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潘惠蓮:香港的「三毫子小說」何時誕生?

近年香港一片懷舊熱,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吸引大量讀者的「三毫子小說」,經常成為討論話題,還有學者利用它來進行有關政治、社會或文學方面的研究分析。然而,香港第一種「三毫子小說」何時出現?誰是第一位作者?寫了甚麼小說?過往曾有不少誤傳。筆者綜合各方訊息,並得到多位藏書家的協助,找出答案。

那就是19552月初面世、由虹霓出版社(The Rainbow Press)推出的《小說報》。第一期刊登了著名小說家俊人的作品〈金碧露〉。俊人原名陳子雋,即六七暴動期間,傳誦一時的反共健筆──萬人傑。

由於「三毫子小說」一詞會引發不同理解,筆者先為此文的「三毫子小說」下個定義,指的是一種流行於19501960年代的廉價通俗讀物,每期刊載一篇四至六萬字的中篇小說(曾有特大號刊出八萬字)。封面有跟內容相關的彩色繪圖,一般內頁還有插圖。最初每冊售價三毫,後來同類刊物增多,部份售價低見二毫促銷,由1961年初起,先後漲價至四毫或五毫。長闊度有略長8開(約41.5cm x 26cm)、8開(約37.5cm x 26cm)、16開(約26cm x 18.7cm)、32開(約18.7cm x 13cm)等主要四種,雖然其大小或售價有變,此文都通稱它們為「三毫子小說」。

對比1955年的物價,出紙四大張的《華僑日報》每份零售二毫。一本長篇小說,售價由一元至四元不等,視乎字數多寡及作者名氣而定。而一些有追看性的奇情偵探類通俗小說或武俠小說單行本,售價由五毫至九毫不等。因此,花上三毫子看一中篇小說,算是廉價消費。《小說報》面世時,便以招牌字句「一本名作家的小說,一份報紙的價錢」作宣傳。

最初兩年出版的「三毫子小說」,大多沒有印上出版日期,而且在目前舊書市場流通甚少。筆者如何查找它的誕生經過?經由以下三條途徑──

一、

大約十年前,美國國家檔案館公開了一批檔案,當中有涉及1950年代中、後期,美國新聞總署資助香港公司出版刊物的情況。檔案文件包括香港的美國新聞處(簡稱美新處)發給總署的報告、書信及小說作品申請資助表等等。

台灣最少已有兩位學者,利用這批檔案撰寫了論文發表。其中王梅香博士20163月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發表的論文〈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馬華文學場域──以譯書計畫《小說報》為例〉,闡述了好些有關《小說報》最初五年的出版情況,顯示《小說報》是在 19556月前面世。並非如一些謠言所指:「後來隨著韓戰結束,美國改變對華策略,虹霓出版社也結束了。」[1]

該論文指出:香港的美新處在1954年曾全面調查香港的書業情況,報告認為香港以至海外華人對於購買嚴肅書籍,並不感興趣,借助廉價的通俗小說,能更有效在香港推廣反共訊息,因而催生了《小說報》。

為保證質量,《小說報》付出較高稿酬,邀請當時著名的作家執筆,包括南宮搏、俊人、歐陽天、鄭慧、易君左、齊桓、劉以鬯等。《小說報》出版首年受歡迎的程度,超乎預期,特別在東南亞國家。那年每月出一至兩期,每期發行量由最初的六萬,上升至近十萬本。即使不久後出現競爭對手,至1960年,《小說報》仍維持每期七萬份仍算高的銷量。但此論文並沒有查出《小說報》較準確的誕生日期。

第三期《小說報》刊載歐陽天的作品(蕭永龍提供)

二、

筆者於是從香港的舊報搜尋,發現195522日和3日,《華僑日報》和《工商日報》先後刊登了介紹《小說報》創刊的簡訊,得知《小說報》的第一期約在195521日出版。此簡訊提到:「由黎劍虹女士主持的《小說報》,用一種嶄新的姿態出現,每期刊載第一流作家作品一篇」,「附有精美插畫,並用柯式七彩印刷」、「只花三角錢,可讀到精彩小說一本,堪稱最廉價的讀物。現第一號業已出版,由名小說家俊人執筆,撰寫〈金碧露〉,是書寫一現實人物的動人故事,具真實感,有人情味……」。

文中「嶄新」二字,可見此種讀物是新產品。這「新」不單在於價廉,相對當時大部份讀物的簡單設計,《小說報》彩色奪目的繪畫封面,無疑也是吸引讀者的新招數。可惜其創刊號還沒有「出土」,無緣一見,不知〈金碧露〉的具體內容。筆者至今見到最早的《小說報》是第三期,由歐陽天所寫的《彩筆奇緣》,為略長八開本。

《小說報》創辦人黎劍虹,是廣東新會人,畢業於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學,長期從事社會服務和基層福利工作,主持過育幼所、女子職業學校,及各界抗敵後援會等。1930年與民國廣東籍政要梁寒操結婚,育有一子二女。她與家人於1949年來港後,轉投出版業發展,獲美國政府資助,於1954年籌辦虹霓出版社。她在其著作《梁寒操與我》及〈柏楊和我〉一文中,均曾憶述經營虹霓出版社的情況,表示除了《小說報》,該社還出版其他中英文書籍。

195523日香港《工商日報》

三、

由於《小說報》的反應好,翌年,即1956年便出現競爭對手,有更便宜的「二毫子小說」,以及後期成為「三毫子小說」業界主力的環球圖書雜誌社(簡稱環球)加入戰團。環球至1990年代才結業,經營期較長,留給現世較深刻的印象,而在舊書市場亦有較多環球的「三毫子小說」出售,因而過往有人誤以為:「三毫子小說」是由環球的老闆羅斌發明。其實環球的「三毫子小說」遲過《小說報》超過一年半才面世。

證據在於環球旗下的雜誌《西點》,於1956815日第140期開始,連續六期在封底刊出整版廣告,宣傳即將推出《環球小說叢》,每冊同樣賣三毫。根據此系列廣告推斷,第一期的《環球小說叢》在1956927日至107日期間出版,內容是女作家鄭慧所寫的小說〈歷劫奇花〉。出版模式與《小說報》相近,但較八開的《小說報》小,縮至16開,每月出三期,較《小說報》出得多。另據資深編輯劉乃濟的博客文章〈二十世紀中期香港周刊的特色〉描述:由於(《小說報》)銷路頗佳,環球出版社的老闆羅斌見獵心喜,也出版了另一種「三毫子小說」。

經上述多方搜證,找到了《小說報》的誕生期,並澄清了一些錯誤說法,但它何時改版為32開?何時加價至四毫?何時停刊?至今仍未能確定。

大小不同的四本「三毫子小說」(蕭永龍提供)

1956年至1960年,可說是「三毫子小說」的第一個發展高峰期,「三毫子小說」這名稱,極可能是在五十年代後期興起。香港資深藏書家許定銘表示,記得《小說報》初出版時,即使售價平,但由於每期都由名家執筆,受讀者歡迎,印象中罕有人以「三毫子小說」來稱呼,而是以其內容類型稱呼,如言情小說、文藝小說、奇情小說等。但多年後,想在此市場分一杯羹的出版社增多,「三毫子小說」大量推出,以致作品質素良莠不齊,引來讀者輕蔑。「三毫子小說」一詞,其實略帶貶意。

此外,196231日,筆名司明的作家馮鳳三在《新生晚報》其專欄上聲稱:他是第一個用「三毫子小說」這名稱,他多年前在其專欄中提出的。另一位筆名胥黎的專欄作者,於1991621日在《文匯報》其專欄上提到:在五十年代杪,他初用「三毫子小說」一名。

筆者未能查證誰最先採用此詞,但按他們的說法,並參照許定銘的回憶,「三毫子小說」一詞在五十年代後期,約19581959年間出現的機會很大。

環球出版的「三毫子小說」於1961年初,加價至每冊四毫,書類名稱由《環球小說叢》改為《環球文庫》。據馬來西亞藏書家蕭永龍的收藏顯示,第一期《環球文庫》是楊天成寫的《妙想天開》,書頁上印著19612月出版,與環球在廣告上宣佈的出版期119日有所延遲。書冊長闊度進一步縮小至32開,更方便攜帶。不少同業跟隨仿效,並招募更多年青新血投稿,令「三毫子小說」進入另一個新高潮。後來成名的年青一代作家,如依達、亦舒、西西、蔡炎培等,皆在六十年代步入文壇,都曾參與「三毫子小說」的寫作。

直至六十年代後期,無線電視這種免費娛樂興起,加上港人生活水平提升,追求更精緻設計的讀物,「三毫子小說」走向衰落。據目前資料所知,這十多年間出現的「三毫子小說」名目,除了《小說報》、《環球小說叢》和《環球文庫》,還有其他出版社推出的《好小說》、《ABC小說叢》、《海濱小說叢》、《時代小說叢》、《奇情小說叢》、《金牌文庫》、《星期小說文庫》、《家庭生活文庫》、《文風小說叢》、《春風小說叢》、《新小說叢》、《鴛鴦小說叢》及變種的《金像獎小說叢》等十多種。稱《金像獎小說叢》為變種,因它是以「一本小說叢價錢,三篇名作家小說」這特色作招徠,即是一本「三毫子小說」,內有三篇中、短篇小說。

至今有關「三毫子小說」的研究,仍在起步階段。一方面是由於這類通俗讀物過往沒有受到學界較大的重視,另方面也因部份「三毫子小說」,尤其較早期的,流傳量極少,要全面收集和整理分析,殊非易事。欣聞香港教育大學的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正進行相關的工作。這不但能使公眾對「三毫子小說」有較深入的認識,也讓這種曾經在香港流行一時的讀物,再次展現活力,幫助我們從更多角度,了解那些年的香港,以致鄰近地區的生活面貌。

注釋

[1] 參考香港文化資料庫轉載文章,網址:https://hongkongcultures.blogspot.com/2014/12/blog-post_15.html。但筆者向容世誠教授查詢,他表示不記得自己曾有此說。

 (《微批》2020年10月18日)
(另見Linda Pun臉書2020年10月2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