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文化保母陸離

文化保母陸離
黎則奮

陸離是本港有名的文化保母,五十後一代的文化人和知識青年,鮮是沒有受過當年文化孕育青少年功不可沒的「中國學生周報」的熏陶。陸離是周報晚期的主編,我們那一代若是沒有受過陸離的教誨,拜讀過她長而不膩、尋且賞心悅目的文字\文章,接受文化通識基礎教育,肯定是人生最大遺憾。誇張點說,更可能不配稱土生土長的香港文化人。

余生有幸,小六的時候,經啟蒙老師陳七靈女士的引介,認識了《中國學生周報》,從此以後,每星期周報出版的那一天(弊,腦力衰退症發作,竟記不清楚是那個星期天?),我便懷着守候小情人出現的心情,一天之內,多次跑到報攤追問周報是否已經出版,風雨不改。


周報是我的啟蒙老師之一,在那裏,我邂逅了電影,認識了文史哲,初次涉獵政治和經濟學,所有應該需要知道的大師名字和文化潮流,沙特、卡謬、羅素、齊克果、康德、查布洛、尼采、高達、杜魯福、波蘭斯基、維斯康提、費里尼、唐君毅、牟宗三、殷海光、李敖、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王春明、七等生、周夢蝶、余光中、海耶克、佛洛姆、佛洛依德、存在主義、法國新浪潮、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台灣中西文化論戰、舒爾茲、花生漫畫、豐子愷、披頭四和貓王的文化意義、SDS、歐美反戰浪潮、中文運動、保釣、五四……都從周報開始認識。


我第一次投稿到報刊是中二的時候,以易凡的筆名在《華僑日報》校園版寫了篇傷秋悲春式的散文,但真正令我心花怒放的寫作,就是東施效顰,以老師的名字七靈為筆名,投稿周報寫影評,其中一篇寫約瑟.盧西的作品《一段情》(Go-Between),竟然獲得陸離加按「好影評」三個字,令我樂不可支,不期然飄飄然起來。

因此,早前文壇當紅名人梁文道的訪問搞錯了《中國學生周報》的名字,變成《中學生周報》,陸離按捺不住,大筆一揮擲稿《蘋果日報》,糾正有關錯誤,登時引起文化界哄動。陸離亦因此重出江湖,在《蘋果》撰寫專欄,每周四天。

(轉貼自二0一一年一月十一日臉書黎則奮Q仔的網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