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初識侶倫──《無名草》

初識侶倫──《無名草》
May


立冬以來,氣溫驟降,才驚覺秋的腳步遠了。在這之前,我度過一段漫無目標的日子:開店–處理訂單–整理舊書–打烊,日復一日的循環。

兩個月前,我買進一批民國時期書刊文獻,數量近千,半數以上老化受損。以我這小書店的技術和設備,不敢奢言修復搶救,只盼稍事整理後,盡快為他們找到新主人。

這裡對「民國時期舊書」的定義,是1911到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中國大陸的時期所出版的書刊。如果把這個時期作為一個朝代來看,她的壽命不長,但卻是風雲變幻、改變世界局勢的年代。在這時期,中外交匯、新舊思想互相碰撞,造就了無數偉人巨匠。透過文字的記載,這一段歷史印跡得以流傳下來。

整理過程中,心情隨著書本狀況起伏,時而沉重、時而感歎。可惜的是,這批書以社會政治學居多,我最愛的文學書比例較少,單就閱讀樂趣來說,有點獵人許久嗅不到獵物那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一個多月,在期待與失望交織中度過,終於,殘破的舊書堆中閃耀出一道星光,有一本名為《無名草》的小書引起我的注意,稍加翻閱後更生好感。彷彿一個飢餓的狩獵者突然發現了獵物,全身感官立刻動員起來,想要拉起弓箭瞄準目標──

以一本書的生命來說,她已屆遲暮之年,幸好主人用兩塊夾板上下護著,使她逃過歲月的摧殘。我翻開書衣和夾版,露出一張眉清目秀的容顏。左上角「無名艸」三個字,是經過簡化設計的美術字體,豎粗橫細的筆畫,參差對比,令人炫目。封面中央是一支鵝毛筆的圖象,襯以手稿浮水印背景。

不只封面,連目錄頁都是帶著西方色彩的別緻。大量的留白,各篇名排列在頁面下方1/4處,似一株株孤傲的小草,倔強的立著,卻有一種遺世的美好。


本書分為《無名草》《火與淚》《生死線》三個小輯,第1輯《無名草》收錄〈無名草〉〈故居〉〈舊地〉〈書(二題)〉〈我的日記〉…等十篇。第2輯《火與淚》、第3輯《生死線》共收錄〈孤城的末夜〉〈淪陷〉《橫禍》…等十篇。【1】

作者「侶倫」,是我完全陌生的作家。這一次,我決定一改過去先調查作者背景的習慣,直接從他的文字入手。

全書開端有一段短短的「題記」『…年來所寫的散文,自然不止是這一些,但自己願意保留下來的卻只是這麼薄薄的幾頁。讓它們印成集子,除了作為死去的生命的一個紀念,是沒有其他意義的,在今天。』那是1950年10月。【2】

初見《無名草》書名,以為是浪漫小說,看過題記知道是散文集,我是偏愛散文的,這也讓我更樂於讀下去。一直認為比起小說來,散文更能體現作者的精神和性情,所謂讀文讀其人也!

「無名草」是其中的一篇。正如我所說,這一篇散文帶著濃厚的個人色彩,充滿感傷情調,字字句句都在抒洩心中的鬱結。他說:「人終究是人,在人與人之間無論形體怎樣地接近,總也有一道透明的牆在彼此間隔絕著,甚至永遠地隔絕下去。」「明白人是怎樣的一種東西,於是悲哀別人對於自己的誤解也成為多餘的了。」長期以來,侶倫是在朋友的誤解中活著,雖說不看重別人的誤解,將毀譽看得很淡,但也曾經試著為自己作辯解,似乎只讓誤解更深,在某種層面,侶倫是寂寞的,而他也毫不諱言寂寞。「一個異省的朋友寫信來,說是聽到我又陷於某種新的煩惱之中,他知道我是厚於情感的人,叫我應該節制我的眼淚。」

我自認為讀過不少「書話」的文章,乍見侶倫這篇〈書(二題)〉,竟還是像嗑藥了一般,整個人興奮起來。我逐字讀著,心裡祈禱著「侶倫的書話」別讓我失望。讀到第八行「我也許會懊悔在人事中所虛耗了的許多精力,然而我決不會懊悔在書本上所消磨的每一分時間。」「當我從青年人習慣會經歷的一個個色彩豐富的夢醒轉來以後,我深切地認識了只有書是我唯一的知己。」嗯!這些感觸不都是自己切身經歷過的嘛!

侶倫在九龍故居【3】有一個小書房,他把它命名「靈魂底避難所」。就跟大部分文人一樣,視書籍為寶藏,為書癡迷,為書俘虜。

侶倫喜歡裝幀美麗的書,經常只為書本美麗的儀表所吸引而買下,尤其對於講究裝幀設計的西洋書特別有好感。難怪這本《無名草》的裝幀設計充滿著異國情調。

不只是對裝幀設計感興趣,侶倫對於書的版本,也有特殊的品味。他喜歡把古意盎然的老書,按著出版時間研究他們的裝訂、印刷、紙張和形式。他把這樣的行為解釋為一種單純的歷史情趣,而不是在附庸風雅。

他經常在幽靜長巷底西洋書店櫥窗外,為著一本本裝幀美麗的洋書消磨許多時光。看看他如何描述一本洋書的裝幀:「最高興的是用了三角半錢買到一本袖珍本的都德小說集『 L'Enterement d'une Etoile』,法文的。這本書長度約六英寸,闊度三英寸左右,硬面毛邊,道地的法國裝幀。紙張非常堅韌;用細小的字粒排印得非常精緻,還附有插圖。」

當然,他也喜歡親自裝飾自己的書,他說「我利用著一切我所能蒐集到的含有藝術意味的廢紙做了包裹封面的材料。在書脊固定的部位貼上寫著書名的有色貼紙,把書排列起來時是十分悅目的」每當朋友來訪,總是要特別瞧瞧他的書有甚麼新的裝潢,甚至慫恿他開個「書裝飾展覽會」。

侶倫在文中自稱藏書約四五百本,規模上自然比不上同時期其他的藏書家,甚至比不上現代任何一位小書迷。關於這一點,他說:「我不是愛書狂,我還缺少一個愛書狂應該具有的好些條件。」「我高興讀書,也高興買書。但是不曾痛痛快快地買過一次書,卻是我對書發生感情以來最缺陷的一件事。」

除了裝幀美麗、版本特殊之外,侶倫最珍愛的是十六本朋友簽贈的著作,有散文集、小說和詩集。這十六本書出自九份因著文學姻緣而締結的友情。

他本來想為這十六本書寫一點紀念的文章,包括作者的為人、甚麼情況下認識此人,在甚麼情況下獲贈此書…然而,戰爭爆發,日本攻陷香港,別說寫紀念文,連書本都保不住。基於安全顧慮,有的書不得不燒毀,能留下來的也必須將有簽名題句的扉頁撕毀。當時那種生死繫於一線的恐慌,可以在本書諸篇章看得很情楚。

比如「在暴敵底兇焰與無恥的魔氛瀰漫之下那個小小的書室,不能庇護我的生命,我也不能庇護他的尊嚴」「為了減輕別人的負累,我把大部分書籍賣出了。剩下了二三百本裝進箱子,放在一間屋子…我像一個殘忍的母親丟下她的兒女一般決絕地踏上流亡之路。」

在香港淪陷四年中,各地飽受敵人騷擾,搜查時經常連地上的花磚也給挖起來看過。侶倫故居因日軍擴建機場遭夷平,小書房當然也跟著拆毀。戰爭勝利後,侶倫懷著患得患失的心情回到九龍故居,出乎意料的發現,那一箱書蒙著灰塵被放在另一間屋子的角落,他驚喜萬分「它冷靜地看見一個民族的囂張,也看見了他們衰落!這彷彿是上帝對於一個一無所有的人的眷顧所顯示的奇蹟。」

侶倫一生中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自己的藏書歷經戰火安然無恙。他說「現在,看見通過了戰爭還存在著的幾本舊書,好像田園寥落後的農人發現自己還有一片完整的耕土,我有著浩劫後重逢了故人的同樣的歡樂。」

接下來的一篇是同樣能讓我心跳加速的《我的日記》。侶倫自稱寫日記初始的動機只是自娛而已,但是在逐漸累積成可觀的數量之後,開始計畫繼續寫下去,一直寫到生命的末日。他說「我愛惜我的日記比較在『舐犢情深』這觀念下愛惜自己的作品還要深切。因為後者是用思想去寫,而前者是用生命去寫的。」

最早被保存來的是十七歲時寫成的一本日記【4】,那是一本皮面金邊的小冊子。小冊子紀錄了櫛風沐雨的隨軍生活,一顆年輕的心,從對時代的光明面充滿嚮往,到後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悲哀。從此,在眼前展開的是一條複雜無情的崎嶇世途。

侶倫最珍愛的是1937年之後寫成的幾本日記,那是抗戰爆發的一年,整個中國翻進新的史頁,看著自己的民族駝著莫大的苦難在做生死存亡的搏鬥,他振奮起來,體會到自己筆必須堅強迎接一個生命新境界。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生命還沒到末日,日記的末日卻降臨了。在九龍淪陷的前一個下午,侶倫將二十幾本日記以及所有書信稿件一起燒毀。

讀到這裡,處理網拍的工作人員告知此書有買家下單訂購,基於某種道德感,我把「侶倫」以及他的《無名草》用紙袋封起,準備交給下一位收藏者。

這幾天,我把自己關進書房與「侶倫」獨處,以一種恭謹神聖的態度。由於書齡老舊紙葉脆弱,翻閱時需特別注意。甚至不忍直接以指尖碰觸書葉,乃以一薄尺小心翼翼翻閱,遇到需要多停留的頁面,就在上面墊一張乾淨的玻璃紙,隔著薄紗輕輕撫觸品讀。

回想這初識「侶倫」的滋味,竟想起那讓我悸動的初吻!

【1】本書分為《無名草》《火與淚》《生死線》三個小輯,第1輯《無名草》收錄〈無名草〉〈故居〉〈舊地〉〈書(二題)〉〈我的日記〉〈人蔘〉〈燈火〉〈感傷的路程〉〈月〉〈颶〉等十篇。

《火與淚》收錄〈難忘的記憶〉〈火與淚〉〈孤城的末夜〉〈淪陷〉等四篇;《生死線》收錄〈生死線〉〈橫禍〉〈一包香烟〉〈人性以外〉〈倔強者〉〈颶〉等六篇。

【2】我手上這本《無名草》版權頁記載出版時間是民國39年12月初版,而網路上有些資料說本書是1949年出版,似乎是錯誤的。

【32】侶倫為自己的九龍故居題名為「向水屋」,徐悲鴻為「向水屋」寫了一塊橫匾,故居在淪陷時遭毀,之後多次遷徙,但那塊「向水屋」匾額一直跟隨著。

【4】侶倫生於1911年,17歲(1927年)曾到廣東參加國民革命軍。

以下為侶倫小傳,內容摘自「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網」—

侶倫(1911—1988),原名李觀林,又名李霖,除侶倫外,曾用筆名李林風、林下風、貝茜。祖籍廣東惠陽,生於香港,1927年曾到廣東參加國民革命軍,同年回港。二十年代起,侶倫在香港報刊發表創作、組織文學社團、創辦刊物,是早期香港新文學開拓者之一。1928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29年在香港與謝晨光組織島上社,出版《島上》雜誌。1930年小說《伏爾加船夫曲》在上海《北新》半月刊的「新近作家特號」徵文中入選。1931年至1937年在《南華日報》擔任編輯工作,曾主編文藝副刊「新地」和「勁草」。三五年與易椿年、張任濤等合編《時代風景》,三六年與劉火子、李育中、杜格靈等組織「香港文藝協會」。1937年任香港合眾影片公司編劇,1938年至1941年在香港南洋影片公司任編劇及宣傳工作,先後編寫了多部電影劇本。1942年從香港返回內地,在廣東東江教小學,並創作中篇小說《無盡的愛》。1945年回港,1946年主編《華僑日報.文藝週刊》。1955年創辦香港采風通訊社,1984年退休,1988年在香港病逝。




May的夢想書店二O一三年十二月六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