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河居讀書錄之三
許定銘
聶紺弩的〈絕叫〉
姜德明在他的《插圖拾翠》(北京三聯,2000)中,介紹了三幅張光宇為聶紺弩的散文〈絕叫〉所插的畫。在說明中,他盛讚張光宇的插圖以浪漫、象徵風格表達出耐人尋味,又富詩意的境界;並說他的作品中充滿熱情和想像,以虛擬和象徵手法,鮮明地留有民間文化的烙印。
但他卻沒有特別介紹〈絕叫〉這篇散文,只簡單地說它「寫於國民黨發動內戰,反對人民民主的高壓時期,語多含蓄、曲折。」
其實〈絕叫〉是一組散文,寫於一九四一年二月的桂林。文章由〈失去的海洋〉、〈虹橋〉、〈向太陽〉、〈火的喬遷〉、〈虛幻的城〉、〈妒嫉的狗〉、〈粽子的災難〉、〈沒有愛情的人〉和〈結末〉等九章組成,是聶紺弩的散文集《巨像》的第一篇。聶紺弩在一九四九年八月出了《巨像》、《血書》和《二鴉雜文》三本散文,《巨像》是第一本,由上海學習出版社初版,屬紅星文藝叢書之一。這個叢書共出三種,由蕭金主編,除了這本外,還有馬超的《水泊梁山英雄譜》和蔣牧良的《余外婆》。
聶紺弩在《巨像》的序裏說,有一個時期他的文章經常受到審查,幾乎一個字也不能發表,人被悶塞得發瘋。後來他想到用象徵手法,帶點寓言性質去寫,作品才能發表。〈絕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在這組散文裏,他虛擬了一個吉卜賽姑娘作傾訴的對象,表面上是他寫給那位姑娘看的戀慕心聲,實際上卻是描述一個進步的年青人,對共產主義世界的嚮往。尤其是在〈虹橋〉那篇裏,他訴說他的愛人是一座樂園,如果要到達這座樂園的話,一定要經過死谷、火焰山和有毒的弱水……雖然路途非常危險,但他願意獻出生命的熱情,排除萬難,希望有虹橋引導他到達樂園,投進愛人的懷抱裏。這是一個懷著熾熱的心的年輕共產黨員,在白色恐怖之下以隱晦的形式寫出來的。文中一共有四幅插畫,文末註明都是張光宇畫的。姜德明選了配合〈失去的海洋〉、〈虹橋〉和〈火的喬遷〉那三幅,他沒有選的一幅是配合〈妒嫉的狗〉而繪的。文內寫作者晚上經趙家花園前,無緣無故被狗吠的經過,其實這裏的「狗」,不單是指富人的「門口狗」,而是嘲諷某些機構的「走狗」。
《巨像》這本書裏共有十一篇文章,單單《絕叫》這篇有插圖,而且在文末註明插圖者,這種做法並不多見。姜德明在他的《插圖拾翠》裏說這些插畫繪於一九四六年,然而聶紺弩在這篇文章末尾註明寫於一九四一年,書則出於一九四九年,我估計不會是四九年出書的時候所繪的,那應該是四十年代中期,或許就是一九四六年發表在什麼雜誌時所插的畫。
在《巨像》中,除了〈絕叫〉,還有〈永遠地、永遠地……〉、〈上山〉和〈山徑〉,都是為了避免審查制度而用寓言和象徵手法所寫的文章。
──寫於2002年3月
劉紹銘的少作《空門》
讀劉以鬯先生主編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中劉紹銘﹙1934—﹚的〈自傳〉,才知道原來劉博士五十年代在香港時已開始創作。一直以來,我對從香港成長的作家都很注意,讀五十年代青年作者的合集,如《靜靜的流水》、《向日葵》……及當時出版的單行本時,都沒有見過劉紹銘的作品,便以為他是到台大升學後才開始寫作的;卻原來劉紹銘自十六歲﹙即1950﹚起,已開展其寫作生涯。不過,他一向喜歡獨來獨往,除了在台時加入過「現代文學」外,便沒有再參加過其他團體,故當時的合集都見不到他的作品。劉紹銘如今已是着作等身的作家學者,少不免會有人研究他,如果探索到他五十年代在港時的少作,恐怕要花一番氣力去翻《新生晚報》和《香港時報》了。
我最初見到劉紹銘的書,是友聯於一九七零年出的《吃馬鈴薯的日子》。不過,從這篇〈自傳〉所附的〈着作簡目〉中得知,原來在此之前的六九年,他已在文藝書屋出過一本《與良心的對白》。這個〈簡目〉是按年編排的,即是說劉紹銘自五零年開始寫作,到六九年才出第一本書《與良心的對白》。不過,這只是個〈簡目〉,〈全目〉當然不止這些。他成名以後出的書,還未出的書,將來一定會有更齊全的目錄。然而,六九年以前出的,他忘了的,或者不想記下來的,又有多少呢?我肯定《與良心的對白》不是他的處女作,因為我手上有一本他出版於一九五七年的《空門》。
劉紹銘是於一九五六年往台大升學的,一年後的五七年九月,由大學圖書供應社出版了他的《空門》。《空門》是本三十二開,共一一八頁的文集,分小說、書信和雜寫三部分,大部分都是他在香港時所寫的作品。小說雖只有〈空門〉和〈長城謠〉兩篇,卻佔去了三分二的篇幅。劉紹銘在〈前記〉中說:
這個寫於五五年的小說長達五萬字,無論在選材或寫作技巧上,都見成熟,比諸當時一般的青年作者,高出頗多;當年,劉紹銘才二十一歲,可見他確有寫作天份。
劉紹銘是喜歡以書信的形式來討論問題的。《空門》的第二部分即是由〈風塵小札〉和〈天涯小札〉等幾組書信組成。在〈風塵小札〉中,他利用幾封給大哥的信,和他討論翻譯、寫作、電影藝術……,都是文藝青年經常思考的問題。〈天涯小札〉居然是寫給嘉薇﹙〈空門〉的主人翁﹚的信,寫的是相思之苦,思考的正是:獻身給神的信徒是否一定要獨身?不禁令人想入非非:在劉紹銘的早年生活中,是否真有嘉薇其人?〈空門〉中有多少自敘傳的成分?
第三部分雜寫又題〈浮世繪〉,全是短短的雜文,是從《新生晚報》上錄出的。劉紹銘以為「大概年少氣盛,兼又牢騷太多,時有口不擇言」,不過,我總覺得,報紙文章,不得不如此。
這本「炒三味」的《空門》,我很相信是劉紹銘的處女作,只是想不通何以他自己編的〈着作簡目〉不錄!
──寫於2000年4月
6月刊於《香港文學》
三城藝行
──讀梁慧珍的《憂‧由‧遊》
當普通的觀光旅遊無法滿足年輕的、求知慾强烈而熾熱的青春生命,專題的旅程,像購物、美食、生態、訪古、考古……等便應運而生,而混合式的自由行,更是年輕人心儀嚮往的節目。試想想:當你拋棄了日常生活及人事的壓力,背上輕盈的行囊,哼着個人心愛的小調,走進你夢想已久的土地,看美麗的景緻,尋找個人熱愛的嗜好……,那種自由、那種歡樂,夫復何求?
梁慧珍是個舞台劇的「發燒友」,同時也熱愛旅遊,二OO八至O九年間,她為自己「度身定造」了一次「觀劇+漫遊」的台灣、北京及新加坡三地的混合自由行。回來以後,把這趟愜意的歷程,化成優美的圖文記錄,取名《憂‧由‧遊》供諸同好,一為自己的足跡留下停駐及甜美的回顧,二為後來者提供了拓墾者的路線圖。
《憂‧由‧遊》是本糅合了旅遊、文學與戲劇於一爐的作品。全書以地域分成三輯,每輯由《相片故事》、《演出評論》和《觀察與思考》組成。《相片故事》先奉上名勝景點的照片,然後用圖解、散文、小說插入其中,這些文字有簡單的說明,有歷史的叙述,有情意的抒發,也有旅遊中突發的奇想,可見作者在隨意漫遊這段日子裡,是情意泛濫的。
梁慧珍每到一處決非隨意逗留幾天,看看名勝古迹就滿意。她這次旅程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觀劇」:到台灣去,她奔波於高雄、新竹、台北和淡水之間,看了「差事劇團」和「雲門舞集」等的好幾部劇;到北京,她去看了上演逾百場的《戀愛的犀牛》和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仲夏夜之夢》;到新加坡八天,逗留的時間最短,但觀劇最多,竟達八齣。這種奔波勞累,對不好此道的人來說,套句俗語是「揾苦來辛」,但梁慧珍卻甘之如飴,最後還為每齣劇寫下評論,述說了個人的觀感。每地行程完結,更深思熟慮記下《觀察與思考》總結,作為下次旅程的參考。探險家李樂詩也熱愛旅遊,每次到外地探險回來也愛出書作總結,不知梁慧珍會不會也立下宏願:看盡天下的舞台劇?
這種以圖文及多種主題混合體的新作品,近年開始流行於年輕讀者之間,應該有一定的銷路。能掌握得好,還很可能成為具文學價值的專書。你是否有興趣也來一趟「逛書店+漫遊」、「嚐紅酒+漫遊」、「觀石+漫遊」……,或者來次自訂的歡樂行?
梁慧珍文筆流暢而感性,在年輕寫作人中相當不錯,將來應有作為,可惜間中為了迎合年輕讀者的「無厘頭」愛好,有時故作輕鬆幽默,慎防「走火入魔」,起碼在本書的命名上就過份「新潮」了。
──2010年2月
讀劉燕萍的《女性‧命運》
劉燕萍的《女性‧命運》是本戲曲和電影的專着,全書十篇論文中,除了作為緒論的〈從粵劇到粵劇電影〉和附錄的〈文學改編戲曲電影片目〉外,其餘八篇均為研究由戲曲改編成電影的論文,此中包括了:《帝女花》、《柳毅傳書》、《唐伯虎點秋香》、《紅娘》、《蘇小妹》、《九天玄女》和《紫釵記》等七種名劇,內中主角均以女性為主,作者透過這些劇種,主要探討女性在古戲曲及用它們改編成電影的素材中,「女性」的種種不同際遇,並展示出由不同性格而演化出不同的「命運」。
全書的重點在分成上下兩篇的〈性格與命運——論《帝女花》的改編〉。劉燕萍在研究中指出:《帝女花》最重要的戲本是清黃爕清所撰的,和現時流行由唐滌生改編的兩種。雖然取材同為長平公主和周世顯的愛情悲劇,但由於改編者的方向和學養不同,內容的偏差頗大。黃着《帝女花》的重點在亂世,對情愛着墨不多,劇中的公主,雖然具烈女般的傲骨,最後也鬱鬱而終;但唐着《帝女花》卻以亂世為背景,以亂世中的情愛為重點,劇中的公主,性情剛烈,處處採取主動,最終雖也難逃一死,卻是自主行為,且得駙馬相隨殉情,明顯對讀者更具吸引力,成就更高。透過對這兩個劇種的探討,顯示出兩種不同的性格,即得出兩種不同的結局,暗喻了作者「性格可以改變命運」的理念!
「女性」在古代的社會裡,常被視為「人」中的低下層,是被勞役的對象,是卑微的代名詞。劉燕萍最看不過眼,她着意從古戲曲改編成的電影中,搜尋一些以女性作主角的電影,剖析這些女性在故事中的地位,並指出她們在戲中角色表現的「叛逆性」和「喜劇性」的典型。如在〈《唐伯虎點秋香》中的不協調元素〉裡,她指出秋香以婢女的賤民階級身份,卻能多次戲弄具解元地位的才子,是利用了本身「漂亮」的條件,在被追求的過程中,操控了事件演化的進程。這種不協調及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在戲劇中演化成可笑的情節,吸引了觀眾埋藏內心的反叛意識,因而提高收視率,達到編劇者的目的。
又如〈「蘇小妹」戲曲電影──從難題求婚到妒婦故事〉中的蘇小妹,用自己的學養與智慧去刁難新婚的夫婿;〈採選、搶婚與火殉──論《九天玄女》〉中,述說男女主角的情愛,在肉體上雖被侵犯,最終投進火中殉情,但他們卻能以不屈的堅毅意志,在精神上取得勝利;〈在蔣防《霍小玉傳》與粵劇《紫釵記》〉中,述說唐滌生改篇《紫釵記》裡的李益,以「權勢盡看輕,只知愛情重」的痴情去愛霍小玉,因而轉變了悲劇的命運,也是「性格改變命運」的好例子。
劉燕萍是香港大學的博士,現任教於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的科目以古典小說及戲曲、神話為主,她《女性‧命運》中這些戲曲與電影的文章,本來都是深奥、苦澀的學術論文,可幸她寫得條理分明,每篇均是先有〈緒論〉,然後是具標題的引論、比較及論証,最後還有明確的〈結論〉,即使對戲曲一竅不通的讀者,也很能接受,讀後對粵劇電影的知識增益不少!
──2010年6月
許定銘
聶紺弩的〈絕叫〉
姜德明在他的《插圖拾翠》(北京三聯,2000)中,介紹了三幅張光宇為聶紺弩的散文〈絕叫〉所插的畫。在說明中,他盛讚張光宇的插圖以浪漫、象徵風格表達出耐人尋味,又富詩意的境界;並說他的作品中充滿熱情和想像,以虛擬和象徵手法,鮮明地留有民間文化的烙印。
但他卻沒有特別介紹〈絕叫〉這篇散文,只簡單地說它「寫於國民黨發動內戰,反對人民民主的高壓時期,語多含蓄、曲折。」
其實〈絕叫〉是一組散文,寫於一九四一年二月的桂林。文章由〈失去的海洋〉、〈虹橋〉、〈向太陽〉、〈火的喬遷〉、〈虛幻的城〉、〈妒嫉的狗〉、〈粽子的災難〉、〈沒有愛情的人〉和〈結末〉等九章組成,是聶紺弩的散文集《巨像》的第一篇。聶紺弩在一九四九年八月出了《巨像》、《血書》和《二鴉雜文》三本散文,《巨像》是第一本,由上海學習出版社初版,屬紅星文藝叢書之一。這個叢書共出三種,由蕭金主編,除了這本外,還有馬超的《水泊梁山英雄譜》和蔣牧良的《余外婆》。
聶紺弩在《巨像》的序裏說,有一個時期他的文章經常受到審查,幾乎一個字也不能發表,人被悶塞得發瘋。後來他想到用象徵手法,帶點寓言性質去寫,作品才能發表。〈絕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在這組散文裏,他虛擬了一個吉卜賽姑娘作傾訴的對象,表面上是他寫給那位姑娘看的戀慕心聲,實際上卻是描述一個進步的年青人,對共產主義世界的嚮往。尤其是在〈虹橋〉那篇裏,他訴說他的愛人是一座樂園,如果要到達這座樂園的話,一定要經過死谷、火焰山和有毒的弱水……雖然路途非常危險,但他願意獻出生命的熱情,排除萬難,希望有虹橋引導他到達樂園,投進愛人的懷抱裏。這是一個懷著熾熱的心的年輕共產黨員,在白色恐怖之下以隱晦的形式寫出來的。文中一共有四幅插畫,文末註明都是張光宇畫的。姜德明選了配合〈失去的海洋〉、〈虹橋〉和〈火的喬遷〉那三幅,他沒有選的一幅是配合〈妒嫉的狗〉而繪的。文內寫作者晚上經趙家花園前,無緣無故被狗吠的經過,其實這裏的「狗」,不單是指富人的「門口狗」,而是嘲諷某些機構的「走狗」。
《巨像》這本書裏共有十一篇文章,單單《絕叫》這篇有插圖,而且在文末註明插圖者,這種做法並不多見。姜德明在他的《插圖拾翠》裏說這些插畫繪於一九四六年,然而聶紺弩在這篇文章末尾註明寫於一九四一年,書則出於一九四九年,我估計不會是四九年出書的時候所繪的,那應該是四十年代中期,或許就是一九四六年發表在什麼雜誌時所插的畫。
在《巨像》中,除了〈絕叫〉,還有〈永遠地、永遠地……〉、〈上山〉和〈山徑〉,都是為了避免審查制度而用寓言和象徵手法所寫的文章。
──寫於2002年3月
劉紹銘的少作《空門》
讀劉以鬯先生主編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中劉紹銘﹙1934—﹚的〈自傳〉,才知道原來劉博士五十年代在香港時已開始創作。一直以來,我對從香港成長的作家都很注意,讀五十年代青年作者的合集,如《靜靜的流水》、《向日葵》……及當時出版的單行本時,都沒有見過劉紹銘的作品,便以為他是到台大升學後才開始寫作的;卻原來劉紹銘自十六歲﹙即1950﹚起,已開展其寫作生涯。不過,他一向喜歡獨來獨往,除了在台時加入過「現代文學」外,便沒有再參加過其他團體,故當時的合集都見不到他的作品。劉紹銘如今已是着作等身的作家學者,少不免會有人研究他,如果探索到他五十年代在港時的少作,恐怕要花一番氣力去翻《新生晚報》和《香港時報》了。
我最初見到劉紹銘的書,是友聯於一九七零年出的《吃馬鈴薯的日子》。不過,從這篇〈自傳〉所附的〈着作簡目〉中得知,原來在此之前的六九年,他已在文藝書屋出過一本《與良心的對白》。這個〈簡目〉是按年編排的,即是說劉紹銘自五零年開始寫作,到六九年才出第一本書《與良心的對白》。不過,這只是個〈簡目〉,〈全目〉當然不止這些。他成名以後出的書,還未出的書,將來一定會有更齊全的目錄。然而,六九年以前出的,他忘了的,或者不想記下來的,又有多少呢?我肯定《與良心的對白》不是他的處女作,因為我手上有一本他出版於一九五七年的《空門》。
劉紹銘是於一九五六年往台大升學的,一年後的五七年九月,由大學圖書供應社出版了他的《空門》。《空門》是本三十二開,共一一八頁的文集,分小說、書信和雜寫三部分,大部分都是他在香港時所寫的作品。小說雖只有〈空門〉和〈長城謠〉兩篇,卻佔去了三分二的篇幅。劉紹銘在〈前記〉中說:
在個人情感的好惡上說──一個母親對着幾個不肖子,其中也會有一個比較上喜愛的──我偏愛〈空門〉。因為書中的男女主角曾經令我落過淚,並不是多情自作,而是存在他們間的神與人,理想與現實,天國與塵世的矛盾衝突實在是太劇烈了。這是一個迄今尚少為人注意的問題,不過實在上它已存在了不知幾個世紀,天主教上馬丁路德所引起的宗教革命,部份與此問題有關連的,作者個人智力有限,更不敢冒瀆神聖,留待讀者自己去推敲解答好了。〈空門〉是一個賺人熱淚的戀愛悲劇。故事說我和自幼在澳門天主教孤兒院長大的嘉薇墮入愛河。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某日嘉薇卻突然告訴我她要回到澳門的修院去當修女,因為神曾在她大病時讓她痊瘉,她在神前許過諾,要此生奉獻給教會。我倆雖然都深深地愛着對方,終因了她的誓言而分手,大家陷入痛苦中。後來,我想到假借我殉情自殺,騙嘉薇回來辦喪事,而企圖強行留下她的辦法。豈料弄巧反拙,嘉薇聽到這個消息後,竟然瘋了。在精神病院裏整日迷迷糊糊,又不肯吃東西,終於病逝了。
這個寫於五五年的小說長達五萬字,無論在選材或寫作技巧上,都見成熟,比諸當時一般的青年作者,高出頗多;當年,劉紹銘才二十一歲,可見他確有寫作天份。
劉紹銘是喜歡以書信的形式來討論問題的。《空門》的第二部分即是由〈風塵小札〉和〈天涯小札〉等幾組書信組成。在〈風塵小札〉中,他利用幾封給大哥的信,和他討論翻譯、寫作、電影藝術……,都是文藝青年經常思考的問題。〈天涯小札〉居然是寫給嘉薇﹙〈空門〉的主人翁﹚的信,寫的是相思之苦,思考的正是:獻身給神的信徒是否一定要獨身?不禁令人想入非非:在劉紹銘的早年生活中,是否真有嘉薇其人?〈空門〉中有多少自敘傳的成分?
第三部分雜寫又題〈浮世繪〉,全是短短的雜文,是從《新生晚報》上錄出的。劉紹銘以為「大概年少氣盛,兼又牢騷太多,時有口不擇言」,不過,我總覺得,報紙文章,不得不如此。
這本「炒三味」的《空門》,我很相信是劉紹銘的處女作,只是想不通何以他自己編的〈着作簡目〉不錄!
──寫於2000年4月
6月刊於《香港文學》
三城藝行
──讀梁慧珍的《憂‧由‧遊》
當普通的觀光旅遊無法滿足年輕的、求知慾强烈而熾熱的青春生命,專題的旅程,像購物、美食、生態、訪古、考古……等便應運而生,而混合式的自由行,更是年輕人心儀嚮往的節目。試想想:當你拋棄了日常生活及人事的壓力,背上輕盈的行囊,哼着個人心愛的小調,走進你夢想已久的土地,看美麗的景緻,尋找個人熱愛的嗜好……,那種自由、那種歡樂,夫復何求?
梁慧珍是個舞台劇的「發燒友」,同時也熱愛旅遊,二OO八至O九年間,她為自己「度身定造」了一次「觀劇+漫遊」的台灣、北京及新加坡三地的混合自由行。回來以後,把這趟愜意的歷程,化成優美的圖文記錄,取名《憂‧由‧遊》供諸同好,一為自己的足跡留下停駐及甜美的回顧,二為後來者提供了拓墾者的路線圖。
《憂‧由‧遊》是本糅合了旅遊、文學與戲劇於一爐的作品。全書以地域分成三輯,每輯由《相片故事》、《演出評論》和《觀察與思考》組成。《相片故事》先奉上名勝景點的照片,然後用圖解、散文、小說插入其中,這些文字有簡單的說明,有歷史的叙述,有情意的抒發,也有旅遊中突發的奇想,可見作者在隨意漫遊這段日子裡,是情意泛濫的。
梁慧珍每到一處決非隨意逗留幾天,看看名勝古迹就滿意。她這次旅程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觀劇」:到台灣去,她奔波於高雄、新竹、台北和淡水之間,看了「差事劇團」和「雲門舞集」等的好幾部劇;到北京,她去看了上演逾百場的《戀愛的犀牛》和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仲夏夜之夢》;到新加坡八天,逗留的時間最短,但觀劇最多,竟達八齣。這種奔波勞累,對不好此道的人來說,套句俗語是「揾苦來辛」,但梁慧珍卻甘之如飴,最後還為每齣劇寫下評論,述說了個人的觀感。每地行程完結,更深思熟慮記下《觀察與思考》總結,作為下次旅程的參考。探險家李樂詩也熱愛旅遊,每次到外地探險回來也愛出書作總結,不知梁慧珍會不會也立下宏願:看盡天下的舞台劇?
這種以圖文及多種主題混合體的新作品,近年開始流行於年輕讀者之間,應該有一定的銷路。能掌握得好,還很可能成為具文學價值的專書。你是否有興趣也來一趟「逛書店+漫遊」、「嚐紅酒+漫遊」、「觀石+漫遊」……,或者來次自訂的歡樂行?
梁慧珍文筆流暢而感性,在年輕寫作人中相當不錯,將來應有作為,可惜間中為了迎合年輕讀者的「無厘頭」愛好,有時故作輕鬆幽默,慎防「走火入魔」,起碼在本書的命名上就過份「新潮」了。
──2010年2月
讀劉燕萍的《女性‧命運》
劉燕萍的《女性‧命運》是本戲曲和電影的專着,全書十篇論文中,除了作為緒論的〈從粵劇到粵劇電影〉和附錄的〈文學改編戲曲電影片目〉外,其餘八篇均為研究由戲曲改編成電影的論文,此中包括了:《帝女花》、《柳毅傳書》、《唐伯虎點秋香》、《紅娘》、《蘇小妹》、《九天玄女》和《紫釵記》等七種名劇,內中主角均以女性為主,作者透過這些劇種,主要探討女性在古戲曲及用它們改編成電影的素材中,「女性」的種種不同際遇,並展示出由不同性格而演化出不同的「命運」。
全書的重點在分成上下兩篇的〈性格與命運——論《帝女花》的改編〉。劉燕萍在研究中指出:《帝女花》最重要的戲本是清黃爕清所撰的,和現時流行由唐滌生改編的兩種。雖然取材同為長平公主和周世顯的愛情悲劇,但由於改編者的方向和學養不同,內容的偏差頗大。黃着《帝女花》的重點在亂世,對情愛着墨不多,劇中的公主,雖然具烈女般的傲骨,最後也鬱鬱而終;但唐着《帝女花》卻以亂世為背景,以亂世中的情愛為重點,劇中的公主,性情剛烈,處處採取主動,最終雖也難逃一死,卻是自主行為,且得駙馬相隨殉情,明顯對讀者更具吸引力,成就更高。透過對這兩個劇種的探討,顯示出兩種不同的性格,即得出兩種不同的結局,暗喻了作者「性格可以改變命運」的理念!
「女性」在古代的社會裡,常被視為「人」中的低下層,是被勞役的對象,是卑微的代名詞。劉燕萍最看不過眼,她着意從古戲曲改編成的電影中,搜尋一些以女性作主角的電影,剖析這些女性在故事中的地位,並指出她們在戲中角色表現的「叛逆性」和「喜劇性」的典型。如在〈《唐伯虎點秋香》中的不協調元素〉裡,她指出秋香以婢女的賤民階級身份,卻能多次戲弄具解元地位的才子,是利用了本身「漂亮」的條件,在被追求的過程中,操控了事件演化的進程。這種不協調及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在戲劇中演化成可笑的情節,吸引了觀眾埋藏內心的反叛意識,因而提高收視率,達到編劇者的目的。
又如〈「蘇小妹」戲曲電影──從難題求婚到妒婦故事〉中的蘇小妹,用自己的學養與智慧去刁難新婚的夫婿;〈採選、搶婚與火殉──論《九天玄女》〉中,述說男女主角的情愛,在肉體上雖被侵犯,最終投進火中殉情,但他們卻能以不屈的堅毅意志,在精神上取得勝利;〈在蔣防《霍小玉傳》與粵劇《紫釵記》〉中,述說唐滌生改篇《紫釵記》裡的李益,以「權勢盡看輕,只知愛情重」的痴情去愛霍小玉,因而轉變了悲劇的命運,也是「性格改變命運」的好例子。
劉燕萍是香港大學的博士,現任教於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的科目以古典小說及戲曲、神話為主,她《女性‧命運》中這些戲曲與電影的文章,本來都是深奥、苦澀的學術論文,可幸她寫得條理分明,每篇均是先有〈緒論〉,然後是具標題的引論、比較及論証,最後還有明確的〈結論〉,即使對戲曲一竅不通的讀者,也很能接受,讀後對粵劇電影的知識增益不少!
──2010年6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