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碧琳表示《文藝季》是希望做到「理論與創作並重」,因為「那一年代,政治與文藝的理論多多,總覺得辯白一下文藝本位的理論是很必要的」,在出版了三期的《文藝季》中,她認為有三篇理論性文章是值得再「宣揚」:一篇是「創刊話」,其實是一篇把政治排除在文藝以外的「宣言」,由慕容羽軍執筆;一篇是〈十年來的海外文藝〉,十三妹對此文也有好評;第三篇是江東流譯的〈荒野的呼喚序〉,在云云中譯傑克‧倫敦作品的評論中,還沒有見解如此獨到的文章。創作方面,《文藝季》刊登了李輝英、任穎輝、司馬長風、秦松、楚戈、慕容羽軍、張拓燕、辛鬱、上官予、盧文敏、梓人等多人作品,文類包括小說、散文、新詩、文學研究等。
另外,《文藝季》在封面設計和裝幀上也投入了不少心思。「文藝季」三字出自書法名家于右任先生手筆,封面和封底選用了嚴以敬、秦松的畫作,小說插圖有來自本地藝術家的彩、鋼筆或世界各地的油畫、木刻和銅刻等,許定銘認為「走進《文藝季》,不單讀文學,還能欣賞藝術。」
(香港文學通訊二0一一年三月第九十二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