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去年開始前往中學推廣推理小說,發現推理小說是中學生喜歡閱讀的小說類型,甚至有些老師也會找來讀,以便找到共同話題。
表面看來,在中學推廣推理應該很容易,但實際上卻不是。
中學生閱讀非常隨機,也往往追逐流行作家,所以讀起來毫無系統,偏向日本推理,特別是作品被大量影視化的東野圭吾,不知道日本推理有各種流派(如本格派和社會派),也對西方偵探小說的認識極其有限(最熟悉的是謀殺天后克莉斯蒂(Agatha Christie),因為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和《尼羅河謀殺案》近年被影視化)。
老師如果和我屬於同一個年齡層,又沒有和學生的閱讀口味同步,對日本推理的認識可能停留在赤川次郎的階段。
他們普遍認為推理小說只是解謎小說,或者單純用來消閒的娛樂小說(「娛樂小說是否除了消閒別無其他」這議題暫且按下不表)。
但其實推理小說是以解謎為吸引力又能探討嚴肅課題的類型,除了一般小說必備的精彩情節、人物設計和故事結構外,社會派的趨勢敏感度(像AI議題已經由科幻小說轉移到現實生活)和歐美犯罪小說挖掘的人性深度,都遠遠超出內容不斷重覆的流行小說,這也是赤川次郎的著作最被人詬病之處。
在「推理小說只是一般的消閒小說」這個想法下,他們很自然認為香港的推理小說沒有特別之處,沒必要特別找來看,頂多認識獲傳媒廣泛報導的得獎常勝軍陳浩基,和我(因為我就是講者)。
我年輕時,台灣出版業並不盛行推理小說,後來幾間大型出版社用龐大人力物力去推廣,如重心在歐美犯罪小說,由遠流出版的「謀殺專門店」101本硬皮精裝書(其後有平裝本),每本都有策劃人「推理傳教士」詹宏志的專文導讀,介紹作品的特色,作家的寫作背景和風格。這套書至今仍是空前絕後的企劃。
同期推出的冷硬派(Hardboiled)小說作家卜洛克(Lawrence Block)、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漢密特( Dashiell Hammett)的系列做法相若,導讀由唐諾和焦雄屏等名家執筆。
其後商周和獨步等出版社以排山倒海的方式引進日本推理時,規模更宏大。不但每本找來不同專家導讀或解說(如在歌野晶午的《櫻樹抽芽時,想你》裡由評論人曲辰去介紹當時在華文出版圈屬新觀念的「敍述性詭計」),甚至出版《謎詭-日本推理情報誌》。第一冊的「日本推理小說來龍去脈的百年歷史演變」、「台灣重度推理迷精心推薦60本推理佳作」和「日本推理界盛事八大獎項、三大排行榜」等重磅文章,幾乎是手把手帶讀者跨過閱讀門檻(時至今日,敍述性詭計和足球的「越位陷阱」仍然是外行無法一眼看穿的玩法。有位劇評人看完我的〈重慶大廈的非洲雄獅〉覺得結局平淡無奇,「給讀者的感覺是像警匪動作場面而少了推理小說該有的懸疑」,和推理迷發現被騙而且看出作者為什麼要設下這種詭計的情況截然不同,「不管是難民的身分,協助人的女性推手,或是採用的詭計都滿有意思的」(原文),進入日本推理的堂奧。
不過,這種近乎全民運動的推廣,需要大型出版社砸下重金才能辦到。以香港的出版業規模,我們別說沒有這個條件去推廣推理,甚至連有系統推廣香港推理也不容易。出版《偵探冰室》系列的星夜出版社應該是目前香港和台灣讀者最容易聯想到香港推理的出版社,但這是望日(謝文傑)獨力主持的一人出版社。
身為一個推理小說作者兼推廣者,我希望讀者知道香港其實有很多推理小說作者,而且寫的都是在你我身邊發生的香港故事,像莫理斯寫十九世紀末的香港,陳浩基寫香港社會變遷,文善寫香港人移民到外地等。這些小說除了提供娛樂以外,還給我們思考空間,為什麼我們不去看?
我想向中學生讀介香港推理時,發現目前網絡上最完整講解香港推理小說發展史的文章,是日本人稻村文吾先生的〈香港ミステリについての覚書〉,由冒業譯成中文版的〈香港推理小說備忘錄(1870–2021)〉。雖然不知道有沒有漏網之魚,但已經詳盡得令我汗顏。
小思老師(盧瑋鑾教授)在《香港文學散步》(第三次修訂本)的訪談裡提到:「……跟葛浩文先生見面,他說想到瑪麗醫院找蕭紅的病歷檔案。我當時想,外國學者對這些南來作家的研究如此熱心認真,我是否要更加努力利用在本地之方便,去了解這些作家的過去呢?」
身為日本人的稻村文吾先生,尚且整理好香港推理發展的前塵往事,我豈能無動於衷?雖然只有一個人,但現在有網絡這工具,如果只是單純整理書目,供有心人(不管是學者或讀者)參考,應該綽綽有餘。如果現在不記錄下來,後人就更難以察覺。
於是我就展開這個看來規模不大的歷程。
由於我對廿一世紀前的香港推理小說發展並不熟悉,太早的資料我也沒力氣去尋找,更深信無法超越稻村文吾先生的研究,所以從一開始就定位在只整理廿一世紀出版的著作,由2001年開始,但這裡有個例外。鄭炳南的「石勒探案」刑偵小說系列第一集《事無不可對人言》在2000年出版,為免斷頭,所以同樣列入。
開始時我以為,自2001年開始這二十三年以來,香港推理小說的出版量大概只有四十多本頂多五十本,著作最多的是陳浩基(十本多,那個「多」來自不同合集)和文善(六本多),兩人加起來的數量估計佔上四分之一,但在整理的期間,固然發現為數不少只出過一兩本後就消失的作者(如蘇那、顧日凡、麻花子),在多產作者方面也有意外收穫。
填詞人兼編劇李敏和阿圖說力在世紀初留下不少作品,如「女法醫宋雨日」和「女生宿舍@探偵學院」兩個系列,加起來達八本。夜透紫若加上合集,作品量是「八本多」,僅次於陳浩基。
在整理二十多年來這些推理小說的簡介,就算沒看過內容,也足以發現香港推理有以下趨勢:
(一)出版量和作者量持續上升,至今仍未見跌勢。
(二)原出版社由香港轉往台灣,或在香港出版後,授權在台灣出版。
(三)愈來愈多作家移居到海外。參與《偵探冰室》的女作家文善、夜透紫和柏菲思都不在香港。
(四)作品裡的香港元素逐漸增加,特別是《偵探冰室》的作者團隊(文善、夜透紫、冒業、柏菲思、望日、莫理斯、陳浩基、黑貓C、譚劍),作品裡的香港在地性和文本已經不可分割。
(五)出版質量顯著提升,從售出外語版的數量可見一斑,這些作家包括陳浩基、文善、黑貓C、莫理斯和夜透紫。
(六)作品在這幾年間相繼被改編成電影、舞台劇、音樂劇、圍讀等。
這裡要補充後面三點,而且互有關連。
除非一個作家刻意抽離或寫虛構、他方的背景,否則其作品必然具備在地色彩。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大部份作品以仙台為舞台,本人的理由是:比較好扯謊(因為是自己居住的城市)。Raymond Chandler的做法卻刻意得多:強調故事所在的洛杉磯背景,並寫得像書中人物般仔細,超乎一般的「情景交融」,而是寫出一個城市的性格來,包括這一段比喻:「The muzzle of the Luger looked like the mouth of the Second Street tunnel, but I didn’t move(Luger手槍的槍口看起來像第二街隧道的入口,但我沒有動)」
以我讀過的香港推理為例,用日本推理的說法,就是不少很本格派的香港推理,也有很社會派的成份。簡單來說,即使加入謎團,也非常重視在地性,而且偏向深沉,這算是香港推理的特別之處。
帶有異國風情的在地性對外地讀者肯定具吸引力,否則為什麼不繼續讀本國的小說?但這種吸引力仍然建基於故事本身的趣味,而且門檻不會過高,能夠引起外國讀者共鳴。美國有大量作家以非裔偵探或雙同性戀偵探為主角,甚至單純的警察小說,或主題過於美國,由於不符合華文推理讀者的閱讀口味,所以至今引進的數量不多。此外,大師級作家麥可.康納利(Michael Connelly)、杰弗里.迪弗(Jeffery Deaver)、李查德(Lee Child)等享負盛名的系列作,在華文出版界裡都斷尾。愛倫坡獎 (Edgar Awards)最佳長篇小說自從2017年的得獎作《墜落之前》(Before the Fall)後,就再也沒有一本出過繁體中文版。會出的原因恐怕是作者諾亞.霍利(Noah Hawley)是電視影集《冰血暴》(Fargo)的製作人,知名度高。
這種閱讀門檻是雙向的,反過來我們的作品輸出外地時,也一樣要面對。像陳浩基的《13.67》本身就是書寫當代香港的精彩作品,在推出時受各國讀者垂青。莫理斯的《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也是非常優秀的作品,但作品以十九世紀末的香港為背景,對外國讀者來說閱讀門檻不低,所以至今賣出的重要海外市場就是日本。可幸的是日本人一直都對香港(包括舊香港)很感興趣,所以這書在日本評價極高。
作品愈本土,也具備愈能賣往外地的元素,同樣,也愈能吸引跨界合作。
自陳浩基的《13.67》賣出影視版權,文善的《逆向誘拐》拍成同名電影,不同類型的改編一直不斷。改編成舞台或讀劇的包括《偵探冰室》幾個作者(陳浩基、莫理斯、望日和我)的作品。
最特別的例子,當數陳浩基的《網內人》,同名電視劇已經於6月26日開鏡,地點在韓國。
現在的觀眾不乏娛樂可選,但各國的影視製作人仍苦於尋找精彩的在地故事(或加以改編)賣向全球,而涉及推理和犯罪的劇集是最容易跨國的故事類型,因為箇中的人性掙扎不分國界不分種族。
在「香港推理書目」中,近二十年來的香港推理小說超過一百本,而且類型多元化,適合改編的可能性太多,視乎製作人願不願意找,單是五集《偵探冰室》就可以拍至少兩季電視劇。
這個本來只想方便學者和推理小說讀者的網頁(只有一頁,幾天後發現內容才太迅速變成七頁),沒想到引起廣大迴響,除了我預期的香港和台灣讀者,還包括能閱讀中文的日本讀者。你去查我的Twitter就看到。
此外,不同作家告訴我他們也寫過推理小說。有些是我認識而且看過的(如喬靖夫的《誤宮大廈》),但一時忘了。有些是我不認識的年輕作者的新作(如永若晴的《介錯人》)。有些是成名作家跨足推理的創作(如陳德錦在2017年出版的《獵貓者》)。梁科慶告訴我,《Q版特工》裡有三本作品他視為推理小說。另有讀者報料,東瑞也寫過青少年推理小說。
要不是整理書目,我不會知道原來錯過這麼多作品。這些我幾乎不知道其存在的小說,肯定會擴闊我對香港推理的想像,也很好奇,其他作家會怎樣在作品裡處理香港元素。
雖然沒看過書目裡的每一本書,但期待有機會能把全部作品都看一遍。
目前每月會增加一次新書進書目裡,預計在本年底會超過一百二十本。
我曾經編過〈香港科幻小說發展史〉,收錄在《免費之城焦慮症》一書裡,以夾敍夾議的形式記錄從上世紀至2019年的香港科幻發展軌跡,回想起來難免有錯漏,所以計劃參考推理書目的做法,整理廿一世紀香港科幻書目。
香港推理書目:連結
2023.7.7
(《字花‧別宇》第67期2023年8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