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2日,沙田帝都酒店咖啡廳。
當日我也在場,與西西終有一面之緣。
(董啟章臉書2022年12月18日)
永遠懷念西西。我在1981年拍攝向西西及Magritte 致意的照片「這不是一個蘋果」。西西在快報的專欄寫馬格列特。照片今為M+所藏。
(Lee Ka-sing臉書2022年12月18日)
悼念西西!紀念一個作家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讀她的書!西西,我們不會忘記妳,文學也不會忘記妳,生於香港,因為有妳,讓我覺得很自豪!
//從少年時代開始讀西西的詩和小說,一些評論常常說她的書寫充滿童話氣息,不是不同意,但我也會搖我的頭,因為童話不盡是甜美的色彩和美滿的結局,無論有沒有刪剪,童話本來就隱藏許多黑暗人性、禁忌關係與殘酷場景,映照現世的鏡像。//~洛楓:〈殘酷的童話:西西的動物詩〉,原刊《號外》
//早在一九七四年至七五年間,西西在她的連載小說《我城》裏,已經指出香港是一個祇有「城籍」而無「國籍」的地方 。西西的話語,牽引的是有關香港的文化身分問題,所謂祇有「城籍」而無「國籍」,一方面反映香港「大都會」的(cosmopolitan)形態和性格,另一方面則隱喻了香港在「九七問題」湧現之前、及「九七回歸」蒞臨前後,政治及文化認同上的困境。//~洛楓:〈歷史想像與文化身分的建構〉,收入《請勿超越黃線》
(洛楓臉書2022年12月18日)
【西西‧足球‧世界盃】
.
今天得知香港作家西西離世的消息,除了難過與不捨,第一個想法居然是,啊!那今晚的世界盃決賽怎麼辦?西西看不到了。
.
西西和足球的淵源,來得很早。1937年西西在上海出生,國共內戰後舉家南遷至香港。西西的父親在巴士上當查票員,微薄的薪水要養三代十口人,父親在上海時就踢足球,於是父親放假時去兼差,當足球教練及裁判。小時候的西西常常陪父親到旺角的花墟足球場,父親在訓練時,西西就在一旁等,「清晨的空氣新鮮而寒涼,我覺得自己像馬,像河水,像飛鳥,但有時又覺得自己像石頭,像書包,像父親的釘鞋。」
.
1990年在義大利舉辦的世界盃,西西每晚追看,52場比賽她幾乎一場不漏,她說自己看得昏頭轉向,這段時間卻是她當時最快樂的日子。為什麼?前一年西西才因乳癌入院,手術後因後遺症導致右手失靈,日後改用左手寫作,1990年她還在辛苦地復健,重新適應自己的身體。她日日看球,隔天隨即在報紙上寫足球專欄,用的是左手吧。
.
左撇子球員,最有名的當然是馬拉度納,1990年阿根廷在決賽不敵西德,拿了亞軍,阿根廷沒能實現連莊。上一屆1986年在墨西哥,英阿大戰上帝之手,被稱為馬拉度納一個人的世界盃,全世界都為之瘋狂,餘波傳導至今。當時馬拉度納在義大利拿坡里隊踢球,他登頂後回到義大利,幫球隊拿到破天荒的義大利甲級聯賽冠軍,打敗北方尤文圖斯、AC米蘭眾豪門,要知道這支球隊在馬拉度納來到之前敬陪末座,還在煩惱會不會被降級。
.
義大利重北輕南的歧視在球場上無所不在,拿坡里對於米蘭來說,等同於義大利的「黑人區」。有著拉丁美洲原住民血統的馬拉度納,對北方那些激進球迷來說,更是要大大挑釁的對象,1984年馬拉度納以天價轉會費,從西班牙巴塞隆納轉會到義大利最貧窮的拿坡里踢球,1985年11月3號拿坡里對尤文圖斯的比賽,馬拉度納進場時,場邊的口號、標語如下:
.
狗也要落跑,拿坡里人來了!
患霍亂、受震災,不用肥皂洗澡
拿坡里烙賽,霍亂拿坡里
義大利的非洲人
義大利的臭水溝
你們是全義大利人之恥,為了馬拉度納連屁股都賣
.
1986年拿了世界盃的馬拉度納,隨即在1986/87年度拿到義甲聯賽冠軍,拿坡里人為之瘋狂,瘋狂的程度甚至還超過阿根廷人,因為這個異鄉人用冠軍洗刷「黑人霍亂不洗澡臭水溝鄉巴佬」的污名,讓拿坡里人揚眉吐氣,「聖 馬拉度納」的畫像擱在床頭,三位一體,就在耶穌以及聖母瑪利亞旁邊。
.
1989/90年拿坡里又拿到義甲冠軍,1990年輪到義大利舉辦世界盃,義大利、阿根廷都踢入四強,在半決賽交手。比賽宿命式地在拿坡里舉行,就在馬拉度納的「主場」聖保羅球場。徹夜排隊買票的一個拿坡里球迷說,他當然要支持阿根廷,馬拉度納幫他們出了一口怨氣,為什麼開幕閉幕都辦在北邊不來南邊?另外一個人說,很抱歉,雖然是馬拉度納,也不能阻止義大利前進。
.
場外的分裂、國族主義、種族主義、義大利的南北之爭,在半決賽PK大戰義大利輸給阿根廷那一刻達到頂點,「聖 馬拉度納」成了魔鬼馬拉度納。決賽那一天全義大利人都幫西德隊加油,從場上響起阿根廷國歌時就是滿場的咒罵,各種不堪入耳的髒話與噓聲,魔鬼下地獄吧,這是進球數最少的一屆世界盃,阿根廷犯規讓西德得到點球機會,1比0將馬拉度納趕下神壇。沒了金鐘罩,從此就是義大利警方調查馬拉度納吸毒嫖妓與黑手黨的關係,大石滾下山。
.
看著1990年馬拉度納的鯨起暴落,戲劇性如此,讓西西得以暫時忘卻自身病痛。西西說,每屆世界盃都是一部長篇的「複調小說」,如同她深愛的拉丁美洲魔幻國度,足球與文學。
.
她在〈看足球〉裡寫,世界盃「呈現許許多紛雜而又各自獨立的聲音,不同的意識,彼此爭持、交流,而且,按照遊戲規則,它們是平等的。有的情節,還沒有發展,就中斷了,叫人嘆惜;有的,觀眾都不看好,卻峰迴路轉,幾乎成為了主線。彷彿它們都是有生命似的,也同時在觀看着觀眾。至於角色,有的分配了一大堆臺詞,因為這個那個理由,結果沒有演戲;也有的,因為努力,很快就從配角變成要角。」
.
西西會喜歡梅西嗎?我猜想,西西怎能不喜歡梅西,怎能不喜歡這個始終帶著玩心、赤子之心踢球的梅西。西西的筆名是象形文字,「西」像是一個穿著裙子的小女孩,兩隻腳站在地上的四方格子裡,「西西」就是兩個小女孩在玩跳房子。不知道在阿根廷,有沒有類似跳房子的遊戲?
.
童心未冺的西西等不及,在2022年12月18日阿根廷踢決賽的這一天,提前到天上看球了。
.
.
.
註:照片拍攝於2011年9月,我任職《壹週刊》時到香港土瓜灣採訪西西(其中一張剛好紀錄下我採訪時的樣子),蔣煥民攝影。
(房慧真臉書2022年12月18日)
TIDF在2018年做「台灣切片|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單元時,放過香港作家西西的作品《銀河系》(1968),同事也在別冊訪問了西西。在西西的《耳目書》裡,有一篇長文〈開麥拉眼〉也寫出了她的電影世界觀。
再見了,實驗電影導演西西。
--
問:可否談談上世紀六十年代你的「電影時期」、《劇場》,以及實驗電影《銀河系》的製作?
西:我試試吧,距離半世紀前,記憶恐怕有錯。當年,香港的文化娛樂活動不多,年輕的讀書人都喜歡看電影,那年代的電影確實很好看,我是指法國新浪潮的楚浮、高達,義大利的維斯康蒂、安東尼奧尼,日本的小津安二郎、黑澤明等等,這是香港的好處,可以看到世界上最新、最好的電影,這些電影當然不是在一般商業院線看到,要看,就加入「第一影室電影會」。我那時每個星期都會前往中環的大會堂,在那裡,會遇到林年同、金炳興、羅卡、陸離、石琪等這些同學。
看了電影,往往就會想參與,參與的方法最直接是學習電影製作,像林年同、金炳興,他們到義大利去;或者,就寫寫電影評論、影話,投稿到羅卡編的《中國學生周報》,例如戴天、譚家明、古蒼梧。又或者,爭取到片場參觀拍片,替朱旭華編的《香港影畫》訪問李菁、何莉莉、凌波、胡燕妮、王羽等演員們,還可以看張徹拍片的現場情況,這是陸離、亦舒和我的做法。或者也會開始想,既然高達可以,自己何不也親身試試拍片?像石琪、吳宇森、羅卡他們,就帶了攝影機到街上拍實驗電影。
至於《劇場》最後一期在編輯名單上出現我的名字,那大概是邱剛健、羅卡的關係,就只這一期吧,很慚愧,我完全記不起來了。
當年我住在一所漂亮的濱海樓房,樓房是朋友的,不久就要拆卸,地方寬大,常有朋友來我家茶敘。那時我教書領到薪水後,每個月都會到英文書店買本厚厚的畫冊,後來少買幾本畫冊,省下錢來改買一臺 16mm 放映機,形狀像一臺手提縫紉機,或像旅行箱,很重,得搬上桌子──我如今是無論如何也搬不了了;提起外殼,露出兩個一高一低的圓形轉軸,影片由高向低穿過發光的小燈格,連接另一個圓軸,光影就投射到白牆上。
--
《銀河系》
The Milky Way
西西 Xi Xi |1968|香港|2min|黑白|DigiBeta (Org:16mm)
時任《劇場》雜誌第九期編輯的知名作家西西,因哥哥在新聞台工作,而得到許多廢棄的新聞片膠卷,她重新剪輯這些影像與聲音,明星、教皇等人被拼在一起,成為一部剪貼電影,也成為一個時代的另類紀錄。
https://www.tidf.org.tw/zh-hant/films/63939
(Wood Lin臉書2022年12月18日)
我的書架上,西西與楊牧並列,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靠讀他們兩人的詩跟小說,渡過長夜漫漫,青春徬徨的那幾年。依稀記得一直讀到《西西詩集》出來之後,方才漸漸消歇,存而不讀,想到才翻翻。
⠀ 〈可不可以這樣說〉這首詩,我是從香港素葉出版社所出的西西早年詩集《石磬》讀到的,簡單有新意,給了我許多啟發,特別喜歡,一讀再讀。當時也愛塗塗寫寫,某日湊成一首向她致意。
⠀ 西西歸去了,搖落一樹青春之花。在我心目中,她始終是香港最好的(沒有之一),深深祝福,舊文重貼,再一次致意。
第一枚春天的消息──讀西西〈可不可以這樣說〉
⠀ 新年下著細雨 在喫茶
我獨坐寒夜 翻翻書
一湖靜謐 在澄黃燈光之下
⠀ 然後 便聽到一隻聲音
從遠處慢慢爬來 在黑暗中
爬過一罐柏油路 一疊紅磚道
一條茄冬樹 爬到我家門口
(歪了歪脖子望望 想了想門牌繼續)
⠀ 爬經一尊樓梯 一張門縫
一頭地毯 沿著一桶桌腳
爬上一碗書堆 踩在腳底下的是
名叫《傳聲筒》的
西西的一個書 繼續在爬
爬上了一棵手指 一架手腕
一瓶手臂 一台肩膀 最後
全部爬進一窩耳朵之中
⠀ 而我 也就收到
第一枚春天的消息 一盆心
跟著湧出一杯 又一杯
杏花紅 李花白
(981212)
(傅月庵臉書2022年12月18日)
Milan Lee:西西手造布偶送初生嬰兒廖湛初。十一年前
候鳥
──致敬西西
微小的
在入夜起行
避免誤判高樓或燈塔
是黎明的光線。
喑瘂的
遠離聲音
辨認槍聲和誘鳥
不愛也不恨。
只有一條河流靜靜
穿過我的頭顱
承載幾個地點
所有的風土。
像一支箭
逆轉我的羽向
讓我無論在何處築巢
也可以像你一樣
清風兩袖。
微斯鳥哉
無誰與歸。
我們一路削骨
直到全身變成筆
掛上飛石與彈丸
撞上高壓電線
成為白晝撲日的猛禽
黃昏時
往故人的閣樓敲窗
無所謂送信或收信。
2019.6.
謝謝你!西西🙏
(廖偉棠臉書2022年12月1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