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 星期二

許定銘、幻影、鄭明仁、黎漢傑、夕陽近照



左起:許定銘、幻影、鄭明仁、黎漢傑、夕陽(2019.09.18)

羈魂:與易牧、萱人季季紅酒家共聚記樂


人生難得季季紅
白髮相迎三笑翁
滄海幾經餘父愛
激流盡蕩棄前功(1)
也曾破土栽伊藥
尚憶敲門御晚風(2)
但願年年兄弟在
健行能飯論英雄

──2019/7/30
(上平一東韻)

註1:易牧兄為文社時期激流社中堅,惜嗣後退隱文壇;今與妻女共享天倫,不亦樂乎!

註2:伊藥為萱人兄筆名,《破土》亦為其創辦之雜誌。文社年代曾贈〈致老吳〉一詩,內有「午夜叩門」、「御風而行」等句。— 標籤︰吳萱人、羈魂和易牧。

胡國賢臉書2019年7月30日)

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陳冠中:記丘世文

美藝畫報社:十九年前的今天,丘世文先生因病過世。數天後陳冠中寫了一篇悼文,初刊於明報。

《記丘世文》
陳冠中


丘世文跟我是在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相識的,時間是一九七一年九月,我們是新生,皆穿了白襯衫,打了窄領帶,準備過渡兩周的「玩新生」,不過丘世文的領帶不是一般尖頭那種,而是平頭的,加上他那蓬厚的鬈髮,我很快就看到他,是我第一個自動走上去自我介紹的大學新同學。

丘世文是那屆宿舍新生中,唯一唸英國文學的。我是在社會科學系,但文學是我自以為必須知道的基本功,所以跟唸英文系的丘世文好像有幾分親,交談自然多。「玩新生」期間,那些舊生,又叫「大仙」,個個神采飛揚悠然自得的在說笑搞怪,但是新生不准笑,誰笑誰就被罰站在大飯桌上,還口咬住自己的領帶頭,丘世文常忍不住笑,故屢見他站在大桌上咬自己領帶。不過他能彈一手結他,唱民歌,很快已廣結人緣,成為開心果,大家心裏都喜歡他。

他唸英國文學是全心全意的,記性好,不停看書,到年終大考,宿舍裏有些三年級主修英國文學的大仙還要叫丘世文替他們惡補莎士比亞和艾略特,是真的,我在場。

大學畢業後他去巴黎唸書,回港後在黃錫照、麥當雄主持下的麗的電視做人事管理,每次他把一些工作經歷告訴我,我都被他的措詞和精選細節逗得捧腹大笑,甚至笑到往地上打滾。

他有說故事的本事。

他結婚一切極簡化,就是去婚姻註冊處簽個字,我和另一名文學系同學見證,還穿了西裝,但他們夫妻倆卻只穿着牛仔褲。

丘喜歡做好朋友的主人,招待時候精神抖擻,故事源源不絕,加上丘太太周雅麗能煮各種複雜美食,我以到他家串門為樂。他記性特好,好像愈遠的事情愈記得愈清楚,我有次笑他「每天睡前都把一生重想一次」,他欣然接受這個說法,以後並經常對人說我這樣說他。

他是名副其實的五、六十年代香港口述史料家。我是他的同代人,所以才能確定他是記憶力驚人。

一九七六年我辦了《號外》雜誌,主要寫手是鄧小宇、胡君毅和我自己,包辦大部份文章,幾期後我成功的引誘丘世文替 《號外》寫東西,很快他比我們更多產,把原來是我的兩個筆名接過去,又把原本是胡君毅、我和他合用的「胡冠文」完全接手,由他一個人寫了許多懷舊和文化觀察的文章,又用顧西蒙之名寫了著名的《周日牀上》,用尤明實錄了香港時人的獨特的──往往是可笑的──口頭文化,一直支撐了近二十年,他部份文章結集成《在香港長大》和《愛恨香港》,最近重版為《看眼難忘》。

他是香港作家。我相信他喜歡我這樣稱呼他。

他的職業是會計師,是他從巴黎回港之後自己去修回來的。岑建勳主管《號外》的時候,大家都跟着岑稱丘世文為「經理」,因為他經常規勸我們以實務為重,量入為出。這是他務實的一面。

那個時候除了《號外》一幫人經常利用他家來開月會之外,他很少接觸文化界。他身邊的朋友很多,包括喇沙舊同學和利瑪竇的宿友,多是醫生、律師、會計師、公務員、商界的人。他的朋友很少斷線,可見他重友情。

丘世文的工作和生活圈子,令他看到一般寫文章的人看不到的世界,這使他創作不斷,而他寫作的旨趣,正是捕捉香港某一瞬間變幻未定的現象和感覺。他為了紀念英年早逝利瑪竇宿友陳修治醫生,寫了《同行四分一世紀》,裏面說:「太久以來,我們習慣了只記只看以天災人禍為經、以王侯將相為緯的歷史,從來沒有着眼留意尋常生活中,環繞我們的一般所謂凡夫俗子;他們一舉手、一投足,其中或許蘊藏有無限的心思,乃至好意也不定。」

丘世文寫的是當前,是香港,是局內人的立場,而不是依從前人的視角,或「中心」文學的成規。他大學時,看見巴赫金的「對話」觀,留法期間碰上了結構思潮的解散和後現代的挑戰,一直不相信任何一統天下的規範,明白到真理的吊詭和現實的狡猾。他經常眉頭一皺,苦思如何用一些語句去說出那幾乎不能說的道理,最後只得借用「對話」、「反諷」、「反思」、「多元」等,來模擬他心中有數的,開放而沒有絕對的世界。

他一生貫徹,小時候愛看書,到大了還最愛看書,博覽中英文書。我問過青文曙光書店,丘世文是否常來找書,馬國明說,不是常來,而是每天來,有時候一天來幾次。我也做過非正式調查,問了幾間英文書店負責人,有哪些主要個人顧客,丘世文的名字就出來了,他買了書後,回家用鋼筆在扉頁簽上中文名和寫上日期,然後包書。

我每次到他家的另一樂趣,是翻他的書,他看書沒有功利或實用的目的,是為探索而探索。他曾舉《西遊記》為例,說探索過程比成果更為重要。他是真正的讀書人,另一個我認為他會喜歡的稱呼。

他患腦疾之初,曾對我說他算是蠻stoic,素來不把死亡看作甚麼大不了。在寫陳修治醫生的書內,丘世文說自己在宗教上是「一名存疑論者」。這幾年我近佛,卻未曾和他談過這方面的想法。那次我問他如何看佛教,他說「不是很喜歡」。他的書架上,佛學書是明顯的不足。當時我們沒有繼續這話題,我想:以後要找時間跟他談一次,不望說服他,只望播下種子,為我們的半生緣留下延續的緣份。他不曾知道我這份心願。

(一九九八年十月)

《美藝畫報社》臉書專頁2017年10月21日)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許定銘:舊日的物價

倪匡那篇訪問稿,提到一九五七年他與倪太拍拖的往事,很有意思,錄如下:

……今日收到三個半稿費,一人一碗义燒飯,食完佢飽我仲未飽,無錢食第二碗。嗰陣時茶餐廳有「靚仔帶帽」,兩毫一碗白飯加滷味汁,好好食,我食一碗,食飽咗出門口有檔賣雞蛋仔,一毫子一餅,買一餅當甜品……

倪匡之意是好淒涼,其實我覺得他當年用三個半兩個人去食一餐,已經很豪,食得好闊綽。

一九五七年我年紀還少,知道的社會狀態大概不很深入,但記得也頗清楚:那年代我住在旺角,附近有很多大排檔,魚蛋粉兩毫,雲吞麵三毫,菜遠牛肉飯不過五毫;携着火水爐沿樓梯上樓賣的腸粉,每碟一毫,鄰街有麵包店,自製出爐的新鮮雞尾包、墨西哥包,毫半兩個……。有個親戚生了孩子,母親去探望她,買了五毫子义燒給她補身,那時候的物價真低。

不知倪匡為甚麼說「今日收到三個半稿費……」,想來當年應是稿費每千字三個半。我一九六二年開始寫稿,稿費是千字五至八元不等,和倪匡的一九五七年比,升格不少。

那時候我在大坑東讀高一,學校門口有間在大樹下僭建的街坊茶寮,午間牛肉飯六毫子一碟,叉燒飯五毫一碗,另有些用豉油碟盛的花生、豆腐乾、蘿蔔乾之類,可以佐飯的小東西,每款一毫。至於倪匡說的「靚仔帶帽」,我們沒那麼文雅,乾脆就叫「白飯加色」,每碗一毫。我有個家裡很窮的同學,餐餐食三碗「白飯加色」,斬料師傅見他可憐,常偷偷在碗內底送兩片叉燒或牛肉,很有人情味。

我當年靠寫稿賺零用,每次收到稿費,不肯吃大樹下的牛肉飯,常跑兩條街,到大坑東村口的那間酒樓食「波蛋叉燒飯」,亦不過個二銀錢而已。那時我常盼望吃一頓維他奶配菠蘿包的早餐,要四毫,嫌貴,始終未食過!成長後忘得一乾二淨,今日卻忽然記起來。

物價常因地區和舖租的不同而差價甚大,倪匡可能在中環返工及拍拖,他去的茶餐廳,價錢很貴,比五年後大坑東的還要貴。

吾友蘇賡哲有句名言:我們飲茶的茶餐廳,可樂五毫,大酒店的可樂九蚊,不過各有各的客路,永遠不能比較。

倪匡和我的捱窮日子雖然不同,卻同是捱世界,那段日子已非常非常遙遠了,遙遠得後生們都以為我們在講神話!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許定銘:那群八十四的豬們

今日(9月14日)讀《蘋果日報》,娛樂版有倪匡的訪問,八十四歲的倪匡說他已失去「行路的配額,行路超過三分鐘就唔再郁得」。真如此,倪匡的身體確實差得很,再不鍛煉、鍛煉,恐怕再過些歲月,連電動輪椅都控制不了。

香港男人平均壽命近八十二歲,倪匡如今八十四,是早已有賺,既然上天眷顧,更應努力點,在尋求個人快樂之餘,不妨花點餘力,多活動一些,好好多活幾年。

一九七O年代,我在灣仔軒尼詩道某二樓開文史哲書店,談錫永住在該大廈的九樓,每日放工回來,總愛到店內找我閒扯,風花雪月談書事文事,間中還會隨手攞張紙用原子筆畫起畫來。有次特別用心,拿張A4紙畫了張小鳥在枝頭振翅欲飛之勢,還在空白處題了首七絕,可惜我只記得首句「大學人本小麻雀⋯⋯」,該詩大意在嘲諷某些大學人物常趾高氣揚、盛氣凌人,或有所指,不過,我不方便問,事後他亦把該畫搓成一團,丢進字紙簍去。

其後胡菊人離開《百姓》,接手編《中報》,邀談錫永當副刊編輯,他給我開了個三幾百字的專欄寫書話。寫了二十幾天,報刊人事起了變化,談錫永「劈炮」,整個副刊大改組,我的專欄自然關門大吉。那二十幾篇稿我本來有剪存,可惜有次叫人拿整本剪貼簿去影印某些東西,那人竟然把剪貼簿丢失了,裡面的文稿全部失去,專欄寫些是甚麼,用甚麼欄名,都忘記得一乾二淨,只記得是用筆名陶俊寫的。

一九九O年代中期,我和談錫永都在多倫多,我住默西沙迦,他住列治文山,兩者之間用超級公路車程也超過半小時,本來見面機會不多,可幸談錫永開了間齋舖,此中有一味如手掌般巨大的菇類,填配上餡料,炸上或清蒸,都極似釀蟹蓋而深得我心,故此常幫趁,有時乘機在舖內聽王亭之當眾講佛。

其實我見談錫永多次之處,不在他的齋舖,而在列治文山十六街附近一間已記不起名的中式酒樓,它最出名的是「片皮鴨」,常賣大包,十二元一隻,是我上街晚飯的「基地」。兩個人一隻吃不完,常要打包。幸好有時會遇到談錫永,便叫伙計斬半隻過去。

有一次記不起是誰請食晚飯,飯後我負責送不開車的談錫永回家。他硬要陪我坐車頭,老妻只好轉到後座去。途中忽地下起超級巨雨,在沒有街燈的小路我開得很慢,雨點轟到車頂似不絕的雷響,忽地一陣巨浪般的豪雨正面撲向擋風玻璃,似大爆炸,早已進入夢鄉的談錫永隨即彈醒。

「乜事?」

我定了定神:「冇事,落大雨啫。」

轉頭一看,原來他又睡着了。他們那一代人見過世面,受過戰爭洗禮,天跌落嚟都不算大件事。

之後我再沒見過談錫永。直到二零零幾年的某日,我經過禮頓道去三C會食午飯,豈料竟碰到了談錫永,說他這幾年很忙,南京大學給他開了個與佛有關的學系,叫他做系主任,常多倫多、南京的飛來飛去……,還說有人要請他午膳,硬要拉我做陪客。

請客的原來是體育界的大豪客,舊相識,冒王亭之大名,想要結識結識,幾個人一頓午飯,乳豬、乳鴿、鮑翅……相當豪。

轉眼又多年過去了,不知已八十四歲的老豬談錫永可好?還用不用多倫多、南京的奔波?

舊日與談鍚永閒話時,他跟我談起「五豬會」的事,說經常在《明報》活動的人中,有五個人都是一九三五年生的,均肖豬,常聚在一起食嘢。

是哪五個人呢?事隔近五十年,記憶已很糢糊。談錫永、蔡炎培和倪匡是必然之選,因為他們和《明報》的關係都很密切。

但其他那兩個呢?若論年歲,有幾個文人是非常接近的,那是崑南、盧因、黃俊東和李文健(杜漸)。

蔡炎培早兩年和崑南一起接受訪問,一開始即哈哈大笑說:「如果三隻豬一齊訪問就更有趣,可惜盧因不在。」這句話說明蔡炎培、崑南和盧因都是同年的豬,一九五O年代的青年文壇老友記,好像都是出版《詩朶》的主力。但,當年盧因已移居温哥華,不會是他,至於崑南屬不屬「五豬會」?有可能!

黃俊東和李文健都是一九三四年末出生的,但一九三五年立春甚早,計習俗,他們也肖豬。黄俊東是《明報月刊》的編輯,是《明報》人,順理成章的第四頭豬,李文健靠搖筆桿揾食,百足咁多爪,跟《明報》關係可能也很密切,他和崑南都是第五頭豬的人選。

其實五豬或六豬都無所謂,不過是玩意而已。

說人家是「豬」,似乎是貶詞,其實不然。當年王亭之說:豬是文曲星托世,是很有才華的文人,很聰明的。

走筆至此,請讓我插科打諢,說件題外的趣事:我是一九四五年生的,是頭雄赳赳的雄雞,一九五O年代知道要去取身份証時已經十四歲,不知是我長得瘦小,還是其他原因,那位坐在鐵欄後,高高在上的公務員說:第一次領身份証的細路,都是十二歲的。因此,我由十四歲變成了十二歲,由肖雞變成了肖豬,比「五豬會」諸公細了十二年的豬,不知我這頭冒充的豬是否也是文曲星托世?

我雖然是小一圈的豬,但與一九三五年的那群老豬大都是很談得來的老友。

認識得最早的是詩人蔡炎培。一九六O年代初,我們一班文友初涉文壇,學寫現代詩。其時詩人自台灣學成歸來,似未曾找到合適的工作,經常參加我們的聚會,導師式的指指點點,很談得來。我們有社刊要出了,炎培的稿總是又快又好,大力支持。我印象較深刻的是《藍馬季》中的蔡星堤,此筆名用的不多,爆出來免日後研究者花心思。據說如今蔡詩人年事已高,甚少活動,隱居藍田看日暖,多思華年了!

一九七二年前後,我受好友白勺(黃韶生、黃星文、黃濟泓)影響,開始收集中國現代文學創作類絕版舊書,經常跑舊書店。

其時文社文友安東(蘇賡哲)在旺角洗衣街(麥花臣球場斜對面)開新亞舊書店。蘇兄長袖善舞,經售手法絕佳:他每日均到九龍、新界及港島各區的舊書店巡視,看看有沒有新到的好書收買。每到黃昏,蘇兄總携着一兩札舊書回來,愛書人早已等在店中,待他一拆開書札,紛紛伸手搶購一空,不熟悉內行的外人,絕對想不到這間只有幾個小書櫃的半邊舖,竟是香港舊書業的總匯,每日營業額以千計的小店,在舖租也不過一千幾百的一九七O年代,絕不是個小數目。

那些年黄俊東住在沙田道風山,放工後每日都到旺角火車站乘車回家。我們常在等候蘇老闆回程時閒話家常,交換購書心得。

那時候,除了買舊書,很多時都見俊東帶些剛買的新玩具回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用長棍推動的小雞(或小鳥?),推動長棍時,小雞一面走,一面叫,又會拍翅膀振振欲飛,相當有趣。俊東常買這些小玩物回家,他讀書,孩子們玩玩具,是個超級好父親。

後來俊東移居澳洲,搬了好幾百箱書過去,每日看書掃樹葉,本來樂也融融,不幸幾年前突然中風。醫好了,寫字稍有困難,不知是手震還是活動不靈光?

吾友林樹勛是一九三三的,十年八年前已經手震,寫字不成字,一筆一畫蜷弓蝦米的,似蠕動的小蟲,可幸他用心學電腦,懂倉頡,的的篤篤的也篤出本《香港文學作品欣賞筆記》(香港科華圖書出版公司,二O一五),但願俊東花點讀書般的毅力,很快就能「篤字」,不用每年過年過節,都要靠兒女代筆傳電郵來。不知這幾年代筆的,是不是就是四十多年前玩「長棍小雞」的那位,這是好父親積的福。

一九七O年代中後期,杜漸辦讀書雜誌《開卷》。記不起是誰帶他到書店來介紹我認識的,從投稿到代售《開卷》,到因同好結成老友。我為《開卷》和《讀者良友》寫稿,他後來還把我發表的那些稿件編成了我第一本書話集《醉書閒話》(香港三聯書店,一九九O),我們的友情日益深厚。

一九九三年,我一家四口作了次美加東西岸之旅,到達多倫多時是深夜十一時半,杜漸夫婦竟然在酒店的大堂等我,還用小汽車把我帶到密西沙迦他的新居探訪。

想不到這次拜訪,他地庫近千呎的書房吸引了我。兩年後我也移居默西沙迦,在杜漸家馬路對面,買了間二千呎,四房兩廳,兩層高的獨立屋,我也把過千呎的地庫裝修成書房,兩個書癡談文說藝,樂也融融的住了五年。

今年七月的香港書展,主題是「科幻」,正是杜漸的老本行,他在香港出版過有關科幻的雜誌,又寫過幾本與科幻有關的書。主辦單位請他回來主持一個講座。

我跟他吃了一頓午飯,人依然「青靚白淨」,卻瘦了兩個碼,高高瘦瘦,風也吹得起的樣子,到底是八十四歲的老人了,他低聲語我:「定銘,我身體差多了。」我叫他用白紙寫幾個字,雖然手震震,卻仍挺拔有力,絕未蒼老。

盧因一九七二年移居温哥華,一向聞其人而不識此人。一九九O年代中至公元二千年,我住在多倫多,某日盧因自温哥華來,與金炳興來看我。自後我們多用電郵交往。二千年後我回流香港,與鑪峰諸友交往,每年出版《鑪峰文集》時,盧因均應我邀來稿支持,又快又好,關係不錯。我還介紹他認識替我出書的黎漢傑,看來《盧因短篇小說選》快要出版了。

是二千年後的事,但記不起是那一年了,盧因回港探親,千叮萬囑叫我約蔡炎培見面,我和吳萱人一同參與兩頭老豬的茶聚,幾十年的交情感動得眼濕濕,大家握着手,不知從何說起。

我前幾年到温哥華,老盧因說一定要請我食晚飯。颤巍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硬要到唐人街請我吃一頓。他身體似乎不如其他幾隻老豬,把駕駛執照回交通部,不再開車。據說近年還得到加華作協頒的終身成就獎呢!

我與那群一九三五的老豬没有交往過的是崑南和倪匡,他倆在香港文壇叱吒風雲幾十年,偏偏沒有交往,那是欠缺一點緣。

崑南是到過我書店買書的,我認識他,但他卻不知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買了一套國內版的大書。我記不起書叫甚麼名,卻記得那是十六開本,硬皮精裝,三册一套與天體有關的書,定價三百大元,那年代,三百元是一個報刊編輯的半個月人工,所以印象深刻。由此可見崑南很捨得買書,而他的閱讀範圍也很廣,絕對不是只讀小說和新詩。

我也參加過一次崑南的講座,講的是無名氏。他是香港第一個介紹無名氏的人,很有眼光,一九六O年代在《中國學生周報》用全版介紹「無名書稿」的人也正是他,講座很有深度。

一九六二或六三年,我參加阡陌文社辦的暑期寫作訓練班,主講的名家失約了,代名家出場的,是個高高瘦瘦的大哥哥,他教我們讀無名氏的〈露西亞之戀〉。此事在崑南介紹「無名書稿」之前,那年代沒多少人知道無名氏,我很懷疑那個大哥哥就是崑南。

倪匡一九八O年代辦「香港作家協會」,他是主席,我是無名小卒,每次聚會,倪大哥總圍着一大群人,被問這問那的,我則總是靜坐一角,看冷暖人生。直到二千零幾年,倪匡從海外回歸,作協一圍人請他晚飯,他搭着膊頭跟我拍照,我才算是正式認識了倪匤。

匆匆幾十年過去了,二O一九是豬年,這群老豬都八十四了,還有幾個能見到九十六的下次豬年哩!保重!

回應:

陳進權:許生,有個疑問,如果生肖以農曆計算,1935.2.3(乙亥年正月初一)-1936.1.23(乙亥年臘月廿九)屬豬。新曆1934年12月31日(甲戌年十一月廿五)仍屬狗。習俗屬豬嗎?還是習俗新曆1935年元旦開始也算屬豬?

許定銘:不明所以,他們自己都說肖豬,說不定他們的歲數也似我,搞錯了的。
人家告訴你甚麼,就是甚麽,不必深究,結果不一定是好的。比如我有一個同學,讀書時姓江,畢業後卻突然姓高,不必問,自有他的苦衷。又如某位名作家,他姓胡的所謂真姓名很多個,我可以肯定没一個是真的。

也有個作家有幾個真名,他在一篇自述的散文裏,說他的父親是孫中山的秘書,而他自己由小到大,年年改居住的城市,改名換姓,你覺得他到了香港,會用真姓名嗎?

我們生逢亂世,真真假假,不必深究,一啖笑而已。

陳進權:是,關於出生日期,從大陸移居香港的,大部分身分証與真實日期不同。例如西西,之前一直寫1938年生,年前從她妹妹保管的遺物找到當年在上海的身分証,才知是1937年生。我自己身分證與真實年齡也不符,杜杜看到我在面書提及西西出生年,也回應說他也有相同情況。年齡有出入,主要是從大陸移居香港的人很少有出生証明,來香港的通行證,只寫多少歲,到香港辦身分証時,月日自己報,又可能把農曆當新曆,年頭與年尾會相差一歲,因此才出現差距。

認識的幾個朋友也如此,例如鍾玲玲、小藍,鍾曉陽也有1961與1962(忘記是否1962與63)兩種說法。

許定銘:其實香港也一樣,我認識很多香港出生的人,當年也没有領出世紙,是成年後才補領的也不少。

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路雅:中秋佳節

中秋節快到,市面熱熱鬧鬧,我忽然想起上世紀父親那年代,很多酒家餅店都會在中秋節掛上大大的花牌!那時是小市民供月餅會的收成期⋯⋯

程嵐回來了。

我記得她留着短髪的樣子,清爽的面容,耿直的性格,沒有協商的餘地。

一個不拿手袋,整天揹着背囊的女孩。辦事眼明手快,絕不拖泥帶水。

「為什麼?媽在生的時候,從沒好好照顧我們兩母女?」程嵐恨恨地說。父親是中港司機,駕着貨櫃車兩地跑,日子風光的時候,一個月沒兩天留在家中,放下錢就開車去。

「家在他眼中酒店不如,」程嵐那年六歲,她眨了下眼說:「小時聚少離多,在我印象中,他只是個過客,從不覺得他是家中的一分子。」

「生活不易啊!」

「如果他真的是為頭家去拼搏,我當然尊敬他⋯⋯」

我認識程嵐是在雜誌社,公司代理多隻電器產品,經常要下廣告。多次截稿後打尖,就靠她幫忙。家電速銷,遇着對手同期堆出相關級別,搶銷很重要。程嵐辦事認真,與她對稿特別細心,晚了一塊吃飯,每次都說我是客人搶着結帳。

有一回吃完晚飯,她建議去附近的公園仔逛逛,那晩她看來心情不太好,買了半打啤酒很快被我們喝光。

「有人說在東莞見過他,摟着個女人,身邊還拖着兩小孩。」

這是個典型的中港貨櫃車司機的故事。她說九歲那年父親已經沒有回家,最初幾年還給家用母親,後來連音訉都沒有了。

程嵐喜歡話劇,我鼓起勇氣𨘋請她去文化中心,沒想到她會應約。我不知這算不算開始,因為連手也沒拖過。不夠三個月,她要離開香港:

「趁年輕,到外面闖一闖!」

記得看話劇那晚她穿了襲高腰長裙,淺米色上身細紗棉布恤衫,下身束着灰藍色麻布長身裙,胸口打了隻小小的蝴蝶結,腰身兩條飄動的帶子。打扮文青。

看着她輕步黃昏細雨,來到大會堂低座,盈盈欲語的目光跟我遇上,立即垂望鞋尖。我心裏怦然一跳,忽然對她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為甚麼以前沒有留意過她⋯⋯

「每一棵樹,只為自己的影子而站立」程嵐說,曾讀過這樣的詩句,懂事以來,就知道無論遇上甚麼困難,只能靠自己去解決。

自此跟她連絡就用上臉書,三年來在南美跑了四個國家,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會寄張明信片回來,其實現在互聯網那麼方便,郵寄信件已經沒有人做了,但程嵐說電子文字千篇一律,冷冰冰。

我與程嵐的關係很微妙,在公事上認識她怕有一年半吧?和她單獨相處時間很短,不夠三個月,幾次約會,所知不多。

我沒有戀愛經驗,性格內向,平日返工放工,有時會約朋友打籃球、看電影,或者吃頓飯。一直沒女友,與程嵐交往,都是她作主動,有時十天八天,程嵐沒回應,我不敢去追問,只靜靜地等待。

「你相信緣份嗎?」程嵐在臉書問。

「你呢?」

「我害怕來得快的東西。」她頓了一會:「因為我害怕失去,得來快的東西都容易失去。」

這三年裏偶爾她會問同一問題:香港有甚麼改變?我的答案千篇一律,機場擴建、一地兩檢、最低工資增加、鄰居的花貓一胎生了五隻小貓⋯⋯她曾暗示因為父親,對男人失去信心。想不到今天卻在臉書收到她的留言:

三年了,我還是不能把你忘記!今年中秋⋯⋯

我回來了!

看了那段小小的留言,很難說出是甚麼感覺?忐忑無措不是,恍惚得心醉神迷?抑或欣喜莫名⋯⋯

自此之後時間變得很長!因為她沒有告訴我那天回來。原來等待是那麼遙遠。

從窗口往外望;市面一遍節日氣氛,街道熙來攘往,人山人海,公司又忙着處理買月餅送禮。

2018年1月27日

(這是去年寫的一個中秋節故事,現在佳節已過,歸人呢?2019年9月15日)

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路雅:魂歸來兮──詩輓好友羅少文

一把走進了正午的鎖
架疊起一張沒有涙的咀巴
從東到西
躺在棺木裏
你冷成離羣的樣子

春天差不多要完了
差不多
潑盡那滿滿盈門的陽光
你不認識變臉的世情
還有所謂的隔世
和你友好的只有如歌的行板
在我心中陳述一些遺忘的事蹟
自澳洲歸來
才發現懷裏藏著從沒出過境的鄉愁
多少個夜夜燈色
泛向多愁的書卷和鹽色的蒼白
明滅間    你還思念⋯⋯
一列列迎風的革命英魂如飄揚的旗幟
如今都變成了無無謂謂的瑣事

那邊有人生起了一堆火
照著深宵的孤獨
把黑夜的影子拉得長長
在街衢的營幕
沿乞片瓦的自由
猶如那年異邦春籬
忽然長出了滿園的芻菊
梨園白髪
你只在一場戲裏扮演了一個角色
催生一個夢

紫籐花開落的日子已經過去
沒有下雨的季節
不知你有否在羣傘中穿梭?
有也好    沒有也好
你的守望如同我的傷痛
當風再起時!
汝的魂兮
是否已找到歇息之所?

二O一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逐鹿的那羣人回來了,你依然是獨行的太陽。往山上去的一抔黃土默訴生平,陌人送上冥鏹,黃泉路上有落葉飛歌,當你在風裏掌燈,過奈何橋的濕冷時,把世情忘掉吧!於那煙水的杳杳⋯⋯

(路雅致馬吉:你的短文勾起我對羅少文的思念!給你網上送上一篇詩。)

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

黎漢傑:那些昨夜卻未冷的風──《昨夜風未冷:馬覺詩選三集》代序


一、引言

本書是繼馬覺出版《馬覺詩選》(一九六七)、《寫在九七前︰馬覺詩選(二)》(一九九七)、《義裏混沌暗雷開》(二O一五)之後第四本詩集。雖然本書未能趕及在詩人生前出版,但書裏的篇章除了「補遺」一章是筆者與梁穎琳小姐共同編選輯錄之外,其餘都由詩人於生前已編列妥當,從「一九六O年代」開始,按時間順序輯錄。讀者可以從本詩集看到詩人一生的思想與情感歷程。至於「補遺」一章,則搜羅詩人從二O一五年到去世為止所有公開發表的詩作,按發表的雜誌名稱分類排列。

這本詩集,除了延續詩人一貫的「黑暗與光明」的主題之外,更展現了他晚期回歸中國古典如唐詩、宋詞的修辭技巧,更注意詩作的韻律與節奏。與詩人年輕時候的作品比較,現代主義在他身上的痕跡明顯減少了許多,一些從前少見的主題,例如愛情、親情、對自身生命傳記式的記錄在這本詩集卻隨處可見。當然,我們仍然看到詩人對舊作的不斷改寫──這也許是其中一個詩人少數到老還堅持的性格特點。

二、晚期回歸中國古典

詩人在少年時對新詩使用中國古典的意象、意境是比較反感的。這一點,看他為朋友羅少文的詩集《絕響》所寫的序就清楚了:

「穹雲不飛,秋雨春燈暗」這兩句根本犯了詩的大忌。文言的出現在新詩中本可加增詩的去勢,但另方面詩人必須注意的是避免它的腐朽性。沒有新意而漫無所歸迫使它成為「死的」而完成喪失了它在詩中應有的氣味以至流於昔日古詞的「爛調漫詞」,這是可惜的。

因此,在他的第一本詩集《馬覺詩選》,古詩詞的意象,甚少入詩。可是,到了詩人的晚年,他對以古詩詞入詩的看法,已經有所改變。例如收錄在「補遺」的〈祭〉,開篇就以「不顧而去/西天春愁的沉重/背後蹄聲的得/打在窗玻璃的雨」,就營造了一種宋詞的意境:春愁、馬蹄、窗、雨,都是惹人愁緒的意象。又如〈霧〉的詩句:「錯結縱橫星月冷/風月崖岸叢叢」、「一灣風月迷城/幾許樓臺/只剩今夕/漁樵/且不管無言也不管無盡/依稀朝暮」,都是百分百文言的句式語法。

而古詩詞最常見的意象:雨,在本詩集中也出現超過二十次,例如:「沙沙雨聲/意念散落原野外」(〈裸〉)、「是誰叫我珍惜一段沉落記憶/我何嘗嘗試用冷雨」(〈情不外乎江邊的煙柳〉)、「噬破黑夜的雄鷹/雨夜持傘獨行不再浪漫」(〈本分〉)、「穿過迷霧/穿過如晦風雨噩夢」(〈戰士〉)。當然,詩人在運用「雨」這一個意象的時候,不是單純借用它所蘊含的陳舊意念,而是再次賦予它當代的氛圍,當代的意義,例如那首自傳性質的詩〈從虛無主義掙脫出來〉:

從十八歲的虛無主義掙脫出來
二十一歲那年
自殺
入院
花非花
雨非雨
過馬路從不看紅綠燈
自以為已走過許多路
幕幕多餘
重複著
那空那曠

這裏的所謂「花非花/雨非雨」,配合上文提及詩人自我的悲慘身世,當然是借用這句套語,來簡單表達人生如夢幻泡影的感慨。所以,詩人的雨,除了是唐詩宋詞意境中的雨,更花樣翻新,有「恆定的駕駛盤衝過所有襲來的流星雨」(〈柏拉圖──寫於二O一三年詩人節前〉)、「受污染的雨變酸」(〈昊天罔極〉)、「從一面高牆的感情游離/陣陣血雨」(〈迴旋曲〉),都是極其現代而意義又有別於古典詩詞的雨。

至於前輩詩人路雅非常欣賞的詩作〈冬日鋼琴〉,則可見詩人對節奏的營造。那段追憶往日愛情的句子:

沒有歌手
昔日的愛
昔日的歌手
永不泊岸的和音

可見一種錯綜的旋律,「歌手」分別安插在第一、第三句的句末。而「昔日的」重複出現在第二、第三句的開首,如此則造成一種迴旋往復的韻律。然後「要來的/都會來」更見舒緩的節奏。詩作最後突如其來的兩句:「我聽到空寂在響/我聽到流雲在您腳下狂奔」以「我聽到」構造一段一長的句子,以音樂上的慢板結束全詩。

三、從造景擬情到即景抒情

詩人年輕時的作品甚少直接以身邊經歷的現實題材下筆,反而是以文字構築一個個虛擬的場景,背後的道理情感則隱身其中,讓讀者根據詩句留下的草蛇灰線去推敲猜測。例如初寫於一九六二年,修訂於二O一O年的〈遁走天際的翠苔〉,開首兩節是這樣的:

結冰的日子互相撞擊
在樹上持續的鳥鳴
冬天逝去,也不能制止

而真正的冬還沒有來
節奏崩裂
春耕夏種,秋收冬藏?
世代總成過去
原野只遺下染血盔甲
破碎身影

詩篇一開始就渲染了一種凜冽的寒意:日子居然會結冰,結冰的程度非常嚴重,堅硬到還可以互相撞擊。而那惱人的鳥叫聲,即使到了這麽寒冷的日子,也不能制止。單看第一段,明顯不是詩人經歷的現實景象,而是他虛構出來的心象。他要渲染的是一種絕望的感覺,在這裏,日子結冰,互相撞擊,失卻一切秩序,即使樹上鳥鳴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接下來,詩人繼續說:「而真正的冬還沒有來/節奏崩裂/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世代總成過去」,更直接的說明,真正的嚴冬還沒有來,但現在一切的節奏都崩裂了:「春耕夏種,秋收冬藏」這一句詩人配上問號,當然是一種設問句,因這種季節的秩序,即節奏,上一句說明是已經崩裂了。下面說「世代總成過去/原野只遺下染血盔甲/破碎身影」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會隨時間而逝去,但遺留下來的不過是染血的盔甲和破碎的身影,都是破敗、絕望的。

以上絕望、灰暗的感覺,從意念來說,並不具體,正如鄭政恆在〈黑暗與光明︰從《馬覺詩選》到《義裏混沌暗雷開》〉一文中所說:「無疑,馬覺的詩作都相當現代化與抽象化,……黑暗的意象一以貫之,代表著存在的焦慮與虛無、負面的情緒(煩憂、絕望、苦痛、悲哀、幻滅、厭世、憂鬱、苦楚、愁苦、紛亂)、殘酷而荒謬的世界、生命力的空乏甚至是死亡」。這些風格的詩作,仍然可以在這本詩集輕易找到。

不過,這本詩集不少的作品,卻不再遵從上述那種造景擬情的寫作方式,反而更多是取自他日常生活的實況,略作加工而成。例如寫父子情的那首〈兒子〉,句子結構大多源自生活化的對話:

兒子捧著連環圖走近我的書案
看見我填好的大學助教職位申請表
他問:「爸爸,你去做事呀?
我留在家怎好?」
望著他嘗試理解他的話
本想告訴他爸爸放工會回家
但我轉念卻道:
爸爸離家到美國,好不好?
他望著連環圖望著
連環圖
「你捨得爸爸和媽媽?」
他搖頭文靜像朵花

這種散文化的句式,在早期的馬覺是難得一見的。當然,句子的散文化,不代表他所表達的意念,在主題上與從前切割。詩作裏,詩人原本是想告訴兒子如果爸爸上班去,下班就會回家,但卻興起另外一個念頭:「爸爸離家到美國,好不好?」讀者也許會奇怪,為何詩人會這樣詢問一個小孩子呢?其實詩人是想問兒子:「『你捨得爸爸和媽媽?』」,原來詩人還是那位有著現代主義、存在主義思想的詩人,他這樣問兒子,是因為人都要經過長大,經過捨得父母的過程。這種設問,是想兒子獨立。例如下文所說:

此間他會道:
「讓我來
我自己吃。」

自小吃奶粉
上了塑膠乳頭癮
四歲人兒沒有此物晚上睡不得
半年後我和妻取笑他
他一夜便戒掉

兒子很快就在各方面都學會獨立了,甚至在某時候,能夠反過來安慰、警惕父親:

盛夏苦煎斗室窄
伏案流汗
他拿扇子走過來
「爸,扇呀。」

一九六八至一九七五年是我絕望年頭
萬念俱灰沉賭博
今年兒子走過來
卻道:
「爸爸呀,你戒賭了,卻戒不到煙。」

再進一步,詩人想到,兒子未出生之前,做父親的總想為孩子安排這個安排那個,按著自己的意志來形塑兒子的性格興趣,但漸漸他發現,這種功夫其實是白費的:

兒子未出生前
打算施他佛道,向他施行
斯巴達教育
冬天要他洗冷水浴
鼓勵他毆鬥無故鎖他入「黑牢」
妄念由悲起
心悲有誰知

沉吟間
兒子慌忙走近瞪眼道:
爸爸,不要到廚房去
螞蟻蟑螂跳舞正開會!

父親希望兒子接受斯巴達式的鐵血教育,要他堅毅:「冬天要他洗冷水浴,鼓勵他毆鬥無故鎖他入『黑牢』」,但兒子最後卻變成一個心地善良、柔弱,廚房有螞蟻蟑螂也不願將之殺死的人。這種由自身生活上升到哲學思辨的題材,可說是詩人的新突破。

四、自身生命的黑暗與光明

在《義裏渾沌暗雷開》的編後記,馬覺仍然保留著五十多年前《馬覺詩選》中出現的兩句話:「死亡後的新生和黑夜之後的復旦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我需要生命的真正光彩和振奮……」觀乎這本詩集的所有作品,從知人論世的傳統中國詩觀來說,詩人所謂的死亡和黑夜,正是他人生經歷過的種種折磨,以至一度自殺的困擾。而新生和復旦,則是詩人在經歷重重黑暗過後,走出來的人生光明。可以說,詩人早期那種抽象化的壓印、灰暗,在這本詩集則代之以實際人事的更替、人生的挫折,無疑更具體化那種黑暗與光明的牽扯。

例如在〈交戰,在灰白碼頭交戰〉,我們可以讀到這種對日常都市生活因循的苦悶:

碼頭外,雨傘和雨傘交戰
男的要討生活
女的求安穩

女的要生活
男的度安穩
來吧
分道揚鑣
或三五成群
衝破雨幕

另一首〈破鞋〉則由鞋及人,嘆息自己「不慎投入諸多歧途」,「經過多少戰線與崎嶇」,人生到處跌撞之後,才想起破鞋「茫然回首/念及你」,念及的何止是破鞋本身,更指涉它踏過的往日種種。而〈兩點之間,沒有直線〉也是抒發自己「在這單薄卻繁複的世界」,以文字作一生的事業:「藉詞飄浮/牽起暈暈漣漪/行走在五光十色的鋼索/鼓起那低沉/皮囊」低沉皮囊當然是詩人自己,雖然經歷過「雨打雷轟」,「盈盈的瘀紫和枯黃」,「因此而在石窟咳一聲」,但這一聲咳嗽猶如呐喊,「卻驚醒了牆上滿天剝落的飛天」,至於那些被驚醒的飛天究竟是甚麽,那就留待讀者猜想了。

又例如〈迷失的夜〉,詩人的夢雖然陷入深淵,但還是有得救的希望:

活在自己夢裏
你的資訊和理想竟是一個繭
陷入深淵
呼不得,求救無從

夢裏有裏
仍默默
有破冰船
駛向寧靜廣袤冰川

「你的資訊和理想」那些沉重的過往竟然成了一個繭,讓詩人「呼不得,求救無從」。原本以為難以逃走,詩人卻還是安排一艘破冰船出現,可見光明仍然可期。

至於〈驀然回首──闊別文壇十四載〉,則更是一首滿載自傳成分的詩:

寂寞歌者
唱瘖瘂的歌
夜的主調是溫柔

暫且推卻陽剛
生命之火曾被抑制
但星火可以燎原
想起鄉村包圍城市
想起寒梅
獨排眾議
的日子

飲鴆算得甚麼
黑洞
算得甚麼

你回來了
萬嶺蒼茫
唯有天邊雲海
滲出
血絲

馬覺自比是一個「寂寞歌者」,「唱瘖瘂的歌」。這種瘖瘂的歌的色調如夜,而這「夜的主調是溫柔」,那些陽剛之氣,暫且不復見,因「生命之火曾被抑制」。但代表陽剛的火還會重燃,還會燎原的,往日的磨難:「飲鴆算得甚麼/黑洞/算得甚麼」不會磨蝕詩人的心志,所以詩人最後說「你回來了」,這個「你」其實是指詩人自己,而「滲出」的「血絲」就是之前暫且熄滅的火。

五、結語

由此可見,詩人在不斷創造新篇,改寫舊章之際,讓這部詩集比早期的作品更見明朗,題材更多與日常生活融匯,句子變得散文化,意象與意境更漸漸回歸中國古典的懷抱。不過,詩人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理想,則一如以往,未曾稍改。

二O一九年七月十一日

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黎漢傑:那些刻在石上的──淺談周國偉的詩


一、引言

說起周國偉,年輕一代的讀者大多不會知道他是誰。其實,他曾是《詩風》、《羅盤》的編輯。而本地著名文學刊物《素葉》的誕生,也和他有重要的關係,何福仁在回憶文章〈素葉的話(一)〉就曾這樣說:

最初,從構思、組織到註冊,最積極應推周國偉。國偉是我大學時的書友,──那些浪漫,喜歡高談闊論的日子,他就提出過要辦一個這樣的出版社,注定賠本,然而可以無悔於青春。畢業後他離港到非洲一段時間,再回來,居然舊事重提。

可見,周國偉是其中最熱心推動刊物創辦的人物。至於他自己的寫作歷程,概括而言可以分為兩期,前期主要寫詩,後期主要寫論文。理智與感情,恰巧各自佔據人生的一半。據筆者手頭的資料,他第一首發表的作品,應該是一九七六年,發表在《詩風》的〈滑浪的日子──給MARILYN〉,到八十年代初也算是經常有作品發表。之後停頓了一段頗長的時間,到一九九四年才再次在《素葉文學》發表三首作品:〈雨後〉、〈恩念〉、〈戀的美學〉,可惜也是他最後一次發表詩作。
周國偉的詩作,現在整理所得二十四首,不多,但每篇都耐讀。如果要簡單概括他的詩風,我會說是一種「硬」的美學。這種「硬」不但是指内容而言,更指其特有的語言形式。

二、四處漂泊的硬漢子形象

縱觀周氏的作品,與海洋相關的意象與意境非常多。例如他第一首作品〈滑浪的日子──給MARILYN〉,就是以出海滑浪為詩的背景:「滑浪於藍天的日子遙遠且搖曳/雲簇像真要擱淺所有飄昇叫純真」,從中可以清楚感受到滑浪時視綫上下搖晃的律動,以及因遠望造成視覺上天與海相接,雲朵漸漸擱淺的假象;又例如〈燈下〉將掌心比擬成海洋的段落:

燈下,我看見
一條細細的小河
川流不息
帶去粼粼破碎的波光
已綻湧得破碎的波光
我張手努力掬住一把
夜寒卻無盡的滴落

小河當然是想像之辭,而那些「波光」也不過是人生旅途中的那些詩人認為值得堅持的信念或理想,可惜當他想「張手努力掬住一把」,結果卻是徒勞:「夜寒卻無盡的滴落」,滴落的居然不是光明而是夜,是黑暗,而且還要無窮無盡。在茫茫的海洋,卻找不到一點亮光,可想而知詩人的失落。

也許,因詩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漂泊,所以海的意念、意象才會如此突出。這種漂泊感,最明顯的就是詩人遠赴非洲經商的那段日子。例如〈船〉,作者在後記即明白寫道:

最近要離開香港,本來我是十分喜歡往異地旅行的,可是,這次是為了「建基立業」,性質大不相同。這個問題已在心底裏盤纏了多時,我想,我實在需要轉換一個新的環境,新的生活方式,再一次考驗自己、認識自我的本質。實在說,這詩是自勉之作。

這種對自我考驗的過程,於是化身成一艘具體而微的船,在詩人筆下浮沉,全詩如下:

自昏暗的船艙步出
四面的濃霧即層層罩下
剛才的噩夢還恍惚搖盪
船仍是要啟碇
不知多少天了
這如風如雨的霧林
終沒散去
每天吃着僅剩的鹹魚
和小撮青澀的蔬菜
魚網不曾撒過
夢卻網上多個
但總叫人不安半天
獨自飄流的日子不好受
雲和風的移動漸變得空洞
夜燈只微弱發亮
呆對一會,便滿艙陰霾
忽地我想起太陽和泛粼的海面
那時還在家人的大船
船仍是要啟碇
我知道
波浪驚拍船舷
咦咦船聲輕細的刺響
沒餌的魚鉤紋風不動
大海定有魚群和澄明的景色
就收起繩索發動馬達
讓激昂的節奏灌我滿身
向遠方進發
不航的還算是船嗎

其實,詩作描述的風景:「自昏暗的船艙步出/四面的濃霧即層層罩下/剛才的噩夢還恍惚搖盪」、「這如風如雨的霧林/終沒散去/每天吃着僅剩的鹹魚/和小撮青澀的蔬菜/魚網不曾撒過/夢卻網上多個」,既是實際存在的外部環境,更是作者的心象,那些困境、苦況、挫折,除了是如實地描述旅途的艱辛,更是象徵異地對作者心靈的試煉:「那時還在家人的大船/船仍是要啟碇」。因此,作者才會在詩作的末端多次以肯定的句式來陳述對未來的期盼:「大海定有魚群和澄明的景色」、「讓激昂的節奏灌我滿身/向遠方進發/不航的還算是船嗎」。而這種自勉、自勵,又進一步強化詩作中詩人的硬漢子形象,所謂:「不航的還算是船嗎」這種積極面對未來的態度,沒有一般年輕人寫作「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灰暗色調,是非常難得的。

當然,這不是說詩人的人生一帆風順,我們可以在他就讀大學時所寫的〈石島的下午〉後記看到他曾經的猶豫與困惑:

進大學二年多了,回想起來,這段日子對自己究竟是好是壞呢?每次捫心自問,內心總不由風塵激揚。特別是在知識(或理想)的追求而言,這階段又能否以「失敗」或「成功」來概括,然則,我相信這最後一站的學校生活,毋寧是一場重要的考驗。

未經過考驗的激昂豪語,不過是魯莽的表現,但經過試煉之後,沒有被失敗、挫折打倒而繼續堅持,就是人生境界昇華的體現,例如在另一首短詩:〈詩之外〉,周氏就這樣夫子自道:

沒有美麗的情景
或者根本便不美麗
但我寫,失敗也堅持
生活,就是如此
真實的不過是數行
刻在石上
刻在面上
無聲地醒着,堅持
即使只為自己

這種不為甚麽,只為自己的堅持,既體現在寫作,即「詩」上,更顯露在「詩之外」,即現實人生的道路上。

當然,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堅持,總會有牢騷的時候,因此,我們不難在他的作品裏發現,抒情的背後,總有或多或少的議論隱藏於字裏行間,好像「且驚愕天地之豐廣,猛然/喝醒一身童稚錯幻但執拗的無望」(〈山水畫〉)、「所以他們嬉水,在河邊/那片草地/永遠屬於幻想」(〈在那遙遠的〉)。而,最顯著的例子,當屬〈要命的舞會〉,詩作借一場舞會,表達對當地人笨拙地模仿現代都市生活的無奈與感慨:

據說
這個舞會必須繼續
直至明晨
才夠隆重
  (感謝在場的賓客)
才夠誠懇
  (感謝神的恩賜)
……
我清楚聽見
聲音生硬又滑稽
一如愚笨的村婦
學習城市生活的規律

詩人無法與眾同樂,他感覺到的是一種無法適應的格格不入,但他仍然要強撐下去:「煙不斷的抽/反正是沒法睡了」在此處,我們再一次看到詩人的硬漢形象重複出現,與現實繼續永遠的拔河。

三、硬的修辭美學

一般人寫詩,都喜歡運用比喻,有時甚至出現通篇皆比的情況。但是,翻閲周國偉的詩作,以比喻構成的句子非常少。粗略統計,以喻詞「像」構成的比喻句子有四句;以喻詞「如」構成的比喻句有九句。有寫作經驗的人均會明白,這種少用比喻詞造句的寫作方式,其實非常困難,因作者必須將心中的情感或經驗,不能依賴打比方,而是轉化成一個個實際具體而微的行動或者情節,以保持作品不致落入純抽象的陳述。因此,縱觀周氏的作品,句子結構大多是比較簡單,而且字數較少,例如描述多明尼加見聞的詩作〈在那遙遠的〉,每一行的字數一般不超過八個字,最長的不過是十個字:「所以他們嬉水,在河邊」,最短的僅有三個字:「拿着了」。而整首詩作通篇均是白描,以名詞和動詞為主:「沙地高低/微溫的水沒有魚/掬水欲飲/不若投進去/我們是魚」、「我們需要一條小舟/河中間處滿是海膽/游過去,好嗎/這裏甚麼也沒有/小舟是我們的手」,組成全篇的肌理。當然,白描,看上去好像沒有甚麽秘訣,魯迅在《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也是這樣說:「『白描』卻並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少做作,勿賣弄,可以說,是周國偉詩的可貴處,即使在抒情詩方面,他也是以非常節制的方法寫出,例如以祝福朋友愛情開花結果的〈那夜,我們在中灣〉為例:

月亮不知升至哪裏
濃濃的簾幕般圍攏
木炭和報紙安放後
妳自衣袋摸出火柴
並且擦亮火光
風不知從何方捲掀
在月光迅速映照中,看見
石爐原來被鋪蓋過密
木炭缺乏必須的空間和氧氣
大家合力調整後
火花已逐漸可見
風不絕吹起,狠狠吹起
這次我們只需稍作遮擋
爐火已自裏底細細燃燒

表面是寫為石爐起火,實際也指涉朋友的愛情。一開始,「木炭和報紙安放後/妳自衣袋摸出火柴/並且擦亮火光」好像萬事俱備,起火卻遭遇困難,原因在於「石爐原來被鋪蓋過密/木炭缺乏必須的空間和氧氣」。愛情也如是,起初以為對雙方的愛慕就足以支撐一段感情,實際上人與人的交往還需要「空間和氧氣」,拿捏的分寸,才可以成就愛情:「大家合力調整後/火花已逐漸可見/風不絕吹起,狠狠吹起/這次我們只需稍作遮擋/爐火已自裏底細細燃燒。」

這種以描述石爐起火的過程,從敘寫技巧而言,正是所謂「借事寓理」的表達方式,周氏以迂曲致意之筆法,避免直接訾斥之病,在藝術效果上有「欲彰還隱」之效。

對於喜歡摘句的讀者來說,周國偉的詩可說是平平無奇,因他沒有亮麗的辭藻,更沒有如上述那些精彩的比喻作句。因此,這種類近散文化的寫作,可說是一種硬的修辭學。當然,這不是說周氏沒有任何寫作技巧,試看他的〈石壁──羅便臣道速寫〉,全詩如下:

瘖瘂的石壁
佇立路旁
傲慢或者固執
巴士跑過
單車跑過
孩子跑過
咆哮或者塵埃或者叫嚷
瘖瘂的石壁
依然佇立路旁
傲慢或者固執
鳥類飛過
紙鳶飛過
花朵飛過
歌唱或者昇躍或者飄繞
瘖瘂的石壁
依然佇立路旁
傲慢或者固執

深深埋藏於土壤
許久了,種籽
困厄地生長於土壤
許久了,種籽
無聲無息無光無熱
它們就這樣抽芽,增高
在石隙的狹隘間
默默叢生
在冷硬和瘖瘂間
默默青綠

風起時,掌聲紛紛
一路嘲諷石壁
一路搖曳款擺而去

讀者不難發現,全篇不是以華麗的修辭取勝,而是以一種近乎民歌式的節奏讓作品推進。例如「巴士跑過/單車跑過/孩子跑過」、「鳥類飛過/紙鳶飛過/花朵飛過」這種類似排比的句式一再重複出現,同時夾雜以「瘖瘂的石壁」、「傲慢或者固執」、「許久了,種籽」像流行曲的副歌般穿插其中,形成一種特有的旋律。這種句法,和《詩經》頗有暗合之處,例如名篇《秦風‧蒹葭》就是如此: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全篇以重章迭句的形式寫作,二、三兩章的內容與首章基本相同,僅僅個別詞語有所變換,避免了板滯,形成獨特的韻律也使詩意稍有遞進。同時,反覆詠唱,使感情愈來愈強烈。以上的模式,正是周國偉〈石壁──羅便臣道速寫〉寫作範本的由來。

四、結語

周國偉留下來的作品雖然不多,但已經可見具有一定的藝術風格與寫作母題,他的新詩,都是源自生活,取材自日常,語調舒緩,意象、比喻清晰,但追求言盡意無窮的藝術效果。而他漂泊海外的作品,除了突出詩人的堅毅形象之外,更寄託了他對世俗的思索、質疑和嚮往,因此,不難發現詩人在以詩抒情的背後,同時有不少議論穿插其中。當然,這種對社會現實的議論,後來的周國偉則偏好以論文的形式出之。也許,正是這種原因,令他後期幾乎停頓了詩創作。不過,幸好詩保存了,我們還可以看到香港詩壇這份曾經存在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