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雷聲與蟬鳴

雷聲與蟬鳴
Polly Ho


《雷聲與蟬鳴》是梁秉鈞的第一本詩集,此書細分七個部份:未昇、突發性演出、香港、澳門、廣州/肇慶、臺灣、浮苔。細心一看,你可以從這本詩集看到梁秉鈞後期的發展脈絡,包括城市研究﹑文化研究﹑食物詩的延伸。

復刻版於二零零九年由文化工房出版,袁兆昌找來詩集同齡人一起重新創造,江康泉(江記)和智海是書本的幀裝設計師,智海又是繪圖師。復刻版選用較為昂貴的瑞典紙,江記直言喜歡這紙前後不一的觸感,半透明的瑞典紙可以看到背面未完的詩句,柔軟的瑞典紙正好適合習慣一手捲起書皮閱讀的讀者,江記說:「薄薄的紙有點像蟬翼呢。」智海的一幅手描畫被切割成六份,成為此書的插圖,他認為雷聲是來自天上的雷神,後來他在畫上加添了一個可以呼風喚兩雨的雷神。從紙張選取到繪圖,當中的心思是顯而易見。袁兆昌坦言特種紙張加上亮麗的黑色書邊令成本提高了不少,他笑說有朋友說這是文化工房出版以來最漂亮的一本書。



新出復刻版原來並非指板畫設計,相反,原版的《雷聲與蟬鳴》的封面設計才是板畫,抽(操)刀者是板畫藝術家劉掬色(原名劉佩儀),新舊版同場展示,舊版看上並不古老,它依然是落落大方。


三十年前寫下的詩句,今天再讀,仍然有時代感。辟(譬)如其中一首名為《信》的詩,詩人在趕稿的時候桌面上放著一封「你」的來信:

有時有人喚出我的名字
我還在這裡
低頭工作
偶然想想你的來信
偶然站起來
給自己再倒一杯咖啡

江記說得很傳神:「這情況就像現在我們一邊工作一邊開MSN聊天。」梁秉鈞說再讀當年的詩,一些當年的事或感受未必清楚記得,但若然寫成詩句,再讀又會重拾舊記憶。



在場的杜家祁說她教新詩一定教這兩首詩,其一是《青晨》,其二是《聽歌》。《青晨》的妙處在這個「青」字,在熱咖啡和烤麵包的餐桌上找夢,找到的是淡綠的重影。

熱咖啡和烤麵包
還有我的夢呢
在暗涼淡綠的重影中
咖啡壺兀自在一角蒸氣發熱

《聽歌》是一首長詩,情節像電影剪接過的片段,當天我們很不浪漫地每人讀一小節,把它完成。

《雷聲與蟬鳴》,如杜家祁所言,會在香港文學史上佔一席位,不論你手上擁有的是新版或是舊版,它的分量是一樣的重。


(photos by Paul Wan)

Kubrick Poetry二O一O年三月十七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