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

有關陳橋攝影集《鏡頭下的歷史》的爭議(九):聶德寶澄清聲明

澄清聲明

這數星期在網上不同的社交平台上,熱烈討論一本在2017年7月出版的新聞攝影集《鏡頭下的歷史Moments Captured by a Photojournalist 陳橋Chan Kiu》。事件中最重要的爭議部份是涉及 「相片及其他材料的版權或使用權」、「授權協議」、「商討版權或使用權的過程」和「出版過程」。

近日這些討論中出現對本人的 #失實指控,我被無辜捲入事件,感到大惑不解。故此我透過這聲明,向大眾澄清幾點。首先,或許有人會提問,為何此時此刻才「開腔」,主要有三個原因:

1. 我處於身患重病過後的康復階段,需要靜養,由於當日我在此事中的角色極度微小,故起初沒太留意網上討論,更未想過自己會被放入公眾範圍,並因為某些言論而導致我受到 #大規模攻擊;

2. 由於部份言論失實,令人遺憾,我必須先梳理自己的情緒;

3. 作為前新聞工作者和現職公關,我盡力整理 7 年前一些零碎的資料、文件和記憶,並親自聯絡事件中的一些當時人,花了點時間來釐清事實真相。

由於我在當中只扮演極有限的角色,以下未必是整件事的全部真相,但我只能從自己所見的範圍內真誠而盡力地道出我所知的一切,期望澄清一些對我失實、無理和抹黑的指控。由於事件影響到我的健康、家人、朋友和工作,我必須要 #釐清真相,#阻止流言繼續傳播,還某些當事人 #一個公道,#並捍衛自己的聲譽。

以下我用時間軸方式來列出以我所知的事件先後次序、有關人物、地點和來龍去脈,讓大家了解事件的經過,幫助還原真相:

1. 2017 年 1 月 3 日,我加入香港記者協會(記協) 成爲總幹事。 上班數天後,我知悉記協正籌辦 49 週年晚會,舉行日期是 2017 年 5 月19 日。

2. 2017 年 1月 初,我作為總幹事參與記協執行委員會的會議,執委會成員包括現職記者和退休新聞從業員與及時任主席岑倚蘭女士。當日經討論後,執委會集體同意以下事項:

a) 邀請退休資深新聞攝影記者陳橋先生作為記協49週年晚會的主禮嘉賓;

b) 邀請陳先生做訪問,分享他多年來在《南華早報》當攝影記者的經驗與心得,訪問內容會刋登在記協晚會的場刋之中。

會上時任岑主席表示認識陳老先生,亦知道他退休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於是有以下工作步驟:

c) 在執委會上,岑倚蘭女士以時任記協主席身份 #委託我負責聯絡陳橋先生。而我加入記協之前並不認識陳先生,沒有他的聯絡資料,所以岑主席把陳先生在加拿大的聯絡方法交給我。 d) 在記協執委會上,我提及當時劉細良先生剛好在溫哥華,故建議找劉先生幫忙訪問陳先生這個可能性。#執委會上同意有關安排。2017年1月份的記協執委會議有 #清楚記錄這個集體決定,近日我向 #現任記協主席查證這點,並得到確認。

e) 我透過岑主席收到陳先生的聯絡方式後,在2017年 1月10日,我藉由記協電郵發邀請信給陳先生,並把副本抄送至我個人電郵地址作紀錄,以方便工作(請參考圖片一)。 #這個邀請電郵是以時任記協主席岑倚蘭女士的名義發出,我作為總幹事代行。

2017年 1月11日,我聯絡身在溫哥華的劉細良先生,請問他可否義務幫助記協訪問陳先生,劉先生答應幫忙,於是我把陳先生的聯絡資料交給劉先生,讓他直接聯絡陳先生,以幫助記協執行該訪問。

2017年 1月12日, 劉先生聯絡了陳先生,並安排見面進行訪問。

2017 年 1 月14日,劉先生與陳先生在溫哥華見面,並完成該訪問。

3) 2017年 1月16日,鄺穎萱女士(即劉先生的太太及工作夥伴)聯絡我,提到劉先生在完成該訪問後,希望為陳先生出版一本新聞攝影集。

a) 我翻查Whatsapp 通訊記錄,鄺穎萱女士在 2017 年1 月16 日以短訊方式表示:「我們(劉細良先生與鄺穎萱女士)很想重整橋叔的圖片出版他的攝影集,他說約十年前南早將他任職時的相片抄了一套,如果出版,他怕南早會追究版權問題,有冇計?」鄺女士續表示,「知悉早於2006年在多倫多有NGO(即中僑)替橋叔出過一本圖集,更指只剩下兩本。」鄺女士認為「這些是珍貴的資料和相片,失存了就沒有了」,故她在短訊中提出「我願意承擔製作費用,並將收益作慈善用途,但我唔識人在南早,記協可唔可以幫手?」

b) 我作為記協總幹事,當時只 #建議他們可以商討陳先生訪問的內容時,或許岑主席也可以分享對於出版新聞攝影集這個可能性的想法。在整個事件中,#我從來沒主動向任何人提出出版新聞攝影集,只是因應鄺女士提出這個想法,我表示可以詢問岑主席的意見,或通過岑主席的轉介去聯絡《南華早報》。

1. 我曾提出可以安排岑主席、劉先生和鄺女士三人在記協辦公室見面這個可能性,並包括在2017年2月之內見面的可行時間。

2. 最近我曾嘗試確認當時我與岑主席之間的內部協調是以哪個溝通渠道進行,但因為我已於七年前離開記協,現時未找到當日的內部紀錄。

3. 而當時的結果是,#大家最終沒有在記協辦公室見面。

我離開記協的原因

作為記協的總幹事,當時我需要負責處理辦公室的文職工作,在嘗試過後認為我的性格不太適合這個崗位,此想法亦得到記協的理解。根據記協與我簽訂的工作合約,離職日期是 2017 年5 月10 日,後來記協亦有向我發出工作證明 (Letter of Employment)。回想起我在記協工作的日子雖然不是很長,記協中人與我相處融洽,至今我仍非常感謝岑主席和時任執委成員對我的指導和包容。

#澄清誤導訊息

在此本人#嚴正強調和澄清:對於劉細良先生、鄺穎萱女士與《南華早報》之間,就新聞攝影集《鏡頭下的歷史》之中相片的版權或使用權、授權協議和出版過程,我從無參與討論或執行,亦毫不知情。就網上有些言論指我有參與策劃和出版上述新聞攝影集,#本人必須公開辟謠,並懇切希望停止所有失實和嚴重的指控,藉此討回公道。

1. 過去幾個星期,劉細良先生在《城寨》的YouTube節目中,在沒有與本人溝通過的情況下,將 7 年前一些在WhatsApp通訊的初步對話,#選擇性地截圖放上節目,以解釋他就《鏡頭下的歷史》中相片向《南華早報》申請授權的經過。及後,劉先生本人及其他資深傳媒人將這些對話加以採用,在毫無向我求證的情況下,作出公開報道或評論。對本人作出嚴重指控的幾位評論人,惟不論報道前或後,都沒有向本人求證或給予回應機會,#這行為是違反了新聞人的專業操守,本人對此深感困擾及遺憾。

2. 網上部份截圖未能顯示完整的WhatsApp訊息內容,截圖中及評論中亦沒有足夠交代人物和事情背景,與及完整的時序。例如在2024年4月28日的《城寨》節目中,劉先生公開一些個別的WhatsApp訊息 ,並附以旁述來描述他眼中的事件經過,但我發現該片段的畫面內容和他的旁述內容並不一致。片段中黑色粗體字的下款banner中出現我的名字和「相片版權」等字眼,容易令公眾誤以為我有參與處理本事件中的相片版權,或誤以為本人有份參與劉先生、鄺女士與《南華早報》之間就相片版權申請、授權和出版此新聞攝影集的相關工作。就這個項目,本人的參與在於兩個環節:

a)我曾提出可以與岑主席見面這個可能性,但是這次見面並無發生;

b)我曾提出可以請岑主席轉介,讓劉先生與《南華早報》相關部門取得聯絡這個可能性;而正如劉先生在節目中所言,他們以另一途徑自行聯絡上《南華早報》。

#本人在此事的早期參與就到此為止,絕無參與後續申請版權,與及上書局出版書藉的過程。我在此事中極其有限的參與,竟然在《城寨》節目中以此方式呈現,實在已經引起公眾誤會,並為我帶來困擾和壓力,本人認為不能接受,深感遺憾,並特此澄清。

3. 本來整件事的重點在於,由劉先生和鄺女士營運的上書局有否取得《鏡頭下的歷史》之中所有相關材料的版權或使用權。這個爭議,只能夠由上書局及其負責人向持份者及機構交代清楚。由於我並無參與此書的授權、製作及出版工作,我在這方面並無補充,亦只能期待 #此事盡快得到解決。

4. 劉細良先生在節目中數次提到「為陳橋先生辦新聞攝影展」這個想法與極初步的計劃,但這個意念最終並無實行,#因此並無必要把它與《鏡頭下的歷史》版權事件放在一起討論。

5. 我在2017 年5 月10 日離開記協,在記協再無特別角色。在2017年7月份,我得悉劉先生構思一個「陳橋新聞攝影展」。當時我並不知道、亦沒有想過劉細良先生是否已取得陳橋先生的授權,只是覺得陳先生是攝影記者的老行尊,故此我提出聯絡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攝協)商談這個可能性。

6. 在記協工作期間,我在一個傳媒的公開場合認識時任攝協主席鍾先生,交換了聯絡方法,但當時彼此沒有聯繫。

7. 及後我以聯絡人身份找時任時攝協主席鍾先生,由於大家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所以我給他的WhatsApp 訊息是「Hi 鍾先生我是 #前記協總幹事Joyce,之前在一個公開場合碰過面」#來自我介紹,讓他記得我是誰。就上述的WhatsApp 對話,最近 #我亦曾向鍾先生求證,#並得到確認。

8. 由於新聞攝影展只屬 #初步構思的階段,最終沒有落實舉行。至於箇中原因,我並無資訊可以提供,因為 #聯絡陳老先生的是劉先生。

9. 劉先生在節目中談論新聞攝影展一事,數次用「記協總幹事」來稱呼我,並說「陳橋新聞攝影展進度」,令我感到不解。當時我已經離開了記協,在這攝影展的構思過程中,我的角色只是聯絡人,不是策展人,但劉先生多次說向記協總幹事Joyce 報告籌劃相展的情況。這些說法容易令人混淆和誤會,以為我利用過去在記協的職位,參與策劃這個新聞攝影展。對於這些有失實和誤導成份的說法,#我必須澄清事實。在這個構思或籌備攝影展的過程中,本人只是替劉先生聯絡過攝協主席鍾先生及初步討論場地,僅此而已。惟劉先生原如何策劃這次展覽,本人都無參與,因此也不知情。

劉先生、鄺女士、部份評論人等與我份屬相識一場,記協及本人聶德寶完全沒有參與《鏡頭下的歷史》版權商討、授權過程和出版,而《城寨》節目及其他評論卻屢次提及記協及本人,令我們被捲入爭議之中,導致我身心受損。#這種網上言論造成各種誤會與傷害,#當中的行為令人極度失望和遺憾。#當事實真相逐漸呈現, # 敢問評論者們可否反思一下, # 對受影響者還一個公道?

最後我想向陳橋先生的家屬致以深切的慰問。雖然我無緣與陳老先生碰過面,但透過他的新聞照片和過去的報道,我深深感受到他是一位敬業樂業、和藹可親、提攜後進的新聞界老前輩。陳老先生一生拍下的大量新聞相片,已成為香港歷史的珍貴紀錄,百世流芳。

由於事件已經發酵了數星期,也有無辜的人被牽涉在內,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我衷心希望事件能夠盡快圓滿解決。

這也許是時候停一停,「心呼吸」把負面的情緒釋放,回到當下,善用理智與同理心去解決問題。共勉。

聶德寶

26/05/2024

參考圖片(一)

城寨節目截圖畫面

聶德寶臉書2024年5月2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