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書中的張愛玲
黃仲鳴
■鄭慧可遇不可求的珍本。作者提供圖片
吾友歐錫文,任職於中大圖書館,平時搜書不遺餘力。一日,途經東頭,忽見一阿婆擺地攤,蹲而看之、淘而翻之,不禁狂喜。蓋其中有不少竟是「珍寶」也。問價,竟低至兩元至五元一本。真真便宜透頂也。
歐錫文淘了一疊,可憐阿婆,擲下一百大元毋須找錢而去。隨電於吾,相約賞書。遂在中大飯廳而觀,中有侶倫、秦西寧、鄭慧、司馬文森等。我撿起秦西寧的《曲巷思仇》、鄭慧的《大廈狂想曲》,笑道:「你執到寶了,拿去新亞書店蘇教授那裡拍賣,準拍得三、四百元一本。」
秦西寧者,舒巷城也。可惜那部《曲巷恩仇》,甩皮甩骨,需好好釘裝;鄭慧的《大廈狂想曲》,「樣貌」雖殘,又沒了版權頁,但封面和內文,仍完好無缺。
這批書,全有「陳雲藏書」四字題簽。這個「陳雲」是誰?應當非今日著作多多的香港作家陳雲,也非中共已亡故的陳雲,當另有其人。這位陳雲先生,應是「民間讀書人」,而且還是頗有學問的陳雲。他在某君著的一部推理小說的首頁,標明是森林誠一原著。換言之,這位作家諳日文,譯之寫之而充己作,逃過很多人的目光,卻躲不過這位陳雲的銳目。
鄭慧近年在內地頗「紅」,無他,自從羅孚將她說成是岑凱倫後,內地一些研究者,不經考證,便紛紛「指鹿為馬」,盲從此說,先後有袁良駿、湯哲聲、閻純德等等,鬧出大笑話。
許定銘曾訪問鄭慧的姐姐鄭慧舒,指鄭慧(一九二四至一九九三)原名鄭慧嫻,五、六十年代以《紫薇園的秋天》、《紫薇園的春天》而紅於香港文壇,其時,岑凱倫可能尚未出世,她的作品在八十年代才「蜂擁」而出。鄭慧則已收山了。
鄭慧這部《大廈狂想曲》,彌足珍貴。〈楔子〉有云:
「有人批評我的小說,盡是些都市男女的生活縮影,洋場紳士的眾生相。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寫些以農村生活為背景的小說?或是勞苦群眾及無產階級間發生的故事?』我坦白的告訴他們:我對這些人物背景都不熟悉。不熟悉的東西就不敢寫……」
由此可見,鄭慧是個頗認真、嚴肅的作家。岑凱倫同寫都市男女,但格調比鄭慧為低。書中有段說及張愛玲:
「……君鈺……是一個小說迷,年青時看過張愛玲著的一本名叫『流言』的散文集,裡面有一篇是描寫在公寓頂層即景的,她把電車返廠的景象稱為『電車回家』,將它們當作一群有生命的動物……」
鄭慧是廣東人,在上海出生及長大,一九五○年代初才移居香港,對四十年代揚威上海的張愛玲當較熟悉。其時,張愛玲還未竄紅港台,夏志清還沒專文推介,鄭慧已率先寫進小說裡了。
鄭慧是個不可忽視的香港作家,值得我們研究。
(文匯報二0一一年十月四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