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許定銘:劇本《窮巷》的發現


劇本《窮巷》


侶倫手寫的美術字作封面


劇本《窮巷》封面的摺貢,侶倫手寫的札記


劇本《窮巷》內的對頁,字體相當工整


劇本《窮巷》的第一頁


劇本《窮巷》最後一頁


用雜誌《城市文藝》與劇本《窮巷》作大小比較

侶倫(1911~1988)的同事兼好友温燦昌撰有最詳盡的〈侶倫創作年表〉,在談到他的編劇生涯時,提到自一九三七年起,侶倫對電影產生興趣,曾參加香港電影界座談會,參加香港話劇界籌組「華南戲劇研究會」,其後進香港合眾影片公司任編劇,侶倫戲稱此舉為「越界築路」。

他一九三八年入香港南洋影片公司,任編劇並在宣傳部工作,至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為止。期間編了電影劇本《大俠一枝梅》、《強盜孝子》、《弦斷曲終》、《蓬門碧玉》、《如意吉祥》、《大地兒女》;還為香港志華影業公司編《民族罪人》。

及一九四六年從內地回港後,侶倫應友人之約,編寫電影劇本《情深恨更深》、《喜事重重》、《諜網恩仇》等。侶倫所編劇本全得導演接受,並全部拍攝上演,可見侶倫的編劇經驗豐富,下過不少苦功。

然而,温燦昌卻從未提過侶倫曾把他的長篇代表作《窮巷》編過劇本,可見他對此事毫不知情。這件連温燦昌都不知道的事,大概沒其他人聽說過!

最近侶倫的公子李兆輝兄送我一冊《窮巷》電影劇本手稿孤本,說是近日清理舊居時意外發現的。沒想到在侶倫逝世近三十年後,我居然能收到他珍貴的孤本手稿,真是奇緣!

電影劇本《窮巷》(18x26cm)是厚達兩厘米的巨冊,書寫於一一五頁中華書局橙色線條,每頁12x35共420字①的原稿紙上,然後摺疊成書型,再裝釘成冊,封面用黃雞皮紙大書「窮巷」的藝術字體,摺頁內有三行手寫墨水筆小楷:

劇本完成於一九四八.五月十日晚。
小說在華商報發表。七月一日
起至八月卄二日止。(刊一部分)②

看來是侶倫親手製作的。

侶倫的首部長篇小說《窮巷》在《華商報》連載時大受歡迎,新民主出版社有意在《窮巷》連載後出單行本,可惜途中停載,但侶倫毫不氣餒,其後用心把它寫完。到一九五二年,二十萬字的《窮巷》完工,出版責任已輾轉到了文苑書店手裡。

從手上這本原稿看,劇本《窮巷》約三四萬字,戲名則改為《人間何世》,全劇共七十五場,每場均有場景作題目,如:第一場〈抗戰勝利〉、第二場〈普通房間〉、第三場〈公寓房間〉、第四場〈屋內〉、第五場〈陋巷〉……到第七十四場〈屋內〉、第七十五場〈街頭〉等。每場均有人物、情節、時間、氣氛等提示,而劇中人的對話及動態亦相當詳細,完全可依此演繹。

收到這份手稿時,我最大的疑惑是:小說《窮巷》是部凡二十萬字的巨著,何以劇本《窮巷》卻只得三四萬字?

我細心思考後發現:小說《窮巷》一九四八年時只刊了三萬多字,要到一九五二年才脫稿的,但劇本《窮巷》卻完成於一九四八年五月十日晚,當時小說《窮巷》才剛開了頭,那麼,劇本《窮巷》的內容是否只包含了小說《窮巷》的前面?或者是作者早有了全盤的構思?

一部長篇小說改編成劇本,因要濃縮,通常多有變動,尤其像二十萬字的《窮巷》要改成只有三萬字的劇本,其大刀闊斧要不着痕跡,一定得多花心思。

無論小說《窮巷》還是電影劇本《窮巷》,其主要內容都是寫高懷、杜全、莫輪(劇本內叫莫林)和羅䢖四個年輕窮人,在戰後香港窮巷裡掙扎求存的故事。

我在劇本《窮巷》的夾層中,發現了侶倫手寫的一張人物名單:


侶倫用鉛筆寫的《窮巷》人物表,事隔七十年,相當淡色。

高懷:失業記者
杜全:失業退伍軍人
羅䢖:小學教師
莫林:收買佬
白玫:是一個沒有父母至(自)幼賣給人家豢養的女兒
王大牛:香港淪陷時期的小漢奸
惡婦:王大牛之妻
五姑:勢利的賣煙婦
亞貞:賣煙婦之女兒
三姑:房東(舊本的周太)
南叔:水客(舊本的福哥)

這就是兩種《窮巷》中的主要人物,是侶倫一早的安排。

小說開始時,他們四個在家裡討論如何避過包租婆雌老虎的迫遷;但劇本開始時則是抗戰勝利了,他們在內地的一個房間裡興高采烈地商討回到香港去發展。明顯很不相同,但故事發展下去,走勢卻是相當接近的。

到了尾聲,杜全跳樓自殺,羅建失意回鄉,莫輪決定投靠老友,重新開始;高懷則帶着他心愛的白玫走向茫茫人海,繼續浮沉,尋找他們未知的將來。而劇本《窮巷》的尾聲由第六十七場〈屋內〉開始,寫高懷伏案寫作,羅䢖執拾行裝……然後是〈天台〉、〈街道〉、再次〈屋內〉、〈報紙〉、〈碼頭一角〉、〈樓梯──連四樓的門〉、再次〈屋內〉及最後的〈街頭〉,場數雖多,但交待很少,每場大多一兩頁,內容與小說的幾乎一樣,只是小說羅䢖去搭火車,劇本中則是去碼頭乘船離開的少少變更。

比較了小說《窮巷》和劇本《窮巷》,可見侶倫寫小說《窮巷》十分認真,先用劇本《窮巷》作大綱,把整個故事概要寫好,再用心寫小說《窮巷》的!

註釋:

①一般原稿紙多是綠色格四百或五百字的,但有些大型出版社或名作家愛自製原稿紙以示特色。一九六O年代,《星島日報》〈好少年世界〉版專供學生投稿,作品刊出後,不發稿費,以特印原稿紙作酬。他們的原稿紙大小跟一般原稿紙相若,但紙質粗劣,淺橙色格,每張只有二百五十大格,不好用。
原稿紙的格數,是為方便編輯劃版用的,400、500,甚至250字,都容易計算。但,像侶倫所用中華書局橙色線條12x35凡420字的,則相當怪,難道當年(1948)要這樣的數字才方便計算?

②侶倫的長篇小說《窮巷》是一九四八年開始動筆的,隨寫隨在夏衍主編的《華商報》副刊《熱風》上連載,寫了三萬六千字,因報紙人事變動,作者不肯配合編輯的意見,便把它停了。

──2018年3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