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馬博良的《第一理想樹》
許定銘
馬博良﹙一九三三~﹚即是馬朗,是位從四十年代開始已經從事嚴肅文學創作的詩人。他五十年代初移居香港,一九五六年創辦了《文藝新潮》,大力推行現代主義文學,對香港文學貢獻很大,在香港文學史上佔一席重要的地位。可是,在我們的文學史上,特別談到他的地方不多,有關他的資料很少。此中比較詳細的,是劉以鬯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和劉登翰的《香港文學史》,我用這兩篇文章作藍本,再加上其他的零星資料,為馬朗寫了一篇簡短的傳記。
馬朗原名馬博良,廣東中山人,用過的筆名還有孟白蘭、巴亮和孟朗等。他生長於一個華僑家庭,在上海受教育及長大,十二歲時崛起文壇,以創作現代詩為主,和邵洵美、紀弦等詩人交往。十五歲時已經主編《文潮》月刊,又擔任過《自由論壇報》的記者和編輯,寫過不少影評和劇本,還出過詩集和小說,堪稱為當代的神童,四十年代末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馬朗於五十年代初期來港,居港十三年,至一九六三年赴美入喬治城大學進修。一九五六年,馬朗獨力創辦《文藝新潮》雜誌,鼓吹現代主義,與葉維廉、盧因、李維陵等凝聚一鼓「現代」洪流,影響頗大。
馬朗七十年代遨遊北美,努力創作,一九七六年在台灣創世紀詩社出版詩集《美洲三十絃》。一九八二年,香港素葉出版社刊行了他另一本詩集《焚琴的浪子》。馬朗創作以外過的是外交官生涯,八十年代在香港美國領事館任職。
要了解馬朗,當然要讀他底摯友李維陵的〈曾經滄海的異客〉:
《第一理想樹》,一九四七年八月,上海正風文化出版社出版,是本三十二開,一七三頁,凡九萬字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收七個短篇。最令人驚訝的,是作者出版這本小說時,只是個十四歲的少年。一個十四歲青少年,可以寫些什麼呢?若干年前,我寫過一篇《看「小難民」逃難》〔3〕,談的是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子「小岵」寫的抗戰時期的逃難記錄,該書薄薄的只有七十四頁,僅四萬字左右,我已驚訝她的才華,認為遠超現代的青少年人。現在讀到馬博良的這本《第一理想樹》,實在不能不稱他為神童。我相信讀者們多未讀過這本書,只好多花些筆墨,詳細地介紹給大家。
這七篇小說順序:
《玩具馬車》,是作者九歲時的作品。寫的是八歲的詹詹底故事。一天黃昏,詹詹意外地見到一個家境比他好的小朋友,在家門前玩一輛玩具火車時的情形。請看馬博良怎樣描寫這架非常好玩的玩具馬車:
自從詹詹見過這輛玩具馬車以後,他便朝思暮想希望得到一部,可是這樣一部馬車竟要十多塊錢,在當時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數目,並非他的父母所能負擔。幸好詹詹有個非常富有的叔婆,在他某次考試得到非常理想的成績後,送了這輛玩具馬車給他。於是,詹詹便經常在家門前玩這輛玩具馬車。有一次詹詹玩馬車時,發現街口有一個年紀和他相若,家庭環境卻比他差很多的小孩子,站在街口賣米時,不停眼碌碌的看着他的玩具馬車。詹詹有過經驗,知道這個孩子一定很喜歡他的玩具馬車,於是便和他玩起來。有一次,他有機會到這個孩子的家裏去,知道他環境非常貧窮,什麼玩具也沒有。便起了同情心,把玩具馬車送給他。可是那個窮苦孩子把玩具馬車玩了一整天之後,又把它送回來了。
這樣一段生活小故事,驟眼看來似乎很平常。但是,在故事中所表現的人的慾望,以及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體諒的那種心境,那種深度,連很多成年人都難以領略,更何況是一個九歲的兒童?
《第一理想樹》和《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都是作者十歲時的作品,同時也是本書內最長的小說;尤其是用作書名的《第一理想樹》,更可能是馬博良最喜歡、最滿意或含特別意義的作品。
什麼是理想樹?原來理想樹就是他追求的,最符合理想的女孩子。那麼,第一理想樹就是他的初戀情人了。故事開始於五年前南莎十四歲的生日舞會上,我認識了心中的第一理想樹,雙雙墮入愛河。可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分開了。五年後的今天,我到了北方一個城市,重遇念念不忘的第一理想樹,很想對她展開追求,可是她卻沒有表示出五年前大家曾經交往過、愛戀過,而令我產生恐懼感,怕一說出來,她便會離開。目前我是寄居在朋友漢斯的家裏,而漢斯和我一樣,都有意追求南莎,那棵眾人的理想樹。在我沒有清楚明確表示,而南莎又若即若離的情況下,大家錯過了很多機會。最後南莎竟答應了漢斯的求婚願意嫁給他。在婚前那晚,南莎把我約了出來,我終於鼓起勇氣說出了五年前大家曾經相戀過,埋怨她忘了我,而南莎卻說她一點也沒有忘記,只是她認為這種表示應該是由男孩子表達的。可是,如今一切都太晚了,於是我便懷着破碎的心離開。
很明顯作者對這個小說有段特別的感情,寫來感情泛濫,字裏行間用情甚深。可是,在局外人看來,這個故事是故意營造悲劇的結局。愛情是自私的,為什麼大家在表白以後就不能再來一次?真要大大方方的離開,非要把情人讓出,自己孤獨一生,才叫真正的愛情,才算偉大?我很懷疑!
《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塑造了一個活躍於東交民巷使館區上流社會的毒花宋尼雅。一九三六年的北平,局勢非常緊張,但東交民巷使館區的上流社會卻歌舞昇平,夜夜笙歌。羅馬尼亞德蘭斯瓦尼亞駐華大使的千金宋尼雅美艷如女神,內心卻毒如蛇蠍,她經常出現於使館區的酒吧和舞會裏,週旋於各國公使的公子哥兒間,她希望所有的美男子都拜在石榴裙下,自己卻又不屬於任何一個男人的。作者把她描寫成一個玩弄男性的女權主義者,但,最後她終於和從外地初來的綏治隊長打得火熱,談起婚事來。這時,隊長的法國女情人追到來發生爭執,被宋尼雅打傷,躺在醫院裏。最後為了爭奪即將離去的綏治隊長,宋尼雅更把他殺了。
《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雖然也用第一身寫法,我也是宋尼雅裙下之臣,但介入不深,寫來便能抽離而客觀,一點也不感情用事,較《第一理想樹》冷靜、深刻。兩篇愛情小說,各有其不同寫法,雖然都很長,寫來亦欠成熟,但,你完全想不到竟會是出自一個十歲兒童的手筆。
《哥哥妹妹》十一歲那年完成,寫一個家庭中三兄弟妹成長中的種種衝突。因在父母面前的爭寵和誤會,做哥哥的一直都不喜歡妹妹。最後妹妹因體弱染病去世,哥哥才知道妹妹一直沒有仇視他,而且一直在期待兄妹倆能和好如初。似散文多於小說,是集中比較差的一篇。在故事的結尾處,作者有這樣一段附記:
《大學奇人》和《地窖》都是作者十一歲那年的作品。
前者寫一直賴在大學裏不肯畢業的奇人唐祖,他的哲學是「一個人一生總離不了女人」,賴在大學的脂粉叢中過日而自得其樂。作者用嘻笑怒罵的筆法,嘲弄當時混在大學內的紈褲子弟,寫來幽默風趣,寫作能力已掌握得不錯,漸見成熟。但這些仿如一杯清甜的雞尾酒般的飲品,飲時雖覺得可喜,然而,事後卻不能留下什麼印象。
《地窖》寫的是青竹街吉豐里十號那個大雜院內的故事。那裏住着夜裏做生意的老琴師和他的女兒;在院子裏洗衣服,整日散播謠言的家庭主婦們;妖冶的舞女;只顧搓麻將的二房東太太;被稱為白虎星的小寡婦;販賣香煙的小知識份子;被哥哥用作搖錢樹的無助女子……作者企圖透過這個大雜院,寫出社會低下層的悲慘故事,為他們作代言人,向社會提出控訴。和《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大學奇人》一樣,作者都採用了第一身的寫法,所不同的是以前的兩次,都是用我去襯托一個人,如宋尼雅、如唐祖迪,但今次則用我去把一個個故事串連起來,把整個大雜院裏社會低下層人民的生活揭示出來。這篇企圖反映社會黑暗面的小說,明顯地因功力不足而寫得不夠深入、全面,但仍不失為初學者的一篇成功作品。
《春天的豺狼》是集中寫得最遲的一篇,亦不過是作者十四歲時的習作。故事寫一個愛玩弄愛情的花花公子,女朋友如走馬燈的團團轉,使撲向他的飛蛾傷心不巳。可是,這頭「春天的豺狼」終於墮進自己的陷阱裏,因遇到了心中的「理想樹」而不能自拔。
這個小說很多地方都摒棄敘述,喜歡透過意象作詩意的描述。他開始不大注重故事內容,而着意寫感受、寫意境。書中有很多特別的筆法,如:
如果說一個作家的首部作品大都是自傳式的,那麼,從《第一理想樹》裏,由他擅長寫愛情、舞會和外交使節的宴會這幾點看來,我們可以相信馬博良成長於一個頗為富裕的家庭,他的上一代早就在外交圈子內活動,至於他後來過的外交官生涯,只不過是過去生活的延續吧了。
馬博良自小有他自己一套愛情觀:大部分男女都有玩弄愛情的心態,如宋尼雅和唐祖。然而,人也常會在愛戀中迷失方向,愛玩火的人終有一天也會自焚,而愛玩弄愛情的人終會發現真愛,如《春天的豺狼》裏的洛萊。
馬博良的作品除了描寫細膩,富有詩的意境外,他還喜歡創新,有很多地方運用電影手法,如《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中〈悲劇序幕的開始〉一節,就把原來發展中的小說,突然變成了電影劇本形式,他先交代出
時間:一九三六年七月一日下午
然後是
地點:北平東交民巷大都會大樓上一宴會中
再交代開幕時的景象。跟着用:遠景、近景、特寫、字幕、溶入等電影術語,為我們揭示宋尼雅和綏治隊長的情人初次碰面時,一幕幕驚心動魄的鏡頭,使讀者如進入電影院裏看電影一樣。
馬博良愛看電影,喜讀端木蕻良的小說,端木的《科爾沁旗草原》中有很多電影片段,不知是否從那裏學習得來的。
整體來說,《第一理想樹》不是一本很成功的小說,但是,以一個初學寫作的十四歲少年來說,這已經是遠遠超出水準的了。
劉登翰在《香港文學史》裏評論馬朗的詩作時說:
註釋:
〔1〕見馬博良《美洲三十絃》﹙一九七六‧創世紀詩社﹚的跋,頁九十三。
〔2〕其實馬朗五十年代也寫過小說,〈太陽下的街〉刊於第七期、〈雪落在中國的原野上〉刊於第九期《文藝新潮》上。
〔3〕見拙著《書人書事》頁五十九。
〔4〕見劉登翰《香港文學史》頁二五六。
──寫於二OO二年一月
二月刊於《作家》第十四期
許定銘
一九四O年代馬博良在上海創辦的《文潮》
馬博良﹙一九三三~﹚即是馬朗,是位從四十年代開始已經從事嚴肅文學創作的詩人。他五十年代初移居香港,一九五六年創辦了《文藝新潮》,大力推行現代主義文學,對香港文學貢獻很大,在香港文學史上佔一席重要的地位。可是,在我們的文學史上,特別談到他的地方不多,有關他的資料很少。此中比較詳細的,是劉以鬯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和劉登翰的《香港文學史》,我用這兩篇文章作藍本,再加上其他的零星資料,為馬朗寫了一篇簡短的傳記。
馬朗原名馬博良,廣東中山人,用過的筆名還有孟白蘭、巴亮和孟朗等。他生長於一個華僑家庭,在上海受教育及長大,十二歲時崛起文壇,以創作現代詩為主,和邵洵美、紀弦等詩人交往。十五歲時已經主編《文潮》月刊,又擔任過《自由論壇報》的記者和編輯,寫過不少影評和劇本,還出過詩集和小說,堪稱為當代的神童,四十年代末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馬朗於五十年代初期來港,居港十三年,至一九六三年赴美入喬治城大學進修。一九五六年,馬朗獨力創辦《文藝新潮》雜誌,鼓吹現代主義,與葉維廉、盧因、李維陵等凝聚一鼓「現代」洪流,影響頗大。
馬朗七十年代遨遊北美,努力創作,一九七六年在台灣創世紀詩社出版詩集《美洲三十絃》。一九八二年,香港素葉出版社刊行了他另一本詩集《焚琴的浪子》。馬朗創作以外過的是外交官生涯,八十年代在香港美國領事館任職。
要了解馬朗,當然要讀他底摯友李維陵的〈曾經滄海的異客〉: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在拔海八千尺山上的南美哥林比亞京都波哥大的街頭,走過獨自一個好像年輕的遠客,身背加利福尼亞的行囊,瀏覽的好奇中洋溢着長征的意氣風發。在另一個時候,在加利福尼亞的瑪麗浦海濱,這同一個人,卻像拍電影似的,駕了橙色的跑車風馳電掣的絕塵而去。而在另一個地點,十二歲時出了第一本詩集,十四歲時領導了一次壯烈的學生運動,也就是同一個人。文中提到馬朗在十二歲時出了第一本詩集,可是一直未曾見過。雖然我不曾讀到他的第一本詩集,卻有幸讀到他的第一本小說集《第一理想樹》。這本書是我在一個早年已移居海外的藏書家,塵封了二十多年的書房裏找到的孤本。找到這本書時,我還懷疑過這個「馬博良」是否我知道的馬朗,因我只知道他愛寫詩,沒留意到他也曾寫過小說。〔2〕
揭開他生命那一頁,那一頁便是Adventurer式的佈局。這個人,便是曾要「焚琴煮鶴」浪子回家的馬朗﹙博良﹚。〔1〕
《第一理想樹》,一九四七年八月,上海正風文化出版社出版,是本三十二開,一七三頁,凡九萬字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收七個短篇。最令人驚訝的,是作者出版這本小說時,只是個十四歲的少年。一個十四歲青少年,可以寫些什麼呢?若干年前,我寫過一篇《看「小難民」逃難》〔3〕,談的是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子「小岵」寫的抗戰時期的逃難記錄,該書薄薄的只有七十四頁,僅四萬字左右,我已驚訝她的才華,認為遠超現代的青少年人。現在讀到馬博良的這本《第一理想樹》,實在不能不稱他為神童。我相信讀者們多未讀過這本書,只好多花些筆墨,詳細地介紹給大家。
這七篇小說順序:
《春天的豺狼》,約六千字,寫於一九四七年,作者時年十四歲;全書一百七十三頁,既沒有序言也無後記,要了解這樣的一本書,最好是把書細心地看一次。我不明白他的編排是隨意的,還是有些什麼特別意義。我們只好隨創作的年份從頭來細讀。
《玩具馬車》,約六千字,寫於一九四二年,九歲;
《地窖》,約八千字,寫於一九四五年,十二歲;
《第一理想樹》,約二萬四千字,寫於一九四三年,十歲;
《哥哥妹妹》,約一萬三千字,寫於一九四四年,十一歲;
《大學奇人》,約七千字,寫於一九四五年,十二歲;
《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約二萬八千字,寫於一九四三年,十歲。
《玩具馬車》,是作者九歲時的作品。寫的是八歲的詹詹底故事。一天黃昏,詹詹意外地見到一個家境比他好的小朋友,在家門前玩一輛玩具火車時的情形。請看馬博良怎樣描寫這架非常好玩的玩具馬車:
那是一隻多有趣的玩具呵,一輛歐洲十八世紀時的古馬車,上好練條,車自己會很快的由兩匹小鐵馬拖向前跑,車頭的馬車夫與車廂內的乘客,都跟住車子的前進和馬蹄的起落,四面顛仆;尤其是馬車夫手裏的一根鞭也上下揮動。那車上的花紋,那宛若真實的動作,那玲瓏的構造……﹙頁十五﹚先別看這個故事的發展,且看這一段描寫馬車的動態,如果要一個十來歲的高中生寫成這個情況,也很不容易,更何況當時他只不過是一個九歲的孩子。再看故事的發展,你會發現他思想的成熟,完全不是一個九歲的孩子所能有的,實在不能不稱他為神童。
自從詹詹見過這輛玩具馬車以後,他便朝思暮想希望得到一部,可是這樣一部馬車竟要十多塊錢,在當時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數目,並非他的父母所能負擔。幸好詹詹有個非常富有的叔婆,在他某次考試得到非常理想的成績後,送了這輛玩具馬車給他。於是,詹詹便經常在家門前玩這輛玩具馬車。有一次詹詹玩馬車時,發現街口有一個年紀和他相若,家庭環境卻比他差很多的小孩子,站在街口賣米時,不停眼碌碌的看着他的玩具馬車。詹詹有過經驗,知道這個孩子一定很喜歡他的玩具馬車,於是便和他玩起來。有一次,他有機會到這個孩子的家裏去,知道他環境非常貧窮,什麼玩具也沒有。便起了同情心,把玩具馬車送給他。可是那個窮苦孩子把玩具馬車玩了一整天之後,又把它送回來了。
這樣一段生活小故事,驟眼看來似乎很平常。但是,在故事中所表現的人的慾望,以及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體諒的那種心境,那種深度,連很多成年人都難以領略,更何況是一個九歲的兒童?
《第一理想樹》和《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都是作者十歲時的作品,同時也是本書內最長的小說;尤其是用作書名的《第一理想樹》,更可能是馬博良最喜歡、最滿意或含特別意義的作品。
什麼是理想樹?原來理想樹就是他追求的,最符合理想的女孩子。那麼,第一理想樹就是他的初戀情人了。故事開始於五年前南莎十四歲的生日舞會上,我認識了心中的第一理想樹,雙雙墮入愛河。可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分開了。五年後的今天,我到了北方一個城市,重遇念念不忘的第一理想樹,很想對她展開追求,可是她卻沒有表示出五年前大家曾經交往過、愛戀過,而令我產生恐懼感,怕一說出來,她便會離開。目前我是寄居在朋友漢斯的家裏,而漢斯和我一樣,都有意追求南莎,那棵眾人的理想樹。在我沒有清楚明確表示,而南莎又若即若離的情況下,大家錯過了很多機會。最後南莎竟答應了漢斯的求婚願意嫁給他。在婚前那晚,南莎把我約了出來,我終於鼓起勇氣說出了五年前大家曾經相戀過,埋怨她忘了我,而南莎卻說她一點也沒有忘記,只是她認為這種表示應該是由男孩子表達的。可是,如今一切都太晚了,於是我便懷着破碎的心離開。
很明顯作者對這個小說有段特別的感情,寫來感情泛濫,字裏行間用情甚深。可是,在局外人看來,這個故事是故意營造悲劇的結局。愛情是自私的,為什麼大家在表白以後就不能再來一次?真要大大方方的離開,非要把情人讓出,自己孤獨一生,才叫真正的愛情,才算偉大?我很懷疑!
《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塑造了一個活躍於東交民巷使館區上流社會的毒花宋尼雅。一九三六年的北平,局勢非常緊張,但東交民巷使館區的上流社會卻歌舞昇平,夜夜笙歌。羅馬尼亞德蘭斯瓦尼亞駐華大使的千金宋尼雅美艷如女神,內心卻毒如蛇蠍,她經常出現於使館區的酒吧和舞會裏,週旋於各國公使的公子哥兒間,她希望所有的美男子都拜在石榴裙下,自己卻又不屬於任何一個男人的。作者把她描寫成一個玩弄男性的女權主義者,但,最後她終於和從外地初來的綏治隊長打得火熱,談起婚事來。這時,隊長的法國女情人追到來發生爭執,被宋尼雅打傷,躺在醫院裏。最後為了爭奪即將離去的綏治隊長,宋尼雅更把他殺了。
《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雖然也用第一身寫法,我也是宋尼雅裙下之臣,但介入不深,寫來便能抽離而客觀,一點也不感情用事,較《第一理想樹》冷靜、深刻。兩篇愛情小說,各有其不同寫法,雖然都很長,寫來亦欠成熟,但,你完全想不到竟會是出自一個十歲兒童的手筆。
《哥哥妹妹》十一歲那年完成,寫一個家庭中三兄弟妹成長中的種種衝突。因在父母面前的爭寵和誤會,做哥哥的一直都不喜歡妹妹。最後妹妹因體弱染病去世,哥哥才知道妹妹一直沒有仇視他,而且一直在期待兄妹倆能和好如初。似散文多於小說,是集中比較差的一篇。在故事的結尾處,作者有這樣一段附記:
前半段寫成已久,年來久不執筆,總未完篇,今夏去京為亡妹掃墓,歸來匆匆草成,以為紀念。三十三年七月廿二日黃昏。﹙頁一一零﹚看來這篇《哥哥妹妹》要比《玩具馬車》寫得更早,八九歲孩子的東西,算是寫得很好的了。
《大學奇人》和《地窖》都是作者十一歲那年的作品。
前者寫一直賴在大學裏不肯畢業的奇人唐祖,他的哲學是「一個人一生總離不了女人」,賴在大學的脂粉叢中過日而自得其樂。作者用嘻笑怒罵的筆法,嘲弄當時混在大學內的紈褲子弟,寫來幽默風趣,寫作能力已掌握得不錯,漸見成熟。但這些仿如一杯清甜的雞尾酒般的飲品,飲時雖覺得可喜,然而,事後卻不能留下什麼印象。
《地窖》寫的是青竹街吉豐里十號那個大雜院內的故事。那裏住着夜裏做生意的老琴師和他的女兒;在院子裏洗衣服,整日散播謠言的家庭主婦們;妖冶的舞女;只顧搓麻將的二房東太太;被稱為白虎星的小寡婦;販賣香煙的小知識份子;被哥哥用作搖錢樹的無助女子……作者企圖透過這個大雜院,寫出社會低下層的悲慘故事,為他們作代言人,向社會提出控訴。和《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大學奇人》一樣,作者都採用了第一身的寫法,所不同的是以前的兩次,都是用我去襯托一個人,如宋尼雅、如唐祖迪,但今次則用我去把一個個故事串連起來,把整個大雜院裏社會低下層人民的生活揭示出來。這篇企圖反映社會黑暗面的小說,明顯地因功力不足而寫得不夠深入、全面,但仍不失為初學者的一篇成功作品。
《春天的豺狼》是集中寫得最遲的一篇,亦不過是作者十四歲時的習作。故事寫一個愛玩弄愛情的花花公子,女朋友如走馬燈的團團轉,使撲向他的飛蛾傷心不巳。可是,這頭「春天的豺狼」終於墮進自己的陷阱裏,因遇到了心中的「理想樹」而不能自拔。
這個小說很多地方都摒棄敘述,喜歡透過意象作詩意的描述。他開始不大注重故事內容,而着意寫感受、寫意境。書中有很多特別的筆法,如:
他也曾想到,希臘神話所說的一個人有另外半個靈魂,他的已經找到了,在那裏,就在一柄傘下,他的身邊。﹙頁八﹚很富詩意,像現代詩的境界。
如果說一個作家的首部作品大都是自傳式的,那麼,從《第一理想樹》裏,由他擅長寫愛情、舞會和外交使節的宴會這幾點看來,我們可以相信馬博良成長於一個頗為富裕的家庭,他的上一代早就在外交圈子內活動,至於他後來過的外交官生涯,只不過是過去生活的延續吧了。
馬博良自小有他自己一套愛情觀:大部分男女都有玩弄愛情的心態,如宋尼雅和唐祖。然而,人也常會在愛戀中迷失方向,愛玩火的人終有一天也會自焚,而愛玩弄愛情的人終會發現真愛,如《春天的豺狼》裏的洛萊。
馬博良的作品除了描寫細膩,富有詩的意境外,他還喜歡創新,有很多地方運用電影手法,如《東交民巷的曼陀羅華》中〈悲劇序幕的開始〉一節,就把原來發展中的小說,突然變成了電影劇本形式,他先交代出
時間:一九三六年七月一日下午
然後是
地點:北平東交民巷大都會大樓上一宴會中
再交代開幕時的景象。跟着用:遠景、近景、特寫、字幕、溶入等電影術語,為我們揭示宋尼雅和綏治隊長的情人初次碰面時,一幕幕驚心動魄的鏡頭,使讀者如進入電影院裏看電影一樣。
馬博良愛看電影,喜讀端木蕻良的小說,端木的《科爾沁旗草原》中有很多電影片段,不知是否從那裏學習得來的。
整體來說,《第一理想樹》不是一本很成功的小說,但是,以一個初學寫作的十四歲少年來說,這已經是遠遠超出水準的了。
劉登翰在《香港文學史》裏評論馬朗的詩作時說:
《戰爭末期即感》、《無聲之歌》、《雨景》、《相見日》、《車中懷遠人》等,均寫於作者十二、三歲時。這些若非經過後來整理的相當成熟的作品,確實讓人驚異於詩人早熟的天才。它們都已十分流麗的意象和語言,表現出一個實非十二歲孩子所能感受到的對於戰爭、時代、人生和愛情的複雜、深刻的體驗。〔4〕劉登翰產生這樣的懷疑,是因為他讀到收錄這些作品的《焚琴的浪子》,是出版於一九八二年的,他懷疑作者出版時作過修改,是無可厚非的,因他實在太出色了。然而,這出版於一九四七年的《第一理想樹》應該可以消除他的懷疑,它肯定了馬朗﹙博良﹚天才神童的地位。
註釋:
〔1〕見馬博良《美洲三十絃》﹙一九七六‧創世紀詩社﹚的跋,頁九十三。
〔2〕其實馬朗五十年代也寫過小說,〈太陽下的街〉刊於第七期、〈雪落在中國的原野上〉刊於第九期《文藝新潮》上。
〔3〕見拙著《書人書事》頁五十九。
〔4〕見劉登翰《香港文學史》頁二五六。
──寫於二OO二年一月
二月刊於《作家》第十四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