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原」的一次異域接觸
許定銘
洛杉磯哈崗市某廣場有間專賣北方麵點的飯店,它的山東雞、窩貼和葱油餅都很出名,食客頗多,午飯及晚餐多高朋滿座,日日要排隊輪候。我獨愛它的「豆乾肉絲」,這味小菜切絲幼細,拌以韭菜兜亂,火候及油份適中,配半碗白飯,一餐相當和味。我最怕排隊輪候,總覺得像「等派米」,故此常午飯前的十一時半即到,飯後就到隔鄰的書店買報紙,掃一輪書架。
這間書店以賣報纸、禮品和六合彩為主,書只是聊備一格,以示書店是真有書賣的。店內左右兩排僅十個八個書櫃,賣的多為政治人物及經濟,文學書是鳳毛麟角,在架內排得疏疏落落,有些甚至以封面向外,圖為書少遮醜……。這樣的書店能買到甚麼,我次次都不存厚望。不過,有次我卻在這兒買到久違了巫寧坤的《一滴淚》,這說明了書店雖然小,有時還是會有好東西的。
今日走進書店,見書們搬到店內的右邊,左邊則騰出空置,這不是好現象,不是要關門,準是要分租一半另作他用。老板與其他顧客在閑扯,說是他要放放假啦,開書店二十多年都未放過假……。忽地眼前一亮,書架的高層居然密麻麻的排了幾格香港高原出版社的老書,我取了兩級小梯去看,有徐速的《去國集》、《印度王子與神猴》,黃崖的《紅燈》、《聖潔門》,力匡的《燕語》、《高原的牧鈴》和李輝英、張漱菡、黄思騁、慕容羽軍……等名家的作品,我取下來翻翻,多是一九七O年代的老書。
此中比較特別的,是一些稱為「種子文叢」的合集,這些每種輯文三四十篇的諸家合集,原是《當代文藝》周年紀念徵文的結集。一九六九年,《當代文藝》月刊創刊四周年舉辦徵文比賽,事後把徵文傑作輯成《苦戀》上下册出版,其後於一九七O年第二次徵文又出版了《我最難忘的一天》,及一九七二年的《苦與樂》,都是上下册共出兩本的。到一九七五年的《當代文藝》十周年,辦得更大型,請來了丁淼、司馬長風、余也魯、李輝英、慕容羽軍、柯振中……等多位名家作評判,該刊的編輯說,收到的應徵稿件,裝滿八個蘋果箱後還不停收到來件,事後出版了《代溝》和《動物與我》兩本徵文選集。
徐速辦徵文比賽,出版作品合集,除了說明他扶掖後進,為文壇培育新人的誠意,還反映他的商業眼光獨到:如此多作者的合集,別說讀者對諸家其中的幾位有興趣就會買書,單作者本身買來收藏或分贈友好,已是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不知何故,我一直忽略了《當代文藝》徵文這件事,也沒留意他們的結集。難得的是這小書店裡,居然差不多有齊四次徵文的成果,不知是否老板當年也參加過這些比賽,特意多取了貨以作留念?
我問老板何以會有這些老書,為什麼之前從未見過?話匣子一打開,年逾花甲的老人滔滔不絕地說:
你真識貨!這些是香港高原出版社出的書,就是寫《星星月亮太陽》的名作家徐速辦的。我年輕時在香港教書,愛寫東西,在徐速編的《當代文藝》投過稿,我家裡現在還有幾本《當代文藝》,都是刊登過我作品的。我移民過來開書店的那年徐速死了,出版社廉價清貨,有在那出版社上班的朋友把書批銷給我。
我過來開書店二十多年,賣剩的都堆在後面的貨倉裡,今年準備放半年價返香港玩玩,趁機會裝修,把倉底貨都翻出來了……。
老板平日都說普通話,大概難得有人跟他用廣東話交談,愈講愈興奮。看着他陶醉在過去的日子中,忽地我的思維卻飄到一九九五年的多倫多。那年我以投資移民的條件到加拿大開書店,在甚少華人居住的密西沙加市掛起在香港曾有二十年光輝日子的「創作書社」招牌,擺放的是我從香港運過去的那一百二十箱藏書,日日開門吃西北風,透過玻璃幕牆看室外的飄雪滿地……。忽地有日來了位在香港時的老主僱,我們興奮地交談,同墮時光隧道,回到一九七O年代在香港買書賣書的日子。如果我不回流香港,如果我繼續在那冰天雪地的北國賣中文書,我會不會和他一樣……
年近古稀了,再沒有「全部給我包起來」的豪氣,我把那批「高原」寶藏搬下來,每樣選了兩三本,一大堆的幾十册,搬到車上去。今次來洛杉磯,打算住幾個月,沒帶多少書,有了這批「高原寶藏」,不愁寂寞了!
──2013年歲末於洛杉磯
2014年2月23日刊《大公報‧文學》
許定銘
洛杉磯哈崗市某廣場有間專賣北方麵點的飯店,它的山東雞、窩貼和葱油餅都很出名,食客頗多,午飯及晚餐多高朋滿座,日日要排隊輪候。我獨愛它的「豆乾肉絲」,這味小菜切絲幼細,拌以韭菜兜亂,火候及油份適中,配半碗白飯,一餐相當和味。我最怕排隊輪候,總覺得像「等派米」,故此常午飯前的十一時半即到,飯後就到隔鄰的書店買報紙,掃一輪書架。
這間書店以賣報纸、禮品和六合彩為主,書只是聊備一格,以示書店是真有書賣的。店內左右兩排僅十個八個書櫃,賣的多為政治人物及經濟,文學書是鳳毛麟角,在架內排得疏疏落落,有些甚至以封面向外,圖為書少遮醜……。這樣的書店能買到甚麼,我次次都不存厚望。不過,有次我卻在這兒買到久違了巫寧坤的《一滴淚》,這說明了書店雖然小,有時還是會有好東西的。
今日走進書店,見書們搬到店內的右邊,左邊則騰出空置,這不是好現象,不是要關門,準是要分租一半另作他用。老板與其他顧客在閑扯,說是他要放放假啦,開書店二十多年都未放過假……。忽地眼前一亮,書架的高層居然密麻麻的排了幾格香港高原出版社的老書,我取了兩級小梯去看,有徐速的《去國集》、《印度王子與神猴》,黃崖的《紅燈》、《聖潔門》,力匡的《燕語》、《高原的牧鈴》和李輝英、張漱菡、黄思騁、慕容羽軍……等名家的作品,我取下來翻翻,多是一九七O年代的老書。
此中比較特別的,是一些稱為「種子文叢」的合集,這些每種輯文三四十篇的諸家合集,原是《當代文藝》周年紀念徵文的結集。一九六九年,《當代文藝》月刊創刊四周年舉辦徵文比賽,事後把徵文傑作輯成《苦戀》上下册出版,其後於一九七O年第二次徵文又出版了《我最難忘的一天》,及一九七二年的《苦與樂》,都是上下册共出兩本的。到一九七五年的《當代文藝》十周年,辦得更大型,請來了丁淼、司馬長風、余也魯、李輝英、慕容羽軍、柯振中……等多位名家作評判,該刊的編輯說,收到的應徵稿件,裝滿八個蘋果箱後還不停收到來件,事後出版了《代溝》和《動物與我》兩本徵文選集。
徐速辦徵文比賽,出版作品合集,除了說明他扶掖後進,為文壇培育新人的誠意,還反映他的商業眼光獨到:如此多作者的合集,別說讀者對諸家其中的幾位有興趣就會買書,單作者本身買來收藏或分贈友好,已是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不知何故,我一直忽略了《當代文藝》徵文這件事,也沒留意他們的結集。難得的是這小書店裡,居然差不多有齊四次徵文的成果,不知是否老板當年也參加過這些比賽,特意多取了貨以作留念?
我問老板何以會有這些老書,為什麼之前從未見過?話匣子一打開,年逾花甲的老人滔滔不絕地說:
你真識貨!這些是香港高原出版社出的書,就是寫《星星月亮太陽》的名作家徐速辦的。我年輕時在香港教書,愛寫東西,在徐速編的《當代文藝》投過稿,我家裡現在還有幾本《當代文藝》,都是刊登過我作品的。我移民過來開書店的那年徐速死了,出版社廉價清貨,有在那出版社上班的朋友把書批銷給我。
我過來開書店二十多年,賣剩的都堆在後面的貨倉裡,今年準備放半年價返香港玩玩,趁機會裝修,把倉底貨都翻出來了……。
老板平日都說普通話,大概難得有人跟他用廣東話交談,愈講愈興奮。看着他陶醉在過去的日子中,忽地我的思維卻飄到一九九五年的多倫多。那年我以投資移民的條件到加拿大開書店,在甚少華人居住的密西沙加市掛起在香港曾有二十年光輝日子的「創作書社」招牌,擺放的是我從香港運過去的那一百二十箱藏書,日日開門吃西北風,透過玻璃幕牆看室外的飄雪滿地……。忽地有日來了位在香港時的老主僱,我們興奮地交談,同墮時光隧道,回到一九七O年代在香港買書賣書的日子。如果我不回流香港,如果我繼續在那冰天雪地的北國賣中文書,我會不會和他一樣……
年近古稀了,再沒有「全部給我包起來」的豪氣,我把那批「高原」寶藏搬下來,每樣選了兩三本,一大堆的幾十册,搬到車上去。今次來洛杉磯,打算住幾個月,沒帶多少書,有了這批「高原寶藏」,不愁寂寞了!
──2013年歲末於洛杉磯
2014年2月23日刊《大公報‧文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