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許定銘:文史掌故期刊《大華》
近年內地讀書人對本港的文史掌故期刊情有獨鍾,一九六O及七O年代的《大成》、《大人》、《大大》、《掌故》……都奇貨可居,這些當年無人問津,三、五塊即能買到的舊期刊,突然售價急升,如今大概搶到近七十塊一冊,最近在某拍賣會上,由創刊號起連續一百期的《大成》,居然叫人以近萬塊拍走,即是近百元一冊,令人咋舌!
如今大家見到的同性質期刊《大華》,比先前所說的更罕見。論美觀,《大華》沒有刊中加插的彩色畫頁,較《大成》、《大人》略遜,若論內容,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大華》的內容非常豐富,依性質可分為:掌故、人物、藝術戲劇、政海軼聞、生活回憶、文物、詩聯和雜文等類。
《大華》由本港著名文史掌故專家高伯雨(1906~1992)主編,署筆名林熙,在一九六六年三月創辦的半月刊,每期三十二頁,出至一九六八年三月的第四十二期停刊;休刊兩年後,至七O年一月復刊,改為月刊,增至四十頁,不知再出了多少期,我見到的最後一期是一九七一年六月的第十二期,前後共五十餘冊。
高伯雨原名高貞白,是澄海的世家子弟,年輕時曾隨溥心畲習畫,一九二八年赴英求學,在劍橋修英國文學,後專研「掌故學」。一九三O年代起定居香港,曾任《中國晚報》、《人言報》和《自由人報》等的副刊編輯,曾出版《聽雨樓叢談》、《聽雨樓隨筆》……等雜文集。他是本港少數以搖筆桿謀生的文人,與本地文化人深交,曹聚仁、李輝英、簡又文、徐復觀、陳泰來……等均為《大華》撰稿,鼎力支持。
林熙(高伯雨)經常以作家自居而自嘲為「稿匠」,一個以爬格子謀生的稿匠為甚麼會出版雜誌呢?他在《大華》的創刊號上寫了篇〈大華誕生的故事〉,說起因是在宴會上他聽了朋友江君勸他出雜誌的一番話:「老兄性耽文史,又喜談掌故,現在有很多人喜歡這類的文章,有好的內容,不愁沒銷路,你不妨考慮考慮。」
就是這番話害他失眠了好幾個晚上,某日清晨到維多利公園散步,見「太陽從東邊起來,光照大地,過了十多天陰沉沉的日子,今早得見太陽,精神為之一振,似乎很有靈感」,便決定要辦份雜誌,希望它也如太陽般起於東方而光華四射,故名《大華》。《大華》主要刊登近六七十年的掌故、名人軼事、史實和秘聞。林熙愛歷史,卻又覺得一般的正史過於嚴肅而枯燥無味,讀來使人昏昏欲睡。故此,他希望《大華》的作者們能以說故事的筆觸去寫歷史、掌故,輕鬆有趣的故事肯定能吸引讀者。
《大華》的資本是林熙的妻子林翠寒提供的,他們預算拿一萬八千試辦一年半載,雖然這個數目在一九六O年代不算少,但要來辦雜誌卻是相當「小兒科」,儘管林熙「一腳踢」,編輯、較對、跑字房及印刷廠的打雜都包攬上身,每期自己寫幾篇稿(據方寬烈〈掌故家高貞白傳奇的一生〉說,高貞白在《大華》上的筆名有:林熙、呂文鳳、溫大雅、竹坂、夢湘、高適、西鳳……等,近二十個),又連載一些有價值的絕版書,以儘量節省稿費的支出,也僅能支持十期,幾乎把本錢蝕光。可幸的是《大華》「出路遇貴人」,而且也的確編得相當出色,得龍雲將軍的兒子龍繩勳支持,一下子介紹五百份訂戶,還加入作股東成為督印人,這實在是支强心針。凡親手辦過雜誌的人都知道,有這個數目訂戶在手,自然好辦事了。但,好景不常,長期訂戶也終會有完結的一天,《大華》出了兩年,到第四十二期,結果還是關門大吉。
林熙到底是有辦法的老文化人,《大華》停刊兩年後,得柯榮欣支持東山再起,林熙在一九七O年一月,《大華》復刊第一期(總四十三期)中,又寫了〈大華復刊的故事〉,交代重出江湖的事實,說是受到一些實業家的支持復刊。不過,文人做生意,娛己性常多於生意眼,結果是撐了一年多,最終還是逃不過永遠停刊的命運。
在資訊仍未發達的一九六O年代,一般報紙多靠副刊上的連載小說招徠,讀者追看小說,報紙的銷數才能得到保障。其實雜誌也是靠長篇連載來支撐的,林熙深明此理,故《大華》的長篇連載尤其較多,主要的是包天笑的〈釧影樓回憶錄〉、劉成禺的〈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世載堂雜憶續篇〉、黃秋岳的〈花隨人聖盦摭憶補篇〉、張謇的〈柳西草堂日記〉、陳彬龢的〈前塵夢影錄〉和秦仲龢譯寫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這些連載有些後來還出了單行本,很受歡迎!
〈釧影樓回憶錄〉的作者包天笑是江蘇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小說家,他這本回憶錄是本充滿趣味的歷史掌故,由一九四九年開始寫作,直寫至九十一歲才完成。他生活的那幾十年,正是中國最動盪的歲月,他寫的雖然是自己的回憶錄,其實也是中國文人現代史的演變,很可一讀。
〈洪憲紀事詩〉是袁世凱死後,兩廣監察使劉成禺陸續寫成發表,可惜因詩句過於抽象,一般讀者難以領會,於是廣搜資料牋注,而成書〈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抗戰末期劉成禺七十壽辰時,在渝州出版,但因當年印量少,好詩文人均聞其書而無法得讀,林熙費九牛二虎之力覓得孤本,遂連載於《大華》供同好欣賞。此外,劉成禺一九四六年在上海《新聞報》的副刊《新園林》上連載的《世載堂雜憶》,在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單行本時選稿甚嚴,有數萬字未曾選入,林熙聯絡劉成禺多年好友俊君,取得《世載堂雜憶》單行本以外的遺稿連載於此,是為《續篇》,使《大華》的讀者得窺全豹,十分難得。
〈花隨人聖盦摭憶補篇〉的作者黃濬,號秋岳,清京師大學堂學生,歷任北洋政府高官,他的〈花隨人聖盦摭憶〉以隨筆的文體,記述光緒、宣統至民國間的政治史蹟、風俗佚聞、內幕秘辛,曾出單行本,甚受歡迎。《大華》所連載的,實為此書未見刊行的補篇。
張謇是晚清的南通狀元,他的日記共有二十八冊,始記於他二十二時,直記到一九二六年,他七十四歲逝世止。由第二期起在《大華》連載至二十五期,改名為〈柳西草堂日記〉,據編者表示,原來張謇的日記分為上下兩半,上半部藏於南通一個文化機關,下半部藏香港,初期只根據影印資料排印,僅署〈張謇日記〉,後來知道有原名〈柳西草堂日記〉的事,故此恢復原名。
讀《大華》,我特別留意向晚、陳彬龢和蒙穗生,他們的文章不少,份量甚重。向晚是天津南開學校的舊人,曾留學日本帝國大學,一九三五年任職外交部,晚年居香港從事教育,他在本刊發表了〈記黄溯初先生〉、〈記天津八里台二三事〉、〈記許君遠、胡叙五〉、〈閑話乞丐〉……等,尤其分兩期刋出的〈新雙城記〉,記的是香港淪陷前後的生活趣事,讀之笑中有淚。陳彬龢在民國期間長期在文化界活動,與《申報》關係非常密切,他在此處發表了〈前塵夢影錄〉、〈我和申報〉、〈我和偽申報〉、〈我和徐采丞〉、〈留學日本的回憶〉、〈日本侵略中國一段秘史〉……,不單是報界的秘聞,其接觸面之廣,達民國文化界各階層,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掌故。而蒙穗生則發表過〈鄧鏗被暗殺的內幕〉、〈陳景華和棺材鋪鬥法〉、〈陳老煙槍殺新聞記者〉、〈胡漢民被蔣扣留始末〉……資料豐富,故事性强兼有趣味,甚具吸引力。
其他連載三幾期而受人重視的大文章,有陶拙庵的〈「皇二子」袁克文〉、南山燕的〈半生矛盾的周作人〉、省齋的〈憶知堂老人〉、如冰的〈胡適抗戰時的日記〉、醇廬的〈銀行外史〉、李輝英的〈文學革命第一個十年中的散文〉、容甫的〈哀香港〉、林熙的〈洪深大鬧大光明〉和〈丙午談往〉等,都是擲地有聲的鴻文,絕對不應錯過。
《大華》是份趣味性濃郁的文史掌故期刊,是同類雜誌中的上品,可惜的是停刊已近四十年,不容易得見!
──2010年9月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許定銘:杜漸和他的《開卷》
32開的《開卷》
16開的《開卷》
香港一向被譏為「文化沙漠」,而最受人輕視的,是香港的文學雜誌少,缺乏年輕人學習寫作及發表的園地。
說這種話的人,對香港的文壇根本不了解。其實,在過去一個世紀的後五十年,香港的文學雜誌,在任何一個年代,都在默默地存活。只不過因氣候欠佳,有的生存得不夠長久,有的活得不健康而已。但,無論是哪個年代,文學雜誌都存活於少數文學愛好者之中。
不信?且看我隨意寫下的:50年代我們有《文壇》、《天底下》、《五十年代》、《新青年》、《人人文學》、《青年文壇》、《熱風》、《文藝天地》、《文學世界》、《大學生活》、《海瀾》、《文藝新潮》、《文藝世紀》、《鄉土》……60年代我們有《新語》、《學生時代》、《華僑文藝》、《文藝》、《文藝季》、《伴侶》、《南燕》、《好望角》、《文藝線》、《水星》、《當代文藝》、《新聲》、《海光文藝》、《文藝伴侶》、《盤古》、《純文學》……
單舉了兩個年代,已可套句「不勝枚舉」了!更何況如《文壇》,由1950年出到1974年,《文藝世紀》由1957年出到1969年,跨越了兩個年代,培育文藝青年不少,成就斐然。不算《中國學生周報》、《青年樂園》和報紙上可供投稿的副刊,單計雜誌,隨手寫來的陣容已如此驕人,研究香港這20年的文學雜誌,其實是個很嚴肅,且值得重視的課題。從這些歷史事實去看,怎能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哩!
不過,單談書,純供愛書人讀的「書雜誌」,這幾十年的確很少,比較受人注意,且具影響力的,要數杜漸的《開卷》、《讀者良友》和馮偉才的《讀書人》了。
杜漸﹙1935—﹚原名李文健,本港出生的新會人,是個愛讀書,愛寫作的「書癡」。他熱愛文學,尤其愛讀科幻及推理小說,一生與書為伴,除了當編輯,還寫過及翻譯過不少書。常用的筆名有潘侶、李芃、穆川和孟德林等。重要的着述有《當代世界文談》(香港:萬源,1976)、《書海夜航》一集(北京:三聯,1980)、《當代外國作家與作品》(香港:海洋文藝,1980)、《書海夜航》二集(北京:三聯,1984)、《世界科幻文壇大觀》(香港:現代教育,1991)、《書癡書話》(香港:三聯,1992)、《偵探推理小說談趣》(香港:三聯1994)……共寫過及翻譯過數十本書。
他的小學階段在戰亂的香港、桂林、重慶等地累積完成,1950年離開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後,便回國升學。196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後進廣州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任編輯,開展其編輯生涯。1971年回港定居,1973年入《大公報》當副刊編輯及電訊翻譯。1978年自資創辦讀書雜誌《開卷》,1984年任三聯書店出版之《讀者良友》總編輯,1992年退休,移居加拿大多倫多之密西沙迦市。杜漸的退休生活,除了讀書、寫作及翻譯以外,還自學水墨畫,並進入當地的藝術學院,修習油畫,苦學近10年,當成大家了!
我1993年旅遊北美,造訪杜漸於其密市的鄉居,見書癡把千餘呎的地庫闢作書房,日日夜夜坐擁書城,其樂無窮,羨慕不已!在杜漸的慫恿下,我終於步其後塵,兩年後移居密西沙迦,與杜漸對門而居,兩家相距不足百步。自此兩名書癡朝夕相對,擁書數萬而啃,其樂無窮也!無奈遊子思鄉情切,我終於在2000年離密市賦歸。
回頭談談他的《開卷》。
文革接近尾聲的時候,杜漸覺得報館內的生活非常沉悶,工作頗不愉快,於是與藍真、古蒼梧、何達、陳琪、吳羊壁、潘耀明……等人參加了一個回國觀光的旅行團,結識了國內的文化人范用、董秀玉等人,玩得很開心。他在回我訪問的信中說:「在旅途中我們有感於打倒四人幫後的開放氣氛,相約回港後要辦刊物,我是個讀書迷,深感香港的讀書空氣差,很有必要提倡讀好書,就想辦一個介紹書的刊物,本來想同古仔(古蒼梧)合作的,但他要辦《八方》,於是我就獨力來搞。《開卷》的名也是古仔起的。」
回港後,杜漸坐言起行,辭去報館的編輯工作籌辦《開卷》。當時他父親李崧醫生有一層送給工人醫療所的寫字樓空置了,正好用「象徵性」的租金挪用作社址,加上不少朋友從社會上名人那裏邀來的重金廣告,很快的,《開卷》的創刊號便在1978年11月面世了。
《開卷》共出了三卷24期,分為大細開度本:第一卷1—7期為大32開本,每期160頁,用硬紙皮製殼,把七期書套成一厚冊,洋洋大觀,插在書架上,極具吸引力。1979年5月出了第七期暫停兩個月改版,至8月出第八期時,改為大度16開版,每期56頁,出至1980年12月的第24期停刊。大開度的《開卷》事後分裝釘成兩冊硬皮合訂本出售,更易保存。
《開卷》是本以談書為主的雜誌,〈創刊詞〉說「它的宗旨就是提倡讀書」,還說:
《開卷》這個刊名,顧名思義,有着「開卷有益」之意,我們希望它能對讀書界有益有利,樂趣無窮。同時《開卷》也表示它是一份開放性的刊物,Open Bookviews的Open,確是Open to Everyone的,我們歡迎各抒己見,在學術的領域,允許自由的切磋和爭論。杜漸說這段話是別有用心的:他任職報館的後期,曾翻譯了美國作家艾伯特‧馬爾兹(Albert Maltz)的《警官》,豈料給上級壓了稿,說是「這篇小說宣揚人性論」,報館不能發表;後來交給報外的文藝雜誌,排好了稿,打好大樣,編輯亦受壓,向杜漸表示:稿費照發,但小說則不能發表。令杜漸冒火三丈,更激發其出版讓作者「呼吸自由空氣」雜誌的決心。這應該是他出版《開卷》的原因之一。而他的〈馬爾兹和他的《警官》〉及翻譯的短篇小說《警官》,就發表在《開卷》的創刊號上。
《開卷》的封面和目錄式樣,都是文樓設計的,黑底襯托出從古碑拓來紅色的「開卷」二字,非常古雅、醒目。它的內容雖然多樣化,但都圍繞着「談書」這一主題,以創刊號為例,它一共有:特稿、書評、作家訪問、出版情報、書趣錄、世界刊物誌、世界文訊、作家與作品……等16個欄目,二十餘篇文章。封面乍看似隻蜘蛛,細看卻原來八爪以外,中間竟然是持矛的人型勇士,非常詭異。原來這是美國插畫家發拉捷達(Frank Frazetta)的傑作《蜘蛛人》。這期的《書籍藝術》欄,即以16頁圖文,詳細介紹這位馳名世界的插畫家,並總結出:
發拉捷達成功的秘密之一,就是他只畫他想畫的東西,雖然他是個插圖畫家,但他決不肯向低俗的要求屈服,而抱着藝術良心,將自己的才華,貢獻給這樣一種給人以很大欣賞興味的插圖藝術,使這種藝術開出奇花異葩。(頁103)撰稿者瑪瑙這段話,不僅說出發拉捷達的成就,還隱隱指出:無論藝術或文學創作,都應得到自由發揮的機會,才能顯示作者的思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這與杜漸發表《警官》的決心,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期之重頭文章還有劉以鬯的〈再記趙清閣〉,古蒼梧的訪問稿〈詩人卞之琳談詩與翻譯〉及〈卞之琳詩選〉、克亮(黃俊東)的〈逛書店〉、侶倫的〈一本過時的禁書〉等,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文章。此外,《開卷》最具特色的,是每期都選刊一些與圖書有關的漫畫,博人一笑以外,寓意深遠,令人感觸甚深,歷久難忘。一般雜誌都會設《文訊》欄目,向讀者報導文壇訊息。不過,大多以補白形式出現,是用作填空白的可有可無的消息。但《開卷》卻煞費苦心,本冊用了12頁篇幅,撰文23段,網羅本月份全世界的「文事」組成的《世界文訊》,是愛書人必讀的資訊。
《開卷》的論文和作家訪問,是我最愛讀的部份,單單第一卷,我們還可讀到劉以鬯的〈《秋海棠劇本》是誰編的?〉、〈關於《雪垠創作集》〉、何達的〈艾青與詩朗誦〉、辛笛的〈狂臚文獻耗中年〉,和徐訏、姚雪垠、艾青、周而復、李輝英、茹志鵑等的訪問。
我特別愛32開的《開卷》,因為它像書,有書脊,插在書架上,隨時可見到。杜漸也對這七本《開卷》非常滿意,那為甚麼要改版呢?杜漸說:
因為當時香港大部份黃色刊物都是用32開的,《開卷》頭七本放在報攤,幾乎被同樣開本的黃色雜誌淹沒掉。發行公司建議改開本,認為這樣改一改會增加銷路。《開卷》改為16開後,雖然沒了書脊,不像第一卷的容易保存,但一切沒改變,依然擲地有聲。《作家訪問》一欄,訪問了端木蕻良、蕭軍、王蒙、丁玲……等作家。當時是文革後不久,國內的資訊還未大開放,這些受注目作家的訪問稿當然大受歡迎。除了原先的欄目外,還為三毛及兒童文學出過專輯。而最受我歡迎的,是增加了《作家研究》、《資料》和《愛書‧買書‧藏書》的專欄。
《作家研究》及《資料》有作家自己寫的,也有由評論家專論的,為我們推出了聞一多、錢鍾書、白采、蕭軍、舒新城、唐人、巴金、臧克家、陳翔鶴、朱湘、方敬、廬隱、東平……等的研究文章。執筆者除了本地學人,還有國內及海外的作家,資料翔實,一時無倆。
《愛書‧買書‧藏書》專欄,由老文化人翁靈文執筆,他走訪本港藏書家,為李翰祥、胡金銓、劉以鬯、金庸、黃俊東、陳存仁、許定銘、侶倫、林年同、林真、簡而清、張君默、吳其敏等人寫了專題訪問,把他們的愛書歷史及書房藏書實況,呈現於讀者眼前。這些文化人的書房,一向都是不容易供人參觀的,如非翁靈文的地位超然,絕對做不到。多年來我都期待翁靈文這些圖文並茂的訪問稿能出單行本,可惜直到如今仍未能見。翁老已騎鶴西去多年,要讀這批文章,恐怕仍得去翻《開卷》了!
翁靈文寫許定銘:開卷#16.1
24期的《開卷》,現今恐怕難以再見了,不過,據知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文學特藏」中收齊24本,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上網去讀。
《開卷》出了1980年12月第24期,無疾而終,卷末有〈《開卷》月刊停刊啟事〉,不長,僅抄如下:
本刊自一九七八年底創刊至今,共出版了二十四期,維持達兩年多,近因銷數不夠理想,成本日益增加,虧損良多,難以支撑,故決定停刊。文中之「現決定停刊,實有不得已之苦衷」頗堪玩味。杜漸在給我的信中說:
兩年來,蒙讀者、作者關懷愛護,各方友好鼎力匡助,給予我們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我們才可能在艱難情況下維持至今,現決定停刊,實有不得已之苦衷。臨歧之際,特向各方友好表示謝忱。
訂戶尚未滿期者,敬請就原訂閱處洽商處理,退還餘款。
……事實並不完全是這樣的,當然在香港這樣的商業城市,辦這樣一份讀書刊物,不虧損那是不可能的,但我們當時也不是不能辦下去,一方面是我已經心身很疲勞,另一方面也是因外因,這外因同當時停了好幾個刊物,有《海洋文藝》、《季候風》……有時「人在江湖」,很多事都無法自己作主,那是無可奈何的事!
《開卷》是我讀過本港水平最高的文學雜誌,後來杜漸進三聯書店,1984年主編《讀者良友》三年多,大抵因為是打工,不像《開卷》時自己做老闆那麼自由,那麼放,略為遜色了。20餘年過去了,我未見過有能及或超越它的,《開卷》之不能持續,實在是本港文學界之巨大損失!
──2006年5月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許定銘:跨年代的《文藝世紀》
《文藝世紀》創刊號
《文藝世紀》1967年合訂本
1950年代的香港文壇,是左右派唇槍舌劍、壁壘分明的日子。左派的《小朋友》、《青年樂園》、《茶點》和右派的《兒童樂園》、《中國學生周報》、《西點》,是明顯的競爭對手;至於1957年6月突然出現的《文藝世紀》,據說是針對《文學世界》而生的。可幸《文藝世紀》不像《文學世界》那麼短命,而能健康成長,跨越兩個年代,至1969年末,出了超過12年,凡151期,才無疾而終!在詬病為「文化沙漠」的香港,能出版超過10年的文學雜誌屈指可數,《文藝世紀》的存在,對那一代的文學青年影響至大,是值得我們提出來談談的!
我說《文藝世紀》是「突然出現」,不是沒有原因的。無論是誰,出版何種刊物,必有其理想,必有其籌備過程及艱苦。然而,我翻閱了數遍那本16開40頁的創刊號,既不見有〈創刊辭〉闡明其辦雜誌的理想,也不見有〈編後話〉述說創刊的甘苦,甚至連編輯的姓名亦欠奉,只以「文藝世紀編輯部」交代出「集體負責制」,及列明督印人為「盧野橋」,由上海書局發行而已;第二、第三期的封面都有說明是借用自齊白石的水墨,但創刊號那幅「小放牛」圖卻沒有說明。後來經羅琅指點,才知是李可染的傑作。凡此種種,都表明《文藝世紀》的創刊是急就章,籌備不足的。
以不足月而面世的《文藝世紀》,卻是內容充實、擲地有聲的:
在目錄頁排頭的,是《紀念屈原專頁》,此中包括了葉靈鳳的〈屈原‧楚辭和民俗〉、閑堂的〈屈原與神話〉和戴文斯的〈讀九歌圖〉,這個專輯雖然僅佔六頁,但圖文並茂,水平甚高。在凡圖片都要製電版的五十年代,肯花費數十平方吋的製版費,可見編者是很重視這個專頁的。
創刊號共24篇文章,除了上面說的專輯,連載的有曹聚仁的《魯迅年譜》、唐歌的歷史小說《桃花夫人》和愉園的〈略論《三國演義》〉。短篇小說有平可的〈職業〉和望雲的〈太太要知道〉,兩篇小說都有林擒的插圖,反映出編者除了重視文章的質素外,還注重刊物的藝術性。除了小說,創作方面還有侶倫、花庵、方南和陶紗的散文隨筆,柳木下和黃居素的新舊詩,高伯雨的小說劄記和黃蒙田的藝術評論。此外,還有不少翻譯作品,每期的封二、封三都專題介紹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是名副其實的「文藝」雜誌。
此中我特別注意黃石的翻譯,因我1967年在元朗鄉間曾和他作了大半年鄰居,當時只知道他是位「愛寫東西的老頭」,而不知道他是與鍾敬文、周作人等齊名的民俗學家(1)。他早年也搞翻譯,意大利文學巨著《十日談》的首個中譯本,即出自此君手筆。這期他譯了英國H. E. Bates的散文〈時間〉,編者在第二期才三百餘字的〈編後小記〉中,也特別提到黃石,他說:
黃石先生分期為本刊翻譯英國名家的散文選,今期﹙銘案:指第二期﹚先發表哲夫黎的〈七月的芳草〉和愛迭孫的〈扇子操〉。以後還陸續刊登共有十四位英國散文作家各家不同風格的作品。譯文後並有譯者對每一位作家和作品的簡短介紹,使讀者對作品有更多的理解。(2)這段話見於《文藝世紀》第一年(1957)七期中,唯一的編後話,也是編者唯一提及的撰稿者底介紹,可見編者非常重視黃石的這一組翻譯作品。
荒烟木刻:《魯迅北京故居》
首年的七期中,在十月份還編了個《魯迅先生逝世廿一周年紀念特輯》,這個專輯無論在質和量方面,都是創刊號的屈原專輯難望其項脊的。專輯中和魯迅有關的文章共15篇,佔了全刊的半數,除了本土作家所提供的稿件外,還有鷗閣譯增田涉的〈心隨東棹憶年華〉,乃係《魯迅與日本》的第一章,荒烟的木刻〈魯迅北京故居〉和知堂的〈魯迅的文學修養〉等。在1950年代,香港能約得周作人撰稿的雜誌只有極少數,而《文藝世紀》中卻經常可讀到知堂老人的文章。這個紀念魯迅的專輯,相信是當年港產雜誌中水平最高,而足可與國內一流文學刊物相比的。
以第一年來看,經常為《文藝世紀》寫小說的是侶倫、平可、望雲、阮朗、胡春冰、劉肇霖、西門穆等人,而為小說插圖的,則有林擒、鄭家鎮、任遜等;寫學術性、藝術性文章的,是知堂、曹聚仁、葉靈鳳、高伯雨、黃蒙田、藏園(苗秀)、朱省齋……等名家,葉靈鳳記蕭紅的〈寂寞灘頭十五年〉及〈望舒和災難的歲月〉是我較喜歡的兩篇。
讀完了第一年,我們那位非常低調,隱藏於幕後的「編者」總該出場了:
由創刊至結束,《文藝世紀》的社長和總編輯,都是筆名「夏果」的詩人源克平(1915-1985),他是廣東高鶴人,1937年畢業於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除了藝術評論,他還愛寫散文和詩,個人的專集只出過《石魚集》和《閑步集》,但1960年代本港文壇流行出合集,《五十人集》(香港:三育,1961)、《五十又集》(香港:三育,1962)、《新雨集》(香港:上海書局,1961)、《紅豆集》(香港:新綠出版社,1962)和《南星集》(香港:上海書局,1962)均收入他的作品,可見夏果當年在編務繁重的歲月中,還是很熱衷寫作的。
1985年夏果不幸因病去世,王乃凡撰悼念文章〈源克平和《文藝世紀》〉,讚揚這位沉默的文藝工作者,說「源克平先生以滿腔的熱情、全副的精力、熾烈的期望,奉獻給了《文藝世紀》,奉獻給了香港的文學事業」(3),是非常恰當的。
在談到他對《文藝世紀》的印象時,王乃凡還說:
源克平先生對真的善的美的中外文學藝術是十分執着的,都飽(包)含着感情的。《文藝世紀》在他的主持下,既不譁眾取寵,也不作無病呻吟,既對優秀的傳統文化讚美頌揚,也隨時代的脈搏共跳躍。他所選刊的中外古今文藝作品,無論是小說、詩歌、散文、劇本、作家介紹、攝影、美術作品以及各類文藝評論文章,都洋溢着對自己的祖宗故土,對世界各族人民和他們的文化的愛心和敬意。(4)《文藝世紀》是本港非常重要的文學雜誌,當年的作家學者在寫回憶性質的文章時,大多提到這本跨年代的長壽文藝雜誌,曹聚仁在他的〈海天談藪〉中說到,有人問他若袋中只夠錢訂一份雜誌時,該訂甚麼?曹聚仁立即介紹《文藝世紀》,因為「這一刊物確乎讓我們對於文藝這一部門的常識知道得很不少;而編者對於選用稿件,對於表達的文字技巧上,同樣是注重了的。」(5)
而葉靈鳳在《文藝世紀》出版滿十年時,也曾這樣讚許這份雜誌:
《文藝世紀》是一個已經有了十年歷史的純文藝刊物。一個銷路並不特別大,一直維持着一定水準的文藝月刊,在這裏居然能支持了十年,簡直是一個奇迹。如果說這個刊物已經有了甚麼成功,我覺得它的存在就是最大的成功。十年樹木,經過十年的灌溉,無論有人說香港是甚麼文藝沙漠,經過這樣長期的培育,撤下去的種子總有一些已經落地生根,發芽成長了。(6)是的!《文藝世紀》撒下去的種子,很多已經落地生根,發芽成長了,成了本港老中青代的文人,羅漫(羅琅)、范劍(海辛)、李怡、張君默、雪山櫻(林蔭)、陳浩泉、韓牧……都是在《文藝世紀》的搖籃中成長的。《文藝世紀》能在香港生存十二年半,比葉靈鳳說以上那段話時,更多活了兩年半,的確是個奇迹,因為香港是「文化沙漠」哩!其實,談香港的長壽文藝雜誌,應該順帶提提盧森的《文壇》,它自1950年初起在香港復刊,出至1974年12月停刊,歷時25年,比《文藝世紀》長一倍,影響更大!是更奇的奇迹!
侶倫在談到《文藝世紀》時,說:
它是同時期的一些以「文藝」標榜而實際是綜合性雜誌的刊物中較突出的一本。它的內容純粹是文藝性質的;而且也是較有份量的。因此出版後,頗受到注意。因為在此之前,香港還不曾有過像《文藝世紀》那樣風格的文藝刊物。……這不是同人雜誌,而是容納所有香港各方面作家作品的文藝刊物。(7)我非常同意《文藝世紀》是一份較突出的文藝刊物,尤其是最初的那幾年(1950年代),學術水平甚高,然而,卻不是「最好」的,起碼略遜於當年的《熱風》、《文藝新潮》和《人人文學》。至於「是容納所有香港各方面作家作品的文藝刊物」,則值得商榷,其實《文藝世紀》的作者群,只包括了當年國內及本港大部分左派作家的作品,中立或者右派名家,大都未見在此發表的。
羅孚在談《文藝世紀》時,就曾說過:「它(指《文藝世紀》)也並不是十分完美。『文革』未起以前,就感到它有最大的薄弱之處:不能使站在比較右邊的作者替它寫稿。」(8)而這才使他有了創辦容納左右兩派的,公開的純文藝刊物《海光文藝》的意念,希望填補《文藝世紀》的不足。
無論如何,《文藝世紀》在香港的文學史上,是佔有重要地位的。但以上的名家在讚許《文藝世紀》的成就時,都沒有談到其實質的貢獻。接觸香港文學半個世紀,我深深體驗到香港文學的沒落,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育新人的園地,如《熱風》和《文藝新潮》這些文學水平頗高的雜誌,雖然為文學青年帶來了高質素的滋養,卻沒有提供給他們發表的園地,使他們空有一身本領卻無法舒展,此所以在談到對年輕一代的栽培,他們是遠遠不及《青年樂園》、《中國學生周報》、《新青年》、《六十年代》及《文壇》等水平略低的雜誌的。
但《文藝世紀》則不同,在1958年1月號《文藝世紀》(總第8期)中,甚少出現的〈編後小記〉中,編者說了以下幾句話:
根據過去幾期的實際情況,我們給青年讀者的照顧還少,今後希望做到開闢一個「青年文藝創作」專欄,以副青年讀者及青年作者的要求。(9)於是,二月份的總第9期,即出現了供年輕人發表作品的《青年文藝專頁》,這期共發表了陳愚的〈寄遠方〉、佚君的〈回憶〉、馬笑的〈我的行裝〉和潔玲的〈一個棕色的青年〉等四篇,共佔兩頁。這以後,長期以來《青年文藝專頁》都成了《文藝世紀》最重要的特色,每期提供的版位多為2-4頁,甚至我見過最大篇幅的,是1967年12月號的共佔12頁,刊登了15篇作品。
《文藝世紀》的《青年文藝專頁》後期還設了《文藝信箱》,由高翔(何達)回答年輕人有關文藝的問題;在年輕作家的文章後,還請專人作短評以指導寫作。《青年文藝專頁》是最成功的青年園地,也是《文藝世紀》成功的要素之一,1960年代,《文藝世紀》由每期40頁,增版至48頁,有個時期還要把《青年文藝專頁》另出獨立的增刊本,附於每期的《文藝世紀》內送給讀者,可見是極受歡迎的,那真是《文藝世紀》的黃金時代!
《文藝世紀》的銷量長期處於二千五到五千冊間,除了本銷外,還銷行於南洋各地,成為新加坡教育當局指定的二十種學生課外良好讀物之一(10)。由於《文藝世紀》行銷海外,《青年文藝專頁》的作者來稿中,不少也來自南洋各地,故此,《文藝世紀》不單栽培了本地年輕的新一代,他還扶掖了南洋各地的青少年,其對文藝的貢獻是肯定的!有志於寫香港文學史的學者,絕對不能忽視!
注釋:
(1):詳情可見拙著〈被遺忘的民俗學家黃石〉,刊2006年3月19日《大公報》文學版。
(2):18。
(3):見《文匯報》1985年5月11日。
(4):仝上。
(5):轉引自侶倫的〈記《文藝世紀》〉,見《向水屋筆語》(三聯書店,1985)頁59。
(6):見葉靈鳳的《霜紅室隨筆》,刊1966年2月6日《新晚報》。
(7):〈記《文藝世紀》〉,見《向水屋筆語》(三聯書店,1985)頁57-58。
(8):見羅孚的〈《海光文藝》和《文藝世紀》〉(《南斗文星高》,天地,1993)頁275。
(9):見《文藝世紀》第8期,頁40。
(10):仝(3),見王乃凡的〈源克平和《文藝世紀》〉。
──2006年7月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許定銘:從書影看香港文學之五
他燃燒了荊棘
一九六O年代初,從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回港的文藝青年盧文敏(1939~),在教學之餘決心投入香港這塊「文藝沙漠」,開墾綠洲以惠後來的文藝「發燒友」。他不單自己努力創作小說以作典範,還出版期刊《文藝沙龍》,類似《中國學生周報》的《學生生活報》,後來還加入丁平主編的《文藝》月刊任編委……,可惜幾年後即偃旗息鼓涉海往寶島謀生。
盧文敏擅寫小說,他的短篇曾入選友聯的《新人小說選》和李輝英編的《短篇小說選》,又曾參與《靜靜的流水》和《五月花號》的出版,在《學生生活報》編過小說集《遲來的春天》……,是香港一九六O年代青年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可惜一直沒有他的消息。近日得好友小說家柯振中引見這位回港度假的文壇前輩,三人相談甚歡,他還贈我一冊《燃燒的荊棘》(台北縱橫詩社,1961),超過半世紀的詩集,珍貴異常。
盧文敏告訴我,除了文學小說,為了謀生他還用多個筆名創作及出版了數十本流行小說,而《燃燒的荊棘》則是他唯一的詩集,收創作四十多首,在書裏他用青春的歲月,唱出了生命的烈火,用詩歌熔解了西伯利亞的寒流,用烈火焚燬了滿途的荊棘,展示出新一代背負着時代的十字架,是一位熱血文藝青年,「以血去呼喊黎明,以淚去凝聚痛苦,以心去點燃火炬」的記錄!
《五月花號》的處女航
《五月花號》是一九五九年八月出版於台灣的一本集體創作集。由於本書的六位作者:余祥麟、朱韻成、胡振海、盧澤漢、鍾柏榆和張俊英,部是由香港去台灣升學的文藝青年,他們當時在香港青年文壇上早佔有一定的地位。
《五月花號》是一本詩、散文、小說集。還有李樸生、王藍和徐速等人的序。本書裏的文字雖然不是很成熟的作品,但正如徐速所說:「在這書裏,你可以聽到純真的笑,純真的哭,你可以看到青春生命的活動力,在陽光下跳躍,在黑暗中吶喊。」《五月花號》的編排有點類似《向日葵》,亦是作者們各自選好作品,冠以總題目,再合成一本厚厚的二百六十餘頁的《五月花號》。
余玉書(祥麟)是台灣海洋詩社的創辦人之一,他在本書裏的總目是《寒漠的憂鬱》,共有詩作二十一首,以白描及抒情為主。如〈十二月的夜晚〉一首中:
朱韻成(人木)曾經得過亞洲出版社亞洲小說徵文獎,曾參加過《靜靜的流水》的出版,同時也是本書裏水準最高的一位。他收在本書《秋月集》裏的有詩、散文、和小說。幾年前我讀《五月花號》時最喜歡他的小說〈狼群〉,那是一篇曾刊登於香港《文壇》月刊的短篇創作,述一位警官單獨到荒僻的雪地去追捕犯人,他捉到犯人回來時的一個晚上,被六、七十隻狼群襲擊,他們合力把狼擊退,而警官在極度疲勞中睡去,他以為犯人一定會趁機逃掉,然而當他醒來時,卻發現那個犯人仍和他在一起,使那位警官大感困惑「他為甚麼不逃呢?」我當時很欣賞他這篇小說,但漸漸發覺他這篇小說雖然含有一些哲理,卻與一些西部牛仔片太接近了,現在再讀,對其創作性不禁打了折扣。
此外,他的〈苦酒〉是一篇較為出色的短篇:主角是一個私生子,母親死了,他努力奮鬥而成了一位醫生,而撫育他的那位神父帶來了他那個窮愁潦倒而軟弱的父親。醫生以送錢給父親時欣賞他的難堪為樂,而父親則以酒精麻醉自己作為對昔往缺憾的補償。朱韻成處理這個故事,頗能扣人心弦,而且洶湧着兩代之間的暗流,寫得着實不錯。
胡振海(古月)的《野火集》以散文為主。他是個人道主義者,他信仰平等,他同情窮人,同情一切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不幸的人們。在本集中,他討論平等,為甚麼人可以霸佔世界,老鼠吃一些他們也生活在的土地上的東西,就會受到人的捕殺,他揭發人的醜惡:
盧澤漢(文敏)的《憂鬱,遠了》有詩、散文,也有小說。他的散文〈別了,香港〉敘述他離港返台升學,船要啓航時的情緒,寫來很真,很切。而〈接船〉一篇則是他回港渡假時,母親接船之情景,慈母愛子之心無微不至,由十二時一直等到晚飯時分,在碼頭的豪雨下等愛子的那份親情,感人甚深。至於其〈傳道者〉說傳教士不屈不撓的精神,亦使人起敬,較之那篇說愛的〈秋瑩姐〉要好多了。
鍾柏榆(星辰)的《追尋》主要的是詩和散文。我喜歡他的詩多於散文,有幾首短小精悍的小詩是我所喜受的,如〈爆竹〉
張俊英以小說為主,他的《靈泉集》裏除了小部分詩、散文,就是兩個短篇:〈艷遇〉、〈靜靜的愛河〉和中篇〈他鄉客〉。他選擇的題材趨近以適合大眾的社會小說為主,但卻因此而失了一種青春氣息及文藝調。〈艷遇〉是說一個捉狹的小故事,生動可愛而風趣。〈靜靜的愛河〉是一段傷感的愛情故事,或許可能是早期的作品,因此,在人物的安排及情節上實有可商榷的地方,如男女主角在戲院相遇,見過十次面,只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山盟海誓,共訂白頭,未免兒戲。〈他鄉客〉就朱自清的一句話:「你要光明,你自己去找」為中心,述一位女子在華僑家庭裏的悲劇,及一個青年奮鬥成功的經過,他在這裏只做到交待故事,若以小說衡之,則失掉重心,且〈他鄉客〉這個題目頗不切題。以張俊英的三篇小說來說,我還是較喜歡〈艷遇〉。
在《五月花號》的處女航中,我以為收穫最大的還是朱韻成和盧文敏。
──1970年12月
重讀《五月花號》
《五月花號》是一九五九年出版於台灣的詩、散文、小說合集。書中六位作者:余祥麟、朱韻成、胡振海、盧澤漢、鍾柏榆和張俊英,部是由香港去台灣升學的文藝青年。此書的編排是作者們自己選好作品,冠以各自的總目,再合成一冊厚厚的、二百六十餘頁的《五月花號》。書前還有李樸生、王藍和徐速的序。徐速說:「在這書裏,你可以聽到純真的笑,純真的哭,你可以看到青春生命的活動力,在陽光下跳躍,在黑暗中吶喊。」
六位作者中,鍾柏榆和張俊英沒有印象,其餘四位,我都知道或者認識:余祥麟即余玉書,台灣海洋詩社的創辦人,一九六O年代初從台灣回港,曾鼓吹「中國風文藝」,主編《文藝線》,如今居於温哥華。此中最有才華的是朱韻成(人木),一九五八年,以短篇小說《橋》奪亞洲出版社亞洲小說徵文獎,可惜一九六O年代赴美後,未見再寫作。胡振海(野火)回港後一直在學校裏教書,課餘熱心寫作,熱心推動香港中國筆會事務。
近年認識久已知道的盧澤漢(盧文敏),原來他的文藝生命最長也最燦爛,大學畢業後的四五十年,在香港教書、寫稿、出版,文藝一直在他的生命中燃燒,創作過千萬字小說。我的《五月花號》在一九七O年寫過《五月花號的處女航》(載拙著《書人書事》)後遺失了,今日得以重讀,是盧文敏所藏的珍本。
上官竹子的《夢之圓舞曲》
從六十年代初期開始學習寫作的文社人,能在短期內出版單行本小說集的,除了小清江﹙柯振中﹚外,就數到上官竹子。他們所不同的是柯振中其後不斷創作,出版單行本十多種,成為著名的海外華文作家;上官竹子結集出版其處女小說集《夢之圓舞曲》(台北儒林文社,1966)後,卻似曇花一現人間蒸發,希望只是我孤陋寡聞,他不再創作,卻在另一領域大發光芒,作出貢献。
上官竹子﹙1945~﹚原名朱國能,據說自十六歲開始,即從事寫作,其作品散見於《星島日報》、《華僑日報》、《文藝線》和《文壇》等報刊。一九六二至六三年間,上官竹子寫作甚勤,經常冠以儒林文社的名號,為《星島》的學生園地撰稿,寫得很不錯。不過,我卻注意到儒林文社似是一人文社,因除了他以外,好像再沒有其他人用這個文社的名義刊登文稿。其後,上官竹子加入《文藝線》團體,鼓吹「中國風」文學。六三年竹子赴台大升學,入中國文學系,學習之餘仍不斷努力創作。到一九六六年元月,在台灣出版其處女小說集《夢之圓舞曲》,由學生書局總經銷,香港則交中國風出版社代理。
《夢之圓舞曲》厚一六二頁,共收十一個短篇創作,據說都是他赴台以後的作品。書前有洪炎秋的〈序〉和作者自撰的〈創作中國風的文學〉﹙代序﹚,書後還有篇〈後記〉,交待出版的始末。關於「中國風」的問題,在六十年代的文社潮期間,曾引起不小的論戰,我不想舊事重提,只想看看竹子的小說。
上官竹子的小說題材,大致可分成兩類:〈南風吻面輕輕〉、〈夢之圓舞曲〉、〈滑過唇邊的吻〉、〈最後一輪落日〉、〈杜鵑花開時〉、〈幽情〉和〈遙遠的呼喚〉等七篇,是談愛情的;〈耶和華的眼淚〉、〈父與子〉、〈長夜〉和〈真〉等四篇,是社會性較強的。
寫這些小說的時候,竹子大約二十歲左右,社會觀察不夠深入,多寫戀愛是必然的事。在幾篇愛情小說中,寫得較好的是〈滑過唇邊的吻〉,這個小說以十四封沉落的情箋組成,是一個年輕人寫給情人的信,從單方面去敘述一段戀情。由他們的邂逅、發展,其中受到挫折、阻撓,最後到女方家長索「高價賣女」為止,處處散發出淡淡的哀愁與無奈。正因為是單方面發出的信,沒有對方的回應,留給讀者思考與擴展的空間,使這篇小說更能引人。年輕人感情豐富,對情愛有不正常的幻想,寫小說濫情,也是無可厚非的事;然而,若透過談情而大發謬論,強讀者看主人翁為自己的理想而辯論,卻是短篇小說的大忌。上官竹子在〈杜鵑花開時〉、〈遙遠的呼喚〉和〈夢之圓舞曲〉中,都犯了這種錯誤。他利用小說中男女主角直接的對話,來討論了:胡適對中國文學的貢獻、充滿自由學術研究的學府缺乏寫作自由、中國教育的失敗、寫實主義好還是意識流好……等嚴肅問題,把戀愛的氣氛全搞垮了。談情說愛就談情說愛,何必把這些問題,一點也不婉轉地硬塞進去!
涉及社會問題的幾篇,上官竹子似乎偏愛〈真〉,而把它排在書的最前列。〈真〉寫年輕的周燦四九年由大陸落到香港,因失業而誤入黑社會,被訓練成地下賭場的「荷官」,卻在一次打鬥中受傷,且被關到牢中一月。出獄後,轉做正行;卻因妻子交通失事住院,需要一筆為數不少的醫藥費,被迫跟隨舊日「大佬」去爆竊。終於在得手之時為同黨所殺。
此篇寫得最長,幾佔全書的四分之一。雖然小說的最後,給人意外的結局,然而,年輕的竹子到底是閱歷不足,經驗尚淺,故事發展的環境描述欠缺,而周燦的面目也很糢糊。他給我們的,只是個社會故事而已,談不上具深度的文學作品。
反而,我比較欣賞他早期的〈耶和華的眼淚〉。
〈耶和華的眼淚〉的結尾處,註明「脫稿於五十二年(即一九六三)三月十二日。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晚重寫於竹子樓。」
一個作家為什麼會重寫一篇作品?理由很簡單:他不滿意以前所寫的,卻又偏愛那個題材,重寫是自然的事。很明顯,這是上官竹子在港讀中學時的最愛。故事很簡單:就讀教會中學的孝全,因家裏太窮困,無錢購買學校為擴建校舍而推出的換物券;為了不想在同學面前太難堪,終於從父親的錢包裏,偷了三十塊,以滿足班主任的最低要求。
我不知道上官竹子在港時讀的是哪間中學,但,孝全的遭遇普遍存在於我們那一代中學生的身上,讀來使人產生共鳴;不管是他親自目睹的,或者是聽來的故事,卻很能反映現實。竹子在這個小說裏已灌注了真切的感情,為它賦與了生命!
上官竹子是文社潮時期的代表人物,到台灣升學照道理會更豐富他的寫作生命,可是,我卻沒有再讀到他其他的作品。在〈南風吻面輕輕〉的最後,他有這樣的一段話:
──二零零零年七月刊於《文學世紀》第四期
一九六O年代初,從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回港的文藝青年盧文敏(1939~),在教學之餘決心投入香港這塊「文藝沙漠」,開墾綠洲以惠後來的文藝「發燒友」。他不單自己努力創作小說以作典範,還出版期刊《文藝沙龍》,類似《中國學生周報》的《學生生活報》,後來還加入丁平主編的《文藝》月刊任編委……,可惜幾年後即偃旗息鼓涉海往寶島謀生。
盧文敏擅寫小說,他的短篇曾入選友聯的《新人小說選》和李輝英編的《短篇小說選》,又曾參與《靜靜的流水》和《五月花號》的出版,在《學生生活報》編過小說集《遲來的春天》……,是香港一九六O年代青年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可惜一直沒有他的消息。近日得好友小說家柯振中引見這位回港度假的文壇前輩,三人相談甚歡,他還贈我一冊《燃燒的荊棘》(台北縱橫詩社,1961),超過半世紀的詩集,珍貴異常。
盧文敏告訴我,除了文學小說,為了謀生他還用多個筆名創作及出版了數十本流行小說,而《燃燒的荊棘》則是他唯一的詩集,收創作四十多首,在書裏他用青春的歲月,唱出了生命的烈火,用詩歌熔解了西伯利亞的寒流,用烈火焚燬了滿途的荊棘,展示出新一代背負着時代的十字架,是一位熱血文藝青年,「以血去呼喊黎明,以淚去凝聚痛苦,以心去點燃火炬」的記錄!
《五月花號》的處女航
《五月花號》是一九五九年八月出版於台灣的一本集體創作集。由於本書的六位作者:余祥麟、朱韻成、胡振海、盧澤漢、鍾柏榆和張俊英,部是由香港去台灣升學的文藝青年,他們當時在香港青年文壇上早佔有一定的地位。
《五月花號》是一本詩、散文、小說集。還有李樸生、王藍和徐速等人的序。本書裏的文字雖然不是很成熟的作品,但正如徐速所說:「在這書裏,你可以聽到純真的笑,純真的哭,你可以看到青春生命的活動力,在陽光下跳躍,在黑暗中吶喊。」《五月花號》的編排有點類似《向日葵》,亦是作者們各自選好作品,冠以總題目,再合成一本厚厚的二百六十餘頁的《五月花號》。
余玉書(祥麟)是台灣海洋詩社的創辦人之一,他在本書裏的總目是《寒漠的憂鬱》,共有詩作二十一首,以白描及抒情為主。如〈十二月的夜晚〉一首中:
長春籐的手足默默地伸長,除了在詩的語言上不夠成熟外,意境已是頗美的了。此外〈蟲聲〉:
攀上妳院子裏的短牆,
窗外的霧該更濃了,
在這微帶着寒意的初冬晚上。
沒有星的晚上,也是一篇頗為可愛的小詩。至於他用作總目的那篇述蘇武牧羊故事的長詩──〈寒漠的憂鬱〉卻是較弱的一環。對於余玉書,我是喜歡他的散文較詩多些。
回憶像深秋的涼風,
冷漠地,飄落我心樹苦悶的黃葉。
於是,乃有往事的蟲聲,
從遠處的草叢中曳起。
朱韻成(人木)曾經得過亞洲出版社亞洲小說徵文獎,曾參加過《靜靜的流水》的出版,同時也是本書裏水準最高的一位。他收在本書《秋月集》裏的有詩、散文、和小說。幾年前我讀《五月花號》時最喜歡他的小說〈狼群〉,那是一篇曾刊登於香港《文壇》月刊的短篇創作,述一位警官單獨到荒僻的雪地去追捕犯人,他捉到犯人回來時的一個晚上,被六、七十隻狼群襲擊,他們合力把狼擊退,而警官在極度疲勞中睡去,他以為犯人一定會趁機逃掉,然而當他醒來時,卻發現那個犯人仍和他在一起,使那位警官大感困惑「他為甚麼不逃呢?」我當時很欣賞他這篇小說,但漸漸發覺他這篇小說雖然含有一些哲理,卻與一些西部牛仔片太接近了,現在再讀,對其創作性不禁打了折扣。
此外,他的〈苦酒〉是一篇較為出色的短篇:主角是一個私生子,母親死了,他努力奮鬥而成了一位醫生,而撫育他的那位神父帶來了他那個窮愁潦倒而軟弱的父親。醫生以送錢給父親時欣賞他的難堪為樂,而父親則以酒精麻醉自己作為對昔往缺憾的補償。朱韻成處理這個故事,頗能扣人心弦,而且洶湧着兩代之間的暗流,寫得着實不錯。
胡振海(古月)的《野火集》以散文為主。他是個人道主義者,他信仰平等,他同情窮人,同情一切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不幸的人們。在本集中,他討論平等,為甚麼人可以霸佔世界,老鼠吃一些他們也生活在的土地上的東西,就會受到人的捕殺,他揭發人的醜惡:
鱷魚在吃人之前,總是要流幾滴眼淚的,但人在吃人之前,卻猙獰地狂笑。他寫得非常激動,為人類伸不平,為小動物呼冤,正由於如此,含有太多的說教味,失去文藝性,不免有點枯燥。
用右手殺人的人,不斷地讚美他左手的清白。
老虎在吞食人的時候,把骨頭棄置在地上,但人在吃人的時候,卻連骨頭也吞進肚子裏去。
盧澤漢(文敏)的《憂鬱,遠了》有詩、散文,也有小說。他的散文〈別了,香港〉敘述他離港返台升學,船要啓航時的情緒,寫來很真,很切。而〈接船〉一篇則是他回港渡假時,母親接船之情景,慈母愛子之心無微不至,由十二時一直等到晚飯時分,在碼頭的豪雨下等愛子的那份親情,感人甚深。至於其〈傳道者〉說傳教士不屈不撓的精神,亦使人起敬,較之那篇說愛的〈秋瑩姐〉要好多了。
鍾柏榆(星辰)的《追尋》主要的是詩和散文。我喜歡他的詩多於散文,有幾首短小精悍的小詩是我所喜受的,如〈爆竹〉
嘆一聲命運,喊一句不平很有自由詩的味道。又如〈淚〉:
叫破喉嚨,叫掉生命
灑一地鮮紅的血,碎骨粉身
只聞笑謔,沒人憑弔
淚如舟子也是一些精鍊的詩句。
自眼睛的港口駛出來
張俊英以小說為主,他的《靈泉集》裏除了小部分詩、散文,就是兩個短篇:〈艷遇〉、〈靜靜的愛河〉和中篇〈他鄉客〉。他選擇的題材趨近以適合大眾的社會小說為主,但卻因此而失了一種青春氣息及文藝調。〈艷遇〉是說一個捉狹的小故事,生動可愛而風趣。〈靜靜的愛河〉是一段傷感的愛情故事,或許可能是早期的作品,因此,在人物的安排及情節上實有可商榷的地方,如男女主角在戲院相遇,見過十次面,只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山盟海誓,共訂白頭,未免兒戲。〈他鄉客〉就朱自清的一句話:「你要光明,你自己去找」為中心,述一位女子在華僑家庭裏的悲劇,及一個青年奮鬥成功的經過,他在這裏只做到交待故事,若以小說衡之,則失掉重心,且〈他鄉客〉這個題目頗不切題。以張俊英的三篇小說來說,我還是較喜歡〈艷遇〉。
在《五月花號》的處女航中,我以為收穫最大的還是朱韻成和盧文敏。
──1970年12月
重讀《五月花號》
《五月花號》是一九五九年出版於台灣的詩、散文、小說合集。書中六位作者:余祥麟、朱韻成、胡振海、盧澤漢、鍾柏榆和張俊英,部是由香港去台灣升學的文藝青年。此書的編排是作者們自己選好作品,冠以各自的總目,再合成一冊厚厚的、二百六十餘頁的《五月花號》。書前還有李樸生、王藍和徐速的序。徐速說:「在這書裏,你可以聽到純真的笑,純真的哭,你可以看到青春生命的活動力,在陽光下跳躍,在黑暗中吶喊。」
六位作者中,鍾柏榆和張俊英沒有印象,其餘四位,我都知道或者認識:余祥麟即余玉書,台灣海洋詩社的創辦人,一九六O年代初從台灣回港,曾鼓吹「中國風文藝」,主編《文藝線》,如今居於温哥華。此中最有才華的是朱韻成(人木),一九五八年,以短篇小說《橋》奪亞洲出版社亞洲小說徵文獎,可惜一九六O年代赴美後,未見再寫作。胡振海(野火)回港後一直在學校裏教書,課餘熱心寫作,熱心推動香港中國筆會事務。
近年認識久已知道的盧澤漢(盧文敏),原來他的文藝生命最長也最燦爛,大學畢業後的四五十年,在香港教書、寫稿、出版,文藝一直在他的生命中燃燒,創作過千萬字小說。我的《五月花號》在一九七O年寫過《五月花號的處女航》(載拙著《書人書事》)後遺失了,今日得以重讀,是盧文敏所藏的珍本。
上官竹子的《夢之圓舞曲》
從六十年代初期開始學習寫作的文社人,能在短期內出版單行本小說集的,除了小清江﹙柯振中﹚外,就數到上官竹子。他們所不同的是柯振中其後不斷創作,出版單行本十多種,成為著名的海外華文作家;上官竹子結集出版其處女小說集《夢之圓舞曲》(台北儒林文社,1966)後,卻似曇花一現人間蒸發,希望只是我孤陋寡聞,他不再創作,卻在另一領域大發光芒,作出貢献。
上官竹子﹙1945~﹚原名朱國能,據說自十六歲開始,即從事寫作,其作品散見於《星島日報》、《華僑日報》、《文藝線》和《文壇》等報刊。一九六二至六三年間,上官竹子寫作甚勤,經常冠以儒林文社的名號,為《星島》的學生園地撰稿,寫得很不錯。不過,我卻注意到儒林文社似是一人文社,因除了他以外,好像再沒有其他人用這個文社的名義刊登文稿。其後,上官竹子加入《文藝線》團體,鼓吹「中國風」文學。六三年竹子赴台大升學,入中國文學系,學習之餘仍不斷努力創作。到一九六六年元月,在台灣出版其處女小說集《夢之圓舞曲》,由學生書局總經銷,香港則交中國風出版社代理。
《夢之圓舞曲》厚一六二頁,共收十一個短篇創作,據說都是他赴台以後的作品。書前有洪炎秋的〈序〉和作者自撰的〈創作中國風的文學〉﹙代序﹚,書後還有篇〈後記〉,交待出版的始末。關於「中國風」的問題,在六十年代的文社潮期間,曾引起不小的論戰,我不想舊事重提,只想看看竹子的小說。
上官竹子的小說題材,大致可分成兩類:〈南風吻面輕輕〉、〈夢之圓舞曲〉、〈滑過唇邊的吻〉、〈最後一輪落日〉、〈杜鵑花開時〉、〈幽情〉和〈遙遠的呼喚〉等七篇,是談愛情的;〈耶和華的眼淚〉、〈父與子〉、〈長夜〉和〈真〉等四篇,是社會性較強的。
寫這些小說的時候,竹子大約二十歲左右,社會觀察不夠深入,多寫戀愛是必然的事。在幾篇愛情小說中,寫得較好的是〈滑過唇邊的吻〉,這個小說以十四封沉落的情箋組成,是一個年輕人寫給情人的信,從單方面去敘述一段戀情。由他們的邂逅、發展,其中受到挫折、阻撓,最後到女方家長索「高價賣女」為止,處處散發出淡淡的哀愁與無奈。正因為是單方面發出的信,沒有對方的回應,留給讀者思考與擴展的空間,使這篇小說更能引人。年輕人感情豐富,對情愛有不正常的幻想,寫小說濫情,也是無可厚非的事;然而,若透過談情而大發謬論,強讀者看主人翁為自己的理想而辯論,卻是短篇小說的大忌。上官竹子在〈杜鵑花開時〉、〈遙遠的呼喚〉和〈夢之圓舞曲〉中,都犯了這種錯誤。他利用小說中男女主角直接的對話,來討論了:胡適對中國文學的貢獻、充滿自由學術研究的學府缺乏寫作自由、中國教育的失敗、寫實主義好還是意識流好……等嚴肅問題,把戀愛的氣氛全搞垮了。談情說愛就談情說愛,何必把這些問題,一點也不婉轉地硬塞進去!
涉及社會問題的幾篇,上官竹子似乎偏愛〈真〉,而把它排在書的最前列。〈真〉寫年輕的周燦四九年由大陸落到香港,因失業而誤入黑社會,被訓練成地下賭場的「荷官」,卻在一次打鬥中受傷,且被關到牢中一月。出獄後,轉做正行;卻因妻子交通失事住院,需要一筆為數不少的醫藥費,被迫跟隨舊日「大佬」去爆竊。終於在得手之時為同黨所殺。
此篇寫得最長,幾佔全書的四分之一。雖然小說的最後,給人意外的結局,然而,年輕的竹子到底是閱歷不足,經驗尚淺,故事發展的環境描述欠缺,而周燦的面目也很糢糊。他給我們的,只是個社會故事而已,談不上具深度的文學作品。
反而,我比較欣賞他早期的〈耶和華的眼淚〉。
〈耶和華的眼淚〉的結尾處,註明「脫稿於五十二年(即一九六三)三月十二日。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晚重寫於竹子樓。」
一個作家為什麼會重寫一篇作品?理由很簡單:他不滿意以前所寫的,卻又偏愛那個題材,重寫是自然的事。很明顯,這是上官竹子在港讀中學時的最愛。故事很簡單:就讀教會中學的孝全,因家裏太窮困,無錢購買學校為擴建校舍而推出的換物券;為了不想在同學面前太難堪,終於從父親的錢包裏,偷了三十塊,以滿足班主任的最低要求。
我不知道上官竹子在港時讀的是哪間中學,但,孝全的遭遇普遍存在於我們那一代中學生的身上,讀來使人產生共鳴;不管是他親自目睹的,或者是聽來的故事,卻很能反映現實。竹子在這個小說裏已灌注了真切的感情,為它賦與了生命!
上官竹子是文社潮時期的代表人物,到台灣升學照道理會更豐富他的寫作生命,可是,我卻沒有再讀到他其他的作品。在〈南風吻面輕輕〉的最後,他有這樣的一段話:
這正像一陣夏天的驟雨,來得急促,也去得匆遽。雨終於會停止,就是下得最長久的雨,也有停止的時候。只是我覺得:上官竹子的這場雨,是停得太快了!
──二零零零年七月刊於《文學世紀》第四期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許定銘:從書影看香港文學之四
姚拓和《五里凹之花》
姚拓(1922~2009)一九五O年從南京到香港,不久即加入友聯出版社,曾任《中國學生周報》、《大學生活》社長與總編輯。一九五七年移居馬來西亞,歷任《學生周報》、《蕉風月刊》社長、馬來西亞友聯出版社及馬來西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編輯,一生與文化結緣,被稱為「蕉風之父」。他的創作以小說和戲劇為主,重要的作品有《二表哥》、《彎彎的岸壁》、《四個結婚的故事》、《五里凹之花》……等。
《五里凹之花》(馬來西亞蕉風出版社,1960)是篇二萬多字的中篇,寫投筆從戎的大學生唐上尉,一九四四年在雲南怒江邊的小鎮長安,和五里凹村長女兒小芳的戀愛故事。他們從相識到私訂終生,到小芳被迫嫁給早已訂親的十三歲少年,到他們得到好友周阿塞的協助私奔,最後過着愉快的生活……,以明確而輕快的調子,奏出一闋粉紅色的戀曲。
姚拓從事文化工作之前的一九四O年代,曾入伍當軍多年,他自「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步兵科」畢業後,轉戰中國南北各戰場,抗戰後期姚拓駐紮在雲南的保山,對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了解甚深,《五里凹之花》內民生風貌的描述來自真實體驗,感染力頗强。一九六五年,香港正文出版社加入了他的〈職業病〉和〈奇跡〉,也出過一版中篇小說集的《五里凹之花》。
小說家徐速
有八十後的周刊記者來訪,談一九六O年代香港出版的純文學期刊,談到《當代文藝》月刊時,我問他知道徐速嗎?小記搖搖頭。徐速(1924~1981)是香港著名的小說家,是「高原出版社」的創辦人,絕對不應這麼快被遺忘。
原名徐斌,字直平的徐速,是江蘇宿遷人,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西安分校,曾從軍,一九五O年抵港開始創作。一九五五年創辦《海瀾》文藝雜誌;一九六五年出版《當代文藝》月刊,至一九七九年才停刊,影響一代人,培育不少年輕作家。
徐速的著作甚多,最為人所知的是凡三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星星月亮太陽》,此書曾改編成電影、話劇、長篇廣播劇及電視連續劇,甚受歡迎,是香港文學史上暢銷書之一。徐速寫詩、散文及小說,而以長篇小說著名,除《星星月亮太陽》外,《櫻子姑娘》、《疑團》及由《媛媛》、《驚濤》和《沉沙》組成的《浪淘沙三部曲》都很受重視。
要了解徐速,最重要的資料是如今大家見到的《徐速卷》(香港三聯書店,1998),此書為《香港文叢》之一,全書近三十萬字,選輯了他的小說及散文外,還附錄圖片、小傳、年表及各家的評論。編者黃南翔是徐速一九六O年代編《當代文藝》時培養出來的得意弟子,資料翔實可靠!
中國當代文藝叢書
一九六O年代初的「文社潮」活動,為香港青年文壇帶來了新景象,同時也是「高原出版社」的黃金時代。除了徐速自己的創作,他還出版了幾十種以散文及小說為主的《中國當代文藝叢書》。這套叢書有劃一的封面設計:書名和作者用手寫置於左邊,右上則為一方《中國當代文藝叢書》的紅色印章。
叢書的作者多為當時的名家,隨手寫來即有:熊式一、黎錦揚、黃崖、李輝英、黃思騁、王敬羲、沙千夢、李素、思果 ……等。事隔五十年,「高原」的這批《中國當代文藝叢書》,除了徐速幾本特別好銷的《星星月亮太陽》、《櫻子姑娘》、《星星之火》、《第一片落葉》外,其他的已難得一見。
如今大家見到齊桓的《舊夢》,是一九六二年初版的,三十二開本,三四O頁,收〈八排徭之戀〉、〈罌粟花〉、〈禁果〉和〈舊夢〉四個短篇。齊桓是孫述憲的筆名,寫詩的時候叫夏侯無忌,一九五O年代活躍於香港文壇,曾主編《人人文學》。他的書不多見,初中的時候,我在圖書館裡讀到他的《八排徭之戀》,寫西南少數民族的戀愛故事,印象深刻。
《中國當代文藝叢書》中,我還有黃思騁的短篇小說集《貓蛋》、方紀谷(思果)的散文集《河漢集》、秋貞理的《心影集》和李素的詩集《遠了‧伊甸》,都是相當罕見的。
《靜靜的流水》
一九五O年代末至六O年代初,本港流行青年文友自資合作出版文集,這種風氣是由《靜靜的流水》(香港自由出版社,1959)引起的。
一九五九年春,一群活躍於香港青年文壇的年輕人:潘兆賢、梁文心、林炳昌、吳玉音、巫國芬……等人籌組出版文集,經幾個月的努力,《靜靜的流水》面世了,全書約六萬字,收散文及小說等二十九篇,還邀得易君左為書名題字,並以新詩《靜靜的流水》代序。書名頁前的空白頁上印了他們的心聲:
受《靜靜的流水》影響出版的青年合集還有:《沙漠的綠洲》(1959)、《靜靜的流水二集》(1960)、《棠棣》(1960)、《擷星》(1960)、《向日葵》(1960)、《綠夢》(1963)、《荒原喬木》(1963)、《戮象》(1964)……。
香港短篇之王
黃思騁(一九一九至一九八四)在他的短篇小說集《獵虎者》(香港高原出版社,一九六一)的自序中說:當年他已出版過十四個小說集單行本,約一百萬字,只是他創作的九分之一。換句話說,由一九五O至一九六一的十一年間,職業創作者黃思騁,就寫過九百萬字的短篇小說。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很多專業作家窮一生之力,也寫不出這個數量,而黃思騁不過只用了十一年,往後他的創作生涯還有二十多年,他的短篇究竟創作了多少,實在難以統計,我稱他為「香港短篇小說之王」一點也不誇張!
一九六一年黃思騁在馬來亞教書,好友徐速在高原出版社為他出了《獵虎者》和《貓蛋》兩本短篇小說集。這兩個集子合共四十多萬字,五十多個短篇,是黃思騁一九五O年代的精選集。徐速在《獵虎者》目錄頁後寫了篇《黃思騁與〈獵虎者〉》,詳細地分析黃思騁的作品,他認為:黃思騁的短篇創作深受莫泊桑、傑克倫敦、毛姆、契可夫等人的影響,卻能跳出西洋名家的囿限而自成一格,在香港一九五O年代的作家中是少見的。
一般都認為:黃思騁前期的小說中,《落月湖》(一九五三年曾於人人出版社結集單行本)和《獵虎者》可作代表;前者寫一個醫生為自己的不小心診症而疚悔終生,後者寫年輕獵人要殺虎為父報仇的故事,都收入這本《獵虎者》集中。
姚拓(1922~2009)一九五O年從南京到香港,不久即加入友聯出版社,曾任《中國學生周報》、《大學生活》社長與總編輯。一九五七年移居馬來西亞,歷任《學生周報》、《蕉風月刊》社長、馬來西亞友聯出版社及馬來西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編輯,一生與文化結緣,被稱為「蕉風之父」。他的創作以小說和戲劇為主,重要的作品有《二表哥》、《彎彎的岸壁》、《四個結婚的故事》、《五里凹之花》……等。
《五里凹之花》(馬來西亞蕉風出版社,1960)是篇二萬多字的中篇,寫投筆從戎的大學生唐上尉,一九四四年在雲南怒江邊的小鎮長安,和五里凹村長女兒小芳的戀愛故事。他們從相識到私訂終生,到小芳被迫嫁給早已訂親的十三歲少年,到他們得到好友周阿塞的協助私奔,最後過着愉快的生活……,以明確而輕快的調子,奏出一闋粉紅色的戀曲。
姚拓從事文化工作之前的一九四O年代,曾入伍當軍多年,他自「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步兵科」畢業後,轉戰中國南北各戰場,抗戰後期姚拓駐紮在雲南的保山,對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了解甚深,《五里凹之花》內民生風貌的描述來自真實體驗,感染力頗强。一九六五年,香港正文出版社加入了他的〈職業病〉和〈奇跡〉,也出過一版中篇小說集的《五里凹之花》。
小說家徐速
有八十後的周刊記者來訪,談一九六O年代香港出版的純文學期刊,談到《當代文藝》月刊時,我問他知道徐速嗎?小記搖搖頭。徐速(1924~1981)是香港著名的小說家,是「高原出版社」的創辦人,絕對不應這麼快被遺忘。
原名徐斌,字直平的徐速,是江蘇宿遷人,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西安分校,曾從軍,一九五O年抵港開始創作。一九五五年創辦《海瀾》文藝雜誌;一九六五年出版《當代文藝》月刊,至一九七九年才停刊,影響一代人,培育不少年輕作家。
徐速的著作甚多,最為人所知的是凡三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星星月亮太陽》,此書曾改編成電影、話劇、長篇廣播劇及電視連續劇,甚受歡迎,是香港文學史上暢銷書之一。徐速寫詩、散文及小說,而以長篇小說著名,除《星星月亮太陽》外,《櫻子姑娘》、《疑團》及由《媛媛》、《驚濤》和《沉沙》組成的《浪淘沙三部曲》都很受重視。
要了解徐速,最重要的資料是如今大家見到的《徐速卷》(香港三聯書店,1998),此書為《香港文叢》之一,全書近三十萬字,選輯了他的小說及散文外,還附錄圖片、小傳、年表及各家的評論。編者黃南翔是徐速一九六O年代編《當代文藝》時培養出來的得意弟子,資料翔實可靠!
中國當代文藝叢書
一九六O年代初的「文社潮」活動,為香港青年文壇帶來了新景象,同時也是「高原出版社」的黃金時代。除了徐速自己的創作,他還出版了幾十種以散文及小說為主的《中國當代文藝叢書》。這套叢書有劃一的封面設計:書名和作者用手寫置於左邊,右上則為一方《中國當代文藝叢書》的紅色印章。
叢書的作者多為當時的名家,隨手寫來即有:熊式一、黎錦揚、黃崖、李輝英、黃思騁、王敬羲、沙千夢、李素、思果 ……等。事隔五十年,「高原」的這批《中國當代文藝叢書》,除了徐速幾本特別好銷的《星星月亮太陽》、《櫻子姑娘》、《星星之火》、《第一片落葉》外,其他的已難得一見。
如今大家見到齊桓的《舊夢》,是一九六二年初版的,三十二開本,三四O頁,收〈八排徭之戀〉、〈罌粟花〉、〈禁果〉和〈舊夢〉四個短篇。齊桓是孫述憲的筆名,寫詩的時候叫夏侯無忌,一九五O年代活躍於香港文壇,曾主編《人人文學》。他的書不多見,初中的時候,我在圖書館裡讀到他的《八排徭之戀》,寫西南少數民族的戀愛故事,印象深刻。
《中國當代文藝叢書》中,我還有黃思騁的短篇小說集《貓蛋》、方紀谷(思果)的散文集《河漢集》、秋貞理的《心影集》和李素的詩集《遠了‧伊甸》,都是相當罕見的。
《靜靜的流水》
一九五O年代末至六O年代初,本港流行青年文友自資合作出版文集,這種風氣是由《靜靜的流水》(香港自由出版社,1959)引起的。
一九五九年春,一群活躍於香港青年文壇的年輕人:潘兆賢、梁文心、林炳昌、吳玉音、巫國芬……等人籌組出版文集,經幾個月的努力,《靜靜的流水》面世了,全書約六萬字,收散文及小說等二十九篇,還邀得易君左為書名題字,並以新詩《靜靜的流水》代序。書名頁前的空白頁上印了他們的心聲:
這是一份微薄而有熱忱的獻禮——獻給這個時代;獻給可敬仰的、孜孜不倦的、致力於文藝工作的先進者們,算是一聲迥音,一聲吶喊!《靜靜的流水》的作者們,都是那年代青年文壇的精英,除了上面提到的幾位,以五十年後的事實看,張曼儀、人木(朱韻成)、李海眉(李立明)、黃俊東、蘆荻、盧文敏等,都為香港文壇作出了不少貢獻。
受《靜靜的流水》影響出版的青年合集還有:《沙漠的綠洲》(1959)、《靜靜的流水二集》(1960)、《棠棣》(1960)、《擷星》(1960)、《向日葵》(1960)、《綠夢》(1963)、《荒原喬木》(1963)、《戮象》(1964)……。
香港短篇之王
黃思騁(一九一九至一九八四)在他的短篇小說集《獵虎者》(香港高原出版社,一九六一)的自序中說:當年他已出版過十四個小說集單行本,約一百萬字,只是他創作的九分之一。換句話說,由一九五O至一九六一的十一年間,職業創作者黃思騁,就寫過九百萬字的短篇小說。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很多專業作家窮一生之力,也寫不出這個數量,而黃思騁不過只用了十一年,往後他的創作生涯還有二十多年,他的短篇究竟創作了多少,實在難以統計,我稱他為「香港短篇小說之王」一點也不誇張!
一九六一年黃思騁在馬來亞教書,好友徐速在高原出版社為他出了《獵虎者》和《貓蛋》兩本短篇小說集。這兩個集子合共四十多萬字,五十多個短篇,是黃思騁一九五O年代的精選集。徐速在《獵虎者》目錄頁後寫了篇《黃思騁與〈獵虎者〉》,詳細地分析黃思騁的作品,他認為:黃思騁的短篇創作深受莫泊桑、傑克倫敦、毛姆、契可夫等人的影響,卻能跳出西洋名家的囿限而自成一格,在香港一九五O年代的作家中是少見的。
一般都認為:黃思騁前期的小說中,《落月湖》(一九五三年曾於人人出版社結集單行本)和《獵虎者》可作代表;前者寫一個醫生為自己的不小心診症而疚悔終生,後者寫年輕獵人要殺虎為父報仇的故事,都收入這本《獵虎者》集中。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從書影看香港文學之三
從書影看香港文學之三
許定銘
《文藝伴侶》
一九六O年代初,文藝青年吳炎連、王鷹夫婦及李怡、雙翼(吳羊璧)四人合力籌劃出版綜合性雜誌,由吳炎連負責出版社事務,雙翼、李怡組稿,畫家王鷹插畫;一九六三年一月,《伴侶》雜誌正式創刊。這份一般性的通俗半月刊很快贏得大量讀者的信任,銷量甚佳,高峰期超過萬本。熱愛文藝的年輕人充滿信心,着手再編一種以文藝為主的期刊,一九六六年四月,《文藝伴侶》面世了!
正方形二十開本(19x21cm)每期約七十多頁的《文藝伴侶》是本側重創作的純文藝期刊,每期均以大量篇幅發表小說、散文及新詩外,還有不少涉及畫壇、電影和文學的專論,比較特別的,是他們大量接受讀者投稿,為新人提供培植的園地。重要的長篇小說是三蘇以筆名史得連載的《不及格的人》,還有舒巷城、亦舒、盧因、盧文敏、林磊……等人的短篇小說,和柳木下、何達、蔡炎培、游社煖、聞江……等的新詩,在八月份的第四期,還辦了個《新詩特輯》,刊了二三十首創作,並由陶融(何達)寫了篇評論性的讀後感《一個好夢》。
和《文藝伴侶》同期而性質非常接近的文學期刊是《海光文藝》,此刊水平更高,可惜僅出十三期,於六七年一月停刊;想不到《文藝伴侶》比它更短命,才出了四期即夭折。
《新作品》雙月刊
《新作品》雙月刊是香港一九六O年代甚少人提及的青年雜誌,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創刊,我只見過三期,最後一期出於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五開本,五十頁,售價八角,以當年的物價計,不算便宜。
《新作品》是年輕人集資出版的文藝刊物,在創刊號封面內頁的〈我們的幾句話〉中,他們這樣說:
我們認為,一份刊物過於偏重某一方面都是不好的。堅持單己的創作理論而不願吸取別人的優點,無疑是宣告自己的藝術生命走向死亡。反之,如果一篇東西從頂至踵都是不折不扣外國式,那麼,他的成就也是極其有限的。我們相信,在文藝的領域裡,只有彼此吸收,互消短長,才能夠產生深刻地反映出這個時代的精神面貌的作品。
他們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一九六O年代的香港文藝流行着兩種不同的創作形式:一是主張從外國現代主義吸取營養,移植到中國文學創作的現代派,像《文藝》、《好望角》和《藍馬季》的作者群;一是主張以現實主義手法寫作的傳統派,如《文藝世紀》和《當代文藝》的作者們。他們表達的手法各異,經常互相攻訐,尤其在現代詩與自由詩的寫作上,發生過多次論戰。《新作品》的創辦人或許就是此中的夾縫人物,他們兩方面都接納,故此要辦一份較公開的刊物,盼能容納各類型的創作。
《新作品》每期所能容納的作品雖然有限,卻也有小說、詩歌、散文、評介和藝術等欄目,他們尤其重視新詩,每期均刋出好幾首,蔡炎培、白勺、溫乃堅、鄭牧川、劉修謙和羅幽夢等均有作品刊出。小說方面以劉一波、鄭碧城寫得較多,雖然不見出色,倒也中規中矩。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黃俊東在此寫過〈夏目潄石百年紀念〉、〈一本被忽視了的傳記文章〉、〈音樂與畫家〉和散文〈暑中雜記〉。其他還有孫淡寧的散文〈螞蟻〉和司馬長風的〈我居住過的三個城市〉。
司馬長風是香港重要的學人,他少年時代住在哈爾濱,青年時在北平生活,兩處共住了近三十年,後三十年則在香港渡過。在〈我居住過的三個城市〉中,他細述活潑的城市哈爾濱是中俄的混血城,北平則是中國最傳統的古城……,抒發出濃烈的鄉愁,卻深深地感慨「在兩三年前,下意識中,我還以為香港只是旅途中的一站,仍不作定居的打算,現在我已憬悟,香港可作是我最後的歸宿地了。」(頁十九)他絕對想不到日後自己要移居美國,更想不到剛抵埗未幾即魂喪異域!
在該文中,司馬長風還說初來香港時像去了異域生活,最大的障礙是「言語不通」。我一九七O年代與司馬長風往來頻密,知道他在香港生活大半生,廣東話還是一竅不通,北人學廣府話,難!
從所見的三期《新作品》看,這只是本水平不太高的文藝期刊,最初的兩期是依時出版的,第三期已脫期五個月才能面世,恐怕見不到第四期了。
──2010年4月
水禾田的少作
水禾田是香港著名的藝術家,在攝影和繪畫上都有傑出的成就,出過不少畫冊及攝影集,但他少年時代曾辦過文社,寫過詩和散文,編過文社刊物的事,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其少作則更難得見。如今大家見到這幅《晨風》的書影,即是水禾田於一九六七年的少作。
一九六O年代的香港,曾湧現過數百個由青少年人組成的文社,閱讀和寫作的風氣極盛,到一九七O年代風雲流散以後,這群文藝青年,大多寫作熱潮冷卻,只有少數仍在文藝圈子中默默耕耘,到世紀末由吳萱人寫了《香港文社史集》和《香港六七十年代文社運動整理及研究》作總結。
在眾多的文社中,有一個成立於一九六三年,前期叫「晨風文社」,後期叫「晨風文藝社」的組織,其成員中如今還活躍的是香港作家協會主席、《百家》雜誌的主編黃仲鳴和水禾田。當年他們的社刊是珍貴的鉛印刊物《晨風藝圃》。這本《晨風》是大三十二開本,三十四頁,出版於一九六七年二月,是「晨風」四周年社慶的紀念版,版權頁上列出當年的名家徐速、黄思騁、司馬長風和沙千夢作顧問。
紀念版《晨風》,封面以雪白的「晨風」,襯托初出的紅日,作者的寓意是以朝氣活躍的色彩和空間構成詩意的藝圃。
香江《怒濤》
一九六O年代香港文藝青年組織的文社,大部分都出有社刊,這些刊物以針筆蠟紙油印的居多,少有像《風雨藝林》、《晨風藝圃》、《藍馬季》等鉛印的;當年還是活版印刷年代,鉛印刊物要用字粒排版,每有特別字體或圖案,又得製電版,所費不菲,印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得花二三百塊,接近一個報館編輯的整份月薪。不過,熱血滿腔的文藝青年們,還是節衣縮食,把他們爬格子賺得的稿費,聚沙成塔的要出本鉛印的社刊,僅出一期的《怒濤》即是其中之一。
出版《怒濤》(香港海潮文社,1964)的「是一群血氣方剛的青年學生,在半工半讀的艱苦環境中,本着實幹苦幹的精神」而創辦。這本十六開本,三十二頁的小刊物,刊了論文、小說、散文、詩歌等近三十篇文章。海潮文社的主幹是高鳴、上官筠兒、上官文君等人,當年他們活躍於《星島日報》的《學生園地》(後改為《青年園地》)。尤其高鳴,除了寫文章外,還經常刊登素描的草稿,《怒濤》中所有插圖均由他包辦。
我與海潮文社的文友們從未謀面,承他們贈我既是創刊又是終刊的《怒濤》,存放近半世紀,今日整理舊物,重見此刊,想到當年的文藝青年,如今全變成文藝老年,不知他們是否還留在這南方小島,有沒有繼續創作,還是已飄流他方?
忘不了《青年文友》
我的少年時代在一九六O年代初。那時候,我們沒電腦、沒電視、沒遊戲機,甚至連收音機、麗的呼聲,也要等鄰居開了,站到人家門前或窗下「竊聽」。我的課外知識均來自閱讀,尤其是一些專供青少年作課外補充的雜誌讀得最多,此中最忘不了的,是《青年文友》。
《青年文友》是十六開約三十二頁的綜合性半月刊,內容有國學研究、科學新知、攝影、連環圖、遊戲、文藝……等多項。而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問答遊戲和學生園地。常識問答比賽的內容,多是中學生能力所能解答的,每次接到問題,我都會到圖書館去翻書,很多時都要花兩三小時才能答好題,把答案寄出,然後等待揭曉的時刻,享受那種「名登金榜」的榮譽。
一九六O年代初,香港學生文社如雨後春筍,發展得蓬蓬勃勃,很多文社人都把文章投到《青年文友》的學生園地發表,主要是它的稿費不錯,一篇幾百字的散文,通常都會有五元。在四毫子可買一本言情小說,一兩元可買到厚冊純文學創作的當年,這些稿酬是相當可觀的數目,也是我輩窮學生零用的主要來源。而學生園地也由每期兩頁而增至四、五頁,大受歡迎!
《青年文友》創刊於一九五二年初,一直出到一九六三年末才停刊,算是一份長壽的期刊。
許定銘
《文藝伴侶》
終刊號
一九六O年代初,文藝青年吳炎連、王鷹夫婦及李怡、雙翼(吳羊璧)四人合力籌劃出版綜合性雜誌,由吳炎連負責出版社事務,雙翼、李怡組稿,畫家王鷹插畫;一九六三年一月,《伴侶》雜誌正式創刊。這份一般性的通俗半月刊很快贏得大量讀者的信任,銷量甚佳,高峰期超過萬本。熱愛文藝的年輕人充滿信心,着手再編一種以文藝為主的期刊,一九六六年四月,《文藝伴侶》面世了!
正方形二十開本(19x21cm)每期約七十多頁的《文藝伴侶》是本側重創作的純文藝期刊,每期均以大量篇幅發表小說、散文及新詩外,還有不少涉及畫壇、電影和文學的專論,比較特別的,是他們大量接受讀者投稿,為新人提供培植的園地。重要的長篇小說是三蘇以筆名史得連載的《不及格的人》,還有舒巷城、亦舒、盧因、盧文敏、林磊……等人的短篇小說,和柳木下、何達、蔡炎培、游社煖、聞江……等的新詩,在八月份的第四期,還辦了個《新詩特輯》,刊了二三十首創作,並由陶融(何達)寫了篇評論性的讀後感《一個好夢》。
和《文藝伴侶》同期而性質非常接近的文學期刊是《海光文藝》,此刊水平更高,可惜僅出十三期,於六七年一月停刊;想不到《文藝伴侶》比它更短命,才出了四期即夭折。
《新作品》雙月刊
《新作品》雙月刊是香港一九六O年代甚少人提及的青年雜誌,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創刊,我只見過三期,最後一期出於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五開本,五十頁,售價八角,以當年的物價計,不算便宜。
《新作品》是年輕人集資出版的文藝刊物,在創刊號封面內頁的〈我們的幾句話〉中,他們這樣說:
我們認為,一份刊物過於偏重某一方面都是不好的。堅持單己的創作理論而不願吸取別人的優點,無疑是宣告自己的藝術生命走向死亡。反之,如果一篇東西從頂至踵都是不折不扣外國式,那麼,他的成就也是極其有限的。我們相信,在文藝的領域裡,只有彼此吸收,互消短長,才能夠產生深刻地反映出這個時代的精神面貌的作品。
他們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一九六O年代的香港文藝流行着兩種不同的創作形式:一是主張從外國現代主義吸取營養,移植到中國文學創作的現代派,像《文藝》、《好望角》和《藍馬季》的作者群;一是主張以現實主義手法寫作的傳統派,如《文藝世紀》和《當代文藝》的作者們。他們表達的手法各異,經常互相攻訐,尤其在現代詩與自由詩的寫作上,發生過多次論戰。《新作品》的創辦人或許就是此中的夾縫人物,他們兩方面都接納,故此要辦一份較公開的刊物,盼能容納各類型的創作。
《新作品》每期所能容納的作品雖然有限,卻也有小說、詩歌、散文、評介和藝術等欄目,他們尤其重視新詩,每期均刋出好幾首,蔡炎培、白勺、溫乃堅、鄭牧川、劉修謙和羅幽夢等均有作品刊出。小說方面以劉一波、鄭碧城寫得較多,雖然不見出色,倒也中規中矩。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黃俊東在此寫過〈夏目潄石百年紀念〉、〈一本被忽視了的傳記文章〉、〈音樂與畫家〉和散文〈暑中雜記〉。其他還有孫淡寧的散文〈螞蟻〉和司馬長風的〈我居住過的三個城市〉。
司馬長風是香港重要的學人,他少年時代住在哈爾濱,青年時在北平生活,兩處共住了近三十年,後三十年則在香港渡過。在〈我居住過的三個城市〉中,他細述活潑的城市哈爾濱是中俄的混血城,北平則是中國最傳統的古城……,抒發出濃烈的鄉愁,卻深深地感慨「在兩三年前,下意識中,我還以為香港只是旅途中的一站,仍不作定居的打算,現在我已憬悟,香港可作是我最後的歸宿地了。」(頁十九)他絕對想不到日後自己要移居美國,更想不到剛抵埗未幾即魂喪異域!
在該文中,司馬長風還說初來香港時像去了異域生活,最大的障礙是「言語不通」。我一九七O年代與司馬長風往來頻密,知道他在香港生活大半生,廣東話還是一竅不通,北人學廣府話,難!
從所見的三期《新作品》看,這只是本水平不太高的文藝期刊,最初的兩期是依時出版的,第三期已脫期五個月才能面世,恐怕見不到第四期了。
──2010年4月
水禾田的少作
水禾田是香港著名的藝術家,在攝影和繪畫上都有傑出的成就,出過不少畫冊及攝影集,但他少年時代曾辦過文社,寫過詩和散文,編過文社刊物的事,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其少作則更難得見。如今大家見到這幅《晨風》的書影,即是水禾田於一九六七年的少作。
一九六O年代的香港,曾湧現過數百個由青少年人組成的文社,閱讀和寫作的風氣極盛,到一九七O年代風雲流散以後,這群文藝青年,大多寫作熱潮冷卻,只有少數仍在文藝圈子中默默耕耘,到世紀末由吳萱人寫了《香港文社史集》和《香港六七十年代文社運動整理及研究》作總結。
在眾多的文社中,有一個成立於一九六三年,前期叫「晨風文社」,後期叫「晨風文藝社」的組織,其成員中如今還活躍的是香港作家協會主席、《百家》雜誌的主編黃仲鳴和水禾田。當年他們的社刊是珍貴的鉛印刊物《晨風藝圃》。這本《晨風》是大三十二開本,三十四頁,出版於一九六七年二月,是「晨風」四周年社慶的紀念版,版權頁上列出當年的名家徐速、黄思騁、司馬長風和沙千夢作顧問。
紀念版《晨風》,封面以雪白的「晨風」,襯托初出的紅日,作者的寓意是以朝氣活躍的色彩和空間構成詩意的藝圃。
香江《怒濤》
一九六O年代香港文藝青年組織的文社,大部分都出有社刊,這些刊物以針筆蠟紙油印的居多,少有像《風雨藝林》、《晨風藝圃》、《藍馬季》等鉛印的;當年還是活版印刷年代,鉛印刊物要用字粒排版,每有特別字體或圖案,又得製電版,所費不菲,印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得花二三百塊,接近一個報館編輯的整份月薪。不過,熱血滿腔的文藝青年們,還是節衣縮食,把他們爬格子賺得的稿費,聚沙成塔的要出本鉛印的社刊,僅出一期的《怒濤》即是其中之一。
出版《怒濤》(香港海潮文社,1964)的「是一群血氣方剛的青年學生,在半工半讀的艱苦環境中,本着實幹苦幹的精神」而創辦。這本十六開本,三十二頁的小刊物,刊了論文、小說、散文、詩歌等近三十篇文章。海潮文社的主幹是高鳴、上官筠兒、上官文君等人,當年他們活躍於《星島日報》的《學生園地》(後改為《青年園地》)。尤其高鳴,除了寫文章外,還經常刊登素描的草稿,《怒濤》中所有插圖均由他包辦。
我與海潮文社的文友們從未謀面,承他們贈我既是創刊又是終刊的《怒濤》,存放近半世紀,今日整理舊物,重見此刊,想到當年的文藝青年,如今全變成文藝老年,不知他們是否還留在這南方小島,有沒有繼續創作,還是已飄流他方?
忘不了《青年文友》
我的少年時代在一九六O年代初。那時候,我們沒電腦、沒電視、沒遊戲機,甚至連收音機、麗的呼聲,也要等鄰居開了,站到人家門前或窗下「竊聽」。我的課外知識均來自閱讀,尤其是一些專供青少年作課外補充的雜誌讀得最多,此中最忘不了的,是《青年文友》。
《青年文友》是十六開約三十二頁的綜合性半月刊,內容有國學研究、科學新知、攝影、連環圖、遊戲、文藝……等多項。而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問答遊戲和學生園地。常識問答比賽的內容,多是中學生能力所能解答的,每次接到問題,我都會到圖書館去翻書,很多時都要花兩三小時才能答好題,把答案寄出,然後等待揭曉的時刻,享受那種「名登金榜」的榮譽。
一九六O年代初,香港學生文社如雨後春筍,發展得蓬蓬勃勃,很多文社人都把文章投到《青年文友》的學生園地發表,主要是它的稿費不錯,一篇幾百字的散文,通常都會有五元。在四毫子可買一本言情小說,一兩元可買到厚冊純文學創作的當年,這些稿酬是相當可觀的數目,也是我輩窮學生零用的主要來源。而學生園地也由每期兩頁而增至四、五頁,大受歡迎!
《青年文友》創刊於一九五二年初,一直出到一九六三年末才停刊,算是一份長壽的期刊。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從書影看香港文學之二
從書影看香港文學之二
許定銘
《詩風》創刊號
《詩風》是香港的長壽詩刊,由黃國彬、羈魂、陸健鴻、譚福基等人創辦於一九七二年六月;王偉明、胡燕青和溫明不久加入,一直出版到一九八四年六月,共出一一六期。其後他們繼續出版《詩雙月刊》、《詩網絡》,為香港的詩世界支撐幾十年。
《詩風》的創刊號是四開(55x40cm)的單張報紙,就像現時打開的免費報紙般大小,一直出了四十八期,到第四十九期才改為三十二開的書型。最初的幾十期曾出過硬皮精裝的合訂本,據說只製作了幾十本。十多年前,記不起是羈魂還是吳萱人要了我的藏本,不知是送到中央圖書館,還是市政局的圖書館去了;想不到今日整理舊藏,竟翻出份創刊號來。創刊號《詩風》以粉藍色網底印了米開羅基羅的畫,發刊詞和創作則以黑色印在畫上。全份只有底面兩頁,發表了羈魂、野農、楚狂生、路雅、黃翔、舒文和李啟發的詩作,余子賢的〈詩餘偶記〉和懿言譯〈詩的藝術〉。他們在發刊詞中說:
《人人文學》
《人人文學》是香港一九五O年代一份重要的文學期刊,由黃思騁創辦於一九五二年五月二十日,至一九五四年八月一日停刊,共出三十六期。初期為月刊,二十五開本,約七十至八十多頁,後來改為半月刊,縮至五十頁。《人人文學》初期由黃思騁主編,後來改由夏侯無忌及力匡合編,最後則由力匡獨力執行。
《人人文學》盛名遠播,力匡在一篇回憶的文章〈《人人文學》、《海瀾》和我〉中說,他在《人人文學》停刊後移居新加坡,好些當地的文壇巨匠對他刮目相看,就因為他曾主編《人人文學》,令他受寵若驚。
《人人文學》的作者群以一九五O年代那批「綠背文學」作家為主:王是、路易士(紀弦)、皇甫光、慕容羽軍、桑簡流、蕭安宇(南宮搏)、費力……等,經常在此發表作品;尤其黃思騁、齊桓和力匡三位以寫作謀生的局內人,更是每期刊稿兩三篇。像黃思騁的《鼓浪嶼之夏》,連刊十多期,佔去篇幅不少。不是說他們的水平不高,但多刊自己人的稿,顯示門戶開放不足,讀者們自然日久生厭,無法吸引新血即影響銷路!
《人人文學》最令人懷念的地方是每期均以大量篇幅闢為《學生文壇》,培養新人,鼓勵學生創作,如今大家熟悉的崑南、盧因、蔡炎培、王敬羲、陸離等,都是從這裏成長起來的。
綻放的《詩朵》
一九五五年中,一群愛詩的初生之犢,由崑南帶領,在羅便臣道王無邪家裏立下宏願,要創辦一份不平凡的純文學期刊《詩朵》。他們是崑南、王無邪、蔡炎培和盧因,蔡炎培尚且振臂一呼:「崑南,你的理想很了不起。我願意為《詩朵》流最後一滴血!」
《詩朵》終於在八月一日創刊了,三十二開本,四十六頁,刊詩文近三十篇,他們用〈八月的火花〉作獻詩,唱出了代表他們靈魂心火所幻化的這顆《詩朵》,雖然是蒼白的,卻帶着無比的熱情,要在乾燥的土地上閃爍得更光、更亮!
創刊號中重要的創作是崑南〈生活裏的靈獻〉、〈裸靈斷片〉和藍子的〈醒喲,夢戀的騎士〉,無邪譯雪萊悼念濟慈的長詩〈愛杜納斯〉,和蔡炎培、盧因等人的作品。而最重要的是崑南用筆名班鹿所寫的論文〈免徐速的「詩籍」〉,對徐速的詩觀作了全面的抨擊,曾引起五十年代一場新詩的論戰。
據崑南及盧因的說法,《詩朵》月刊曾出三期,但資料顯示則只有兩期,我的創刊號是影印本,而且缺封面,只好提供九月號的第二期供大家欣賞,這期刊詩文約二十篇,多是崑南、無邪及一眾友人的作品。《詩朵》的封面設計及內頁插圖都很精采,不知是否王無邪的手筆?
《好望角》半月刊
我是透過《好望角》半月刊才知道台灣詩刊《創世紀》的。
一九六三年三月,由現代文學與美術協會出版,崑南和李英豪主編的《好望角》半月刊創刊了,八開八頁的報紙型,是當年香港很前衛的刊物,重點在藝術推介和現代文學創作。出滿十期後,改為三十二開書型本,再出三期,至是年十二月停刊。
在創刊號《好望角》的首頁,崑南發表了代創刊詞〈夢與証物〉,說明他們以農夫的心情去開墾及耕耘《好望角》,是《詩朵》、《新思潮》、《文藝新潮》、《香港時報》文藝版後的再次出發,為現代文學藝術作出畢生的奉獻。
因為崑南、李英豪與台灣的前衛詩人、作家熟稔,他們的來稿甚多,如:商禽、洛夫、葉珊、鄭愁予、白萩、陳映真、汶津、七等生……均有作品刊出;反而香港的僅有崑南、李英豪、尚木、梓人、炎培、金炳興、馬覺等十餘人。
《好望角》與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辦過一屆「一九六三~六四年度《好望角》文學創作獎」,由李英豪、葉維廉和崑南三人當評判,結果獲詩獎的是瘂弦和管管,其得獎作品前者是〈一九六三年詩抄〉、〈馬蒂斯〉和後者的〈四季流水〉、〈弟弟之國〉;小說獎只設一名,由陳映真的〈哦,蘇珊娜〉及〈將軍族〉奪得。
《南燕》月刊
如今大家見到的這本《南燕》月刊,是一九六三年元月在本港創刊的青年文藝期刊,十六開本三十二頁。
當年我剛開始學習寫作,創作慾旺盛,到處尋找青年刊物投稿,除了《中國學生周報》、《青年樂園》、《學生生活報》、《學生時代》、《青年文友》……外,某日在旺角界限街一間忘記了叫甚麼的書店裏,以五角錢買到這本《南燕》。是四十七年前的舊事了,我常常都說:人的記憶力最靠不住,《南燕》後來出過多少期,一點印象也沒有。老作家羅琅告訴我它只出了三幾期,好友海辛也在那兒寫過稿。可能正因為它歷史短,我沒機會投稿,所以記不清楚。
《南燕》是以中學生輔導讀物的身份登場的,打開這本刊物,我只認識寫散文〈說燕〉的葉靈鳳、寫〈作家筆名趣談〉的廣州教育工作者曹思彬,和當年還是年輕作者的呂達。這麼少知名作家的刋物,當年比較少見。
《南燕》的編者兼老闆陳滿棠是畢業於武漢大學的年輕人,他的家族原是經營飲食業的,他卻熱衷文藝,曾在「佐敦」開了間紹華圖書公司,《南燕》停刊後改出另一本期刊《少男少女》。可惜像陳滿棠這樣,不需要靠文藝謀生的「文藝發燒友」不多,否則香港就不會被冠上「文藝沙漠」的外號了!
許定銘
《詩風》創刊號
《詩風》是香港的長壽詩刊,由黃國彬、羈魂、陸健鴻、譚福基等人創辦於一九七二年六月;王偉明、胡燕青和溫明不久加入,一直出版到一九八四年六月,共出一一六期。其後他們繼續出版《詩雙月刊》、《詩網絡》,為香港的詩世界支撐幾十年。
《詩風》的創刊號是四開(55x40cm)的單張報紙,就像現時打開的免費報紙般大小,一直出了四十八期,到第四十九期才改為三十二開的書型。最初的幾十期曾出過硬皮精裝的合訂本,據說只製作了幾十本。十多年前,記不起是羈魂還是吳萱人要了我的藏本,不知是送到中央圖書館,還是市政局的圖書館去了;想不到今日整理舊藏,竟翻出份創刊號來。創刊號《詩風》以粉藍色網底印了米開羅基羅的畫,發刊詞和創作則以黑色印在畫上。全份只有底面兩頁,發表了羈魂、野農、楚狂生、路雅、黃翔、舒文和李啟發的詩作,余子賢的〈詩餘偶記〉和懿言譯〈詩的藝術〉。他們在發刊詞中說:
從事現代詩創作的詩人,一方面要繼往──繼承中國文學的優良傳統,一方面要開來──向那無垠的將來。……還要虛心地吸收外國大詩人……的優點,然後創出中國現代詩自己的面目。就是這些「詩風社」精神,讓他們在香港詩壇發出了光和熱!
《人人文學》
創刊號
《人人文學》是香港一九五O年代一份重要的文學期刊,由黃思騁創辦於一九五二年五月二十日,至一九五四年八月一日停刊,共出三十六期。初期為月刊,二十五開本,約七十至八十多頁,後來改為半月刊,縮至五十頁。《人人文學》初期由黃思騁主編,後來改由夏侯無忌及力匡合編,最後則由力匡獨力執行。
《人人文學》盛名遠播,力匡在一篇回憶的文章〈《人人文學》、《海瀾》和我〉中說,他在《人人文學》停刊後移居新加坡,好些當地的文壇巨匠對他刮目相看,就因為他曾主編《人人文學》,令他受寵若驚。
《人人文學》的作者群以一九五O年代那批「綠背文學」作家為主:王是、路易士(紀弦)、皇甫光、慕容羽軍、桑簡流、蕭安宇(南宮搏)、費力……等,經常在此發表作品;尤其黃思騁、齊桓和力匡三位以寫作謀生的局內人,更是每期刊稿兩三篇。像黃思騁的《鼓浪嶼之夏》,連刊十多期,佔去篇幅不少。不是說他們的水平不高,但多刊自己人的稿,顯示門戶開放不足,讀者們自然日久生厭,無法吸引新血即影響銷路!
《人人文學》最令人懷念的地方是每期均以大量篇幅闢為《學生文壇》,培養新人,鼓勵學生創作,如今大家熟悉的崑南、盧因、蔡炎培、王敬羲、陸離等,都是從這裏成長起來的。
綻放的《詩朵》
《詩朵》創刊號版權頁
《詩朵》創刊號極罕見,此為目錄頁。
第四、五頁
第六、七頁
第八、九頁
第十、十一頁
第二期
一九五五年中,一群愛詩的初生之犢,由崑南帶領,在羅便臣道王無邪家裏立下宏願,要創辦一份不平凡的純文學期刊《詩朵》。他們是崑南、王無邪、蔡炎培和盧因,蔡炎培尚且振臂一呼:「崑南,你的理想很了不起。我願意為《詩朵》流最後一滴血!」
《詩朵》終於在八月一日創刊了,三十二開本,四十六頁,刊詩文近三十篇,他們用〈八月的火花〉作獻詩,唱出了代表他們靈魂心火所幻化的這顆《詩朵》,雖然是蒼白的,卻帶着無比的熱情,要在乾燥的土地上閃爍得更光、更亮!
創刊號中重要的創作是崑南〈生活裏的靈獻〉、〈裸靈斷片〉和藍子的〈醒喲,夢戀的騎士〉,無邪譯雪萊悼念濟慈的長詩〈愛杜納斯〉,和蔡炎培、盧因等人的作品。而最重要的是崑南用筆名班鹿所寫的論文〈免徐速的「詩籍」〉,對徐速的詩觀作了全面的抨擊,曾引起五十年代一場新詩的論戰。
據崑南及盧因的說法,《詩朵》月刊曾出三期,但資料顯示則只有兩期,我的創刊號是影印本,而且缺封面,只好提供九月號的第二期供大家欣賞,這期刊詩文約二十篇,多是崑南、無邪及一眾友人的作品。《詩朵》的封面設計及內頁插圖都很精采,不知是否王無邪的手筆?
《好望角》半月刊
我是透過《好望角》半月刊才知道台灣詩刊《創世紀》的。
一九六三年三月,由現代文學與美術協會出版,崑南和李英豪主編的《好望角》半月刊創刊了,八開八頁的報紙型,是當年香港很前衛的刊物,重點在藝術推介和現代文學創作。出滿十期後,改為三十二開書型本,再出三期,至是年十二月停刊。
在創刊號《好望角》的首頁,崑南發表了代創刊詞〈夢與証物〉,說明他們以農夫的心情去開墾及耕耘《好望角》,是《詩朵》、《新思潮》、《文藝新潮》、《香港時報》文藝版後的再次出發,為現代文學藝術作出畢生的奉獻。
因為崑南、李英豪與台灣的前衛詩人、作家熟稔,他們的來稿甚多,如:商禽、洛夫、葉珊、鄭愁予、白萩、陳映真、汶津、七等生……均有作品刊出;反而香港的僅有崑南、李英豪、尚木、梓人、炎培、金炳興、馬覺等十餘人。
《好望角》與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辦過一屆「一九六三~六四年度《好望角》文學創作獎」,由李英豪、葉維廉和崑南三人當評判,結果獲詩獎的是瘂弦和管管,其得獎作品前者是〈一九六三年詩抄〉、〈馬蒂斯〉和後者的〈四季流水〉、〈弟弟之國〉;小說獎只設一名,由陳映真的〈哦,蘇珊娜〉及〈將軍族〉奪得。
《南燕》月刊
如今大家見到的這本《南燕》月刊,是一九六三年元月在本港創刊的青年文藝期刊,十六開本三十二頁。
當年我剛開始學習寫作,創作慾旺盛,到處尋找青年刊物投稿,除了《中國學生周報》、《青年樂園》、《學生生活報》、《學生時代》、《青年文友》……外,某日在旺角界限街一間忘記了叫甚麼的書店裏,以五角錢買到這本《南燕》。是四十七年前的舊事了,我常常都說:人的記憶力最靠不住,《南燕》後來出過多少期,一點印象也沒有。老作家羅琅告訴我它只出了三幾期,好友海辛也在那兒寫過稿。可能正因為它歷史短,我沒機會投稿,所以記不清楚。
《南燕》是以中學生輔導讀物的身份登場的,打開這本刊物,我只認識寫散文〈說燕〉的葉靈鳳、寫〈作家筆名趣談〉的廣州教育工作者曹思彬,和當年還是年輕作者的呂達。這麼少知名作家的刋物,當年比較少見。
《南燕》的編者兼老闆陳滿棠是畢業於武漢大學的年輕人,他的家族原是經營飲食業的,他卻熱衷文藝,曾在「佐敦」開了間紹華圖書公司,《南燕》停刊後改出另一本期刊《少男少女》。可惜像陳滿棠這樣,不需要靠文藝謀生的「文藝發燒友」不多,否則香港就不會被冠上「文藝沙漠」的外號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