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 星期六

許定銘:認識走出困惑的海鹽──讀蔡寶賢的《海浪裡的鹽》

網上圖片,謹此默謝!)

《海浪裡的鹽──香港九十後世代訪談故事》(香港藝鵠有限公司,二O一九)是本很有趣、製作嚴謹的書,而書內提出的「九十後世代」問題,也正正是現今社會上很嚴重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蔡寶賢本身是個年輕的傳媒人,因工作關係接觸了不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發現他們成長的生活背景雖然不同,但大多數都有「我是誰?」的疑惑,這引起了她的興趣,產生了想探討這個世代的人底困惑,從而希望在提出問題以後,為他們找到出路。

蔡寶賢訪問了各種不同身份及族裔的九十後世代二十九人,記錄他們自身成長的歷程,對社會的看法,說出他們對前途的憂慮……。全書分成《混沌》、《重構》和《凝結》三章,正好表達出他們現處的困境,期待打開新局面的心態。

年輕人有他們獨特的「潮語」、「口頭禪」,如:中二病、膠、A片、MK、O口……等,不一定是全部讀者都可以了解的。故此,蔡寶賢在每章實錄之後,都有註釋,可見他在寫書時考慮周詳,出版時製作認真。


我最欣賞的,是本書每篇訪問前,都用方家遠的黑白攝影硬照作間隔。兩頁通版的「反白」,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片「黑」,然後是左邊佔了很大篇幅的藝術畫面。黑底和糢糊的影象構圖,正是這個世代的心態,正是他們沒有出路、不知何去何從的困境。右邊是題目和人物的小解說,如:

〈競爭〉Dor Dor /1995年/仍覺得自己是細路的社會新人
〈揾食〉Tony /1991年 /地盤佬+補習老師+生意人
〈旅行〉Yukey /1990年/香港精神接班人

都很清楚地讓讀者知道,下一篇文章中會訪問怎樣的人。

《海浪裡的鹽》,除了有趣、製作嚴謹以外,攝影和編輯手法都相當前衛、出色!

在閱讀《海浪裡的鹽》之前,我覺得大家應該先知道:甚麼是「九十後世代」和「為甚麼要訪問他們」。

所謂「九十後世代」,指的是:一九九O至一九九九年出生的人。這群人現今是二十至三十歲的年輕人,雖然我沒有正確的統計數字,但也可推算出他們是社會上動力的眾數,同時也是我們社會的支柱,更是香港社會將來的主幹,是非常重要的一群,社會發展的重擔正正落在他們的肩上。故此,了解他們是件十分重要的事。而且,香港是個繁盛而著名的國際大都會,人種已不單單是幾十年前單純的中國人,走在路上,你會發覺白種人、南亞裔人、深膚色人……愈來愈多,要這個社會融洽前進,還需要考慮到文化、語言、歷史……等多種沖突、矛盾。

況且時代的巨輪是不停轉動的,「九十後世代」這群人湊巧碰上了九七回歸、移民潮、金融海嘯、九一一襲擊、沙士、互聯網登台……,這一切都在他們生活上起了極大的衝擊。因此,他們是很需要有這麼一本訪談錄,讓他們知道同代人的想法而視作明燈及引路人。

除了本書的重點內容,書前有呂大樂的〈準備中的一場世代對話〉、梁柏堅的〈大航海時代的同行〉、蔡寶賢的前言〈我們這一代,香港九十後〉,和書後攝影師方家遠的〈成長待續〉和附錄〈香港九十後與社會〉的問卷數據及〈香港大事回顧〉等,都是可讀性甚高的文章及重要的資料。

蔡寶賢在自序裡說:

鹽在海裡,是觸摸不到,看不見,卻無處不在。只要經過一段時間和不同工序,能提煉出品瑩剔透的鹽品,而一個人的成長甚至人生,好比在海中提煉鹽的過程。(頁9)

無論你是不是那世代的鹽,我覺得你都該讀讀蔡寶賢的《海浪裡的鹽》,而且也期望將來能讀到另一個世代的訪問,更深一層了解香港的人種架構,認識到他們走不出困境的疑惑!

──2019年6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