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沖天去了
許定銘
今年六月,盧文敏和柯振中分別從台北及洛杉磯來,我們叙了幾次,我請盧文敏邀慕容羽軍夫婦見見面。我與慕容羽軍雖然見過多次,但未見過雲碧琳;盧文敏既是他們的弟子,想來必能順利約到這對夫婦作家。不久,盧文敏搖電來,說是師傅進醫院了,遲些再說。
我要約見慕容羽軍是受何源清所託。何源清是香港早輩的文社人,一九五三年初,他已與唐文標、崑南等成立了簡稱「文生社」的文生文學研究社。他早年就讀於黃天石(傑克)創辦的中國書院,很早就投身社會謀生,開過沖曬店,做過攝影師,當過記者,做過編輯;一九六七年無線電視成立,他連續主編《電視週刊》八年,於八十年代中移居紐約。其時剛好何源清從紐約歸,說他的一位年過九旬的朋友,是慕容羽軍一九五O年代編《中南日報》時的同事,要向他問好。
其實我和何源清早於二OO五年十二月曾與慕容敘過:在九龍城的茶樓裡,我們三人天南地北的閑扯,都是些文壇掌故,寫作經歷之類。不知如何談到了年歲的問題,老人興奮的告訴我們,他當年剛滿八十,是一九二五年生的,但不知何故領身份證時卻登記了一九二七;事實上,香港一九五O年代領身份證時,填報年齡是很寬鬆的,大多沒有文件,胡亂填報,只要不太離譜即可。我告訴他我的年歲也有誤,明明是一九四五生的,領身份證時卻變了一九四七。何源清插口:「真巧,我是一九三五的,二五、三五、四五,我們三個各差十歲!」
另一次與慕容長談是二OO九年二月,也是九龍城上次的那間酒樓。其時我已讀了他的傳世之作《為文學作證──親歷的香港文學史》(香港普文社,二OO五),相當佩服,也有很多疑問想向他請教。
當年香港的文學史已有好幾種,幾乎全是內地學者編的,他們來香港幾個月,進大學的圖書館去埋頭苦鑽一段時日,依據紙上資料便砌出一冊厚厚的,堂而皇之的文學史來。殊不知香港歷來不是個重視文學的社會,圖書館裡的資料相當貧乏,尤其有關流行文學的作品,最初是不屑收藏,到得驚覺這些史料也很重要時,坊間早已缺貨,圖書館的閉架內也就殘缺不全了。香港這個「左右共存」的殖民地社會,一九五O及六O年代的文壇壁壘分明,文化人大多不相往來,其間的恩恩怨怨,絕非逗留幾個月的內地學人所能理解,他們編出來的香港文學史,也就很片面,很有點以偏概全!
我不是說慕容羽軍的《為文學作證》編得很全面、無懈可擊,起碼他在香港生活幾十年,都在文化圈內謀生:寫作、編報刊、出版,都是浸在文學圈內的,由有這樣親身經歷的文化人去細說當年,比僅來香港幾個月的外地人所知,當然要高很多!
那次會面我早作準備,帶了照相機和錄音機,詳談了個把小時,主題焦點是慕容羽軍在香港幾十年的文學生涯。他告訴我:他參與工作的報刊有《天底下》、《中南日報》、《東海畫報》、《星報》、《文藝新地》、《東方日報》……等十多份。為了生活,除了文學,他還化了多個筆名寫言情小說、幽靈故事、間諜故事……,日間除了到報館上班,每天還得寫二萬多字,除了慕容羽軍,比較多用的筆名,還有穗珊、李影、巫非士和秦紅纓,出過的單行本中,以《藍A字間諜網》(香港五月出版社,一九六三)最暢銷,賣了兩萬多冊,其次是寫南洋巫華雜處的社會中,新舊兩代異族戀情的中篇《巫女》(香港五月出版社,一九六三),形式像當時流行的「四毫子小說」,甚受歡迎,也銷了近萬本。
慕容羽軍的文學生涯,除了編寫,最重要的是辦了間「五月出版社」。當時生活於法國的友人馮奕環匯了一筆錢給他,託他在香港購置一批文藝書,但當年這類書籍不多,不容易選購,慕容羽軍與他多番商討,最後決定成立五月出版社,專門出版年輕作家的文藝作品,然後寄到法國去。
這間活躍於一九五O年代末至一九六O年代初的出版社,最重要的產品是雲碧琳主編的《文藝季》,這本僅出三期的雜誌,雖然是本內文單色,封面亦僅雙色的雜誌,但給人的第一印象卻是本非常漂亮的刋物。讀者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受其裝幀設計及版位的安排所吸引。全書擅用線條的縱橫交錯及版面「出血」的技巧,為每篇文章的標題及署名位置,構成突顯及吸引的圖案,簡直就是一件由文字與線條組成的藝術品!
原來《文藝季》雖是女作家雲碧琳主編,但實際執行編輯的卻是她的丈夫慕容羽軍,他說:「我不擅長繪畫,卻很喜歡設計書籍、畫版,五月出版社的出版物,大多是我以筆名白郎寧設計的。我尤其對運用線條、方格、圓型構圖頗有心得。」如果你對舊日要「執字粒」的活版印刷有認識,知道出版物內的插圖都是要先製「電版」的,這項工程是在排字以外,再要以方吋計算金錢,花費頗大的。慕容羽軍用字房原有的線條、方格、圓型設計版面,省卻製「電版」的費用,突顯了漂亮而引人的頁面,只有心思細密、見多識廣的編輯才能做到。
在這次訪問中,我們談了很多文壇舊事,在談到香港一九五O年代中期出現的《中南日報》時,我以為那份短命的報紙只有幾個月壽命,慕容羽軍搖搖頭,說報紙出了兩年多,在銷量減退時,他曾出過點子,把售價一角的報紙減價一半,只收五分,雖然稍有起色,最終還是入不敷出,關門大吉。
他在《中南日報》時,曾任該報青年版《學海》的編輯,還說盧因、王無邪、西西、崑南、蔡炎培等人都曾投稿。我則出示了《中南日報》學生徵文選集《讀書與做人》(香港學生社,一九五四),這本署名穗珊編輯的學生文集,由羅香林、黄毅芸、陳炳權、王裕凱、朱夢曇、佘雪曼、嚴南方、黃玉振和慕容羽軍等九人作評判委員,據說來稿有一千零七十六份,分初一至高三共六組,每組得獎者五名。奇怪這次徵文得獎者中,甚少慕容羽軍所提的學生文壇翹楚,最吸引我注意的是高三組,得第三名的培正學生吳家瑋(後來是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他寫了〈我的讀書興趣和方法〉,不知他是否還記得徵文得獎這回事?
慕容羽軍一九四O年代在廣州報業工作時,已以筆名穗珊寫作,出過小說《海角豪情》(廣州現實出版社,一九四八) 和《瑤寨三人行》(廣州現實出版社,一九四九),到香港後則在兒童書局何老大(後來賣舊書,以「書山」馳名港九)主持的星光出版社出過小說《白雲故鄉》(一九五一)和《襟上一朵花》(一九五二),可惜這些書現在已無法見到,而在香港能見到的,較受重視的則是小說集《海濱姑海》(香港亞洲出版社,一九六O)。
《海濱姑海》內收〈海濱姑海〉、〈虎吻〉、〈殘夜〉、〈後巷〉、〈父歸〉、〈村店〉、〈後門進來的女子〉、〈白玉雕像〉……等十五個短篇,題材多樣化,這裡有抗戰走難的實錄,有江湖賣藝者的悲歌,有多角戀愛的悲劇,有社會低下層生活的苦況……,此中〈海濱姑海〉寫一條靠海村落中,年青男女的戀愛故事:自小一起成長的一男三女,為了脫離地方惡霸的魔掌,憤而與舊社會搏鬥,闖出新天地……,應該是慕容羽軍較喜歡的一篇。從這些一九五O年代的小說看,慕容羽軍的視野是廣闊的,觸覺是敏銳的,故事極具社會性,也很吸引,難怪他的書當年很受歡迎,銷量甚佳!
七月初盧文敏掛電話來,說是已約好慕容羽軍夫婦到何文田窩打老道百樂門酒樓見面。O九年我到九龍城見老人時,他已不良於行,要拄拐杖,便問盧文敏何以不遷就他到九龍城去,才知道他已住進老人院,酒樓就在院舍的對面。
那天我趕到酒樓時,見老人陷在輪椅裡,大吃一驚,問他甚麼病,他老說還好。慕容羽軍雖然是廣州人,但身材相當健碩,我曾戲說他一米七、八高,近一百八十磅的身軀,足可與北方大漢的司馬長風比;可如今被輪椅包裹着的老人,看去不足九十磅,瘦了何止幾個碼,恐怕只有舊日的一半,臉頰消瘦得只剩下一對眼核,使人心底一陣淒酸。老人給與會者每人送了一冊《為文學作證》,我打開一看,簽名歪歪歪斜斜的,已不再是舊日的工整有力,完全兩個樣,到銀行去一定提不了款,我暗叫不妙,沒想到兩個月後的九月十日即聞他大去的噩訊,想來那次敘會,當是慕容對香港文壇的最後一瞥。
在這次敘會上,我問了初次見面的雲碧琳兩個問題:一是《文藝季》共出期數?她說是四期,市面流傳的第一、二期以外,還有一冊印量甚少,幾乎沒流出市面的第三、四期合刊,這點她應該沒記錯,因為有先例可循,以前我就買過她主編的第三、四期《中學生》合刊,那是停刊前的掙扎果實,看來《文藝季》命運如出一轍!
另外,我還問了梓人的處女集《沉落的情箋》。在《文藝季》的創刊號上,我讀過雲碧琳的〈序《沉落的情箋》〉,知道是個包含五個短篇的小說集。此書我至今未見,也未聞有文友讀過,但O九年向慕容羽軍查詢時,他肯定書是出了的,具體的年份卻記不起了。不過,今次問雲碧琳,她則說《沉落的情箋》雖已排了版,寫了序,做了廣告宣傳,實際上因出版社經濟問題,書並沒有出版。一件小事主事者本人也有多種說法,證明人的記憶相當不可靠,寫文學史之人切忌以訛傳訛,必需眼見為實!
聚會散席前,吳萱人問了個有趣的問題:慕容是冷僻的姓氏,予人與眾不同的感覺,但「羽軍」有甚麼特別意義?
老人沒答。我回去努力了一陣子,知道:原來「羽軍」合起來即是「翬」(音輝)字。翬,用作動詞是鳥類振翅高飛的動作,用作名詞則是毛色光鮮之奇鳥。
看來慕容羽軍這頭鶴立雞群、毛色鮮艷的異禽,不是從人間隱去,是:振翅一飛沖天去,留下青名在人間!
──2013年11月
12月刊於《城市文藝》
許定銘
今年六月,盧文敏和柯振中分別從台北及洛杉磯來,我們叙了幾次,我請盧文敏邀慕容羽軍夫婦見見面。我與慕容羽軍雖然見過多次,但未見過雲碧琳;盧文敏既是他們的弟子,想來必能順利約到這對夫婦作家。不久,盧文敏搖電來,說是師傅進醫院了,遲些再說。
我要約見慕容羽軍是受何源清所託。何源清是香港早輩的文社人,一九五三年初,他已與唐文標、崑南等成立了簡稱「文生社」的文生文學研究社。他早年就讀於黃天石(傑克)創辦的中國書院,很早就投身社會謀生,開過沖曬店,做過攝影師,當過記者,做過編輯;一九六七年無線電視成立,他連續主編《電視週刊》八年,於八十年代中移居紐約。其時剛好何源清從紐約歸,說他的一位年過九旬的朋友,是慕容羽軍一九五O年代編《中南日報》時的同事,要向他問好。
其實我和何源清早於二OO五年十二月曾與慕容敘過:在九龍城的茶樓裡,我們三人天南地北的閑扯,都是些文壇掌故,寫作經歷之類。不知如何談到了年歲的問題,老人興奮的告訴我們,他當年剛滿八十,是一九二五年生的,但不知何故領身份證時卻登記了一九二七;事實上,香港一九五O年代領身份證時,填報年齡是很寬鬆的,大多沒有文件,胡亂填報,只要不太離譜即可。我告訴他我的年歲也有誤,明明是一九四五生的,領身份證時卻變了一九四七。何源清插口:「真巧,我是一九三五的,二五、三五、四五,我們三個各差十歲!」
另一次與慕容長談是二OO九年二月,也是九龍城上次的那間酒樓。其時我已讀了他的傳世之作《為文學作證──親歷的香港文學史》(香港普文社,二OO五),相當佩服,也有很多疑問想向他請教。
當年香港的文學史已有好幾種,幾乎全是內地學者編的,他們來香港幾個月,進大學的圖書館去埋頭苦鑽一段時日,依據紙上資料便砌出一冊厚厚的,堂而皇之的文學史來。殊不知香港歷來不是個重視文學的社會,圖書館裡的資料相當貧乏,尤其有關流行文學的作品,最初是不屑收藏,到得驚覺這些史料也很重要時,坊間早已缺貨,圖書館的閉架內也就殘缺不全了。香港這個「左右共存」的殖民地社會,一九五O及六O年代的文壇壁壘分明,文化人大多不相往來,其間的恩恩怨怨,絕非逗留幾個月的內地學人所能理解,他們編出來的香港文學史,也就很片面,很有點以偏概全!
我不是說慕容羽軍的《為文學作證》編得很全面、無懈可擊,起碼他在香港生活幾十年,都在文化圈內謀生:寫作、編報刊、出版,都是浸在文學圈內的,由有這樣親身經歷的文化人去細說當年,比僅來香港幾個月的外地人所知,當然要高很多!
那次會面我早作準備,帶了照相機和錄音機,詳談了個把小時,主題焦點是慕容羽軍在香港幾十年的文學生涯。他告訴我:他參與工作的報刊有《天底下》、《中南日報》、《東海畫報》、《星報》、《文藝新地》、《東方日報》……等十多份。為了生活,除了文學,他還化了多個筆名寫言情小說、幽靈故事、間諜故事……,日間除了到報館上班,每天還得寫二萬多字,除了慕容羽軍,比較多用的筆名,還有穗珊、李影、巫非士和秦紅纓,出過的單行本中,以《藍A字間諜網》(香港五月出版社,一九六三)最暢銷,賣了兩萬多冊,其次是寫南洋巫華雜處的社會中,新舊兩代異族戀情的中篇《巫女》(香港五月出版社,一九六三),形式像當時流行的「四毫子小說」,甚受歡迎,也銷了近萬本。
慕容羽軍的文學生涯,除了編寫,最重要的是辦了間「五月出版社」。當時生活於法國的友人馮奕環匯了一筆錢給他,託他在香港購置一批文藝書,但當年這類書籍不多,不容易選購,慕容羽軍與他多番商討,最後決定成立五月出版社,專門出版年輕作家的文藝作品,然後寄到法國去。
這間活躍於一九五O年代末至一九六O年代初的出版社,最重要的產品是雲碧琳主編的《文藝季》,這本僅出三期的雜誌,雖然是本內文單色,封面亦僅雙色的雜誌,但給人的第一印象卻是本非常漂亮的刋物。讀者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受其裝幀設計及版位的安排所吸引。全書擅用線條的縱橫交錯及版面「出血」的技巧,為每篇文章的標題及署名位置,構成突顯及吸引的圖案,簡直就是一件由文字與線條組成的藝術品!
原來《文藝季》雖是女作家雲碧琳主編,但實際執行編輯的卻是她的丈夫慕容羽軍,他說:「我不擅長繪畫,卻很喜歡設計書籍、畫版,五月出版社的出版物,大多是我以筆名白郎寧設計的。我尤其對運用線條、方格、圓型構圖頗有心得。」如果你對舊日要「執字粒」的活版印刷有認識,知道出版物內的插圖都是要先製「電版」的,這項工程是在排字以外,再要以方吋計算金錢,花費頗大的。慕容羽軍用字房原有的線條、方格、圓型設計版面,省卻製「電版」的費用,突顯了漂亮而引人的頁面,只有心思細密、見多識廣的編輯才能做到。
在這次訪問中,我們談了很多文壇舊事,在談到香港一九五O年代中期出現的《中南日報》時,我以為那份短命的報紙只有幾個月壽命,慕容羽軍搖搖頭,說報紙出了兩年多,在銷量減退時,他曾出過點子,把售價一角的報紙減價一半,只收五分,雖然稍有起色,最終還是入不敷出,關門大吉。
他在《中南日報》時,曾任該報青年版《學海》的編輯,還說盧因、王無邪、西西、崑南、蔡炎培等人都曾投稿。我則出示了《中南日報》學生徵文選集《讀書與做人》(香港學生社,一九五四),這本署名穗珊編輯的學生文集,由羅香林、黄毅芸、陳炳權、王裕凱、朱夢曇、佘雪曼、嚴南方、黃玉振和慕容羽軍等九人作評判委員,據說來稿有一千零七十六份,分初一至高三共六組,每組得獎者五名。奇怪這次徵文得獎者中,甚少慕容羽軍所提的學生文壇翹楚,最吸引我注意的是高三組,得第三名的培正學生吳家瑋(後來是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他寫了〈我的讀書興趣和方法〉,不知他是否還記得徵文得獎這回事?
慕容羽軍一九四O年代在廣州報業工作時,已以筆名穗珊寫作,出過小說《海角豪情》(廣州現實出版社,一九四八) 和《瑤寨三人行》(廣州現實出版社,一九四九),到香港後則在兒童書局何老大(後來賣舊書,以「書山」馳名港九)主持的星光出版社出過小說《白雲故鄉》(一九五一)和《襟上一朵花》(一九五二),可惜這些書現在已無法見到,而在香港能見到的,較受重視的則是小說集《海濱姑海》(香港亞洲出版社,一九六O)。
《海濱姑海》內收〈海濱姑海〉、〈虎吻〉、〈殘夜〉、〈後巷〉、〈父歸〉、〈村店〉、〈後門進來的女子〉、〈白玉雕像〉……等十五個短篇,題材多樣化,這裡有抗戰走難的實錄,有江湖賣藝者的悲歌,有多角戀愛的悲劇,有社會低下層生活的苦況……,此中〈海濱姑海〉寫一條靠海村落中,年青男女的戀愛故事:自小一起成長的一男三女,為了脫離地方惡霸的魔掌,憤而與舊社會搏鬥,闖出新天地……,應該是慕容羽軍較喜歡的一篇。從這些一九五O年代的小說看,慕容羽軍的視野是廣闊的,觸覺是敏銳的,故事極具社會性,也很吸引,難怪他的書當年很受歡迎,銷量甚佳!
七月初盧文敏掛電話來,說是已約好慕容羽軍夫婦到何文田窩打老道百樂門酒樓見面。O九年我到九龍城見老人時,他已不良於行,要拄拐杖,便問盧文敏何以不遷就他到九龍城去,才知道他已住進老人院,酒樓就在院舍的對面。
那天我趕到酒樓時,見老人陷在輪椅裡,大吃一驚,問他甚麼病,他老說還好。慕容羽軍雖然是廣州人,但身材相當健碩,我曾戲說他一米七、八高,近一百八十磅的身軀,足可與北方大漢的司馬長風比;可如今被輪椅包裹着的老人,看去不足九十磅,瘦了何止幾個碼,恐怕只有舊日的一半,臉頰消瘦得只剩下一對眼核,使人心底一陣淒酸。老人給與會者每人送了一冊《為文學作證》,我打開一看,簽名歪歪歪斜斜的,已不再是舊日的工整有力,完全兩個樣,到銀行去一定提不了款,我暗叫不妙,沒想到兩個月後的九月十日即聞他大去的噩訊,想來那次敘會,當是慕容對香港文壇的最後一瞥。
在這次敘會上,我問了初次見面的雲碧琳兩個問題:一是《文藝季》共出期數?她說是四期,市面流傳的第一、二期以外,還有一冊印量甚少,幾乎沒流出市面的第三、四期合刊,這點她應該沒記錯,因為有先例可循,以前我就買過她主編的第三、四期《中學生》合刊,那是停刊前的掙扎果實,看來《文藝季》命運如出一轍!
另外,我還問了梓人的處女集《沉落的情箋》。在《文藝季》的創刊號上,我讀過雲碧琳的〈序《沉落的情箋》〉,知道是個包含五個短篇的小說集。此書我至今未見,也未聞有文友讀過,但O九年向慕容羽軍查詢時,他肯定書是出了的,具體的年份卻記不起了。不過,今次問雲碧琳,她則說《沉落的情箋》雖已排了版,寫了序,做了廣告宣傳,實際上因出版社經濟問題,書並沒有出版。一件小事主事者本人也有多種說法,證明人的記憶相當不可靠,寫文學史之人切忌以訛傳訛,必需眼見為實!
聚會散席前,吳萱人問了個有趣的問題:慕容是冷僻的姓氏,予人與眾不同的感覺,但「羽軍」有甚麼特別意義?
老人沒答。我回去努力了一陣子,知道:原來「羽軍」合起來即是「翬」(音輝)字。翬,用作動詞是鳥類振翅高飛的動作,用作名詞則是毛色光鮮之奇鳥。
看來慕容羽軍這頭鶴立雞群、毛色鮮艷的異禽,不是從人間隱去,是:振翅一飛沖天去,留下青名在人間!
──2013年11月
12月刊於《城市文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