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風雅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前此與李洛霞共同編選《六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當時以《中國學生周報》為主軸,旁及其他大量的期刊及選集,進行篩查,終得青年小說作家四十七位。轉眼十年,今續編《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大體仍遵從前書的範例,即作家年齡以1938年出生為上限(前書以1928年為上限),錄1970─1979十年內青年小說作家,不論流派、雅俗以及政治傾向,終得四十九位。體例一如前書,分作者簡介、作家訪問評論、小說集、小說選集、作者合集、週刊、期刊及参考資料等。又前書收錄的小說作家及作品,本書不再重複。
七十年代文藝創作風氣及作家群,不少源自六十年代方興未艾的潮流,當時不少前衛性的小說作者,到七十年代,作品已經逐漸成熟,成為廣為人知的名家和大家,如西西、也斯、吳煦斌、蓬草、辛其氏、亦舒和綠騎士等。可惜,因為純文學市場十分狹窄,社會重商輕文,他們的作品極難結集面世。出一本薄薄的小說集,當時大概需要幾千元。筆者1974年任教私立中西書院,薪金僅400元左右,能拿出以上金錢出版一本並不賣錢的文學書,的確是不可能的。所以某些小說集及選集,不得不「出口轉內銷」:如劉以鬯的《寺內》(1977.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和《酒徒》(1979.遠景出版社)、也斯的《養龍人師門》(1979.台灣民眾日報出版社)、《大拇指小說選》(1978.台灣遠景出版社)和《香港青年作家小說選》(1979.台北民眾日報出版社)。至於本港文青自資出版,遍查圖書館,僅見不多的幾本:陳其滔的《二十五歲的憂鬱》(1976.香港未名書屋)、趙志堅的《狂瀾短篇小說集》 (1976年10月.藍馬出版社)及靈石騎馬釘的《信與空罐》(1977.羅盤叢書)等。
這種純文學出版的艱難情景,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得以逐漸改善,尤其是素葉 文學出版社的成立,催生了不少本土優秀的文學小說集,如也斯的《剪紙》(1979.素葉出版社)、西西的《我城》(1979.素葉出版社)、吳煦斌的《牛》(1979.素葉出版社)、綠騎士的《綠騎士之歌》(散 文小說合集)(1979.素葉出版社),再 加上其他出版社:蓬草的《蓬草小說自選集》(1979.純一出版社)和亦舒的《喜寶》(1979.明窗出版社),合計不過6本。上述八(6)書巧合地,皆於1979年出版。若說1979年是香港純文藝小說出版 的分水嶺,恐怕也不為過吧。
除了嚴肅的文學小說,七十年代其實 還流行大量的「文藝小說」。這些作品大概 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寫實言情作品,這類作品,大多發表於左派平台,尤其是《海 洋文藝》,查1972─1979年經常發表小說的作者有:金依、海辛、張君默、阮 朗、蕭銅、舒巷城、陶然、李輝英、譚秀牧、劉於斯、江映瀾、凌亦清、謝君誼、 東瑞、過千帆、瞿明、竹紫君、夏易、陳不諱、意妮、李黎、夏雲、連雲、李曼丹、漫天雪、懷焰等。以上名單除了前列多位是資深作家外,其餘十餘位相信都是首次出現於七十年代。(實際小說作者可能更多,據聞當時一人用多個筆名的情況十 分普遍,謹慎起見,部分筆名不錄。)又七十年代見出單行本的小說作者有:章如意、韓江鴻、張宇、芸芸、伍蘩、吳健、 李婉玲、陳詩、廖一原(筆名:遼遠、俞遠)、李燕、祥子、歐陽凡、郁茹等。可見 「寫實言情」作家群人數委實不少。他們的小說相對於流行的「愛情小說」,內容比較嚴肅,普遍反映底層社會的情貌,及帶有或多或少的道德反建制意識。又查1973年出版的《香港青年作者近作選》,收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者亦影、熱風、楊真、茹愛 東、彥火、青工,莉青和鍾藝等合共八篇 小說。他們大部分以後都不見出版小說單行本,可見這類走寫實言情路線的小說, 除了極少數外,也不真有銷路,更遑論維生。
「文藝小說」另一類是討好讀者,走純 商業賺錢路線。主要的作者有龔森泉(另有筆名文潮、江思蓓、江思岸)、嚴沁、岑 凱倫、羅小雅、翠瑩等。出版社主要有三間:「環球圖書雜誌出版社」、「明明出版社」和「湘濤出版社」。關於「明明出版社」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它就是六十年代曾經由蔡浩泉主持,出版很多名家作品如西西、蔡炎培和梓人等三毫或四毫子小說的出版社。
走純商業言情小說作家,六十年代以依達最為著名,七十 年代依達仍然擁有龐大的讀者群。此外又有嚴沁和岑凱倫,她們的作品逾百本,部分改編為電影和天空小說(嚴沁小說就曾被改編為由好萊塢女明星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電影《二見鍾情》(While You Were Sleeping))。更加擴大了社會各階層的讀者群。至於次一級的作者如羅小雅和翠瑩等,出書亦有十幾種,一版再版,可見當時所謂「文藝小說」的流行程度。
純文學小說(或稱嚴肅小說)與通俗小說(或稱流行小說)之優劣,社會一直爭論不休。其實說白了是取向不同,各有追求。以西西和亦舒為例,最能說明箇中的原因:兩人皆是六十年代中起步的文青,前者堅持文學前衛創作,一篇一貌; 後者貼近社會潮流,面向銷路,最終各有 成就。另一個例子是劉以鬯,他寫了大量的流行小說,但也不忘初心,出版了《寺內》《酒徒》和《對倒》等佳作。然而介乎兩者之間──嚴肅與通俗小說,恐怕更多。文友李洛霞,她應邀寫了一篇長文: 「記七十年代一些刊物與編輯」,詳細地記述了她寫作和投稿的心路經歷,其間涉及十幾種當時的文藝雜誌。她的小說亦選入多種內地選本。以艾曉明編的《浮城志異──香港小說新選》為例,錄香港小說作品24篇,七十年代青年作家佔6位(吳煦斌、鍾玲玲、鍾曉陽、也斯、辛其氏、李洛霞),李洛霞亦佔一席。像這一類浮游於雅俗間的小說,相信為數不少。 所以談到七十年代的小說,更不可排斥武俠、偵探、奇情、科幻和歷史等類別,他們的閱讀量總和,一定比「文藝小說」更多,並養活了大量寫作以外相關的勞動人口,經濟貢獻功不可沒。因不在本書面向,故略過不提。但期刊一項,仍附錄了 「武俠圖書雜誌出版社」的《武俠小說週刊》 第26-33期(1978)的目錄,有興趣可作參考。
重返七十年代純文藝小說這個話題: 大半個世紀過去,歷史面貌逐漸清晰:曾 經是六十年代文藝小說搖籃的《中國學生周報》,踏入七十年代,已經開始退潮。查 1970至1974年結束,《中國學生周報》四年間僅發表了十幾個小說,雖然編輯吳平 也曾公開徵求「短篇小說」(見1972年第 1041期:「吳平:短篇小說三篇:文藝版徵求短篇小說的一點收穫」)但回應並不熱烈,刊出小說的三位作者(仕生,安東和冥思)以後好像也沒有持續創作,是否新人,更不得而知。雖然如此,但《中國學生周報》原有的青年作家群並未離散,相反更集中地凝聚抱團:首先值得關注的是: 1972年也斯、吳煦斌、小克和沈西城等創辦的《四季》。《四季》出版了二期,但作者包括不少精英的青年小說作家:梁秉鈞 (也斯)、吳煦斌、李國威、適然、惟得、 張覺文等。尤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四季》 辦了一個加西亞.馬蓋斯翻譯專輯,推介南美魔幻小說,開港台文學風氣之先,影響深遠。這種凝聚和抱團的青年作家及後不斷壯大,終於1975年10月創辦了《大拇指》(最初是週刊,後改半月刊)。《大拇指》主要的成員有:西西、也斯、吳煦斌、鍾玲玲、張灼祥、何福仁、 李國威、適然等。
大概二年後西西、鍾玲玲、張灼祥、 何福仁、適然等作家離開《大拇指》,另創辦《素葉文學》及「素葉出版社」。此後《大拇指》以也斯為核心,組織讀書會, 又舉辦了「大拇指小說徵文比賽」和其他文學活動,成功鼓勵了一批年輕優秀的小說作家,他們是:李孝聰、張覺文(張懷常)、陳敬航、葉輝、王志清、惟得、思絃、莫美芳、凌冰、小藍、趙志堅等。如果翻看他們的作品,可詳細閱讀《大拇指小說選》。此外,鄭臻(鄭樹森)編的《香港青年作家小說選》和馮偉才編的《香港短篇小說選》(七十年代)可同時兼讀,因為上述兩書收錄了不少發表於其他刊物及得獎小說佳作,如:李國威、鍾玲玲、袁則難、馬沙、吳國昌、葉娓娜、楊明顯、 虞雪等。若然再加上內地編的幾個香港作家小說選本,一幅「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於焉散聚成圖,相對完整地展示於讀者的眼前。
文藝期刊除了《大拇指》最值得重視外,七十年代還有不少此起彼伏的小說創作園地:《耕耘》《四季》《海洋文藝》《波文》《新風》《象牙塔外》《春坭》《四分一》 《文學與美術》《文美》《文學》《青年文學》 《香港文學》《八方文藝叢刊》《新宇》《小 說散文》《新綠》《南北極》及《開卷》。 數數合共19份,不可謂不驚人。其中引 以為奇的是《南北極》,一份以政治社會新聞主打的商業雜誌,因出版人黃(王)敬羲的關係,竟容納了不少小說,以下是作者的名單:蓬草、侯榕生、虞雪、伊黎、綠騎士、 莫泰志、陳鋒、李洛霞、墨靈、馬森、白 先勇、陶夕、華河漢、漢魂、冰輝、齊以正、羅德、鳳西、艾驪、苕白、陳陽、龍鍾、蒲公英。
純文學小說(或稱嚴肅小說)與通俗小說(或稱流行小說)之優劣,社會一直爭論不休。其實說白了是取向不同,各有追求。以西西和亦舒為例,最能說明箇中的原因:兩人皆是六十年代中起步的文青,前者堅持文學前衛創作,一篇一貌; 後者貼近社會潮流,面向銷路,最終各有 成就。另一個例子是劉以鬯,他寫了大量的流行小說,但也不忘初心,出版了《寺內》《酒徒》和《對倒》等佳作。然而介乎兩者之間──嚴肅與通俗小說,恐怕更多。文友李洛霞,她應邀寫了一篇長文: 「記七十年代一些刊物與編輯」,詳細地記述了她寫作和投稿的心路經歷,其間涉及十幾種當時的文藝雜誌。她的小說亦選入多種內地選本。以艾曉明編的《浮城志異──香港小說新選》為例,錄香港小說作品24篇,七十年代青年作家佔6位(吳煦斌、鍾玲玲、鍾曉陽、也斯、辛其氏、李洛霞),李洛霞亦佔一席。像這一類浮游於雅俗間的小說,相信為數不少。 所以談到七十年代的小說,更不可排斥武俠、偵探、奇情、科幻和歷史等類別,他們的閱讀量總和,一定比「文藝小說」更多,並養活了大量寫作以外相關的勞動人口,經濟貢獻功不可沒。因不在本書面向,故略過不提。但期刊一項,仍附錄了 「武俠圖書雜誌出版社」的《武俠小說週刊》 第26-33期(1978)的目錄,有興趣可作參考。
重返七十年代純文藝小說這個話題: 大半個世紀過去,歷史面貌逐漸清晰:曾 經是六十年代文藝小說搖籃的《中國學生周報》,踏入七十年代,已經開始退潮。查 1970至1974年結束,《中國學生周報》四年間僅發表了十幾個小說,雖然編輯吳平 也曾公開徵求「短篇小說」(見1972年第 1041期:「吳平:短篇小說三篇:文藝版徵求短篇小說的一點收穫」)但回應並不熱烈,刊出小說的三位作者(仕生,安東和冥思)以後好像也沒有持續創作,是否新人,更不得而知。雖然如此,但《中國學生周報》原有的青年作家群並未離散,相反更集中地凝聚抱團:首先值得關注的是: 1972年也斯、吳煦斌、小克和沈西城等創辦的《四季》。《四季》出版了二期,但作者包括不少精英的青年小說作家:梁秉鈞 (也斯)、吳煦斌、李國威、適然、惟得、 張覺文等。尤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四季》 辦了一個加西亞.馬蓋斯翻譯專輯,推介南美魔幻小說,開港台文學風氣之先,影響深遠。這種凝聚和抱團的青年作家及後不斷壯大,終於1975年10月創辦了《大拇指》(最初是週刊,後改半月刊)。《大拇指》主要的成員有:西西、也斯、吳煦斌、鍾玲玲、張灼祥、何福仁、 李國威、適然等。
大概二年後西西、鍾玲玲、張灼祥、 何福仁、適然等作家離開《大拇指》,另創辦《素葉文學》及「素葉出版社」。此後《大拇指》以也斯為核心,組織讀書會, 又舉辦了「大拇指小說徵文比賽」和其他文學活動,成功鼓勵了一批年輕優秀的小說作家,他們是:李孝聰、張覺文(張懷常)、陳敬航、葉輝、王志清、惟得、思絃、莫美芳、凌冰、小藍、趙志堅等。如果翻看他們的作品,可詳細閱讀《大拇指小說選》。此外,鄭臻(鄭樹森)編的《香港青年作家小說選》和馮偉才編的《香港短篇小說選》(七十年代)可同時兼讀,因為上述兩書收錄了不少發表於其他刊物及得獎小說佳作,如:李國威、鍾玲玲、袁則難、馬沙、吳國昌、葉娓娜、楊明顯、 虞雪等。若然再加上內地編的幾個香港作家小說選本,一幅「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於焉散聚成圖,相對完整地展示於讀者的眼前。
文藝期刊除了《大拇指》最值得重視外,七十年代還有不少此起彼伏的小說創作園地:《耕耘》《四季》《海洋文藝》《波文》《新風》《象牙塔外》《春坭》《四分一》 《文學與美術》《文美》《文學》《青年文學》 《香港文學》《八方文藝叢刊》《新宇》《小 說散文》《新綠》《南北極》及《開卷》。 數數合共19份,不可謂不驚人。其中引 以為奇的是《南北極》,一份以政治社會新聞主打的商業雜誌,因出版人黃(王)敬羲的關係,竟容納了不少小說,以下是作者的名單:蓬草、侯榕生、虞雪、伊黎、綠騎士、 莫泰志、陳鋒、李洛霞、墨靈、馬森、白 先勇、陶夕、華河漢、漢魂、冰輝、齊以正、羅德、鳳西、艾驪、苕白、陳陽、龍鍾、蒲公英。
根據文藝期刊尋找青年小說作家,並為其立傳,最大困難是:很多雜誌僅僅出版幾期,作者轉瞬即逝:如《耕耘》出版4期、《四季》3年出版2期、《波文》出版4期、《四分一 》出版5期、《文學》出版5期、《青年文學》出版3期、《小說散文》出版4期、《新綠》出版4期。再加上筆名眾多無法肯定查證。馮偉才說:「非左派作者,因為政治立場問題,即使在左派刊物發表作品,許多時都是換了比較陌生 的筆名。」又增加了查找的因難。寧缺勿濫,部分期刊發表小說的作者不得不從缺。
至於橫跨六、七十年代的刊物有:《文壇》、《純文學》、《明報月刊》、《當代文藝》、《伴 侶》、《蕉風》和《盤古》,合共7種。其中 《純文學》以台灣作家為主,《蕉風》根植 星馬,《明報月刊》專刊台灣及內地名家, 而《盤古》强烈政治傾向,都少有本土小說作家稿。僅《文壇》和《當代文藝》,每期刊大量文藝小說稿,可惜走的是流行商 業文藝路線,藝術追求突破的小說不多。 但作為公開文學平台,我想還是對新人有 鼓勵的正面意義。
文學期刊以外,七十年代還有不少 作家寄生於報章副刊,大量聲色犬馬專欄 中,也夾雜不少連載小說。這些作品沙泥俱下,朝生而暮死,極少結集成書,梳理極難。再加本書人力資金所限,不能不望而卻步。雖然如此,部分副刊根據當事人描述,值得參考:如《快報》曾發表西西的《我城》(1974)及也斯的《剪紙》。 此外《快報》又曾設「短篇小說專欄」, 可惜僅維持了半年。另一個是《星島日報》 何錦玲主編的「星辰版」,間或也有年輕人的小說。惟得說:「我們把寫好的小說交給也斯,拿到《快報》和《星島日報》發表, 稿費完全捐給《大拇指》,我的〈安那其試驗〉、〈停電〉和〈來客〉就是在這種氣候誕生的。」而李洛霞的投稿經歷也提到: 「易金主編的《香港時報》副刊,是新人的寫作樂園,一大版十八條字的版面,除了幾個方塊專欄外,都是自由自在的投稿。 我在這副刊讀到陸離、柴娃娃、秦天南、 李默的散文和譯作,更多的是新作者的文章,大家在這樂園裡寫詩、散文和短篇小 說,題材不限,字數在四千字以內。」
最後一提南來作家,他們是香港小說 六十年代一個很大的板塊,到七十年代,他們仍有很大的影響力,表表者如楊明顯,1975年來港,1979年小說〈姚大媽〉獲市政局舉辦第一屆中文文學創作獎小說 組冠軍,廣受好評。另一個令人注目的是虞雪,他的小說集《悲哀的靈魂》,分量不輕,亦有小說入選馮偉才編的《香港短篇 小說選》(七十年代)。翻閱當時近三十種文藝刊物,南來作家佔一定的分量,但與六十年代寫實主流比較,大部分作品無疑因循「陳套」,七十年代現代主義精神,已經隱約成為本土嚴肅文學的主流。
以上書寫,以資料為主,企圖還原七十年代整體青年作家小說面貌。雖然不論流派,仍隱約以藝術創作為內在追尋的腳印。六、七十年代小說之所以蓬勃發展,查實與創作園地之多樣化和大量湧現,有莫大的關連。優秀的小說作家,只要你有才華,又不甘於寂寞,不無發表的機會。筆者適逢其會,也曾參與閱讀和投稿。當時不覺甚麼,甚至以為理所當然, 現在重新檢視資料,再比對今日印媒之零星落索,方知文藝的「盛唐」不再:過了這村,沒了這店。七十年代寫作的艱辛, 尤其辦嚴肅文學刊物,竟然成了今日美好的集體回憶。此書蒐集資料,得李洛霞、 馬吉、惟得、凌冰、許迪鏘,馮偉才及樊善標諸友幫忙,謹此致謝。
關夢南原名關木衡。1946年生。詩人、作家,資深文學教育工作者。1969年與友人創辦《秋螢詩刊》。曾獲「大拇指詩獎」(1985年)、中文文學雙年獎冠軍(2003年);曾在《快報》《星島晚報》及《星島日報》撰寫專欄。1992年主編《文藝氣象》。文委會顧問,《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大頭菜文藝月刊》及《香港小學生文藝月刊》主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