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區建公

【考察遊歷札記】區光圖(1887-1971),又名區建邦,字維屏,號建公,外號聽香樓主,新會潮連人,著名北魏體書法家。

區建公年少時曾跟從同鄉丶宿儒盧湘父(1868-1970,他是康有為的學生,其靈柩下葬於柴灣華人永遠墳場)學習,在盧湘父創辦的澳門湘父學塾修習經史詞章之學,課餘精研書法,篆隸真草皆擅長,譽滿書壇。 1906年19歲時畢業於新會師範學堂,1912年25歲時於澳門創立德華學校,翌年於香港創立建邦學校。1930年在香港創立建公書法專門學院並擔任院長,專心宏揚書藝,發揚國粹固有文藝;並扶掖後進,對清貧學生免費施教。戰後很多香港的店舖商號和機構之牌匾和碑記多出於區建公之手,區建公以北魏體書法為不同店鋪商號及機構書寫其招牌,有說他是從實用角度考慮的美學,因為北魏體的起筆、收筆和轉折處比較誇張,遠距離閱讀時,筆畫突出,令字形容易辨認,造就了一種實用美學,吸引顧客到店內購物。區建公又編印書法示範十餘種,習字帖百餘款,為當年中小學廣泛採用,有助於香港書法藝術的普及和提升。區建公曾言:「每一個字以造形丶結構及神態最為重要,心手眼目同時運用,必須聚精會神,而字體之大小,則由其手腕酌情運筆,當可揮灑自如。」1962年,他應英治香港政府邀請,為香港郵票百週年(1862-1962)紀念的首日封和附送的小冊子題字。

除了宏揚書藝,區建公本身是一位中醫師,師承其外祖父劉宗仁,其中醫診所位於西環。區建公曾任仿林中學和長洲女校校董丶歷任香港新會潮連同鄉會理事長丶區歐歐陽同宗會會長丶香港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香港四邑商工總會丶香港五邑工商總會丶新會商會丶孔聖堂及鐘聲慈善社顧問。

區建公於1971年12月31日晚上11時52分在港中分科醫院逝世,享年85歲。其靈柩下葬於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他的兒子區斐立。孫兒區紀勇丶區紀勉和區紀劻,孫女區紀勵,名字中都以「力」為旁。(區建公墓相片由筆者拍攝;區建公生前相片取自網上。今天是區建公逝世50周年,藉此文紀念這位北魏體書法家。)

《維城觸蹟 HeritageFootprints.hk》臉書專頁2021年12月31日)

【考察遊歷札記】筆者考察歷史建築多年,再加上習慣留意細微位的性格,就在這位已故著名北魏體書法家區建公逝世50周年前夕,竟然幸運地發現他逝世那一年(1971年)為這幢位於九龍城衙前塱道96號丶建於1971年的「梁玲樓」書寫的北魏體書法真跡。區建公自八十歲起,他為店舖招牌或住宅大廈名字題字後,會同時寫「時年」幾多歲,他為這住宅大廈名字用北魏體書法題字後,寫下題字那一年是「時年八十五」,正是他享年的歲數。區建公為住宅大廈名字題字,暫時知道還有位於灣仔道193-195號的文興大廈丶北角英皇道461-463號的大昌大廈丶旺角亞皆老街4至6號的新亞大樓。(今天下午筆者經過九龍城衙前塱道96號這幢住宅大廈發現區建公的真跡,立即舉機拍攝,大廈入口旁花店老闆娘見我影相,立即説:「不是太多人知道這個區建公的真跡!」)(北魏體書法家區建公真跡相片由筆者拍攝。)

《維城觸蹟 HeritageFootprints.hk》臉書專頁2021年12月29日)

【考察遊歷札記】故事要從半年前講起:有次筆者乘過海隧巴途經漆咸道北,見到幾幢已空置丶樓齡超過60年的樓宇,多次乘巴士過港島都會經過這位置,但那次筆者才發現:於漆咸道北472至474號這幢空置樓宇外牆上,有已故著名北魏體書法家區建公(1887-1971,今年剛好是他逝世後50年,他的靈柩下葬於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的書法真跡,但只剩下「育會」二字,而網上分享有關區建公存世的北魏體書法真跡招牌網頁卻沒有收錄這個,一直想找機會經過土瓜灣時拍攝下來,但因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去拍攝。上周筆者得悉這幾幢舊樓行將拆卸,於是趁今早隨隊帶完土瓜灣導賞團後,立即去拍攝這個區建公的真跡-下午筆者回家後翻閲昔日華僑日報《香港年鑑》及其他舊報章,終於發現這單位是成立於1937年丶現已解散的吉慶體育會當時辦義學/義校的會址,可惜這個區建公北魏體書法真跡,將隨舊樓被拆卸而消失。(引用資料:1958年12月16日丶1959年7月18日《華僑日報》;1959年《香港年鑑》。北魏體書法家區建公真跡相片由筆者拍攝。)

《維城觸蹟 HeritageFootprints.hk》臉書專頁2021年11月27日)

【考察遊歷札記】當舖慣常於農曆年三十歲晚收爐時在門外貼出由港九押業商會提供的粉紅色底紙通告,告訴顧客他們的當舖將會於農曆正月初五啟市,可惜這間位於黃大仙鳳凰新村銀鳳街的寶生大押,卻於今天在門外貼出紅紙黑字「完滿結業」丶「經已結業」的通告。筆者每當經過銀鳳街,都被這間當舖以紙皮石粉飾的外牆所吸引。

《維城觸蹟 HeritageFootprints.hk》臉書專頁2021年2月11日)

【考察遊歷札記】 踏入今年最後一天的12月31日,有一件事令筆者念念不忘,就是快將清拆的九龍城美東村內這間已結業的中西藥行丶其招牌由已故著名北魏體書法家區建公題字。今年3月筆者和店主蕭太傾偈,問起有關招牌是由已故著名北魏體書法家區建公題字的往事,據蕭太分享:是在1971年她第三位小朋友出世時,當時由蕭生(就是這間中西藥行的已故中醫師)專程去西環找區建公題字,因為當時有説法是:由區建公題字的店舖不會執笠!由於年代久遠,原來招牌上應有列明區建公題字時是幾多歲(區建公於80歲後題字會同時寫時年幾多歲),但已剝落,而正門(上圖)和後門(下圖)都有由區建公題字的招牌,值得一提的是:區建公於1971年12月31日逝世,享年85歲,這個招牌題字相信是區建公在世時較晚期的作品,如果隨著美東村清拆而令這個由這位著名北魏體書法家題字的招牌消失在世上,實在可惜!筆者知道有心的組織 #街招 #streetsignhk 曾聯絡蕭太,但蕭太對保留這招牌意願不大,過去多年香港人的保育意識提高了,就近來窩仔山(又稱主教山)過百年的水務建築喚起市民對保育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和事物的關注,未知這個招牌能否保存下來?(正門和後門招牌的相片由筆者拍攝,區建公的相片取自網上。)

《維城觸蹟 HeritageFootprints.hk》臉書專頁2020年12月3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