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作家潘柳黛與著名導演胡金銓

作家潘柳黛與著名導演胡金銓
周文傑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一九七二年,胡金銓與香港嘉禾電業公司合作,拍攝由他執導的《迎春閣之風波》,當時女作家潘柳黛正主持《嘉禾電影》雜誌副總編輯。四月的一天胡金銓專程到《嘉禾電影》雜誌社,看望久別的潘柳黛,倆人交談甚歡,潘柳黛當然三句不離本行,不忘抓住機會向大導演胡金銓約稿,那時胡金銓已經是個大忙人,實在擠不出多少時間來寫稿了,但胡金銓清楚潘大姐的要求是不能違拗的,所以他只好將自己的工作筆記兩則交給了潘柳黛,想聽取潘柳黛意見,朋友為他們拍下了珍貴的一瞬間。之後,潘柳黛將〈胡金銓工作筆記兩則〉安排在《嘉禾電影》第二期上。並加上她寫的編者按道:「胡金銓導演,個子不高,而腦袋特大,毋怪其才氣縱橫,藝高識博。在《唐山大兄》《精武門》之前,一直是導演賣座最高紀錄的保持者,胡導演讀書最多,學問淵博,而惜墨如金,不輕易為文,現經本刊編者再三敦請,始惠〈工作筆記兩則〉,彌足珍貴,用敢特別介紹。」

潘柳黛從胡金銓長像到他出色的成就,寥寥數語,把胡金銓作了全面概括。後又在另一期《嘉禾電影》上,以編輯室寫的〈是屬於讀者的〉一文中,再寫道:「胡金銓向以工作認真,聞名於電影圈,有人以為胡導演出品太慢,但是慢工出細活,由於他不肯粗製濫造,所以他才能夠拍出超水準的巨片,如今胡金銓的《忠烈圖》開鏡了,我們且看他怎樣把他心血注入這部新片裏。」同樣,潘柳黛簡明扼要地描繪了胡金銓的敬業精神。

女作家潘柳黛出生一九二0年北平殷實的旗人後裔家庭,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紅遍大上海的四大才女之一,(其他三人是關露,張愛玲,蘇青)她又是上海名記者之一,她的代表作《退職夫人自傳》曾被譽為「中國女性主義小說經典」,與蘇青名著《結婚十年》堪稱「雙壁」。她與著名導演胡金銓的友誼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香港。由於他們同是北京老鄉,潘柳黛長胡金銓十一歲。那時潘柳黛在環球出版公司任編輯,經常去各電影公司採訪時與胡金銓相識。

胡金銓,一九三二年四月,出生於北平書香門第。北平國立藝術專科肄業。一九四九年去香港。一九五七年香港海燕影業公司拍攝《春色無邊》電影,胡金銓是主演之一,而潘柳黛既是該片主題歌詞的作者又應邀擔任客串演員,從此,他們成了很好的朋友。不久胡金銓在大導演李翰祥的推薦下進入邵氏影業公司,為簽約演員兼編劇、助理導演,成了李翰祥的摯友。之後,潘柳黛應聘邵氏公司《南國電影》雜誌任編輯,後又任邵氏影業公司的編劇,這樣他們又成了同事。當年邵氏公司從導演到演員,場記等工作人員,都親熱地稱呼潘柳黛為潘姐,胡金銓也不例外。胡金銓敬重潘柳黛的豪爽和她擅長寫情感的文字功夫。尤其他對潘柳黛一九六二年曾轟動港島的編劇《不了情》電影,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該片曾使林黛第四次榮獲亞洲影后寶座。主題歌《忘不了》獲最佳主題歌特別獎。而歌詞也是潘柳黛之手筆。邵氏公司將該片列為經典,已於二00四年重新以數碼製作成VCD/DVD光碟。胡金銓與潘柳黛後來他們一度又同是香港《翡翠週刊》雜誌邀請的專欄作家。潘柳黛讚賞胡金銓的鑽研精神和才氣,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潘柳黛就同朋友說過:「胡金銓是個很有才華的青年,將來一定會成為著名的大導演」。果不出潘柳黛所說,一九六五年胡金銓編導的首部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大地女兒》獲得成功,滿得好評。接著他的《大醉俠》和張徹的《獨臂刀》被稱為開創了香港武俠片的新紀元,被譽為劃時代的武俠經典中的「雙璧」,胡金銓和張徹被尊為武俠片開山立派的「絕代雙驕」。胡金銓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導演。

潘柳黛一九八八年移民澳洲後,曾和朋友談及胡金銓為何離開邵氏公司時說道:「邵氏公司認為胡大導的《大醉俠》評價雖高,但票房似不夠理想。胡金銓遂又編寫出一部初稿《龍門客棧》劇本,想以此作為彌補,誰知邵氏公司負責人只粗粗地翻了一下,要他好好修改,顯然是對導演的極不尊重,胡金銓不久即離開邵氏公司赴台灣求發展了。

誰知胡金銓這部未被邵氏公司看中的《龍門客棧》,在台灣製成電影於一九六七年公映,結果大破票房紀錄,單賣考貝就得了個滿堂紅,接着又破在南韓、在菲律賓的票房紀錄。這使邵氏公司頗覺後悔。但他們想到胡金銓是合約未滿離開的,屬於違約,於是將胡金銓告上了法庭。這樣,胡金銓無可奈何地將《龍門客棧》的香港發行權一次性地以十六萬元的廉價賣給邵氏公司,而邵氏公司憑藉發行權在香港公映,竟突破四百萬元的票房價值,創造了邵氏公司最賣座影片紀錄。」

不久,胡金銓編導的《迎春閣之風波》及《忠烈圖》等片均獲好評,他編導的《俠女》參加康城影展,獲頒綜合技術大獎。一九七八年,胡金銓被英國出版的《國際電影指南》選為該年度世界五大導演之一。

一九八五年,受聘於美國加州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中國影視岍究組任研究員,香港電影文化中心舉辦了胡金銓足跡展。一九九一年回國籌拍《畫皮之陰陽法王》。一九九二年獲香港導演協會頒贈「終身榮譽大獎」。

之後,胡金銓為了他構思多年的《華工血淚史》及《利瑪竇傳》兩片籌款,奔波於香港、台灣,和美國之間,正當新片即將開拍之際,一九九七年,一月他從美國趕往台北追悼摯友李翰祥,順道體檢,醫生勸他做個心臟小手術,不幸手術失敗而逝世。享年六十五歲。潘柳黛對他如此匆匆離世,非常惋惜,她曾對朋友說:「胡金銓的離世,是中國電影事業的一大損失,因為胡金銓的電影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迎合或遷就市場,他的影片總是糅合文學,文化藝術和電影技巧及濃厚的民族、民俗風格於一體的藝術品,他是中國電影史上難得的作者電影導演。」而今胡導離世已十一年,潘柳黛在澳洲謝世也七個年頭了,今天回顧他們的一段情誼,仍是很感人的。

(來源:http://wenxinshe.zhongwenlink.com/home/blog_read.asp?id=2559&blogid=295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