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橫跨五十年》
《一筆橫跨五十年》這個書名很豪氣且具霸氣,誰有這個能耐?告訴你:是羅斌!
羅斌(1923-2012)是出版家,一九四O年代在上海與馮葆善合辦環球出版社,出過《藍皮書》、《宇宙》、《春秋》、《西點》、《上海灘》、《環球電影》等雜誌。一九五O年到香港,再辦環球出版社,復刊《藍皮書》、《環球電影》和《西點》,出版《武俠世界》、《新文摘》、《黑白》、《文藝新潮》……等十多種期刊,創辦《新星日報》、《新報》,還辦過仙鶴港聯電影公司,出品電影不少。羅斌是香港出版界的奇人,提拔過魏力、馬雲、杜寧、伊達……等作家,貢獻頗大。
幾年前已聽說羅斌出過本傳記,市面上完全不見出售,輾轉託人尋找,終於得到這本由羅斌口述,陳國燊執筆編寫的《一筆橫跨五十年》(温哥華9297 Enterprise Inc. 2006),書為十六開彩色精裝本,僅印五百冊的非賣品,一百三十多頁,分《傳媒王國現香江》、《豹隱蛟龍卧楓林》和《羅斌剪影話當年》三部份,叙述羅斌的成功史,雖然多是歌功頌德的記錄,不過,羅斌一九五O至八O年代,對香港文化發展的功蹟是絕對不能輕視的,尤其若有誰要編寫香港流行文學史的話,此書《傳媒王國現香江》的那部份,記錄相當詳盡,是非常重要的一手資料!
最紅說書人
盧瑋鑾主編的「舊夢須記」系列中,有一冊熊志琴編、經紀拉著的《經紀日記》,這是一九四O年代後期開始在《新生晚報》上連載多年而大受歡迎的本地通俗小說,自大公書局在一九五O年代初出過兩冊後,五十多年來絕跡香港書店,今次重編出版,使有志研究香港文學人士及讀者得益不少。
經紀拉原名高雄(1918~1981),同時也是三蘇、史得、許德、旦仃、石狗公、小生姓高 ……,是香港最紅的說書人,最受歡迎的暢銷作家,日產萬多言,首創「車衣寫稿法」:右手執筆狂寫之際,左手按着稿紙慢慢推前,此舉可使右手不必每寫一個字,即提起向下移動就位,快了很多。
如今大家見到的《香港二十年目睹怪現狀》(香港文藝書屋,1972)署名三蘇,也是他的銷書之一。此書內含八篇本地社會小說,有走私漏稅,請軍眷授英文的學店,借公司宿舍尋歡,綁兒子的票呃老婆錢,買頭獎馬票送給高官行賄……等太平山下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生活香港幾十年市民見過的、聽過的,由三蘇用淺白、通俗的本地話寫出來,自然大受歡迎!
《香港二十年目睹怪現狀》先刊於王敬羲的《純文學》,結集後連印多版,我這本已是一九八二年的第六版,書後有劉紹銘《經紀拉的世界》和訪問,沙翁、白韻琴等的附錄,不能錯過!
通俗以外的三蘇
三蘇在香港寫作近四十年,日產萬言,算一算是超過千萬字,實在驚人。不過,不知何故單行本不多,據說有很多在報上的連載,至今還未出書,實在可惜。希望在熊志琴編的《經紀日記》後,有心人會把高雄的著作陸續出版,功德無量!
除了通俗小說,三蘇還寫些甚麼呢?
在他回答劉紹銘的訪問中,三蘇說過「你寫通俗小說可以賣錢,寫文學作品却只有餓死」的話,所以,他雖然愛周作人兄弟、沈從文、白先勇、余光中,卻從來不肯寫文學作品。他寫過很多類型的小說,連武俠小說也寫過一次。我手邊的資料顯示,他以筆名史得及許德寫過的三亳子小說即有《偷情》、《喜相逢》、《笑聲淚痕》、《賊美人》等。
三蘇最嚴肅的文字,就是如今大家見到的《給女兒的信》(高黃舜然編,1981),這是三蘇死後,他太太黃舜然收集他一九六九年起,在《幸福家庭》雜誌上專欄《給女兒的信》百多篇組成的。這些信件都是三蘇指導兩位女兒成長的教導,跟她們談做人做事的道理,充份顯露出三蘇作為慈父的另一面。
一九八O年代中的某天,小思告訴我三蘇太太要搬家了,帶我到她家去搬書。除了大量的文學書外,還有一套二十冊十六開精裝的英文版百科全書,可見三蘇在通俗以外還是很「博」的。
兩岸三地同醉書
二O一一年六月,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我出版了書話集《醉書札記》,連同香港三聯書店一九九O年的《醉書閑話》和山東畫報出版社二OO六年版的《醉書隨筆》,終於完成了我兩岸三地同「醉書」的夢想。
一九八O年代,好友書痴杜漸在香港出版專門談書的雜誌《開卷》和《讀者良友》。在他的鼓勵和推動下,即使我忙甚,資料貧乏,還是寫了不少有關中國新文學的書話和作家研究。後來,他為三聯書店編了套《讀者良友文庫》,我敬陪末座,以《醉書閑話》濫竽充數,排在名家趙家璧、吳其敏、黃繼持、杜漸、古蒼梧……等背後叨光,是我的第一本書話集。
二OO六年,華東師範大學陳子善告訴我,山東畫報出版社想出一套《書虫系列》的叢書。對內地讀書人的口味我不大了解,給他們寄去了我的書話集《醉書閑話》、《書人書事》和《醉書室談書論人》,最後由徐峙立編輯選編了排版相當美觀的《醉書隨筆》。
二O一O年十月,台北書友秦賢次和蔡登山過港,為「秀威」約出有關人物的選集,於是從過去出版的書中選了二十多篇,加上交稿近年多仍未出版的《舊書刊摭拾》中選了十來篇,定名《醉書札記》交稿。想不到《醉書札記》後發先至,六月已經面世,而《舊書刊摭拾》則要遲至八月末稍才出。
融入文化的老店
「陸羽茶室」是香港無人不知的老牌名茶室,但它是何時創辦的?一直都開在中環士丹利街的現址嗎?這些具歷史性的問題恐怕不易找到答案。
如果你對「陸羽」有興趣,不妨翻閱一下這本《陸羽茶室歷史回眸》(香港陸羽茶室酒樓有限公司,二O一O),這本十六開彩色精裝,八十多頁百多幅圖的「藝術品」,我最初捧進手裡以為是一般宣傳品,翻開即愛不釋手,驚嘆現代印刷之精美,宣傳手法早已融入歷史資料、藝術與文學之中。
《陸羽茶室歷史回眸》收文二十餘篇,首篇《陸羽茶室歷史回眸》即介紹了茶室由馬超萬和李熾南一九三三創辦於永吉街,到一九七六年遷到現址的歷史,使人對這間與我們共同成長的名茶室有較深入的了解。至於《陸羽茶室與茶聖陸羽》、《一度成為粵劇名伶的聯絡處》、《文化界怎樣看「陸羽」》、羅琅的《陸羽茶室的文化味》……和唯靈、韋基舜、王亭之等人的印象,記錄著陸羽不單單是一所茶室,還是培育香港文化的溫牀。
讀《陸羽茶室歷史回眸》,不僅看到它的文化味、珍藏的藝術品,我最愛的,是它印得比實物還要漂亮吸引的:釀豬膶燒賣、杏汁鮮奶卷、蛋黃合桃蓉包、上湯片兒角、古法金錢雞……能不垂涎欲滴?
《一筆橫跨五十年》這個書名很豪氣且具霸氣,誰有這個能耐?告訴你:是羅斌!
羅斌(1923-2012)是出版家,一九四O年代在上海與馮葆善合辦環球出版社,出過《藍皮書》、《宇宙》、《春秋》、《西點》、《上海灘》、《環球電影》等雜誌。一九五O年到香港,再辦環球出版社,復刊《藍皮書》、《環球電影》和《西點》,出版《武俠世界》、《新文摘》、《黑白》、《文藝新潮》……等十多種期刊,創辦《新星日報》、《新報》,還辦過仙鶴港聯電影公司,出品電影不少。羅斌是香港出版界的奇人,提拔過魏力、馬雲、杜寧、伊達……等作家,貢獻頗大。
幾年前已聽說羅斌出過本傳記,市面上完全不見出售,輾轉託人尋找,終於得到這本由羅斌口述,陳國燊執筆編寫的《一筆橫跨五十年》(温哥華9297 Enterprise Inc. 2006),書為十六開彩色精裝本,僅印五百冊的非賣品,一百三十多頁,分《傳媒王國現香江》、《豹隱蛟龍卧楓林》和《羅斌剪影話當年》三部份,叙述羅斌的成功史,雖然多是歌功頌德的記錄,不過,羅斌一九五O至八O年代,對香港文化發展的功蹟是絕對不能輕視的,尤其若有誰要編寫香港流行文學史的話,此書《傳媒王國現香江》的那部份,記錄相當詳盡,是非常重要的一手資料!
最紅說書人
盧瑋鑾主編的「舊夢須記」系列中,有一冊熊志琴編、經紀拉著的《經紀日記》,這是一九四O年代後期開始在《新生晚報》上連載多年而大受歡迎的本地通俗小說,自大公書局在一九五O年代初出過兩冊後,五十多年來絕跡香港書店,今次重編出版,使有志研究香港文學人士及讀者得益不少。
經紀拉原名高雄(1918~1981),同時也是三蘇、史得、許德、旦仃、石狗公、小生姓高 ……,是香港最紅的說書人,最受歡迎的暢銷作家,日產萬多言,首創「車衣寫稿法」:右手執筆狂寫之際,左手按着稿紙慢慢推前,此舉可使右手不必每寫一個字,即提起向下移動就位,快了很多。
如今大家見到的《香港二十年目睹怪現狀》(香港文藝書屋,1972)署名三蘇,也是他的銷書之一。此書內含八篇本地社會小說,有走私漏稅,請軍眷授英文的學店,借公司宿舍尋歡,綁兒子的票呃老婆錢,買頭獎馬票送給高官行賄……等太平山下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生活香港幾十年市民見過的、聽過的,由三蘇用淺白、通俗的本地話寫出來,自然大受歡迎!
《香港二十年目睹怪現狀》先刊於王敬羲的《純文學》,結集後連印多版,我這本已是一九八二年的第六版,書後有劉紹銘《經紀拉的世界》和訪問,沙翁、白韻琴等的附錄,不能錯過!
通俗以外的三蘇
三蘇在香港寫作近四十年,日產萬言,算一算是超過千萬字,實在驚人。不過,不知何故單行本不多,據說有很多在報上的連載,至今還未出書,實在可惜。希望在熊志琴編的《經紀日記》後,有心人會把高雄的著作陸續出版,功德無量!
除了通俗小說,三蘇還寫些甚麼呢?
在他回答劉紹銘的訪問中,三蘇說過「你寫通俗小說可以賣錢,寫文學作品却只有餓死」的話,所以,他雖然愛周作人兄弟、沈從文、白先勇、余光中,卻從來不肯寫文學作品。他寫過很多類型的小說,連武俠小說也寫過一次。我手邊的資料顯示,他以筆名史得及許德寫過的三亳子小說即有《偷情》、《喜相逢》、《笑聲淚痕》、《賊美人》等。
三蘇最嚴肅的文字,就是如今大家見到的《給女兒的信》(高黃舜然編,1981),這是三蘇死後,他太太黃舜然收集他一九六九年起,在《幸福家庭》雜誌上專欄《給女兒的信》百多篇組成的。這些信件都是三蘇指導兩位女兒成長的教導,跟她們談做人做事的道理,充份顯露出三蘇作為慈父的另一面。
一九八O年代中的某天,小思告訴我三蘇太太要搬家了,帶我到她家去搬書。除了大量的文學書外,還有一套二十冊十六開精裝的英文版百科全書,可見三蘇在通俗以外還是很「博」的。
兩岸三地同醉書
二O一一年六月,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我出版了書話集《醉書札記》,連同香港三聯書店一九九O年的《醉書閑話》和山東畫報出版社二OO六年版的《醉書隨筆》,終於完成了我兩岸三地同「醉書」的夢想。
一九八O年代,好友書痴杜漸在香港出版專門談書的雜誌《開卷》和《讀者良友》。在他的鼓勵和推動下,即使我忙甚,資料貧乏,還是寫了不少有關中國新文學的書話和作家研究。後來,他為三聯書店編了套《讀者良友文庫》,我敬陪末座,以《醉書閑話》濫竽充數,排在名家趙家璧、吳其敏、黃繼持、杜漸、古蒼梧……等背後叨光,是我的第一本書話集。
二OO六年,華東師範大學陳子善告訴我,山東畫報出版社想出一套《書虫系列》的叢書。對內地讀書人的口味我不大了解,給他們寄去了我的書話集《醉書閑話》、《書人書事》和《醉書室談書論人》,最後由徐峙立編輯選編了排版相當美觀的《醉書隨筆》。
二O一O年十月,台北書友秦賢次和蔡登山過港,為「秀威」約出有關人物的選集,於是從過去出版的書中選了二十多篇,加上交稿近年多仍未出版的《舊書刊摭拾》中選了十來篇,定名《醉書札記》交稿。想不到《醉書札記》後發先至,六月已經面世,而《舊書刊摭拾》則要遲至八月末稍才出。
融入文化的老店
「陸羽茶室」是香港無人不知的老牌名茶室,但它是何時創辦的?一直都開在中環士丹利街的現址嗎?這些具歷史性的問題恐怕不易找到答案。
如果你對「陸羽」有興趣,不妨翻閱一下這本《陸羽茶室歷史回眸》(香港陸羽茶室酒樓有限公司,二O一O),這本十六開彩色精裝,八十多頁百多幅圖的「藝術品」,我最初捧進手裡以為是一般宣傳品,翻開即愛不釋手,驚嘆現代印刷之精美,宣傳手法早已融入歷史資料、藝術與文學之中。
《陸羽茶室歷史回眸》收文二十餘篇,首篇《陸羽茶室歷史回眸》即介紹了茶室由馬超萬和李熾南一九三三創辦於永吉街,到一九七六年遷到現址的歷史,使人對這間與我們共同成長的名茶室有較深入的了解。至於《陸羽茶室與茶聖陸羽》、《一度成為粵劇名伶的聯絡處》、《文化界怎樣看「陸羽」》、羅琅的《陸羽茶室的文化味》……和唯靈、韋基舜、王亭之等人的印象,記錄著陸羽不單單是一所茶室,還是培育香港文化的溫牀。
讀《陸羽茶室歷史回眸》,不僅看到它的文化味、珍藏的藝術品,我最愛的,是它印得比實物還要漂亮吸引的:釀豬膶燒賣、杏汁鮮奶卷、蛋黃合桃蓉包、上湯片兒角、古法金錢雞……能不垂涎欲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