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許定銘:從《香港小事》到《稿匠生涯原是夢》

一九八一年末,我在灣仔的書店因租約到期,被迫結束營業,多年的心血就以廉價賣給收買佬,用兩輛大貨車運走了。

劉以鬯先生對我說:「不開書店,該沒那麼忙了吧,替我寫個專欄?」

於是我用午言做筆名,在《快報》 的「快趣」版每天寫三百多字的《香港小事》,以趣味為主,寫社會的百態。那年代因我兼職多,生活面廣闊,經常接觸到社會各階層,內容自然豐富多釆。真想不到自己居然有韌力,一寫就寫到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六日,劉先生離職全力編《香港文學》,我亦因事忙,意興闌珊而擱筆,在此得再一次感謝劉先生給我磨筆的 機會。

《香港小事》每天三百多字見報,原則上是每天一個題目,但有時會談不完便連談數天,如今便連結一起變成長文,方便閱讀。

我剪貼的《香港小事》原稿,原本貼滿了四本硬皮單行簿,可惜多年前拿去影印時,失去了第一本,此所以我記不起是 何時開始的,第二本一開始是一九八二年十月一日,前面應該失去了一兩百篇。去年初文出版社老闆黎漢傑派人到大學圖書館微型菲林館,替我把前面的《香 港小事》複印出來,才知道首篇是發表於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三日的。

那年代我住在九龍洗衣街伊麗沙伯中學對面的十一樓,從書枱上的窗子望出去,可以直穿到九龍城去,視野廣闊,靈感似泉湧,三百多字連標題,差不多填滿一張原稿子,下筆總可以一下子就寫幾段。當年沒有傳真機,更不會有電腦,爬 完了格子,匆匆入信封,寫地址,貼郵票寄到鰂魚涌去。

後來我搬到港島天后去,在商場重開書店,《香港小事》就在一面看鋪一面爬格子進行,填滿了若干段,即請老妻代為 看店,把稿子摺到褲袋,匆匆忙忙的趕去搭電車 …… 那段日子飄得太遠了,是四十年前的舊事哩!既是四十年前的舊事,就不叫《香港小事》,改稱為《香港老故事》了。

整理《香港老故事》之時,黎漢傑說想把這些故事出書,我從中選了五十餘篇,都是和書及書店顧客有關的組合一起,深感爬格子生涯數十年之甘苦,乃人生酣夢一場,故名之曰《稿匠生涯原是夢》。

重讀這批舊稿,深感遺憾的是再無法找到當年沒留下的書影,有興趣的讀者得自己到圖書館去搜尋了!

──二O二三年五月四日

許定銘臉書2023年5月26日)

2023年5月16日 星期二

黃俊東舊文:暑中雜記

年近九十的好友黃俊東,是香港著名的書話家,五月十三日來郵,說他近況很好,在此轉載,關心他的朋友可齊讀。

俊東說找到一篇舊作,未讀過的朋友肯定不少,附上供大家欣賞。

(許)定銘記於2023年5月15日


有朋的電郵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絶對是的!

>>

>> 人仍然在,就是好!

>>

>> 雖然疫情還在,幸好全球漸漸開始恢復正常。悠悠歲月,很久沒有寫信給老朋友,諒一切起居生活安好,闔家平安愉快,生活幸福!

>>

>> 我在澳洲安然無恙,生活一切如常,勿念。

>>

>> 我的兒子前一陣子尋找到我早期寫的一篇文章,這文章是我未出道前寫的,相信你還沒有看過,現附上分享,請多多指教!文章題為:「暑中雜記」

>>

>> 祝大安!

>>

>> 俊東上

>> 尹琛代筆

中英學會論文比賽獲「華僑日報盃」首名論文

暑中雜記           黃俊東

香港的天氣,非常特殊,一年四季之中,炎暑差不多佔去了一半,因此在悠長的暑期中,生活的消遣正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大多數人打發炎暑的日子,就是游泳和打牌,香港有很多海灣,可作為游泳的去處極多,游泳自然沒有'問題,香港人又喜歡打牌,在華氏表九十度左右,仍然有很多人樂於此道的消遣,這是香港人最有耐性的表現,我相信一個初到這兒來的人,對於這情況一定感到大惑不解吧?在我來說,年輕時每年的夏天也是消磨在海水的嬉戲為多,而對於打牌,我始終沒有興味,作為香港人的我,時常便要受到朋友們的譏笑了。年來我不幸生了一場大病,臥榻經年,當我的病症受到藥物的控制之後,我的健康也漸漸恢復過來,但是卻不能去海邊作劇烈的游泳運動了,因此當那炎熱的暑天到來的時候,我頗有苦惱和憂鬱之感不知如何來消暑。我在久病之後,固然要找一處環境清靜的地方來休養,但找地方這個問題談何容易?不過有一位老同學頗能體察我的環境和苦衷,為我介紹了一處郊外的居處,那是在沙田道風山半腰間的一間石屋,我心裏想旣然不能樂水就來樂山吧!於是就在初夏搬去住,開始我的山居的生活。初時不習慣新環境,人地生疏,很感寂寞,而且我病後體力未復舊觀,不能工作,又不能多讀書,真是不知道如何過日子呢!但我的秉性不肯向環境低頭,我想意志一定可以克服困難的。不久暑假開始了,我的妻子不必再到市區去教書,閒在家中,我們的生活也開始多姿多彩了。

我們屋子四周,雖是荒野的山坡,但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只要把草叢和小樹清除,就可用來茂植果樹和菜蔬,於是約了一些年青的朋友來相助,在烈日當空之下,一連工作了多天,居然整理出一片空地來,我心裏想我也有_「自己的園地」了。我決意先行種一些木瓜樹和菜蔬,對於木瓜我是略知一二的,因為我從前在粉嶺一位開木瓜園朋友家中住過一段很長的日子,耳濡目染,現在正好來試一試,至於菜蔬,則是就近請教菜農指點一下。不過荒野的山地太過貧瘠,砂質太多,種植木瓜樹尚可,種菜蔬便不合適了,原來地上螞蟻太多,又有昆蟲,尤其是那種大蝸牛,不容易對付,夜裏便出來把菜苖吃掉,只好等待多天再作打算,因為冬天裏,這些害蟲都蟄居冬眠。種菜是失敗了,但木瓜則十分順利,不久已是欣欣向榮,看來「種瓜得瓜」這話是不錯的,可惜今年𩗗風接二連三的來龍襲,木瓜抗風力弱,結果在園地中只餘下零星的幾棵,表現著倔強的生命力。

我們雖然徒勞而無功,但屋子的四周已被我們美化起來,例如在屋前闢了一片空地做露台,舖上水坭,上面又搭了一箇涼棚;古人云「居不可無竹」,於是我們又在屋子的西邊種了一排竹,將來竹林成䕃,自有一番景緻。

我們看見隣居養了許多鷄隻,見獵心喜又學人家養鷄了。最初是由妻子到沙田的市墟上買幾隻雛鷄回來,我親自釘了一箇鷄籠來養牠們,但因為飼養不得其法,不久死的死,病的病;後來一位專業的鄰居告訴我,買回來的小鷄是農場挑出的「鷄尾」,不適宜飼養;應該選一些好的品種的鷄種疍,拿去「鷄友社」電孵,三箇星期之後,雛鷄出來,取回後要善為打理,不可受冷,又要給牠們「滴鼻」(預防傷風),稍後又要種痘和打免疫針,吃的是混合飼料,包括有魚粉,粟粉,麥糠,骨粉,草粉,魚肝油以及許多火營養素和維他命等,簡直比我們普通人的食物還豐富,科學日新月異,養鷄也科學化了。我依]了這位專家的話,再試養一批鷄,果然很有成績,弄得我每天都與羣鷄為伍,靜觀牠們的動作和生活,也是生活一件趣事啊!

閒來的時候,我替附近幾個小孩子補習功課,或者說些希臘的神話或民間故事給他們聽,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時常走來我屋前玩樂,這種歡樂的景象,使我覺得生活多麽可愛,生命多麽可貴!我的心情愉快,健康也復原得快,我試多讀一些書也沒有疲倦的現象,我深信我的精神真的恢復青春的活力了,於是我又試來工作一下,一樣有了信心。

有時我坐在山坡上的大樹下,作養悠久的沉思,或聽那蟬鳴鳥叫的響音,的確十分可愛,有時遠眺空中的浮雲,不禁想起詩人波特萊爾爾的名句來:「我愛雲⋯⋯飄過的雲⋯⋯高高在天上⋯⋯在天上的那些奇幻的雲!」有時我也學孩子們捉蝴蝶和昆蟲來觀察研究,好像童年時代在鄉下的日子一般,不過現今使我想起法國那位寫「昆蟲記」的科學詩人法布爾和英國那位寫「塞爾彭自然史」的懷德來。

在夜裏有月亮和星星的時候,固然很可愛,但沒有月亮的晚上,聽山中的林語,微微作响,是那麼漫長和單調,如遠鐘之低鳴,如無字的歌聲,如往事的糢糊的記憶,如夢如幻,這難道就是神祕莫測的人世?在暴風雨之夜,那種雷霆萬鈞的氣勢,叫人有些驚懼之惑,但我覺得好像聽了一首貝多芬的交响樂,在在增強了人生奮鬥的意志和力量,而風雨後瀟滌的景象,又似柴可夫斯基筆下的音响,充滿寂寞和傷感。

呵!無論如何,暑中山居的生活是可愛的,使我吟起「悅心集」(據說是乾隆御製的)中的四季歌來「⋯⋯愛山居,夏日長,撫蒼松坐翠簊;南風不用蒲葵扇,放開短髮迎朝爽,洗滌塵襟納晚涼,竹方床,一枕清無汗,這是俺山中瀟洒,豈變他束帶矝莊?⋯⋯⋯⋯」(山居自樂之夏歌)。

一九六四年寫於道風山愛道園

許定銘臉書2023年5月16日)

2023年5月12日 星期五

悼鄺健行

「我們讀郭璞李白等人一些涉及仙道的詩篇,又覺景物空靈,縹緲高舉。詩人就這樣通過他們的作品,把我們的心靈帶到另外一個世界去。」 — 《摘藝西東》 (節錄)

鄺健行老師於5月6日與世長辭,享年86歲,本會對此噩耗大感哀慟,特撰此文,以表追思。鄺健行老師, 祖籍廣東台山,生於香港,並在1962年畢業於香港新亞書院中文系。後來,老師遠赴雅典大學深造,成爲香港文學界僅有懂得希臘語文的學者。其在文學界的涉獵範圍遍佈「中希韓」,不只擔任希臘古籍的中文譯者,更對中國古典詩賦與律調,以及韓國朝鮮時期詩話和中朝詩歌交流素有研究,可謂博古通今,高瞻遠矚。在學術研究之餘,他同時心繫本土古典詩壇,與浸會大學同仁攜手創辦了香港古典詩社「璞社」,讓師生切磋詩藝,吟詠古今,薪火相傳。

老師一生著作不勝枚舉,著有《詩賦與律調》、《杜甫論議匯稿》、《 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韓國詩話中論中國詩資料選粹》、《波羅塔哥拉》、《追思錄》等,為辭賦及古代文學研究鞠躬盡瘁。著名辭賦家潘承祥先生亦曾對其評價:「鄺健行的學術成就,得益於其默默的耕耘精神,他對辭賦與國學的貢獻,很偉大。」 青文對其貢獻深表認同與欽佩,并對文學界失去一位大師感到惋惜,僅願本土文壇後繼有人,繼續傳承其對辭賦與國學的偉業。

青年文學獎臉書專頁2023年5月11日)

甘凡:戴著瓔珞穿越文明,香港詩人、譯者、古文學專家、文化使者鄺健行先生逝世

香港詩人、譯者、古文學專家、文化使者鄺健行先生(圖片來源:青年文學獎面書)

鄺健行先生5月6日離世了,享年86歲。先生在香港文壇不算名人,然而認識其學問文章的友好、學生和傳媒,應會同意他對香港文學有獨特的貢獻。他漫遊於研究、評論和創作之間,作了多方向的嘗試,可說一生所作已辦,折射出一位香港土生土長「文人」的光輝,華彩非自桂冠,而見於纓絡。

筆者早年即有留意先生在香港學界的參與,這純因為一直對於新亞書院和研究所各種動態甚感興趣並長期追蹤。鄺先生是新亞書院1962年中文系的畢業生。如果要寫一本香港的地方學案,新亞門下必不能缺先生一席。

歷年來鄺先生在中國古文學上的專著包括《詩賦與律調》、《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和《杜甫新議集》等。雖寫成多部高論,世人不宜單以專家學者來理解他。先生是一位文學行者。他與同仁創立「璞社」,匯聚創作古詩同好,切磋詩藝,推動寫作風氣,並且把自己的詩作結集成《光希晚拾稿》(2009)和《光希詩文存稿》(2021)二書。立於中國古文學的傳統上,研究和創作並舉,在香港學術界和文學界並不多見。這是先生第一個獨特貢獻。

. 鄺先生以嚴謹的學術訓練背景,長期關心香港特有的武俠文學。他早期著作《武俠小說閒話 》(1994)據說已經絕版。後來又著成《金梁武俠小說長短談》(2008)一書,對兩位名家的作品有獨到分析,又論到個別作品和小說人物,分析武俠小說的發展,頗受重視。2017年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香港的新派武俠小說」,引起不少討論。武俠文學之論,是先生對香港文學第二個獨特貢獻。

鄺健行教授在2016-17年度「新亞書院文化講座」主講「香港的新派武俠小說」(圖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視野」)

此外再介紹鄺先生對中韓兩地文學交流這門冷門學問的研究成果。這方面以《韓國詩話中論中國詩資料選粹》(2002/與陳永明和吳淑鈿合編)為代表。本書是以韓國學者趙鍾業所編《修正增補韓國詩話叢編》為底本,從中選取有關中國詩的內容,標點整理,重加編次而成。其後先生再出版的《韓國詩話探珍錄》(2013),是對前書的補充。先生涉獵中韓古典文學,以香港學者身份研究兩地文學,做出成績。這是先生對香港文壇第三個獨特貢獻。

鄺先生的文學視野環視東西方兩大文明,這是大家都熟知的。1962年從新亞書院中文系畢業後,由於受到錢唐諸師論中西文化交流的啟發,立志親赴西洋文化根源地學習,乃負笈希臘,留學八年,1971年得雅典大學哲學博士。此後以其所學,在香港介紹希臘文學文化。

先生在這方面的精品成果,是不久前才出版的《摘藝西東》(2022年12月)。西和東,就是希臘和中國。前面「希臘部分」多談青年時代留學希臘時的見聞和感想,當中介紹了古希臘文化,內容雋永。後面「中國部分」談中華文化,多涉古典文學知識,也有個人觀感。筆者至今只讀了少量內容,不敢深談,但深信是很有價值的文章。

事實上,鄺先生是香港極少有能力把希臘語著作直接譯成中文的譯者。早期譯作包括柏拉圖的《波羅塔哥拉》(1985)和色諾芬的《追思錄》(1987)。 及至最近,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原正準備推出先生的新譯作,將色諾芬的《治家之道》(Oeconomicus)、《會飲》(Symposium)、《蘇格拉底辯護詞》(The Apology of Socrates)與《追思錄》合併為《蘇格拉底對話錄》出版。出版社稱此為中文世界第一次將色諾芬關於蘇格拉底的全部四種記述從古希臘文直接翻為中文的譯本。可以讓讀者了解柏拉圖記述以外另一面的蘇格拉底。 出版社說:「《蘇格拉底對話錄》將會在下月面世,沒想到卻收到了鄺教授去世的消息,實在令人扼腕。鄺教授著述豐富、桃李满園,他的精神和學術必會長留世間。」本文對此也沒有補充了。應該一提的是,上述譯作,雖然原本多歸類為哲學思想,但必然同時是文學性的書寫。這是先生對香港文學第四種特別貢獻。

(圖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面書)

鄺先生為香港文學踏實耕耘,不求名聲,不必有桂冠而映出光輝,亮采有如來自全身的纓絡。菩薩在頸飾上懸掛珍寶,一直垂到胸前以至足踝。菩薩戴纓絡源於犍陀羅造像,藝術家相信犍陀羅藝術是印度佛教思想與希臘造形藝術的結合。筆者則認為鄺先生是把希臘文化掛在身上回歸中國文化的使者。

藉此短文,向鄺健行先生致以由衷的敬意。

《藝術當下》2023年5月12日)

2023年5月10日 星期三

路雅:蛙王

行為來自生活,生活源自傳統。蛙王雖然已經年過七十,但其創作仍然充滿活力,他坦誠地擁抱每一刻,每每從其作品溢出你我的影子,何其平凡!

茶餐廳的餐牌、新聞紙的小廣告、街招告示、如刹那流星飛過的閃念⋯⋯竟然熟悉得就如你我生活的城市,或偶爾遺忘的角落!

2023年5月9日 星期二

李洛霞:記七十年代一些刊物與編輯

書話家許定銘2019年出版了《從書影看香港文學》,細述近百年來香港出版的文學單行本和文學雜誌,資料珍貴,引起不少迴響,其中一位讀者在作者的面書上留言,談及1970年代香港的文藝刊物,有這樣一條:「……至於《文藝世界》,壽命雖不算長,但長期為談論者忽略、遺棄,甚至錯寫為《文藝世紀》,都有待後人補正。」

又見另一段留言說:「那期間,我的作品主要在南越十大華文報發表,同時也投稿《詩風》、《當代文藝》,和司馬中原主編的《文藝世界》。後者的型式、內容、風格與《當代文藝》相似,而且也是在香港出版發行,不過,時至今日,已很少有人知道和提到它了。」

這位讀者談及的《文藝世界》,我是熟識的,因為《當代文藝》與《文藝世界》都是我曾經投稿的刊物,少作稚嫩,蒙編輯厚愛,一再刊登,也確實建立了些許信心,自此就在寫作路上磕磕絆絆的走下來了。

1970年11月創刊的《文藝世界》,32開,早期每本約210頁,到我1971年夏天至1973年秋天投稿期間,她偶然是月刊或三月刊,更多的是雙月刊,總之到了1973年的10月,她出版的是第22期,162頁。

《文藝世界》的社址在九龍西洋菜街,督印人是張勛賢,他的鶴鳴書業公司出版了《汽車雜誌》、《武俠春秋》和《姊妹畫報》、《姊妹日報》等,都是暢銷刊物,至於《文藝世界》,銷路不如理想,很快變成不定期刊,但是還是堅持了幾年。越南讀者說《文藝世界》的主編是司馬中原,版權頁是這樣印着的,不過另有編輯委員會,主事的是譚錦泉,他是執行編輯,約稿或與香港作者見面都是他。

手頭有《文藝世界》第3期(1971年3月)及20期(1973年8月),第3期的封面是外國名畫,刊物名稱旁邊印着「司馬中原主編」,相信是為了吸引台灣和南洋的讀者,目錄裡的台灣作者有蓉子、丹扉、童世璋、段彩華、畢珍、郭良蕙、孟瑤,還有瓊瑤的短篇小說,應該都是司馬中原的功勞;香港作者更多,有林真、尉遲寶林(寫作家小故事,介紹沙特、卡夫卡。作者會不會是遲寶倫的另一個筆名?)、沙千里、藍海文、茜草、雨萍、黎潔如、亦舒、依達等。書後有〈編餘代柬〉,聲明會設「新作家新作品」欄目,希望愛好寫作者踴躍投稿。第20期的《文藝世界》封面是睡蓮,已無司馬中原主編字眼,版權頁的主編是「文藝世界編輯委員會」,編輯是李漫山,內文執筆的大部分是香港作者。

70年代初期還有《金色年代》和《耕耘》,這兩份文藝雜誌都是32開本,內容有小說、散文、新詩、評論。《金色年代》由羅小雅主辦,1971年4月創刊,主編藍海文;《耕耘》的創刊日期是1972年7月,主編是寒山碧、林艾(資料見周敏華〈二十年來香港的新文學〉,《二十年來的中國文學》,1979)。

《金色年代》第5期(1972年3月)曾經刊載我的短文,編輯藍海文的鼓勵信還留着,可惜原書不存,無法列舉目錄,從第5期的出版日期可見《金色年代》不是月刊或雙月刊,相信又是經濟原因,變成不定期刊。

《耕耘》創刊號是黎潔如贈我的,封面印「文藝叢刊」字樣,全書連封面封底共100頁,內有王祿松、藍海文、易金、葉秀、寒山碧和林艾的詩;任畢明、司馬長風、沙千夢的散文;黃思騁、王潔心、黎潔如、黃百合等人的小說,還有李輝英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的議論,封面是陳叔亮的木刻版畫,封底是謝植洲的攝影,作者陣容很強,刊物面世時還在《中國學生周報》刊登出版廣告。《耕耘》有意打開中學生市場,因此書內轉錄了秦牧關於寫作技巧的文章,又應教育局頒布中學會考生要修讀「中國文學」,而特闢一欄「文學遺產」,第1期有兩篇〈贈白馬王彪〉的討論和分析。

曾經過眼的《耕耘》雜誌有4期,第2期起作者加入了黃震遐、林真、霍桑、胡菊人等,還有黃衫客的翻譯小說,第4期的出版日期是1972年12月,亦未能保持每月一書。

***

喜歡寫作的新人,七十年代有的是機會,好些報章雜誌沿襲六十年代風氣,設有學生和青年園地版,許多作者都是從這些學生版、青少年版開始練筆,然後拾級而上。

以個人經驗來說,最早接觸的、能夠投稿的報刊首推《天天日報》,當時家裡每日看的報紙是《天天日報》和《星島晚報》,任畢明、劉以鬯、黃思騁、孫寶玲、瓊瑤、蔣芸等人的作品是在《星島晚報》讀到的;《天天日報》的副刊最多武俠小說,雖然不合口味,但它有青年園地版,吸引我等躍躍欲試的中學生。

就讀的教會學校要學生訂閱《公教報》和《良友之聲》,前者是周報,後者是半月刊,兩份刊物都有學生園地,而且文章刊出後,還有真金實銀的稿費可拿,對我等零用拮据的學生真是天大的引誘,為了這個實際利益,我與其他同學都自動的多讀多寫,希望越寫越好,文章多多地發表。

《公教報》雖然每周一期,學生園地的篇幅卻只有一版,編輯多數採用一千字以下的散文,我們想寫得長些,特別是渴望寫小說的話,就會投稿到《良友之聲》。

《良友之聲》由鮑思高慈幼會主辦,1953年創刊,寫此文時,自網上搜得的資料顯示最新的第618期於2022年2月出版,月刊,讀者對象是小學生,是一份圖文並茂,彩色繽紛的兒童刊物。刊物名稱一樣,但70年代初期我讀中學時的《良友之聲》是半月刊,32開,雙色印刷,文多圖少,對象是中學生和青年,與今日的大不相同。手頭有第269期(1968年6月16日)的影印本,內容有夏如冰談電腦、司馬良講甘迺迪家族故事、蘇文普指導打保齡球技巧、蘇雪林、黎潔如的短篇小說,還有讀者信箱和青年意見等,學生園地則有五篇散文和小說,雜誌由外至內與七十年代初我投稿時沒有大分別。就因為發現它接受篇幅較長的文章,以及小說,讓我和同學的寫作熱情都高漲起來。 曾經在《良友之聲》發表了一篇2千字的小說,拿到20元稿費,開心得臉紅耳熱,當即豪氣干雲,走進加連威老道的楓林閣吃午飯,那四川菜館中午有學生餐,清湯掛麵每碗一元;又請同學到廟街的大牌檔吃魚蛋粉,魚蛋粉五毛錢一碗,對了,後來拿到《文壇》月刊的一百元稿費,更加暴發戶似的,馬上請家人到尖沙咀的鹿鳴春吃北京填鴨,只是付賬時總數是一百十幾元,紅着臉要母親補貼。

其實要臉紅的應該是我在《良友之聲》登出來的那篇小說,中學時迷上了唐詩宋詞,可惜沒好好消化,就在閉門造車寫一個分手的故事時,一古腦兒的全抛出去,整篇文章都是詩詞曲賦的零碎句子,真正是滿字荒唐言,這篇至今都讓自己難受的文章,居然得蒙刊登,可見編輯對學生投稿的寬容。

《青年雜誌》和《時代青年》兩本文藝刊物是老師推薦的,月刊,16開本,封面雙色印刷,內頁黑白,它們都肯撥出大量篇幅刊登新人作品。

1969年3月創刊的《青年雜誌》,可說名家眾多,曾經讀過錢穆、章君毅、吳魯芹,徐訏、梁實秋、任不名、李輝英、黃霑、蘇雪林、胡品清、高陽、紀弦、謝冰凝等人的文章,又常見香港作者溫乃堅、路雅、張錦銘、古松、鄭鏡明、葉輝等人的散文與新詩。《青年雜誌》的督印人是徐有容,編輯部設於九龍海防道,最初幾年很文藝,後來刊物方針有變,政治意味漸濃,1973年第50期起,「青年園地」消失,只有「詩之頁」還在,每期仍然有香港詩人溫乃堅的新詩和譯詩。我見到的最後一期《青年雜誌》是第69期,1975年3月出版,以後不知還有沒有。

《時代青年》月刊1969年4月創刊,尹雅白神父主編,天主教會屬下機構出版,封面封底共36頁,雖然薄,卻是一份純粹為香港青年設計的文藝刊物,文學作品外,另有一半篇幅刊登科技、攝影、藝術方面的文章。手上有第42期(1972年9月)存本,內容有第五屆聯校科學展覽會的專訪,公共衛生今古談的特稿,秋貞理(即司馬長風)、葉左肇、楊秉衡、周文海的雜文,科技新知五則,畢繫舟、黃南翔、嚴以敬、香山亞黃的藝術評論和漫畫,新書閱讀介紹了柯振中的短篇小說集《在原來的地方》,青年文藝寫作方面,有張偉男、藍笛、翠松的新詩;路雅、梅苑、新兒的小說創作,「新雨集」一欄的作者有復心、葉輝、君珊、馮若玲、婉兒。這本香港味濃厚的《時代青年》是我們熱衷投稿的文藝雜誌。

***

為新人而設的版面,欄目名稱不同,但是聞弦歌而知雅意,《公教報》的叫做「學生園地」、《天天日報》和《青年雜誌》的是「青年園地」、《耕耘》是「苗圃」、《良友之聲》是「良友園圃」,武俠小說作家溫瑞安1972年在《文藝世界》(第13期)刊出一篇散文〈凝點〉,編輯標明是「新秀佳作」;分類最仔細的是《中國學生周報》,版面分為「拓墾」、「耕耘」、「種籽」、「新苗」和「穗華」,寫作的朋友一路寫來,有機會升級,文章若登在「穗華」版,不得了,頭上好像戴上了作家光環。 許多刊物沒有特別撥出篇幅作新人版,但是只要刊物有徵稿啟事或者編輯在前言後語裡有邀稿的說話,我們這些寫作新人就會大着膽子把文章寄出去,這些刊物有《文壇》、《當代文藝》和《突破》。至於連稿約都沒有,編輯又沒什麼暗示的,其實並非不接受外稿,只要肯叩門,門還是會打開的,這些報刊有易金主編的《香港時報》副刊、劉以鬯主編的《快報》副刊、何錦玲主編的《星島日報》副刊、張君默主編的《周報》、王敬羲主編的《南北極》等。

易金主編的《香港時報》副刊,是新人的寫作樂園,一大版18條字的版面,除了幾個方塊專欄外,都是自由自在的投稿。我在這副刊讀到陸離、柴娃娃、秦天南、李默的散文和譯作,更多的是新作者的文章,大家在這樂園裡寫詩、散文和短篇小說,題材不限,字數在四千字以內。報館每月寄來一封稿酬通知信,我們便拿着那張報紙白紙裁成的小字條到灣仔的報社領稿費。當時在這個百花園中出現的新人,許多到今天仍然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他們的名字。

七十年代中期我曾經當過義工,工作是到油麻地避風塘的漁船上,呼籲家長讓他們的兒女——特別是女兒——上學讀書。在搖擺的船與船之間跨來跨去並沒有嚇倒我,反而是他們對生活的徬徨與重男輕女的觀念讓我很有感觸,寫了一篇〈太陽底下〉投到《突破》,不久就刊出了。我的文章刊了兩版,淺灰色的跨版頁上,是深棕色的文字與圖畫,幾隻漁船的素描佔了三分一版面,粗筆勾勒的漁船在波濤上浮盪,船上還有戴了竹笠的人家,圖文配合得雅致生動,我珍藏這份剪報,感激編輯對文章編排的用心。

《中國學生周報》和《當代文藝》是我們嚮往又熱衷投稿的刊物,特別是前者更多方面的給新人機會,散文小說新詩外,你要寫電影旅遊校園趣事或笑話都可以。中周和當文都是香港文學出版史上重要的刊物,因為已有多位學者專文專書討論,我且略過,談談另一份少人提及,但是絕不應該遺漏的文藝期刊──《文壇》。

《文壇》的創辦人是李金髮,1941年在廣東韶關創刊,李金髮編了兩期後,另有任務,盧森接手主編。因戰亂,《文壇》幾次休刊又復刊,編輯部則東遷西徙,到1949年下半葉,才在廣州出版第59期。1949年冬天,盧森南來香港,1950年3月,《文壇》復刊,16開,每月出版。從1941年7月到1974年1月,《文壇》總共辦了346期。在香港辦文藝刊物,不拿津貼,純靠銷量維持的,到2022年的今天為止,還是以《文壇》最為長壽。

當時認識一位寫作朋友施盈盈,她從台灣來香港不久,後來當了《姊妹畫報》的主編。我們都喜歡看小說寫小說,互相勉勵,她向我推薦《文壇》,原來她在台灣已是《文壇》的讀者,來到香港後開始寫小說寄給《當代文藝》與《文壇》,以《文壇》的投稿量最多。她喜歡《文壇》是因為這份刊物給她寫作字數的自由,《文壇》以小說為主,一萬字的小說都能一次刊出,讓她寫得盡興,她有些幾萬字小說,編輯還安排了上、中、下分三期刊出,我暗暗佩服她,因為長小說我寫不來,還記得當時大家都希望有機會在同一期刊出作品。

盧森是詩人,年輕時與覃子豪、李金髮、丁平等人廢寢忘餐的談詩寫詩,他編的《文壇》每期必有大量新詩,雖然如此,他卻更重視小說,我投稿到《文壇》後,盧森約我到彌敦道平安大廈的編輯部見面,知道我初寫小說,多方鼓勵,又說幾種文類裡,以小說創作最為重要,小說可以包括詩歌、散文、戲劇、理論等等內容,盡顯作者才華,因此他辦的《文壇》首重小說,每期都把他認為最有份量的小說題目印在封面上。盧森希望多些香港年輕人加入小說作者行列,不過,盧森主編《文壇》數十年,到我投稿的七十年代初,它已經顯得暮氣沉沉,1973年全世界鬧紙荒,紙價飛漲,《文壇》無法負擔,終於在1974年1月出版停刊號。

《南北極》月刊是綜合雜誌,1971年由胡菊人、許行、王敬羲創辦,後來是王敬羲一個人統領。這份集國事天下事於一身的雜誌,除了時事評論、社會問題分析、名人傳記之外,還有大量文化藝術方面的文章,佔量頗重──不但是數量,還有質量,以我手上的幾期(1972年至1975年)看,目錄上的名字就有殷海光、夏濟安、梁實秋、李敖、司馬長風、劉紹銘、翁靈文、孫觀漢、小思、費明儀、王無邪、黃思騁、靳隸強、水禾田、杜杜、蓬草、綠騎士、王心怡、董橋、柯振中……。《南北極》沒有徵稿啟事,但是有類似遊記的外地通訊,1974年3月,我剛從上海探親回來,百感交集的寫了一篇〈煙雨西湖〉寄給《南北極》,文章一個月後刊出,期間收到編輯約見電話,跟着按月刊出〈在蘇州〉、〈在南京〉、〈在上海〉,而我也在南北極月刊上班了。

***

對新人來說,文章能夠白紙黑字的刊出,固然又興奮又驕傲,但是要繼續寫下去,靠的就不僅僅是個人的熱情,還有其他因素,其中頗為重要的是編輯的欣賞和鼓勵,這往往成為新人寫作的動力,好像不好好的寫,有負知音。

《文藝世界》、《金色年代》、《耕耘》的編輯都曾經寫信給我,嘉勉之外,亦提出改善意見;《文壇》、《當代文藝》經營多年,社址固定,都在九龍的彌敦道,我上去多次,交稿、拿稿費、看書看雜誌,最開心的是盧森和徐速會抽空與作者閒談。《文壇》的編輯部同時是編輯的家居,盧森會拿出糖果茶水招待,我當時迷古龍和梁羽生,表示想寫「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式的武俠小說,盧森聽了大不以為然,他認為這些都是怪力亂神,學不得寫不得;《當代文藝》是否「前鋪後居」我忘記了,印象深刻的是徐速忽然興致來了,會放下煙斗,說一句:「來,松竹樓吃飯去。」松竹樓在西洋菜街,《當代文藝》的社址後面,徐速是江蘇人,松竹樓的上海菜很對他口味。

在《南北極》上班的日子苦樂參半,樂的是閱讀的範圍開闊,苦的是工作壓力大。《南北極》的編輯部一再搬遷,維時最長而且成為永久社址的是在尖沙咀漢口道的文藝書屋——文藝書屋應該是香港第一間樓上書店吧,我在這裡接觸了柏楊、李敖、夏濟安、梁實秋的書,同時在校對雜誌和書稿時,閱讀了更多中外作者和不同類型的文章。王敬羲對任何人的要求都很高,拿他薪水或稿費的人都被他批評過,包括時常來編輯部寫稿或校對的翁靈文、司馬長風、李國威。我自然被痛罵多次,特別是最初做的人物訪問、後來為《大大月報》做的專題特稿,在他眼中都不合格,最記得做了黃玉郎的訪問,他把稿子看完後,堅決說黃玉郎的新作是「龍虎鬥」,豈會是「龍虎門」,說不通,一定是我聽錯了。複查的結果,是龍虎門沒錯,王敬羲於是說我的字寫得醜,讓他看不懂。不過,也因為王敬羲的挑剔,我學到校對必須嚴謹和求證,自己的文章交出去前務必再三檢查,要把魚魯亥豕的錯誤減至零。

八十年代我曾在《快報》編「快人快語」和「半邊天」副刊,這以前並不認識劉以鬯,但是七十年代中期他編的「快活林」副刊右上角有短篇小說一欄,兩千字一篇,有的一日完,有的兩三天,作者名字不固定,我於是寄出一個短篇,陸續又寫了幾篇。後來認識劉以鬯,知道他開這個小說欄的用心,一方面為版面注入新空氣(那時報紙副刊往往有固定作者,長年不變),一方面發掘新作者──為新作者製造機會,這一招我學了,有機會就學而時習之。

《周報》1973年秋天創刊,如當時盛行的綜合周刊,八開,彩色印刷,內容包羅萬有,三分二篇幅是熱門的時事和娛樂新聞報道,三分一篇幅刊登散文、小說,文藝消息,後來與編輯見面,才知道主編是張君默,所以儘管辦的是八卦周刊,也文藝兮兮得很。張君默斯文儒雅,說話小聲小氣,他不以前輩自居,也不作空泛的讚賞,亦師亦友的交往中,你自能感受他對年輕作者的誠意與期望。

高雄的筆名又多又怪:經紀拉、史得、小生姓高、石狗公、旦丁……,但是我們年輕一輩見到他總是恭恭敬敬的喊一句「三蘇叔叔」,三蘇叔叔是六、七十年代最忙的作家,據說他每天要應付14個專欄的小說和怪論,然而他還可以抽空給後生小輩打電話聊天。我說家在荔園旁邊的九華徑,他聽了哈哈大笑,是狗爬徑呀。原來九華徑叫做狗爬徑的年代,荔園後面的村落臥虎藏龍,端木蕻良、黃永玉、茅盾、林黛、馬英九等人都在那裡住過。三蘇叔叔講笑話講典故之外,還介紹我替雜誌寫稿,其中一份是家庭雜誌《幸福家庭》,這本雜誌後面有長短篇小說,又有一個叫做「講開又講」的欄目,三蘇叔叔負責組稿和出題,廿多位作者按題寫作,每篇八百字左右,稿費都由三蘇叔叔代收,然後每兩三個月到酒樓聚會。吃喝事少,聯誼事大,我因此見識了老作家的風采,也認識了年紀相若的新作家。

讓作者──特別是新人如我滿懷感激的編輯還有何錦玲,何錦玲是《星島日報》副刊主編,她的「星辰」版到今天仍然教人懷念,讀者只記得這個文藝副刊內容豐富、版面活潑,作者則再加上一重私人感情,想念這位副刊編輯的體貼溫柔。我輩新人,寫作情緒起伏不定,有時興沖沖意切切,下筆不能休;有時心灰意冷, 近乎絕筆,每在許久不寫一字之後,何小姐會約見面,問情況。她對作者的懇切關懷,溫言軟語的安慰,自有力量把人從低谷裡拉上來,相信我和許多年輕人都曾經得到何小姐的關心鼓勵,於是又再雄心壯志的提起了筆。

***

本文所記,多是七十年代上半葉,個人投稿的經驗,如今想來,1960、1970年代可說是寫作新丁的黃金時代,因為紙本刊物仍然是閱讀的主要媒介,讀者多,出版的刊物也多,五花八門的報章雜誌,除了靠老作家壓陣,也需要新作者帶來新風氣,因此為新作者製造了大量機會。並且不但文藝刊物以推廣文學為己任,即連八卦周刊、電影畫報、婦女雜誌等都有一點點文藝風,會撥出十頁八頁刊登文藝作品,例如《今日世界》、《南國電影》、《婦女與家庭》、《銀燈日報》……會請南宮搏、李輝英、黃思騁、劉以鬯、張君默、雨萍等名家寫小說,名家或忙不過來,編輯就會選用陌生人的投稿,這些無疑都是寫作新丁的好機會,一來二去的,寫作新人就入門了。

寫作熱情高漲的當年,曾經以「不離不棄、莫失莫忘」自勉,其實寫作動力無論高低,不要放棄就好,願以這八字真言與寫作同好分享。

2022年5月17日完稿

(原刊關夢南編《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香港風雅出版社2023年4月。)

2023年5月8日 星期一

關夢南:讓資料說話──序《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1970─1979)

(香港風雅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前此與李洛霞共同編選《六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當時以《中國學生周報》為主軸,旁及其他大量的期刊及選集,進行篩查,終得青年小說作家四十七位。轉眼十年,今續編《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大體仍遵從前書的範例,即作家年齡以1938年出生為上限(前書以1928年為上限),錄1970─1979十年內青年小說作家,不論流派、雅俗以及政治傾向,終得四十九位。體例一如前書,分作者簡介、作家訪問評論、小說集、小說選集、作者合集、週刊、期刊及参考資料等。又前書收錄的小說作家及作品,本書不再重複。

七十年代文藝創作風氣及作家群,不少源自六十年代方興未艾的潮流,當時不少前衛性的小說作者,到七十年代,作品已經逐漸成熟,成為廣為人知的名家和大家,如西西、也斯、吳煦斌、蓬草、辛其氏、亦舒和綠騎士等。可惜,因為純文學市場十分狹窄,社會重商輕文,他們的作品極難結集面世。出一本薄薄的小說集,當時大概需要幾千元。筆者1974年任教私立中西書院,薪金僅400元左右,能拿出以上金錢出版一本並不賣錢的文學書,的確是不可能的。所以某些小說集及選集,不得不「出口轉內銷」:如劉以鬯的《寺內》(1977.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和《酒徒》(1979.遠景出版社)、也斯的《養龍人師門》(1979.台灣民眾日報出版社)、《大拇指小說選》(1978.台灣遠景出版社)和《香港青年作家小說選》(1979.台北民眾日報出版社)。至於本港文青自資出版,遍查圖書館,僅見不多的幾本:陳其滔的《二十五歲的憂鬱》(1976.香港未名書屋)、趙志堅的《狂瀾短篇小說集》 (1976年10月.藍馬出版社)及靈石騎馬釘的《信與空罐》(1977.羅盤叢書)等。 

這種純文學出版的艱難情景,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得以逐漸改善,尤其是素葉 文學出版社的成立,催生了不少本土優秀的文學小說集,如也斯的《剪紙》(1979.素葉出版社)、西西的《我城》(1979.素葉出版社)、吳煦斌的《牛》(1979.素葉出版社)、綠騎士的《綠騎士之歌》(散 文小說合集)(1979.素葉出版社),再 加上其他出版社:蓬草的《蓬草小說自選集》(1979.純一出版社)和亦舒的《喜寶》(1979.明窗出版社),合計不過6本。上述八(6)書巧合地,皆於1979年出版。若說1979年是香港純文藝小說出版 的分水嶺,恐怕也不為過吧。 

除了嚴肅的文學小說,七十年代其實 還流行大量的「文藝小說」。這些作品大概 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寫實言情作品,這類作品,大多發表於左派平台,尤其是《海 洋文藝》,查1972─1979年經常發表小說的作者有:金依、海辛、張君默、阮 朗、蕭銅、舒巷城、陶然、李輝英、譚秀牧、劉於斯、江映瀾、凌亦清、謝君誼、 東瑞、過千帆、瞿明、竹紫君、夏易、陳不諱、意妮、李黎、夏雲、連雲、李曼丹、漫天雪、懷焰等。以上名單除了前列多位是資深作家外,其餘十餘位相信都是首次出現於七十年代。(實際小說作者可能更多,據聞當時一人用多個筆名的情況十 分普遍,謹慎起見,部分筆名不錄。)又七十年代見出單行本的小說作者有:章如意、韓江鴻、張宇、芸芸、伍蘩、吳健、 李婉玲、陳詩、廖一原(筆名:遼遠、俞遠)、李燕、祥子、歐陽凡、郁茹等。可見 「寫實言情」作家群人數委實不少。他們的小說相對於流行的「愛情小說」,內容比較嚴肅,普遍反映底層社會的情貌,及帶有或多或少的道德反建制意識。又查1973年出版的《香港青年作者近作選》,收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者亦影、熱風、楊真、茹愛 東、彥火、青工,莉青和鍾藝等合共八篇 小說。他們大部分以後都不見出版小說單行本,可見這類走寫實言情路線的小說, 除了極少數外,也不真有銷路,更遑論維生。

「文藝小說」另一類是討好讀者,走純 商業賺錢路線。主要的作者有龔森泉(另有筆名文潮、江思蓓、江思岸)、嚴沁、岑 凱倫、羅小雅、翠瑩等。出版社主要有三間:「環球圖書雜誌出版社」、「明明出版社」和「湘濤出版社」。關於「明明出版社」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它就是六十年代曾經由蔡浩泉主持,出版很多名家作品如西西、蔡炎培和梓人等三毫或四毫子小說的出版社。

走純商業言情小說作家,六十年代以依達最為著名,七十 年代依達仍然擁有龐大的讀者群。此外又有嚴沁和岑凱倫,她們的作品逾百本,部分改編為電影和天空小說(嚴沁小說就曾被改編為由好萊塢女明星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電影《二見鍾情》(While You Were Sleeping))。更加擴大了社會各階層的讀者群。至於次一級的作者如羅小雅和翠瑩等,出書亦有十幾種,一版再版,可見當時所謂「文藝小說」的流行程度。

純文學小說(或稱嚴肅小說)與通俗小說(或稱流行小說)之優劣,社會一直爭論不休。其實說白了是取向不同,各有追求。以西西和亦舒為例,最能說明箇中的原因:兩人皆是六十年代中起步的文青,前者堅持文學前衛創作,一篇一貌; 後者貼近社會潮流,面向銷路,最終各有 成就。另一個例子是劉以鬯,他寫了大量的流行小說,但也不忘初心,出版了《寺內》《酒徒》和《對倒》等佳作。然而介乎兩者之間──嚴肅與通俗小說,恐怕更多。文友李洛霞,她應邀寫了一篇長文: 「記七十年代一些刊物與編輯」,詳細地記述了她寫作和投稿的心路經歷,其間涉及十幾種當時的文藝雜誌。她的小說亦選入多種內地選本。以艾曉明編的《浮城志異──香港小說新選》為例,錄香港小說作品24篇,七十年代青年作家佔6位(吳煦斌、鍾玲玲、鍾曉陽、也斯、辛其氏、李洛霞),李洛霞亦佔一席。像這一類浮游於雅俗間的小說,相信為數不少。 所以談到七十年代的小說,更不可排斥武俠、偵探、奇情、科幻和歷史等類別,他們的閱讀量總和,一定比「文藝小說」更多,並養活了大量寫作以外相關的勞動人口,經濟貢獻功不可沒。因不在本書面向,故略過不提。但期刊一項,仍附錄了 「武俠圖書雜誌出版社」的《武俠小說週刊》 第26-33期(1978)的目錄,有興趣可作參考。

重返七十年代純文藝小說這個話題: 大半個世紀過去,歷史面貌逐漸清晰:曾 經是六十年代文藝小說搖籃的《中國學生周報》,踏入七十年代,已經開始退潮。查 1970至1974年結束,《中國學生周報》四年間僅發表了十幾個小說,雖然編輯吳平 也曾公開徵求「短篇小說」(見1972年第 1041期:「吳平:短篇小說三篇:文藝版徵求短篇小說的一點收穫」)但回應並不熱烈,刊出小說的三位作者(仕生,安東和冥思)以後好像也沒有持續創作,是否新人,更不得而知。雖然如此,但《中國學生周報》原有的青年作家群並未離散,相反更集中地凝聚抱團:首先值得關注的是: 1972年也斯、吳煦斌、小克和沈西城等創辦的《四季》。《四季》出版了二期,但作者包括不少精英的青年小說作家:梁秉鈞 (也斯)、吳煦斌、李國威、適然、惟得、 張覺文等。尤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四季》 辦了一個加西亞.馬蓋斯翻譯專輯,推介南美魔幻小說,開港台文學風氣之先,影響深遠。這種凝聚和抱團的青年作家及後不斷壯大,終於1975年10月創辦了《大拇指》(最初是週刊,後改半月刊)。《大拇指》主要的成員有:西西、也斯、吳煦斌、鍾玲玲、張灼祥、何福仁、 李國威、適然等。

大概二年後西西、鍾玲玲、張灼祥、 何福仁、適然等作家離開《大拇指》,另創辦《素葉文學》及「素葉出版社」。此後《大拇指》以也斯為核心,組織讀書會, 又舉辦了「大拇指小說徵文比賽」和其他文學活動,成功鼓勵了一批年輕優秀的小說作家,他們是:李孝聰、張覺文(張懷常)、陳敬航、葉輝、王志清、惟得、思絃、莫美芳、凌冰、小藍、趙志堅等。如果翻看他們的作品,可詳細閱讀《大拇指小說選》。此外,鄭臻(鄭樹森)編的《香港青年作家小說選》和馮偉才編的《香港短篇小說選》(七十年代)可同時兼讀,因為上述兩書收錄了不少發表於其他刊物及得獎小說佳作,如:李國威、鍾玲玲、袁則難、馬沙、吳國昌、葉娓娜、楊明顯、 虞雪等。若然再加上內地編的幾個香港作家小說選本,一幅「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於焉散聚成圖,相對完整地展示於讀者的眼前。

文藝期刊除了《大拇指》最值得重視外,七十年代還有不少此起彼伏的小說創作園地:《耕耘》《四季》《海洋文藝》《波文》《新風》《象牙塔外》《春坭》《四分一》 《文學與美術》《文美》《文學》《青年文學》 《香港文學》《八方文藝叢刊》《新宇》《小 說散文》《新綠》《南北極》及《開卷》。 數數合共19份,不可謂不驚人。其中引 以為奇的是《南北極》,一份以政治社會新聞主打的商業雜誌,因出版人黃(王)敬羲的關係,竟容納了不少小說,以下是作者的名單:蓬草、侯榕生、虞雪、伊黎、綠騎士、 莫泰志、陳鋒、李洛霞、墨靈、馬森、白 先勇、陶夕、華河漢、漢魂、冰輝、齊以正、羅德、鳳西、艾驪、苕白、陳陽、龍鍾、蒲公英。

根據文藝期刊尋找青年小說作家,並為其立傳,最大困難是:很多雜誌僅僅出版幾期,作者轉瞬即逝:如《耕耘》出版4期、《四季》3年出版2期、《波文》出版4期、《四分一 》出版5期、《文學》出版5期、《青年文學》出版3期、《小說散文》出版4期、《新綠》出版4期。再加上筆名眾多無法肯定查證。馮偉才說:「非左派作者,因為政治立場問題,即使在左派刊物發表作品,許多時都是換了比較陌生 的筆名。」又增加了查找的因難。寧缺勿濫,部分期刊發表小說的作者不得不從缺。

至於橫跨六、七十年代的刊物有:《文壇》、《純文學》、《明報月刊》、《當代文藝》、《伴 侶》、《蕉風》和《盤古》,合共7種。其中 《純文學》以台灣作家為主,《蕉風》根植 星馬,《明報月刊》專刊台灣及內地名家, 而《盤古》强烈政治傾向,都少有本土小說作家稿。僅《文壇》和《當代文藝》,每期刊大量文藝小說稿,可惜走的是流行商 業文藝路線,藝術追求突破的小說不多。 但作為公開文學平台,我想還是對新人有 鼓勵的正面意義。

文學期刊以外,七十年代還有不少 作家寄生於報章副刊,大量聲色犬馬專欄 中,也夾雜不少連載小說。這些作品沙泥俱下,朝生而暮死,極少結集成書,梳理極難。再加本書人力資金所限,不能不望而卻步。雖然如此,部分副刊根據當事人描述,值得參考:如《快報》曾發表西西的《我城》(1974)及也斯的《剪紙》。 此外《快報》又曾設「短篇小說專欄」, 可惜僅維持了半年。另一個是《星島日報》 何錦玲主編的「星辰版」,間或也有年輕人的小說。惟得說:「我們把寫好的小說交給也斯,拿到《快報》和《星島日報》發表, 稿費完全捐給《大拇指》,我的〈安那其試驗〉、〈停電〉和〈來客〉就是在這種氣候誕生的。」而李洛霞的投稿經歷也提到: 「易金主編的《香港時報》副刊,是新人的寫作樂園,一大版十八條字的版面,除了幾個方塊專欄外,都是自由自在的投稿。 我在這副刊讀到陸離、柴娃娃、秦天南、 李默的散文和譯作,更多的是新作者的文章,大家在這樂園裡寫詩、散文和短篇小 說,題材不限,字數在四千字以內。」

最後一提南來作家,他們是香港小說 六十年代一個很大的板塊,到七十年代,他們仍有很大的影響力,表表者如楊明顯,1975年來港,1979年小說〈姚大媽〉獲市政局舉辦第一屆中文文學創作獎小說 組冠軍,廣受好評。另一個令人注目的是虞雪,他的小說集《悲哀的靈魂》,分量不輕,亦有小說入選馮偉才編的《香港短篇 小說選》(七十年代)。翻閱當時近三十種文藝刊物,南來作家佔一定的分量,但與六十年代寫實主流比較,大部分作品無疑因循「陳套」,七十年代現代主義精神,已經隱約成為本土嚴肅文學的主流。

以上書寫,以資料為主,企圖還原七十年代整體青年作家小說面貌。雖然不論流派,仍隱約以藝術創作為內在追尋的腳印。六、七十年代小說之所以蓬勃發展,查實與創作園地之多樣化和大量湧現,有莫大的關連。優秀的小說作家,只要你有才華,又不甘於寂寞,不無發表的機會。筆者適逢其會,也曾參與閱讀和投稿。當時不覺甚麼,甚至以為理所當然, 現在重新檢視資料,再比對今日印媒之零星落索,方知文藝的「盛唐」不再:過了這村,沒了這店。七十年代寫作的艱辛, 尤其辦嚴肅文學刊物,竟然成了今日美好的集體回憶。此書蒐集資料,得李洛霞、 馬吉、惟得、凌冰、許迪鏘,馮偉才及樊善標諸友幫忙,謹此致謝。

關夢南原名關木衡。1946年生。詩人、作家,資深文學教育工作者。1969年與友人創辦《秋螢詩刊》。曾獲「大拇指詩獎」(1985年)、中文文學雙年獎冠軍(2003年);曾在《快報》《星島晚報》及《星島日報》撰寫專欄。1992年主編《文藝氣象》。文委會顧問,《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大頭菜文藝月刊》及《香港小學生文藝月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