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有關陳橋攝影集《鏡頭下的歷史》的爭議(七):《鏡頭下的歷史》2006年(中僑版)vs 2017年(上書局)羅恩惠 20240516

2006年,溫哥華中僑互助會(中僑)出版了陳橋先生(橋叔)三十載新聞圖片集《鏡頭下的歷史》。照片的時間跨度甚廣,從1962年大逃港開始,直到1992年親歷深圳開放後的風貌,盡是橋叔30年的親身見證。280張相片全部經過橋叔嚴格挑選,然後交付中僑編輯部編製。經費由黃官淑君基金及李國柱醫生出版基金贊助。橋叔樂意出版攝影集,原為中僑互助會推展社區服務籌款,而陳橋是該會義務攝影師。此書收益全歸中僑互助會,橋叔及子女們各獲贈一冊相集存念。

2017年7月,上書局在香港出版了《鏡頭下的歷史》。不過,無論陳橋或中僑互助會編輯們,他們都直接形容這是一本「盜版書」。2017年8月26日,橋叔在中僑編輯的幫助下,終於草擬了一份聲明初稿,反對該書出版出售。陳橋對家人及部分好友都提及到自己的遭遇。2017年10月,橋叔回港,更希望跟劉細良直接對話。攝影記者黃勤帶早前回憶,劉要求橋叔親赴他位於牛頭角的辦公室商談。惟橋叔年屆九旬,知情者都力勸他為個人健康著想,放棄追討。在這一年,陳橋先生失去了畢生珍藏的新聞圖片,更失去了中僑編輯部交給他的USB,裡面收藏的都是直接輸出足供印製中僑版《鏡頭下的歷史》的高清檔案。橋叔一直無法釋懷。

今年4月19日,在陳橋先生告別式上,筆者重遇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溫哥華工作認識的一些老朋友。原來他們是中僑互助會退休編輯,也是侵權事件的知情者。5月7日,筆者收到他們傳來的郵件,見證了橋叔為失去珍藏照片、被擅自出版而耿耿於懷。

筆者近日爬梳各方證據,又查看了橋叔2017年所有電郵記錄,證實這本以作者(陳橋 Chan Kiu)命名的攝影集,橋叔並沒有收過來自上書局、劉細良或鄺穎萱的信件或電子郵件。藍本(Blue Print)付印前,身為照片作者的橋叔未看過清樣、封面設計,遑論有無機會重寫序文。這種有違常規、疑慮重重的出版流程,並非單憑一句「口頭協議」或「電話上保持溝通」就可以略而不論的。

由次上述兩本攝影集目前於坊間已不流通,筆者特此將兩書若干頁面上載,關心此事的朋友們可以一目了然,並作出合理評斷。

連串截圖左邊或上方為中僑版2006年《鏡頭下的歷史》,右邊或下方為上書局2017年陳橋影集。兩本分別為180頁及188頁,裡面採用了橋叔一式一樣共280張圖片。中僑版頁面較寬,留白位置較多。上書局影集彷如《明報月刊》及《突破書誌》般大,圖片被壓縮了很多。然而,上書局影集全書內容有95%與中僑版一致,連圖片說明中英文用字都是完全一樣的。所有圖片說明文字都未經授權。

此外,陳橋自序在橋叔沒有被知會下,移植到上書局影集。中僑版序文由陳橋好友、前香港政府新聞處處長孫元壯撰寫,這文章被撤走,上書局版換作劉細良撰寫的「前言」。其餘篇章及鋪排,上書局版可說是複製了中僑版絕大部份內容。

筆者詢問中僑退休編輯們為何沒有公開發言抗議。一位知情的編輯說:「事實上中僑也是受害人,因為劉細良在他的盜版書鳴謝中僑,讓人有中僑已授權他出版的錯覺,但根本中僑從來沒有與他交往或接觸。」橋叔去世後,他們願意接受筆者訪問,是對版權及陳橋先生清譽的維護,特此鳴謝!

上方為2006年中僑版《鏡頭下的歷史》,下方上書局2017年版。

目錄 中僑(左) 及上書局(右)

陳橋序 中僑(左) vs 上書局(右)

版權頁 中僑(左)vs 上書局(右)

1962大逃港 中僑(上) vs 上書局(下)

1966 天星小輪 中僑(上) vs 上書局(下)

六七暴動 中僑(上) vs 上書局(下)

1969 天災 中僑(上)vs 上書局(下)

1973 李小龍去世 中僑(上) vs 上書局(下)

1974 天災 中僑(上) vs 上書局(下)

1976 周恩來去世 中僑(上) vs 上書局(下)

1981 貨櫃船撞堅尼地城 中僑(上) vs 上書局(下)

請願 中僑(上) vs 上書局(下)

僧尼禱告 中僑(上) vs 上書局(下)
中僑書破損是橋叔翻書多,翻爛了。

上為中僑版2006年《鏡頭下的歷史》,下方為上書局2017年陳橋影集。上書局影集彷如《明報月刊》及《突破書誌》般大。

中僑版序 前香港政府新聞處處長孫元壯(左)vs 劉細良 前言 (感謝南華早報及中僑互助會)。

《Vanished Archives 消失的檔案》臉書專頁2024年5月1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