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九七O年代開始搜尋舊書刊,摸索前進的方向是一九四九年前的中國現代文學,及二千年以前的香港文學。最初的幾年,我完全不沾手舊報刊,因那年代一般圖書館不流行保存舊報紙的微型菲林,想從民間搜尋機會近乎零;期刊則因多為十六開本,普通書櫃不能豎放,又沒有書脊,也是讀書人不愛保留的。文學期刊一是命短,出三兩期即夭折,在文學史的長河上影響微;一是出版年期長,像盧森的《文壇》,由一九五O出到七四年,二十多年幾百期難以搜集齊全,研究便顯得不夠全面、不過癮。
《香港文學》自一九八五年面世以來,至今已出了近三十年,肯定是香港文學史上最長壽的期刊。起先我很用心保存,然而,到它體積愈來愈龐大,書架讓它佔去近半時,保留的意念自然慢慢淡下去,終於狠狠地把部份淘汰了。雖然《香港文學》在大學的圖書館網站上還可以搜尋得到,但總不及捧着實物看的踏實。大抵《香港文學》主編陶然也有這種經驗,近年着手把期刊中重要的文章編輯,出版一套「《香港文學》選集系列叢書」,至今已出了四輯共十六冊,每輯均含小說兩冊,散文和筆記各一冊。《香港文學》選集是大三十二開的書型,可以輕鬆上架,同時解決了期刊太長,難以存放的難題,卻又保留了期刊各時期的精髓,實在太好了!
新近出版的一輯《香港文學》選集中,我比較喜歡的是筆記選《黑夜裏的閃電》,此書厚四五三頁近四十萬字,收論說性質文章四十八篇,可謂洋洋大觀。這些文章二OO九至二O一二年在《香港文學》發表時,被歸納於《逝水流年》、《文藝茶座》、《閱讀筆記》、《真情對話》、《作家印象記》、《史料鈎沉》……等欄目之內,大家可以憑這些欄目大致了解其內容多為珍貴的史料。翻開目錄看看,此中涉及的作家,有內地的聞一多、綠原,台灣的余光中、吳望堯、商禽,本地的梁羽生、黃碧雲、韓麗珠,海外的朶拉、非馬、王鼎鈞、高行健……所涉範圍之廣,豈止單純是香港的,簡直是本世界華文文學的評論及史料選集。
此中我特別要跟大家談談的,是本書內樊善標〈火辣辣的人與文:十三妹和她的專欄〉,及馬朗與鄭政恆的對談〈上海、香港、天涯〉。
十三妹原名方式文(1923~1970),是香港一九五O及六O年代著名的專欄作家。她最成功的兩個專欄,是《新生晚報》的《十三妹專欄》和《香港時報》的《十三妹漫談》。她在越南出生成長,住過法國、香港和中國幾個大城市,受過高等教育,通曉英、法文,很有學問,喜歡在專欄內介紹世界文壇上「新的觀點、新的書籍、新的動態、新的消息」。專欄很受歡迎,報館收到的讀者來信甚多,據說有些讀者之所以買《新生晚報》,為的就是要追讀她的文章。十三妹行文潑辣,個性乖僻,不肯與人交往,故此樹敵甚多,一九七O年心臟病發,死在家中也無人知曉。
當年十三妹在香港文壇上是很受注目的,可惜她的文章並無結集,「人一走,茶就涼」,她這號人物,很快的就被遺忘在時代巨輪的背後。幾十年來,除了蔡瀾利用十三妹的孤獨與傳奇,寫過一部上下兩冊的小說《追踪十三妹》,和知道她的人在她過世後寫過一些懷念的文章外,她已完全被人忘記了。
直到樊善標開始研究十三妹,才把她發掘出來。〈火辣辣的人與文:十三妹和她的專欄〉約四千多字,早先發表在二O一O年《香港文學》的三一二期上,主要在介紹十三妹生平和她的專欄。事實上,樊善標之研究十三妹,並不是單單寫了一篇〈火辣辣的人與文:十三妹和她的專欄〉,早在二OO七年,他已在《香港文學》的二七三期上,發表了篇近萬字的〈當胡蘭成遇(不)上十三妹〉,探討這兩位有多次書信聯繫,卻又從未見過面友人之間的交往。二OO八年,他在《現代中文文學學報》上,還寫過篇近兩萬字,副題為〈十三妹作為香港專欄作家〉的〈案例與例外〉,更是全面研究十三妹專欄及成就的傑作。
自一九七O年十三妹過世,到三十多年後,才有隔了一世代的知音樊善標全情投入撰文研究,不單寫了論文,還在盧瑋鑾主編的《舊夢須記》系列中,編了本厚達四百頁的《犀利女筆──十三妹專欄選》(香港天地圖書,2011),不單收錄了九十篇十三妹專欄的文章,還有她的手跡、遺照,和他自己那幾篇論文。十三妹泉下有知,也應感到安慰!
原名馬博良的馬朗(1933~),是香港重要的詩人,他在本港出過詩集《焚琴的浪子》(香港素葉出版社,1982)和《江山夢雨》(香港麥穗出版有限公司,2007)。其實,他對香港文學最大的貢獻,是一九五六至五九年出版了十五期《文藝新潮》,這本純文學期刊向讀者介紹世界文壇大勢,編過法國、意大利、日本、台灣等文學專號,又辦過《三十年來中國最佳短篇小說選》,選刊並推介沈從文、端木蕻良、師陀、張天翼和鄭定文的短篇……。它是香港現代文學的起點,後來的《新思潮》、《文藝季》、《文藝》、《好望角》,作家李維陵、貝娜苔、盧因、崑南……均受此刊的影響而走上創作之途。
馬博良的文學生命起步甚早,他在接受鄭政恆的訪問〈上海、香港、天涯〉中說,他十歲八歲的時候已在上海文壇上初露頭角,「從事文學、文藝、電影的活動……起手寫文章,進入報界,跟電影發生關係」。
我二OO二年讀到馬博良十四歲時出版的小說集《第一理想樹》(上海正風文化社,1947),驚訝於這位文學天才的早熟,寫了〈神童馬博良的《第一理想樹》〉(收入拙著《醉書室談書論人》)評介這本由少年人寫的文學作品;二OO九年,我有幸買到幾冊馬博良一九四四年在上海出版的文學期刊《文潮》,把它和後來由張契渠編的《文潮月刊》,合寫了篇〈老上海的《文潮》〉(發表於《香港文學》二O一O年二月號)。寫這兩篇文章的時候,有關馬博良的生平,都是從各種工具書中苦苦搜尋組合而成的二手資料,因為那時候還沒有〈上海、香港、天涯〉那麼精彩的訪問。
鄭政恆與馬朗的對談,是二OO七年十一月在香港嶺南大學進行的,不知何故,竟要到二O一一年九月才發表於《香港文學》。這篇訪問稿長達萬五字,〈上海、香港、天涯〉正好顯示了馬朗一生走過的三個重要階段,對「焚琴的浪子」馬朗的文學生涯有最全面也最正確的史料,是研究馬朗的一份重要文獻。
出了四輯的「《香港文學》選集系列叢書」,都只包含小說、散文和筆記,近年的《香港文學》上,曾多次組織過張錯、盧因、綠騎士……等的個人專輯,和即如馬朗與鄭政恆對談的〈上海、香港、天涯〉、杜家祁與淮遠〈寫詩的淮遠和創建學院〉……等的訪問,如果這些專題能出本專書,這套「系列叢書」也就更全面更完美了!
──2012年10月
刊《香港文學》11月號
《香港文學》自一九八五年面世以來,至今已出了近三十年,肯定是香港文學史上最長壽的期刊。起先我很用心保存,然而,到它體積愈來愈龐大,書架讓它佔去近半時,保留的意念自然慢慢淡下去,終於狠狠地把部份淘汰了。雖然《香港文學》在大學的圖書館網站上還可以搜尋得到,但總不及捧着實物看的踏實。大抵《香港文學》主編陶然也有這種經驗,近年着手把期刊中重要的文章編輯,出版一套「《香港文學》選集系列叢書」,至今已出了四輯共十六冊,每輯均含小說兩冊,散文和筆記各一冊。《香港文學》選集是大三十二開的書型,可以輕鬆上架,同時解決了期刊太長,難以存放的難題,卻又保留了期刊各時期的精髓,實在太好了!
新近出版的一輯《香港文學》選集中,我比較喜歡的是筆記選《黑夜裏的閃電》,此書厚四五三頁近四十萬字,收論說性質文章四十八篇,可謂洋洋大觀。這些文章二OO九至二O一二年在《香港文學》發表時,被歸納於《逝水流年》、《文藝茶座》、《閱讀筆記》、《真情對話》、《作家印象記》、《史料鈎沉》……等欄目之內,大家可以憑這些欄目大致了解其內容多為珍貴的史料。翻開目錄看看,此中涉及的作家,有內地的聞一多、綠原,台灣的余光中、吳望堯、商禽,本地的梁羽生、黃碧雲、韓麗珠,海外的朶拉、非馬、王鼎鈞、高行健……所涉範圍之廣,豈止單純是香港的,簡直是本世界華文文學的評論及史料選集。
此中我特別要跟大家談談的,是本書內樊善標〈火辣辣的人與文:十三妹和她的專欄〉,及馬朗與鄭政恆的對談〈上海、香港、天涯〉。
十三妹原名方式文(1923~1970),是香港一九五O及六O年代著名的專欄作家。她最成功的兩個專欄,是《新生晚報》的《十三妹專欄》和《香港時報》的《十三妹漫談》。她在越南出生成長,住過法國、香港和中國幾個大城市,受過高等教育,通曉英、法文,很有學問,喜歡在專欄內介紹世界文壇上「新的觀點、新的書籍、新的動態、新的消息」。專欄很受歡迎,報館收到的讀者來信甚多,據說有些讀者之所以買《新生晚報》,為的就是要追讀她的文章。十三妹行文潑辣,個性乖僻,不肯與人交往,故此樹敵甚多,一九七O年心臟病發,死在家中也無人知曉。
當年十三妹在香港文壇上是很受注目的,可惜她的文章並無結集,「人一走,茶就涼」,她這號人物,很快的就被遺忘在時代巨輪的背後。幾十年來,除了蔡瀾利用十三妹的孤獨與傳奇,寫過一部上下兩冊的小說《追踪十三妹》,和知道她的人在她過世後寫過一些懷念的文章外,她已完全被人忘記了。
直到樊善標開始研究十三妹,才把她發掘出來。〈火辣辣的人與文:十三妹和她的專欄〉約四千多字,早先發表在二O一O年《香港文學》的三一二期上,主要在介紹十三妹生平和她的專欄。事實上,樊善標之研究十三妹,並不是單單寫了一篇〈火辣辣的人與文:十三妹和她的專欄〉,早在二OO七年,他已在《香港文學》的二七三期上,發表了篇近萬字的〈當胡蘭成遇(不)上十三妹〉,探討這兩位有多次書信聯繫,卻又從未見過面友人之間的交往。二OO八年,他在《現代中文文學學報》上,還寫過篇近兩萬字,副題為〈十三妹作為香港專欄作家〉的〈案例與例外〉,更是全面研究十三妹專欄及成就的傑作。
自一九七O年十三妹過世,到三十多年後,才有隔了一世代的知音樊善標全情投入撰文研究,不單寫了論文,還在盧瑋鑾主編的《舊夢須記》系列中,編了本厚達四百頁的《犀利女筆──十三妹專欄選》(香港天地圖書,2011),不單收錄了九十篇十三妹專欄的文章,還有她的手跡、遺照,和他自己那幾篇論文。十三妹泉下有知,也應感到安慰!
原名馬博良的馬朗(1933~),是香港重要的詩人,他在本港出過詩集《焚琴的浪子》(香港素葉出版社,1982)和《江山夢雨》(香港麥穗出版有限公司,2007)。其實,他對香港文學最大的貢獻,是一九五六至五九年出版了十五期《文藝新潮》,這本純文學期刊向讀者介紹世界文壇大勢,編過法國、意大利、日本、台灣等文學專號,又辦過《三十年來中國最佳短篇小說選》,選刊並推介沈從文、端木蕻良、師陀、張天翼和鄭定文的短篇……。它是香港現代文學的起點,後來的《新思潮》、《文藝季》、《文藝》、《好望角》,作家李維陵、貝娜苔、盧因、崑南……均受此刊的影響而走上創作之途。
馬博良的文學生命起步甚早,他在接受鄭政恆的訪問〈上海、香港、天涯〉中說,他十歲八歲的時候已在上海文壇上初露頭角,「從事文學、文藝、電影的活動……起手寫文章,進入報界,跟電影發生關係」。
我二OO二年讀到馬博良十四歲時出版的小說集《第一理想樹》(上海正風文化社,1947),驚訝於這位文學天才的早熟,寫了〈神童馬博良的《第一理想樹》〉(收入拙著《醉書室談書論人》)評介這本由少年人寫的文學作品;二OO九年,我有幸買到幾冊馬博良一九四四年在上海出版的文學期刊《文潮》,把它和後來由張契渠編的《文潮月刊》,合寫了篇〈老上海的《文潮》〉(發表於《香港文學》二O一O年二月號)。寫這兩篇文章的時候,有關馬博良的生平,都是從各種工具書中苦苦搜尋組合而成的二手資料,因為那時候還沒有〈上海、香港、天涯〉那麼精彩的訪問。
鄭政恆與馬朗的對談,是二OO七年十一月在香港嶺南大學進行的,不知何故,竟要到二O一一年九月才發表於《香港文學》。這篇訪問稿長達萬五字,〈上海、香港、天涯〉正好顯示了馬朗一生走過的三個重要階段,對「焚琴的浪子」馬朗的文學生涯有最全面也最正確的史料,是研究馬朗的一份重要文獻。
出了四輯的「《香港文學》選集系列叢書」,都只包含小說、散文和筆記,近年的《香港文學》上,曾多次組織過張錯、盧因、綠騎士……等的個人專輯,和即如馬朗與鄭政恆對談的〈上海、香港、天涯〉、杜家祁與淮遠〈寫詩的淮遠和創建學院〉……等的訪問,如果這些專題能出本專書,這套「系列叢書」也就更全面更完美了!
──2012年10月
刊《香港文學》1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