讀在我心,彷彿暗示,回到最初不僅難,根本是不可能的。手稿總是有溫度的,於今世代尤稀,我一直私下保存,如今,時間輕輕的叩門,也許亦可公諸於世。
多年來與璽璽更多見面。我病了留院,她一人前來探望。新書有講座,她也多次到來。與蔡炎培的見面,則較多在文學活動和私人飯聚上。先說前者,較深印象的,有香港文學生活館初成立時發起的「文學刺青」運動,參與作家自選一個書名,書法家徐沛之即席揮毫寫在作家身上,再由攝影師沈嘉豪拍成照片。一張照片拍成,彷彿電火石光間,背後其實頗費周章,主辦方要逐一跟參與者安排時間。巧合地,我與蔡詩人被約定在同一時段,當日是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遠道前去攝影師於火炭的工作室,蔡炎培大概有車接送先我而到,我看著他隨沈嘉豪和徐沛之「擺佈」,要寫在指頭便舉起指頭,要寫在臉上便斜躺在沙發上,如果「模特兒」這形容恰當,蔡詩人當下是我見過的最返老還童的至尊文學模特。「離鳩譜」三字寫在其食指上,「靜人活物」四字寫在我鎖骨上。隨回憶翻捲,此時記憶碎片飄至的另一個文學活動:二○一六年四月十七日的「字花十年慶」,活動在現已不存的灣仔動漫基地舉行,當日有幸與蔡詩人同場朗讀。蔡炎培出場,揮灑自如念他的〈七星燈〉,蔡詩人念詩有一種魅力,詩記在心頭每每全首背誦出來,激昂跌宕,廣東話國語隨意轉換形同即興演出,舉手投足,有表演意識又如入無人之境。曾聞導演王家衛找過蔡詩人錄詩,如屬實又保存下來,可有故事待續?說到文學活動,容我多記一筆,二○一七年長篇小說《寫托邦與消失咒》獲第十屆香港書獎,大會安排蔡炎培作頒獎人,我從蔡詩人手裡接過獎座;當年的「生番」,斯時的「蔡爺」,時間不動聲色又詭譎多變,只有文學守著一條邊界叫恆河。
蔡炎培著有《藍田日暖》詩集,不少人都知他家住藍田。但在此之前,多年曾住在鰂魚涌。我於城市如一葉浮萍,沒料到後來也住進了鰂魚涌,還一度住進「時空交錯」的迷宮大廈——現在已成「名勝」人稱「怪獸大廈」的海山樓。搬進去後,璽璽告知他們昔日就曾住過這幢大廈,那時以瓦年紀還很小。此外還有其他文壇前輩。一群巨廈如蜘蛛網般連起多少人事隔開多少歲月。其後,我們曾在這巨廈的地下商場(此時還未翻新,我私下叫它「地痞商場」,翻新後重開已變了模樣)幾度茶聚;此時蔡詩人年事已高減少出行,但也曾特意過來與大伙兒一聚。
說到與他們家人及文友飯聚,其實多年來也不算多,而我又非愛飯局之人;但二○一八年份外特別,一直銘記。這年最後幾月,生命遽然跌入幽谷,那年冬至、年三十晚,他們都拉我去「團圓」,如此時節,竟比家人還「親」。年三十晚,蔡爺也來了,坐在我旁,此時不多話的他,在我耳邊輕聲說了兩句話:「其實每個人,骨子裡都是孤獨的」;「曾經共度,感恩就好」。吃飯地點在藍田,藍田日暖玉生煙。他以話語贈我以錦囊,又不無自況。這兩句話好像很簡單,又好像可以一直細味下去。或者話中內容已不重要。
最後一次見面在二○一九年二月十四日,在法國定居的作家綠騎士回港,又是視我如親的璽璽,千叮萬囑要我到來,到場的人還有綠騎士丈夫、小思老師、馮珍今、盧文敏、蔡炎培等。蔡炎培坐了一會先離去,雖拄著柺杖,那時精神還是不錯的。
眨眼兩年多過去。璽璽間中跟我說起蔡爺,知他身體大不如前,反反覆覆又間有起色。二○二一年七月十六日璽璽急約飯聚,為送別導演陳耀成。陳耀成早在我旅居紐約時認識,他移居美國多年,但「離散年代」,此次離開自是不同。完了晚飯大概十時許,大家想過就近去看看蔡爺,但也想到,探望不免打擾,不如休矣。以為還有機會的。九月六日晨早接到消息,蔡爺仙遊去了「快活谷」。方知二○一九年二月十四日是最後一會。很多事情都是過後才恍然知曉,而這也屬平常。找回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日那篇專訪,裡頭寫下蔡炎培一話:「寫詩,是生命的長征,何時終結?到死就是最後一步。」去了天國的蔡詩人,天國也有時間嗎?
「我不知道是對是錯/也許天國與地獄/全不是我們要找的鳥渡」──蔡炎培〈鳥渡〉
二○二一年九月八日
(《別字》第44期2021年9月)
第一次與蔡詩人有所交會,卻在離開大學之後,我初出茅廬任職《明報》,時維一九九四年。
心儀文字,第一份工作猶如一種「決志」。印象中當時曾透過以瓦問其父一點意見,其實無所謂意見,最終一切聽憑直覺行事。但一九九四年說來卻是《明報》一個「分水嶺」,堪記入報業史一筆。蔡炎培在《明報》副刊工作二十八年,一九九四年《明報》易手,《明報》的「查良鏞」年代劃上句號,蔡炎培也在此時離任。一個小子的腳剛好踏進,一個前輩的腳剛好踏出;《明報》副刊隨之迎來另一個時代:開始電腦化之外也招兵買馬擴大團隊也可說一時盛況。當時《明報》每日副刊版面甚多,人物、專題、消費甚至派對版等,一枝筆流轉如走馬燈,當然也有比較文藝的版面如「文化版」和「讀書版」,前者較為主力,後者不時兼顧。說了這麼多,不過為我第一次親見蔡炎培作點背景鋪墊。
蔡詩人筆下曾戲稱我「生番」,確實中學時代的我多看外國作品,香港文學在那年頭鮮少進入校園,真正有意識地打開香港文學,正在《明報》日子。「讀書版」不時訪問作家,那時自由度大,記者想到的,自行邀約便可。一九九五年我開始讀了點蔡炎培的詩,約他做專訪,蔡詩人爽快應允,約我在北角模範村附近一家大家樂見。蔡詩人當日談興甚濃,說到成長日子,說到詩與愛情,說到報業生涯,第一本詩集《小詩三卷》之由來,又說到長年校對眼睛都給弄壞了,就是查良鏞出錢讓他做眼部手術,言下之意對前老闆甚為感激。不是所有閒談都會寫出來,訪談文章寫了半版也不算短。文章刊出後有段後續小插曲我不曾說過(其實很多事我都不會說,若非時間驟來叩門)。一天在明報工業中心一樓飯堂碰到當時副刊副總編,他有點怪罪我這篇訪問,在他眼中,像蔡炎培這樣寫寫詩的老報人不在少數,值得如此篇幅寫之?我當時肯定是有還嘴的,不過也無爭辯,因為一開口就知,大家說的「值得」不在同一價值上。這段小插曲塵封如秘密,也沒甚麼,只是記得。訪問寫得稚嫩,至於值得不值得,時間會告訴我們。
幾年後我登上寫報章連載小說的尾班車,約公元二千至二○○一年在《新報》寫連載小說,蔡炎培當時轉到《新報》當副刊編輯。軌跡一再「交錯」。年間蔡詩人出詩集,有些都會寄來(或透過女兒轉交),贈以題款有時還蓋上印章,詩有時不解有時很有感覺,明不明白在其次,總有詩意在其中。如今回想,愧於自己的回應太少(自己雖也寫寫詩,實不是研詩之人)。反是他不多的小說我每可看完,像多年後葉輝替其重出的《日落的玫瑰》我甚愛之。另外他曾寄來小說集《上下卷》,上卷是「蔡炎培作品」,下卷是「朱珺作品」;後來璽璽向我「抱怨」:書本出了她才知道,校對未好,還要是這樣的書名!這書名卻讓我想到蔡詩人一九九六年出版的《中國時間》,詩內的鋪排就分上下卷。這當然只是自己的聯想,算是給《上下卷》此書名多一個「理由」——如果需要理由的話。不曾看過《結髮集》,《上下卷》讓我看回二人早年一些短篇小說。
《上下卷》的簽名下寫上年份:2013,而該年,我也不自量力地出版了自己一部詩集《無有紀年》。蔡炎培在訪問中曾說一個詩人不能讀太多書,但我這本詩集,他卻看了。知道,因為不久後他以傳真機傳來三頁手稿,頭一頁手抄《無有紀年》首篇詩〈存在之難〉,內文提到詩集內幾首詩,有趣在不是點評,而是我詩與他詩之間的「交會」,如讀著拙作〈身體微塵〉,令他頓懷其少作〈流星〉斷句;讀著〈十年〉,其「少作〈輕音樂〉的一段,不禁脫口而出」等等。未敢攀附,如此感應於我比任何評析更為珍貴,最後手稿停於此句:「國靈,一個人要回到最初是很難的。」說到心裡去。此文其後收入蔡炎培的《明報歲月》一書,手稿上的末句卻沒了,如此「缺漏」,讀在我心,彷彿暗示,回到最初不僅難,根本是不可能的。手稿總是有溫度的,於今世代尤稀,我一直私下保存,如今,時間輕輕的叩門,也許亦可公諸於世。
多年來與璽璽更多見面。我病了留院,她一人前來探望。新書有講座,她也多次到來。與蔡炎培的見面,則較多在文學活動和私人飯聚上。先說前者,較深印象的,有香港文學生活館初成立時發起的「文學刺青」運動,參與作家自選一個書名,書法家徐沛之即席揮毫寫在作家身上,再由攝影師沈嘉豪拍成照片。一張照片拍成,彷彿電火石光間,背後其實頗費周章,主辦方要逐一跟參與者安排時間。巧合地,我與蔡詩人被約定在同一時段,當日是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遠道前去攝影師於火炭的工作室,蔡炎培大概有車接送先我而到,我看著他隨沈嘉豪和徐沛之「擺佈」,要寫在指頭便舉起指頭,要寫在臉上便斜躺在沙發上,如果「模特兒」這形容恰當,蔡詩人當下是我見過的最返老還童的至尊文學模特。「離鳩譜」三字寫在其食指上,「靜人活物」四字寫在我鎖骨上。隨回憶翻捲,此時記憶碎片飄至的另一個文學活動:二○一六年四月十七日的「字花十年慶」,活動在現已不存的灣仔動漫基地舉行,當日有幸與蔡詩人同場朗讀。蔡炎培出場,揮灑自如念他的〈七星燈〉,蔡詩人念詩有一種魅力,詩記在心頭每每全首背誦出來,激昂跌宕,廣東話國語隨意轉換形同即興演出,舉手投足,有表演意識又如入無人之境。曾聞導演王家衛找過蔡詩人錄詩,如屬實又保存下來,可有故事待續?說到文學活動,容我多記一筆,二○一七年長篇小說《寫托邦與消失咒》獲第十屆香港書獎,大會安排蔡炎培作頒獎人,我從蔡詩人手裡接過獎座;當年的「生番」,斯時的「蔡爺」,時間不動聲色又詭譎多變,只有文學守著一條邊界叫恆河。
蔡炎培著有《藍田日暖》詩集,不少人都知他家住藍田。但在此之前,多年曾住在鰂魚涌。我於城市如一葉浮萍,沒料到後來也住進了鰂魚涌,還一度住進「時空交錯」的迷宮大廈——現在已成「名勝」人稱「怪獸大廈」的海山樓。搬進去後,璽璽告知他們昔日就曾住過這幢大廈,那時以瓦年紀還很小。此外還有其他文壇前輩。一群巨廈如蜘蛛網般連起多少人事隔開多少歲月。其後,我們曾在這巨廈的地下商場(此時還未翻新,我私下叫它「地痞商場」,翻新後重開已變了模樣)幾度茶聚;此時蔡詩人年事已高減少出行,但也曾特意過來與大伙兒一聚。
說到與他們家人及文友飯聚,其實多年來也不算多,而我又非愛飯局之人;但二○一八年份外特別,一直銘記。這年最後幾月,生命遽然跌入幽谷,那年冬至、年三十晚,他們都拉我去「團圓」,如此時節,竟比家人還「親」。年三十晚,蔡爺也來了,坐在我旁,此時不多話的他,在我耳邊輕聲說了兩句話:「其實每個人,骨子裡都是孤獨的」;「曾經共度,感恩就好」。吃飯地點在藍田,藍田日暖玉生煙。他以話語贈我以錦囊,又不無自況。這兩句話好像很簡單,又好像可以一直細味下去。或者話中內容已不重要。
最後一次見面在二○一九年二月十四日,在法國定居的作家綠騎士回港,又是視我如親的璽璽,千叮萬囑要我到來,到場的人還有綠騎士丈夫、小思老師、馮珍今、盧文敏、蔡炎培等。蔡炎培坐了一會先離去,雖拄著柺杖,那時精神還是不錯的。
眨眼兩年多過去。璽璽間中跟我說起蔡爺,知他身體大不如前,反反覆覆又間有起色。二○二一年七月十六日璽璽急約飯聚,為送別導演陳耀成。陳耀成早在我旅居紐約時認識,他移居美國多年,但「離散年代」,此次離開自是不同。完了晚飯大概十時許,大家想過就近去看看蔡爺,但也想到,探望不免打擾,不如休矣。以為還有機會的。九月六日晨早接到消息,蔡爺仙遊去了「快活谷」。方知二○一九年二月十四日是最後一會。很多事情都是過後才恍然知曉,而這也屬平常。找回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日那篇專訪,裡頭寫下蔡炎培一話:「寫詩,是生命的長征,何時終結?到死就是最後一步。」去了天國的蔡詩人,天國也有時間嗎?
「我不知道是對是錯/也許天國與地獄/全不是我們要找的鳥渡」──蔡炎培〈鳥渡〉
二○二一年九月八日
(《別字》第44期2021年9月)
許定銘:蘇州之旅
寒山寺
那次我們參加的是蘇杭上海的五天團,大概行程緊迫,寒山寺之遊不是重點之地,記憶中遊人甚多,旅遊車一輛接着一輛,把停車的那個廻旋處擠得滿滿的,逗留時間約半小時左右,行色匆匆,看了甚麼,忘得一乾二淨。今次整理舊照,就只找出來這兩張。
不過就是一所廟宇罷了,當時不覺可惜,如今執照憶舊,張繼的〈楓橋夜泊〉那麼出名,寒山寺有沒有留下些甚麼史跡呢?倒是有點懊悔。於是找出詩來,輕吟一遍,當作補償。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蘇州得書記
那次我們在寒山寺逗留僅半小時,行色匆匆,看了甚麼,忘得一乾二淨,也沒感遺憾,因為我心有牽掛!
事緣我早前在「孔夫子舊書網」拍了一套舊書:湯雪華的《朦朧》、《劫難》和《轉變》。這是一九四○年代上海女作家湯雪華(1915~1992) 畢生結集的三本短篇小說集,得了這三本書,即是收齊了湯雪華的作品,意義重大。而當日出售這套書的原主說他是蘇州人,知道我會旅遊蘇州,希望親手交收,會一會我。
這位書主真有意思,那夜我們在街頭會面,原來他早已知道我是誰,見面是要親手贈我五本由陸文夫編的《蘇州雜誌》,此刊用五期連載了湯雪華口述、令狐遠整理的五萬多字《湯雪華自傳》,對我了解湯雪華很有幫助。
──2021年9月
寒山寺
那次我們參加的是蘇杭上海的五天團,大概行程緊迫,寒山寺之遊不是重點之地,記憶中遊人甚多,旅遊車一輛接着一輛,把停車的那個廻旋處擠得滿滿的,逗留時間約半小時左右,行色匆匆,看了甚麼,忘得一乾二淨。今次整理舊照,就只找出來這兩張。
不過就是一所廟宇罷了,當時不覺可惜,如今執照憶舊,張繼的〈楓橋夜泊〉那麼出名,寒山寺有沒有留下些甚麼史跡呢?倒是有點懊悔。於是找出詩來,輕吟一遍,當作補償。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蘇州得書記
湯雪華1946年在上海(轉載自《蘇州雜誌》)
《蘇州雜誌》
《蘇州雜誌》上的《湯雪華自傳》
湯雪華的短篇小說集《轉變》
湯雪華的短篇小說集《朦朧》
湯雪華的短篇小說集《劫難》
那次我們在寒山寺逗留僅半小時,行色匆匆,看了甚麼,忘得一乾二淨,也沒感遺憾,因為我心有牽掛!
事緣我早前在「孔夫子舊書網」拍了一套舊書:湯雪華的《朦朧》、《劫難》和《轉變》。這是一九四○年代上海女作家湯雪華(1915~1992) 畢生結集的三本短篇小說集,得了這三本書,即是收齊了湯雪華的作品,意義重大。而當日出售這套書的原主說他是蘇州人,知道我會旅遊蘇州,希望親手交收,會一會我。
這位書主真有意思,那夜我們在街頭會面,原來他早已知道我是誰,見面是要親手贈我五本由陸文夫編的《蘇州雜誌》,此刊用五期連載了湯雪華口述、令狐遠整理的五萬多字《湯雪華自傳》,對我了解湯雪華很有幫助。
──2021年9月
2021年9月16日 星期四
路雅:老蔡移民去了
蔡炎培走了,沒有太大的驚訝,因為早一段時間,嫂嫂朱璽輝已經告訴我他的身體不太好,我只是惋惜香港詩壇又失去顆從不俗隨的詩魂。
我的記憶力不好,但和老蔡交往清清楚楚,在半山樓天台是第一次和他見面,那時應該是他主編中國學生週報詩之頁,老蔡惜才,我和覊魂初露頭角,沒有他的提拔和鼓勵,寫詩的路途會否如今?不說覊魂,在我來說必定有影響!
與老蔡第二次聚會在維園,另一次是北角喬家柵共晚飯,那家小店不知今天是否仍在?我喜歡聽他解詩讀詩,多年沒見面,漸漸讀不通他的作品時卻來找我印書,還要一口氣兩本,都收了在偉業叢書裡,一本是十項全能,另一本上下卷。
二十年沒見面,但一直留意他的創作,他這個人愛變變變,說實在我這人愚拙,雖然比他年輕,但在創作路上,總跟不上他的步伐。
上來出書免不了要校對,有一次他對我說:「路雅,你的詩寫得好!一流,胡燕青的九流。」
「唔係嘛⋯⋯」我聽後嚇了一跳,雖然胡燕青出道比我遲。
「係呀!你的一流,她的九流,」他頓了會兒,繼續說:「所以她好你九陪。」
說完還坐喺度印印腳,真係畀佢吹到啤一聲。蔡炎培是個充滿幽默感的人,他前期寫的詩與後期有很大落差,他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從不理別人。
出版期間嫂嫂朱璽輝也曾往我公司,還帶了份禮物給我。當她見到我的時候,卻很詫異。
「你不是女人囉?」朱璽輝笑說:「路雅這筆名很女性化。」
七零年初某日星島日報寄來一封轉函,寄信人野農,蒙他錯愛,見我用雁影發表新詩,很想和我交個朋友。
後來和他認識了,他說你寫的東西那麼感性,還以為是女人呢!沒再用雁影這筆名是為了擺脫負面思想,改用路雅直到今天;連武俠詩都寫了,仍然被朱璽輝誤會。
老蔡說我的悼詩寫得好。小思意重深長地對我說:我們有幸,遇上這百年難見的世紀疫情和香港大變!
「你的心路歷程很重要,快快寫下來⋯⋯」她愛香港是真的。
「小思老師保重身體。」我承受不起那麼多的托負,所以顧左右而言他。既然老蔡說我的悼詩一流,只想好好地為他寫上幾行撈雜子的什麼。香港,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我這眼光淺窄的小民,雖然曾經移民,而今只想在此終老。
《無題》
──給老蔡
燕子飛出去後會不會回巢呢?
青雲直上
九宵
流嘢堅嘢 乜嘢
勝過叮叮叮的電車?
一覺瞓醒
流精
2021年9月12日
回應:
胡國賢(覊魂):六十年代中,我和路雅還是十來歲的小夥子,雖然在一些報刊的「學生版」上已是「文社」常客,仍以見刊於《中國學生周報》為榮,尤其<詩之頁>。正如路雅所說,我們兩個「藍馬文社」友的少作,若不是得到老蔡選用(雖然有時給改得面目全非),又如何建立信心呢!他的提拔和鼓勵,相信是我們那一輩年輕作者永遠難忘的。在此,再一次表達對前輩的無比敬意和衷心謝忱。
(黎漢傑臉書2021年9月16日)
我的記憶力不好,但和老蔡交往清清楚楚,在半山樓天台是第一次和他見面,那時應該是他主編中國學生週報詩之頁,老蔡惜才,我和覊魂初露頭角,沒有他的提拔和鼓勵,寫詩的路途會否如今?不說覊魂,在我來說必定有影響!
與老蔡第二次聚會在維園,另一次是北角喬家柵共晚飯,那家小店不知今天是否仍在?我喜歡聽他解詩讀詩,多年沒見面,漸漸讀不通他的作品時卻來找我印書,還要一口氣兩本,都收了在偉業叢書裡,一本是十項全能,另一本上下卷。
二十年沒見面,但一直留意他的創作,他這個人愛變變變,說實在我這人愚拙,雖然比他年輕,但在創作路上,總跟不上他的步伐。
上來出書免不了要校對,有一次他對我說:「路雅,你的詩寫得好!一流,胡燕青的九流。」
「唔係嘛⋯⋯」我聽後嚇了一跳,雖然胡燕青出道比我遲。
「係呀!你的一流,她的九流,」他頓了會兒,繼續說:「所以她好你九陪。」
說完還坐喺度印印腳,真係畀佢吹到啤一聲。蔡炎培是個充滿幽默感的人,他前期寫的詩與後期有很大落差,他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從不理別人。
出版期間嫂嫂朱璽輝也曾往我公司,還帶了份禮物給我。當她見到我的時候,卻很詫異。
「你不是女人囉?」朱璽輝笑說:「路雅這筆名很女性化。」
七零年初某日星島日報寄來一封轉函,寄信人野農,蒙他錯愛,見我用雁影發表新詩,很想和我交個朋友。
後來和他認識了,他說你寫的東西那麼感性,還以為是女人呢!沒再用雁影這筆名是為了擺脫負面思想,改用路雅直到今天;連武俠詩都寫了,仍然被朱璽輝誤會。
老蔡說我的悼詩寫得好。小思意重深長地對我說:我們有幸,遇上這百年難見的世紀疫情和香港大變!
「你的心路歷程很重要,快快寫下來⋯⋯」她愛香港是真的。
「小思老師保重身體。」我承受不起那麼多的托負,所以顧左右而言他。既然老蔡說我的悼詩一流,只想好好地為他寫上幾行撈雜子的什麼。香港,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我這眼光淺窄的小民,雖然曾經移民,而今只想在此終老。
《無題》
──給老蔡
燕子飛出去後會不會回巢呢?
青雲直上
九宵
流嘢堅嘢 乜嘢
勝過叮叮叮的電車?
一覺瞓醒
流精
2021年9月12日
回應:
胡國賢(覊魂):六十年代中,我和路雅還是十來歲的小夥子,雖然在一些報刊的「學生版」上已是「文社」常客,仍以見刊於《中國學生周報》為榮,尤其<詩之頁>。正如路雅所說,我們兩個「藍馬文社」友的少作,若不是得到老蔡選用(雖然有時給改得面目全非),又如何建立信心呢!他的提拔和鼓勵,相信是我們那一輩年輕作者永遠難忘的。在此,再一次表達對前輩的無比敬意和衷心謝忱。
(黎漢傑臉書2021年9月16日)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許定銘悼蔡炎培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6日)
蔡炎培和盧因都是一九三五年生的,肖豬。這年生的老豬有很多著名的文化人,如崑南、談錫永、倪匡……等都是。
記不起是二零一幾年了,盧因從加拿大回來,說想見蔡詩人,我們急急聚會,拍了些照:
圖一:左起,蔡炎培、盧因。許定銘和吳萱人都是和平後出生了,比他們少了十歲以上,當然是「小友」。
圖二:前面三個照樣排排坐。王偉明(《詩風》及《詩網絡》的編輯)說他輩份低,硬要站在後面,他是一九五零年代生的,最後生,站站也無妨。
圖三是兩隻老豬和一隻冒充的「中豬」。
許定銘原是一九四五年生的,是頭雄赳赳的雄雞,一九五零年代知道要去領身份証時已經十四歲。由於他長期缺食,營養不良而長得瘦小,還是其他原因,那位坐在鐵欄後,高高在上的公務員說:第一次領身份証的細路,都是十二歲的。因此,他由十四歲變成了十二歲,由肖雞變成了肖豬,比這兩隻老豬細了十二年的豬。不知這頭「冒充」的豬,是否也跟他們一樣──談錫永(王亭之)說的:豬是文曲星托世!
──2021年9月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0日)
遠去的身影
這是一組六十年代的老照片,
應該很多人未見過。
詩人遠去留身影,
特貼在此供大家留念。
別問我他是誰,
你見到的是誰就是誰。
那段文字是寫在畢業照背後的。
──2021年9月
(許定銘臉書2021年9月10日)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杜家祁:自成一類──記蔡炎培
現在大家都叫他蔡爺,我倒忘了當初如何稱呼他,沒叫他「蔡爺」是肯定的。一想起他,腦中就出現他振臂高呼的模樣──雖然實際上我從未見過他振臂高呼──,但他說話的氣勢,在印象中就是大大聲,像是要振聾發聵,或是要帶領大家去幹些事的。跟著第二個印象就是他豪爽哈哈大笑。
認識蔡炎培是九十年代的事,那時我受了一些前輩的感召,覺得應該為香港文學做些事,也比較活躍去參與一些文學活動,就這樣認識了他。而在我親身認識他之前,已在報章上讀過他的詩,印象特別深的一首是〈致黃霑──心領厚贈藥金〉;我從未想過在新詩裡會出現黃霑的名字,這樣的流行文化人物,光是這一點就和其他詩人有所區分,但這個題目,又好像挺有唐詩風格的。
這首詩第一句一開頭就是稱呼「霑」後加冒號,是以書信的形式寫成的,接下就像談心事一樣,「霑:年紀大了,有些事/確要想一想/正如年輕的時候/想一想」,接著突然來一句英文「How approach can be made to mankind?」再下面的詩句,對我而言,到現在都是謎團:「此事後來驚動了/星島的記者/司徒國英上書羅素/聽說關於人類前途之類」。這是什麼典故呢?
以上是詩作的第一段。
真的讓他和其他詩人區分開的是他的作風。話說有一年我們「呼吸詩社」在大會堂舉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我相信當時參加的人都會承認很少見過那麼歡樂的詩歌朗誦會,歡樂到朗誦會結束了,大家還不捨得離去,那股情緒激盪著,可是大會堂也不能讓我們一直留在那裡啊,於是有人起閧「去吃宵夜!」眾人馬上歡聲呼應。通常這種場合都是葉輝請客的,他是報社副社長,平素又有孟嘗之風,可是這一批「詩人雅士」不是幾個人也不是十幾人而是幾十個人,於是連葉輝也開始猶豫了,就在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一聲響亮的呼喝:「我請!」這就是蔡炎培。
於是眾人又笑又叫,找到一間可以容納幾十個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吃了一頓宵夜,到最後點數有五十多人。後來究竟是誰付賬我不知道,但是那種「豪氣干雲」,我之前從沒見過,後來也沒有見到過。
一直到近日,蔡炎培走了,我在網上看到和他有關的文章,才知道他一直都是兩袖清風的。當年他罹患眼疾,還是他的老闆金庸,出錢給他醫病,也才明白為什麼在現代社會,還會有人要「厚贈藥金」,以致會有那樣富於古風的詩題。
他的氣勢還顯現在另一個場合,那是一個青年文學營,好像是《星島日報》關先生主辦的,在烏溪沙,我記得還有孟浪和飲江。蔡炎培談詩論藝時不知說到什麼,意氣激昂地和下面一群年輕人說:「我告訴你們,誰要不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這個人就沒有希望!」或者就是這句話,讓我印象中的他就是個振臂疾呼的人了。那是2003年的時候,日子還算美好,他那麼說大家都無異議。
他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而且樂在其中,並不顧慮別人會怎麼想。有一次他在公眾場合讚美我,說他讀過我的詩:「你是個真正的詩人!」這句過譽的話其實讓我很尷尬,在座還有很多位詩友,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何況我們那時都還算年輕還比較在乎這些事,他只讚美我一個,我還記得當時其他詩友們臉上倖倖然的表情。不過幸好,他是只要覺得可以讚美,便不會吝嗇佳言美句,他後來說洛楓應該得諾貝爾文學獎(我也可以想像其他文友聽到這句話的表情了!)。也是這幾天,看到劉芷韻的臉書,說蔡炎培曾特地寫一封信鼓勵她,自署名「爺爺」。我相信被他鼓勵過的後輩,應該不在少數吧!
而且我現在回想起來,他雖然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從沒有聽他說過別人壞話,也不談文壇是非,甚至當說到一些眾人皆非議的人,他還會替那人說好話。
再後來因為生活和工作壓力,我就很少再出現文學活動場合了。當時有一個研究計劃,是關於香港七十年代詩歌,擬訂了幾位訪問對象,其中一位就是他,他也欣然應允。等我們坐好了,紙筆錄音機都準備好了,開始訪問了,沒想到對他親身經歷過的七十年代和當時的香港詩壇,他卻什麼都記不起來,只和我們暢談他「至愛的八個女人」。一席話下來,能夠作為研究材料的──完全沒有。我們只好無功委頓而還,多年後和當日一起訪問他的朋友談起此事,朋友感嘆一聲「傻佬!」
說到他的「傻」,我想該說說「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一事。這事他自己說也自己寫出來,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是有一定程式的,每年諾貝爾委員會向夠資格提名的人發出邀請提名的信件,這些人包括了大學的系主任、研究院學部主任或國際認可的筆會會長等等,而同時每年也有無數不在這名單中的組織「不請自來」去信「提名」候選人,這些提名,諾貝爾委員會根本不予理會。他的提名,據知情者說,其實是某不知名所謂文學團體提名他,他也就認真了,到處去說,當時他很多朋友都勸他不要如此「自我貼金」,他也無所謂依然如是。甚至他走後,一些媒體不究其實,在他生平中照抄「2003年曾提名諾貝爾獎」,這種訛傳,也讓一些文學前輩們很不以為然。其實我覺得,他並不是個在乎名利的人,他會如此,我覺得和他寫的詩是有一致性的。
讓我繼續把那首〈致黃霑──心領厚贈藥金〉讀完吧,接下來還有兩段。詩裡的意象,有很古典的「天宿落盡」、「參商之間」、「日近長安遠」,很流行文化的「《中國最後的一個太監》(電影)」,很本土的「星島(日報)」、「那打素(醫院)」、「瑪麗(醫院)」、「張保仔洞」,又有很現代主義的句式「在這一衣帶水海天的妊娠期/海紡織著鹽。鹽紡織著夜/我們日夜紡織著鋼鐵」,很文藝的「飛馬踏燕。長夏初臨」,很口語的「嚇得我。沒命奔。沒命痛」。最後幾句是這樣的:
想一想
吾爾開希即是「唔易開戲」
萬一戲要開了
若有臨記的位置
務請考慮一下我這茄喱啡
你底忠誠的僕人
炎培托
「你底忠誠的僕人」大約就是Your obedient servant的中譯吧(還用了個頗有五四遺風的「底」而不用「的」),「吾爾開希」又不知和這首詩有什麼關係?蔡炎培似乎從不自許為「後現代主義」,但如果從某個角度來說,他是非常後現代的了:「打破雅俗分界」、混雜性和遊戲性。但這樣說又不大公平,雖然後現代主義理論問世後,好像給了一個可以拿來解釋蔡炎培的框架,但有沒有後現代主義理論,他都沒有什麼框架。「他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而且樂在其中,並不顧慮別人會怎麼想」,文言翻譯大抵就是「洸洋自恣以適己」,他有他自己的一套。這首〈致黃霑——心領厚贈藥金〉就像蔡炎培的人一樣,深情中有遊戲、遊戲中有深情,有很遼闊的境界也有很無厘頭的思維,總之,他自成一派,自成一個種類,這個類別裡不會再有第二個人。所以我猜,「諾貝爾文學獎」對他來說,意義或許和對人的意義不一樣,我們把「諾貝爾文學獎」看得很重要,而他看別人那麼認真,或許只是哈哈大笑一番——那就是他的一貫作風吧?
後記:
文章刊出後,關夢南先生傳訊指正以下三點:
1.葉輝是社長,《東方日報》不設副社長。
2.當日蔡炎培説買馬中了過關,他請吃晚飯。實情是宴開三桌。我和葉輝都有付鈔。
3.蔡炎培眼疾是黃霑出手術費,而非老板。
當天朗誦會有八十多人參加,留連不願離去的也有五十多人,原來真到宵夜時是宴開三桌。
蔡炎培眼疾的事,我原文是根據《每日頭條》〈金庸傳奇,金庸御用校對細說九流老闆的當年情〉:「對於這個倪匡形容為『一流朋友九流老闆』」的大作家,他就笑謂大俠崇尚多勞多得,但也有人情味的一面。老闆知道他半生兩袖清風,當年就主動出錢讓他醫眼。」
我猜眼疾花費不貲,遠超出蔡炎培能力,所以金庸也有出錢,而開刀手術費則由黃霑付款。如此的話,詩題中的「藥金」到最後就不止「心領」了。
都是往事了!
(《字花●別字》第44期)
認識蔡炎培是九十年代的事,那時我受了一些前輩的感召,覺得應該為香港文學做些事,也比較活躍去參與一些文學活動,就這樣認識了他。而在我親身認識他之前,已在報章上讀過他的詩,印象特別深的一首是〈致黃霑──心領厚贈藥金〉;我從未想過在新詩裡會出現黃霑的名字,這樣的流行文化人物,光是這一點就和其他詩人有所區分,但這個題目,又好像挺有唐詩風格的。
這首詩第一句一開頭就是稱呼「霑」後加冒號,是以書信的形式寫成的,接下就像談心事一樣,「霑:年紀大了,有些事/確要想一想/正如年輕的時候/想一想」,接著突然來一句英文「How approach can be made to mankind?」再下面的詩句,對我而言,到現在都是謎團:「此事後來驚動了/星島的記者/司徒國英上書羅素/聽說關於人類前途之類」。這是什麼典故呢?
以上是詩作的第一段。
真的讓他和其他詩人區分開的是他的作風。話說有一年我們「呼吸詩社」在大會堂舉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我相信當時參加的人都會承認很少見過那麼歡樂的詩歌朗誦會,歡樂到朗誦會結束了,大家還不捨得離去,那股情緒激盪著,可是大會堂也不能讓我們一直留在那裡啊,於是有人起閧「去吃宵夜!」眾人馬上歡聲呼應。通常這種場合都是葉輝請客的,他是報社副社長,平素又有孟嘗之風,可是這一批「詩人雅士」不是幾個人也不是十幾人而是幾十個人,於是連葉輝也開始猶豫了,就在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一聲響亮的呼喝:「我請!」這就是蔡炎培。
於是眾人又笑又叫,找到一間可以容納幾十個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吃了一頓宵夜,到最後點數有五十多人。後來究竟是誰付賬我不知道,但是那種「豪氣干雲」,我之前從沒見過,後來也沒有見到過。
一直到近日,蔡炎培走了,我在網上看到和他有關的文章,才知道他一直都是兩袖清風的。當年他罹患眼疾,還是他的老闆金庸,出錢給他醫病,也才明白為什麼在現代社會,還會有人要「厚贈藥金」,以致會有那樣富於古風的詩題。
他的氣勢還顯現在另一個場合,那是一個青年文學營,好像是《星島日報》關先生主辦的,在烏溪沙,我記得還有孟浪和飲江。蔡炎培談詩論藝時不知說到什麼,意氣激昂地和下面一群年輕人說:「我告訴你們,誰要不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這個人就沒有希望!」或者就是這句話,讓我印象中的他就是個振臂疾呼的人了。那是2003年的時候,日子還算美好,他那麼說大家都無異議。
他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而且樂在其中,並不顧慮別人會怎麼想。有一次他在公眾場合讚美我,說他讀過我的詩:「你是個真正的詩人!」這句過譽的話其實讓我很尷尬,在座還有很多位詩友,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何況我們那時都還算年輕還比較在乎這些事,他只讚美我一個,我還記得當時其他詩友們臉上倖倖然的表情。不過幸好,他是只要覺得可以讚美,便不會吝嗇佳言美句,他後來說洛楓應該得諾貝爾文學獎(我也可以想像其他文友聽到這句話的表情了!)。也是這幾天,看到劉芷韻的臉書,說蔡炎培曾特地寫一封信鼓勵她,自署名「爺爺」。我相信被他鼓勵過的後輩,應該不在少數吧!
而且我現在回想起來,他雖然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從沒有聽他說過別人壞話,也不談文壇是非,甚至當說到一些眾人皆非議的人,他還會替那人說好話。
再後來因為生活和工作壓力,我就很少再出現文學活動場合了。當時有一個研究計劃,是關於香港七十年代詩歌,擬訂了幾位訪問對象,其中一位就是他,他也欣然應允。等我們坐好了,紙筆錄音機都準備好了,開始訪問了,沒想到對他親身經歷過的七十年代和當時的香港詩壇,他卻什麼都記不起來,只和我們暢談他「至愛的八個女人」。一席話下來,能夠作為研究材料的──完全沒有。我們只好無功委頓而還,多年後和當日一起訪問他的朋友談起此事,朋友感嘆一聲「傻佬!」
說到他的「傻」,我想該說說「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一事。這事他自己說也自己寫出來,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是有一定程式的,每年諾貝爾委員會向夠資格提名的人發出邀請提名的信件,這些人包括了大學的系主任、研究院學部主任或國際認可的筆會會長等等,而同時每年也有無數不在這名單中的組織「不請自來」去信「提名」候選人,這些提名,諾貝爾委員會根本不予理會。他的提名,據知情者說,其實是某不知名所謂文學團體提名他,他也就認真了,到處去說,當時他很多朋友都勸他不要如此「自我貼金」,他也無所謂依然如是。甚至他走後,一些媒體不究其實,在他生平中照抄「2003年曾提名諾貝爾獎」,這種訛傳,也讓一些文學前輩們很不以為然。其實我覺得,他並不是個在乎名利的人,他會如此,我覺得和他寫的詩是有一致性的。
讓我繼續把那首〈致黃霑──心領厚贈藥金〉讀完吧,接下來還有兩段。詩裡的意象,有很古典的「天宿落盡」、「參商之間」、「日近長安遠」,很流行文化的「《中國最後的一個太監》(電影)」,很本土的「星島(日報)」、「那打素(醫院)」、「瑪麗(醫院)」、「張保仔洞」,又有很現代主義的句式「在這一衣帶水海天的妊娠期/海紡織著鹽。鹽紡織著夜/我們日夜紡織著鋼鐵」,很文藝的「飛馬踏燕。長夏初臨」,很口語的「嚇得我。沒命奔。沒命痛」。最後幾句是這樣的:
想一想
吾爾開希即是「唔易開戲」
萬一戲要開了
若有臨記的位置
務請考慮一下我這茄喱啡
你底忠誠的僕人
炎培托
「你底忠誠的僕人」大約就是Your obedient servant的中譯吧(還用了個頗有五四遺風的「底」而不用「的」),「吾爾開希」又不知和這首詩有什麼關係?蔡炎培似乎從不自許為「後現代主義」,但如果從某個角度來說,他是非常後現代的了:「打破雅俗分界」、混雜性和遊戲性。但這樣說又不大公平,雖然後現代主義理論問世後,好像給了一個可以拿來解釋蔡炎培的框架,但有沒有後現代主義理論,他都沒有什麼框架。「他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而且樂在其中,並不顧慮別人會怎麼想」,文言翻譯大抵就是「洸洋自恣以適己」,他有他自己的一套。這首〈致黃霑——心領厚贈藥金〉就像蔡炎培的人一樣,深情中有遊戲、遊戲中有深情,有很遼闊的境界也有很無厘頭的思維,總之,他自成一派,自成一個種類,這個類別裡不會再有第二個人。所以我猜,「諾貝爾文學獎」對他來說,意義或許和對人的意義不一樣,我們把「諾貝爾文學獎」看得很重要,而他看別人那麼認真,或許只是哈哈大笑一番——那就是他的一貫作風吧?
後記:
文章刊出後,關夢南先生傳訊指正以下三點:
1.葉輝是社長,《東方日報》不設副社長。
2.當日蔡炎培説買馬中了過關,他請吃晚飯。實情是宴開三桌。我和葉輝都有付鈔。
3.蔡炎培眼疾是黃霑出手術費,而非老板。
當天朗誦會有八十多人參加,留連不願離去的也有五十多人,原來真到宵夜時是宴開三桌。
蔡炎培眼疾的事,我原文是根據《每日頭條》〈金庸傳奇,金庸御用校對細說九流老闆的當年情〉:「對於這個倪匡形容為『一流朋友九流老闆』」的大作家,他就笑謂大俠崇尚多勞多得,但也有人情味的一面。老闆知道他半生兩袖清風,當年就主動出錢讓他醫眼。」
我猜眼疾花費不貲,遠超出蔡炎培能力,所以金庸也有出錢,而開刀手術費則由黃霑付款。如此的話,詩題中的「藥金」到最後就不止「心領」了。
都是往事了!
(《字花●別字》第44期)
鄭政恆:蔡炎培的中國時間
蔡炎培是名副其實的香港詩人,完全真性情,他在1935年出生,經歷過三年零八個月,1953年,他在培正中學就讀高中二年級,開始寫詩。1954年畢業,同年寫下簡約的四行詩〈彌撒〉,因為文學生命的第一個要畢業之後,赴廣州考大學:
由於戀愛,蔡炎培的大學生涯一度休止,1965年才從台中中興大學農學院畢業。回港後,由於朋友蔡浩泉約稿,蔡炎培寫作四毫子小說《日落的玫瑰》與《風孃》。
人稱「蔡爺」的蔡炎培寫詩半輩子,至今仍將八個「要人」掛在嘴邊,說沒有她們便沒有今天的文學成就。(高仲明攝)
2010年,《日落的玫瑰》經典復刻,董啟章寫了序文〈日落星提,殘紅孕綠──一代青年藝術家自畫像〉,是目前關於蔡炎培小說藝術成就,最豐富詳實的評論文章。
又因為蔡浩泉在《明報》美術部工作,知道副刊編輯周青要找一位助理編輯,馬上通知蔡炎培。於是1966年6月6日,蔡炎培入《明報》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八年。
蔡炎培先後為好友蔡浩泉主理的「星期小說文庫」寫了七部作品,後又在浩泉的引廌下進入《明報》工作。(《最後的情詩》劇照)
六十年代是蔡炎培詩歌創作的高峰時期,一些重要作品如〈弔文〉和〈七星燈〉,日後收錄於《中國時間》。《中國時間》是蔡炎培覺得自己重要的一部詩集,用《清明上河圖》的方法寫出來。
根據1996年出版的《中國時間》,上卷是「某一種信息」,下卷才是「中國時間」。「中國時間」共有二十首詩,由蔡炎培出生的1935年寫起(〈歲次乙亥〉〈一九三五〉),〈白楊〉強調民族血,但有一棵白楊是世界性的,然後下接兩首關於毛澤東的詩(〈尋找馬克思――安源之路〉〈尋找馬克思之二──酆都在望〉),再然後的作品多說人或說事,包括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石舫〉)、彭德懷(〈風陵渡〉)、戊戌維新和左聯五烈士(〈六君子〉)、孫中山和陸皓東(〈風聲〉)、國共內戰(〈會戰〉)、黃百韜將軍(〈將星沉〉)、共產黨勝利及開國大典(〈又見春回〉)、辛亥革命(〈弔文〉)、韓戰(〈歸來〉)、文革(〈七星燈〉)、毛主席和毛岸英(〈小詩半首:King is not a subject. ──邱吉爾〉)、周恩來(〈清明:一九七六〉)、毛澤東之死(〈秋思〉)、艾青(〈石河子一夜〉),而最後的〈一江風〉是祝福中國的大地與人民。
當年Helen前往日本讀書,蔡炎培寫下人生第一首詩《彌撒》。(《最後的情詩》劇照)
「中國時間」中,〈弔文〉和〈七星燈〉都是力作,〈弔文〉在2017年由香港大學音樂系的陳慶恩教授譜成合唱作品,當日在香港聖安德烈堂的現場錄音已上載到Vimeo,以下節錄十行如下:
從〈弔文〉和〈七星燈〉等詩作,我們看到一位感時憂國的香港詩人,他寫中國,也寫香港;寫公共時事,也寫私人感情;寫自己,也寫他人;重寫古典,也雜俗語,蔡炎培一手拓闊了香港詩歌的邊界,從此,也成為了不可再的絕響。
(《香港01》2021年9月7日)
還下着離離的細雨又是聖嘉肋近夜的晚鐘為誰燃點了一根銀燭?你輕輕地掩門,走了
由於戀愛,蔡炎培的大學生涯一度休止,1965年才從台中中興大學農學院畢業。回港後,由於朋友蔡浩泉約稿,蔡炎培寫作四毫子小說《日落的玫瑰》與《風孃》。
人稱「蔡爺」的蔡炎培寫詩半輩子,至今仍將八個「要人」掛在嘴邊,說沒有她們便沒有今天的文學成就。(高仲明攝)
2010年,《日落的玫瑰》經典復刻,董啟章寫了序文〈日落星提,殘紅孕綠──一代青年藝術家自畫像〉,是目前關於蔡炎培小說藝術成就,最豐富詳實的評論文章。
又因為蔡浩泉在《明報》美術部工作,知道副刊編輯周青要找一位助理編輯,馬上通知蔡炎培。於是1966年6月6日,蔡炎培入《明報》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八年。
蔡炎培先後為好友蔡浩泉主理的「星期小說文庫」寫了七部作品,後又在浩泉的引廌下進入《明報》工作。(《最後的情詩》劇照)
六十年代是蔡炎培詩歌創作的高峰時期,一些重要作品如〈弔文〉和〈七星燈〉,日後收錄於《中國時間》。《中國時間》是蔡炎培覺得自己重要的一部詩集,用《清明上河圖》的方法寫出來。
蔡炎培談到以詩論詩之作《焦點問題》,再一次提出「一首能讀的詩每每是心靈的探險」,「言之未必有物;有物未必言之」,詩就是徘徊於晦澀與明朗、簡接與直接兩條路之間。《〈曉鏡──寄商隱〉小識》中他回望「密碼詩」論戰,也說道:「現代漢詩的『晦澀』與『明朗』,一直爭辯了幾十年。依我看來,這與詩的『間接』與『直接』最有關。而詩,『間接』的作品居多就是。」鄭政恆2017年訪問蔡炎培談《焦點問題》
根據1996年出版的《中國時間》,上卷是「某一種信息」,下卷才是「中國時間」。「中國時間」共有二十首詩,由蔡炎培出生的1935年寫起(〈歲次乙亥〉〈一九三五〉),〈白楊〉強調民族血,但有一棵白楊是世界性的,然後下接兩首關於毛澤東的詩(〈尋找馬克思――安源之路〉〈尋找馬克思之二──酆都在望〉),再然後的作品多說人或說事,包括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石舫〉)、彭德懷(〈風陵渡〉)、戊戌維新和左聯五烈士(〈六君子〉)、孫中山和陸皓東(〈風聲〉)、國共內戰(〈會戰〉)、黃百韜將軍(〈將星沉〉)、共產黨勝利及開國大典(〈又見春回〉)、辛亥革命(〈弔文〉)、韓戰(〈歸來〉)、文革(〈七星燈〉)、毛主席和毛岸英(〈小詩半首:King is not a subject. ──邱吉爾〉)、周恩來(〈清明:一九七六〉)、毛澤東之死(〈秋思〉)、艾青(〈石河子一夜〉),而最後的〈一江風〉是祝福中國的大地與人民。
當年Helen前往日本讀書,蔡炎培寫下人生第一首詩《彌撒》。(《最後的情詩》劇照)
「中國時間」中,〈弔文〉和〈七星燈〉都是力作,〈弔文〉在2017年由香港大學音樂系的陳慶恩教授譜成合唱作品,當日在香港聖安德烈堂的現場錄音已上載到Vimeo,以下節錄十行如下:
哭過一夜的孩子不是江是旗、是髮、是民族是要通過鹽來確認的鋼是要通過革命來考驗的缽作它最初的槍我們是輕輕的把你接待了然後是花、是路、是腳跡是無底的獄是無髮的坡一九──是鹽、是鋼、是缽
從〈弔文〉和〈七星燈〉等詩作,我們看到一位感時憂國的香港詩人,他寫中國,也寫香港;寫公共時事,也寫私人感情;寫自己,也寫他人;重寫古典,也雜俗語,蔡炎培一手拓闊了香港詩歌的邊界,從此,也成為了不可再的絕響。
蔡炎培生平簡要1935年生於廣州,二戰前移居香港。1965年畢業台灣中興大學農學院。1966年進《明報》編輯部,1994年離休。筆名杜紅、P.S.、葉影予、易象、陸醜、李孝桐等。歷任青年文學獎、中文文學創作獎、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網絡》詩作獎全國公開組詩組評審。詩集有《小詩三卷》、《變種的紅豆》、《藍田日暖》、《中國時間》、《十項全能》、《真假詩鈔》、《水調歌頭》、《代寫情書》、《離鳩譜》、《小說. 隨筆.詩》、《無語錄》、《雅歌可能漏掉的一章──蔡炎培自選集》、《從零到零──蔡炎培自選集》、《偶有佳作》、《蔡炎培詩選》。小說文集《結髮集》、《上下卷》(與朱珺合著)、《日落的玫瑰》;詩文集《明報歲月》。1993年,英國劍僑傳記文學中心第十屆名人;2005年,北京民協授予中華優秀文藝家紅木獎;2007年,北京教協授予「人民作家」金質獎章;2008年,北京文學評審中心授予終身成就獎。2021年9月6日辭世,享壽八十六。
(《香港01》2021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