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拓和《五里凹之花》
姚拓(1922~2009)一九五O年從南京到香港,不久即加入友聯出版社,曾任《中國學生周報》、《大學生活》社長與總編輯。一九五七年移居馬來西亞,歷任《學生周報》、《蕉風月刊》社長、馬來西亞友聯出版社及馬來西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編輯,一生與文化結緣,被稱為「蕉風之父」。他的創作以小說和戲劇為主,重要的作品有《二表哥》、《彎彎的岸壁》、《四個結婚的故事》、《五里凹之花》……等。
《五里凹之花》(馬來西亞蕉風出版社,1960)是篇二萬多字的中篇,寫投筆從戎的大學生唐上尉,一九四四年在雲南怒江邊的小鎮長安,和五里凹村長女兒小芳的戀愛故事。他們從相識到私訂終生,到小芳被迫嫁給早已訂親的十三歲少年,到他們得到好友周阿塞的協助私奔,最後過着愉快的生活……,以明確而輕快的調子,奏出一闋粉紅色的戀曲。
姚拓從事文化工作之前的一九四O年代,曾入伍當軍多年,他自「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步兵科」畢業後,轉戰中國南北各戰場,抗戰後期姚拓駐紮在雲南的保山,對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了解甚深,《五里凹之花》內民生風貌的描述來自真實體驗,感染力頗强。一九六五年,香港正文出版社加入了他的〈職業病〉和〈奇跡〉,也出過一版中篇小說集的《五里凹之花》。
小說家徐速
有八十後的周刊記者來訪,談一九六O年代香港出版的純文學期刊,談到《當代文藝》月刊時,我問他知道徐速嗎?小記搖搖頭。徐速(1924~1981)是香港著名的小說家,是「高原出版社」的創辦人,絕對不應這麼快被遺忘。
原名徐斌,字直平的徐速,是江蘇宿遷人,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西安分校,曾從軍,一九五O年抵港開始創作。一九五五年創辦《海瀾》文藝雜誌;一九六五年出版《當代文藝》月刊,至一九七九年才停刊,影響一代人,培育不少年輕作家。
徐速的著作甚多,最為人所知的是凡三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星星月亮太陽》,此書曾改編成電影、話劇、長篇廣播劇及電視連續劇,甚受歡迎,是香港文學史上暢銷書之一。徐速寫詩、散文及小說,而以長篇小說著名,除《星星月亮太陽》外,《櫻子姑娘》、《疑團》及由《媛媛》、《驚濤》和《沉沙》組成的《浪淘沙三部曲》都很受重視。
要了解徐速,最重要的資料是如今大家見到的《徐速卷》(香港三聯書店,1998),此書為《香港文叢》之一,全書近三十萬字,選輯了他的小說及散文外,還附錄圖片、小傳、年表及各家的評論。編者黃南翔是徐速一九六O年代編《當代文藝》時培養出來的得意弟子,資料翔實可靠!
中國當代文藝叢書
一九六O年代初的「文社潮」活動,為香港青年文壇帶來了新景象,同時也是「高原出版社」的黃金時代。除了徐速自己的創作,他還出版了幾十種以散文及小說為主的《中國當代文藝叢書》。這套叢書有劃一的封面設計:書名和作者用手寫置於左邊,右上則為一方《中國當代文藝叢書》的紅色印章。
叢書的作者多為當時的名家,隨手寫來即有:熊式一、黎錦揚、黃崖、李輝英、黃思騁、王敬羲、沙千夢、李素、思果 ……等。事隔五十年,「高原」的這批《中國當代文藝叢書》,除了徐速幾本特別好銷的《星星月亮太陽》、《櫻子姑娘》、《星星之火》、《第一片落葉》外,其他的已難得一見。
如今大家見到齊桓的《舊夢》,是一九六二年初版的,三十二開本,三四O頁,收〈八排徭之戀〉、〈罌粟花〉、〈禁果〉和〈舊夢〉四個短篇。齊桓是孫述憲的筆名,寫詩的時候叫夏侯無忌,一九五O年代活躍於香港文壇,曾主編《人人文學》。他的書不多見,初中的時候,我在圖書館裡讀到他的《八排徭之戀》,寫西南少數民族的戀愛故事,印象深刻。
《中國當代文藝叢書》中,我還有黃思騁的短篇小說集《貓蛋》、方紀谷(思果)的散文集《河漢集》、秋貞理的《心影集》和李素的詩集《遠了‧伊甸》,都是相當罕見的。
《靜靜的流水》
一九五O年代末至六O年代初,本港流行青年文友自資合作出版文集,這種風氣是由《靜靜的流水》(香港自由出版社,1959)引起的。
一九五九年春,一群活躍於香港青年文壇的年輕人:潘兆賢、梁文心、林炳昌、吳玉音、巫國芬……等人籌組出版文集,經幾個月的努力,《靜靜的流水》面世了,全書約六萬字,收散文及小說等二十九篇,還邀得易君左為書名題字,並以新詩《靜靜的流水》代序。書名頁前的空白頁上印了他們的心聲:
受《靜靜的流水》影響出版的青年合集還有:《沙漠的綠洲》(1959)、《靜靜的流水二集》(1960)、《棠棣》(1960)、《擷星》(1960)、《向日葵》(1960)、《綠夢》(1963)、《荒原喬木》(1963)、《戮象》(1964)……。
香港短篇之王
黃思騁(一九一九至一九八四)在他的短篇小說集《獵虎者》(香港高原出版社,一九六一)的自序中說:當年他已出版過十四個小說集單行本,約一百萬字,只是他創作的九分之一。換句話說,由一九五O至一九六一的十一年間,職業創作者黃思騁,就寫過九百萬字的短篇小說。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很多專業作家窮一生之力,也寫不出這個數量,而黃思騁不過只用了十一年,往後他的創作生涯還有二十多年,他的短篇究竟創作了多少,實在難以統計,我稱他為「香港短篇小說之王」一點也不誇張!
一九六一年黃思騁在馬來亞教書,好友徐速在高原出版社為他出了《獵虎者》和《貓蛋》兩本短篇小說集。這兩個集子合共四十多萬字,五十多個短篇,是黃思騁一九五O年代的精選集。徐速在《獵虎者》目錄頁後寫了篇《黃思騁與〈獵虎者〉》,詳細地分析黃思騁的作品,他認為:黃思騁的短篇創作深受莫泊桑、傑克倫敦、毛姆、契可夫等人的影響,卻能跳出西洋名家的囿限而自成一格,在香港一九五O年代的作家中是少見的。
一般都認為:黃思騁前期的小說中,《落月湖》(一九五三年曾於人人出版社結集單行本)和《獵虎者》可作代表;前者寫一個醫生為自己的不小心診症而疚悔終生,後者寫年輕獵人要殺虎為父報仇的故事,都收入這本《獵虎者》集中。
姚拓(1922~2009)一九五O年從南京到香港,不久即加入友聯出版社,曾任《中國學生周報》、《大學生活》社長與總編輯。一九五七年移居馬來西亞,歷任《學生周報》、《蕉風月刊》社長、馬來西亞友聯出版社及馬來西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編輯,一生與文化結緣,被稱為「蕉風之父」。他的創作以小說和戲劇為主,重要的作品有《二表哥》、《彎彎的岸壁》、《四個結婚的故事》、《五里凹之花》……等。
《五里凹之花》(馬來西亞蕉風出版社,1960)是篇二萬多字的中篇,寫投筆從戎的大學生唐上尉,一九四四年在雲南怒江邊的小鎮長安,和五里凹村長女兒小芳的戀愛故事。他們從相識到私訂終生,到小芳被迫嫁給早已訂親的十三歲少年,到他們得到好友周阿塞的協助私奔,最後過着愉快的生活……,以明確而輕快的調子,奏出一闋粉紅色的戀曲。
姚拓從事文化工作之前的一九四O年代,曾入伍當軍多年,他自「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步兵科」畢業後,轉戰中國南北各戰場,抗戰後期姚拓駐紮在雲南的保山,對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了解甚深,《五里凹之花》內民生風貌的描述來自真實體驗,感染力頗强。一九六五年,香港正文出版社加入了他的〈職業病〉和〈奇跡〉,也出過一版中篇小說集的《五里凹之花》。
小說家徐速
有八十後的周刊記者來訪,談一九六O年代香港出版的純文學期刊,談到《當代文藝》月刊時,我問他知道徐速嗎?小記搖搖頭。徐速(1924~1981)是香港著名的小說家,是「高原出版社」的創辦人,絕對不應這麼快被遺忘。
原名徐斌,字直平的徐速,是江蘇宿遷人,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西安分校,曾從軍,一九五O年抵港開始創作。一九五五年創辦《海瀾》文藝雜誌;一九六五年出版《當代文藝》月刊,至一九七九年才停刊,影響一代人,培育不少年輕作家。
徐速的著作甚多,最為人所知的是凡三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星星月亮太陽》,此書曾改編成電影、話劇、長篇廣播劇及電視連續劇,甚受歡迎,是香港文學史上暢銷書之一。徐速寫詩、散文及小說,而以長篇小說著名,除《星星月亮太陽》外,《櫻子姑娘》、《疑團》及由《媛媛》、《驚濤》和《沉沙》組成的《浪淘沙三部曲》都很受重視。
要了解徐速,最重要的資料是如今大家見到的《徐速卷》(香港三聯書店,1998),此書為《香港文叢》之一,全書近三十萬字,選輯了他的小說及散文外,還附錄圖片、小傳、年表及各家的評論。編者黃南翔是徐速一九六O年代編《當代文藝》時培養出來的得意弟子,資料翔實可靠!
中國當代文藝叢書
一九六O年代初的「文社潮」活動,為香港青年文壇帶來了新景象,同時也是「高原出版社」的黃金時代。除了徐速自己的創作,他還出版了幾十種以散文及小說為主的《中國當代文藝叢書》。這套叢書有劃一的封面設計:書名和作者用手寫置於左邊,右上則為一方《中國當代文藝叢書》的紅色印章。
叢書的作者多為當時的名家,隨手寫來即有:熊式一、黎錦揚、黃崖、李輝英、黃思騁、王敬羲、沙千夢、李素、思果 ……等。事隔五十年,「高原」的這批《中國當代文藝叢書》,除了徐速幾本特別好銷的《星星月亮太陽》、《櫻子姑娘》、《星星之火》、《第一片落葉》外,其他的已難得一見。
如今大家見到齊桓的《舊夢》,是一九六二年初版的,三十二開本,三四O頁,收〈八排徭之戀〉、〈罌粟花〉、〈禁果〉和〈舊夢〉四個短篇。齊桓是孫述憲的筆名,寫詩的時候叫夏侯無忌,一九五O年代活躍於香港文壇,曾主編《人人文學》。他的書不多見,初中的時候,我在圖書館裡讀到他的《八排徭之戀》,寫西南少數民族的戀愛故事,印象深刻。
《中國當代文藝叢書》中,我還有黃思騁的短篇小說集《貓蛋》、方紀谷(思果)的散文集《河漢集》、秋貞理的《心影集》和李素的詩集《遠了‧伊甸》,都是相當罕見的。
《靜靜的流水》
一九五O年代末至六O年代初,本港流行青年文友自資合作出版文集,這種風氣是由《靜靜的流水》(香港自由出版社,1959)引起的。
一九五九年春,一群活躍於香港青年文壇的年輕人:潘兆賢、梁文心、林炳昌、吳玉音、巫國芬……等人籌組出版文集,經幾個月的努力,《靜靜的流水》面世了,全書約六萬字,收散文及小說等二十九篇,還邀得易君左為書名題字,並以新詩《靜靜的流水》代序。書名頁前的空白頁上印了他們的心聲:
這是一份微薄而有熱忱的獻禮——獻給這個時代;獻給可敬仰的、孜孜不倦的、致力於文藝工作的先進者們,算是一聲迥音,一聲吶喊!《靜靜的流水》的作者們,都是那年代青年文壇的精英,除了上面提到的幾位,以五十年後的事實看,張曼儀、人木(朱韻成)、李海眉(李立明)、黃俊東、蘆荻、盧文敏等,都為香港文壇作出了不少貢獻。
受《靜靜的流水》影響出版的青年合集還有:《沙漠的綠洲》(1959)、《靜靜的流水二集》(1960)、《棠棣》(1960)、《擷星》(1960)、《向日葵》(1960)、《綠夢》(1963)、《荒原喬木》(1963)、《戮象》(1964)……。
香港短篇之王
黃思騁(一九一九至一九八四)在他的短篇小說集《獵虎者》(香港高原出版社,一九六一)的自序中說:當年他已出版過十四個小說集單行本,約一百萬字,只是他創作的九分之一。換句話說,由一九五O至一九六一的十一年間,職業創作者黃思騁,就寫過九百萬字的短篇小說。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很多專業作家窮一生之力,也寫不出這個數量,而黃思騁不過只用了十一年,往後他的創作生涯還有二十多年,他的短篇究竟創作了多少,實在難以統計,我稱他為「香港短篇小說之王」一點也不誇張!
一九六一年黃思騁在馬來亞教書,好友徐速在高原出版社為他出了《獵虎者》和《貓蛋》兩本短篇小說集。這兩個集子合共四十多萬字,五十多個短篇,是黃思騁一九五O年代的精選集。徐速在《獵虎者》目錄頁後寫了篇《黃思騁與〈獵虎者〉》,詳細地分析黃思騁的作品,他認為:黃思騁的短篇創作深受莫泊桑、傑克倫敦、毛姆、契可夫等人的影響,卻能跳出西洋名家的囿限而自成一格,在香港一九五O年代的作家中是少見的。
一般都認為:黃思騁前期的小說中,《落月湖》(一九五三年曾於人人出版社結集單行本)和《獵虎者》可作代表;前者寫一個醫生為自己的不小心診症而疚悔終生,後者寫年輕獵人要殺虎為父報仇的故事,都收入這本《獵虎者》集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