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許定銘:《詩葉片片》的前言後語

書 名:詩葉片片
作 者:許定銘
執行編輯:筱 文
美術編輯:喬 峰
出 版:練習文化實驗室有限公司
電郵:culturelabplus@gmail.com
印 刷:龍騰印刷公司
香港新界梨木道 88 號達利中心 1003 室
版 次:2016 年 9 月初版
國際書號:978-988-77477-5-8
印 數:100 冊
定 價:港幣 80 元正


寫在《詩葉片片》前頁

有朋友問我:你寫散文、小說、書話,路數頗多,不知是否曾創作新詩?年輕朋友搞創作,其實大都寫過新詩,多是覺得字數少,寫得快,寫得自由,有成功感。
我當然寫過詩,不過,已是五十年前的舊事了。給朋友一提,翻出最早的兩三本剪貼簿看看,原來竟有一百幾十首,算是不少,而且有些也收進《戮象》(香港藍馬現代文學社,1964)和《港內的浮標》(香港創作書社,1978)內,只是這兩本書早已絕版,後來才認識的朋友多未讀到,才會以為我不寫詩。

我熱衷寫現代詩是一九六O年代中期,尤以六三、六四那兩年寫得較多。那時候我喜歡讀《文藝》、《好望角》和台灣的《創世紀》、《星座》、《海洋》、《藍星》、《葡萄園》、《筆匯》及《現代文學》等前衛詩刊及發表詩作較多的雜誌;喜歡余光中、瘂弦、楚戈、周夢蝶、鄭愁予、雲鶴、楊喚等人的詩作。初學寫詩,大多經過模仿的學習階段,形式、語法、意象、節奏類似某些詩人的作品在所難免,尤以「激流社」諸友:易牧、卡門和蘆葦,模仿得相當近似。《戮象》出版後,李英豪當頭棒喝,指他們學得不好,沒有自己的風格,卻速速亮劍,過早結集。其後「激流社」三友因受刺激而停筆不寫,只有羈魂鍥而不捨,默默埋首創作至今,出詩集多本,詩齡超過五十年。寫了幾年詩,見沒有甚麼進展,我漸漸的少寫了,至一九七O年起輟筆,不再從事詩創作了,有時我也會自問:我之不再寫詩,會不會也與李英豪的棒喝有關?

雖然我不再寫詩,但現代詩卻一直埋在心底,而且與詩集也頗有緣份。匯文閣書店主人黃志清(䢖成,1936?~2015)是我好友,一九七O年代我常去他中環的寫字樓「打書釘」,發現他書架上有不少台版詩集及詩刊,原來他年輕時也很喜歡詩,常讀台灣的現代詩,收藏甚豐。在我的懇求下,他終於全數低價讓給我,像詩刊三十二開本《創世紀》由創刊號起的連續十期,紀弦的《現代詩》,《藍星季刊》、《藍星年刊》等,詩集覃子豪的《向日葵》、《畫廊》、白萩的《蛾之死》、王憲陽的《走索者》、葉珊﹙楊牧﹚的《花季》、羅門的《第九日的底流》、蓉子的《蓉子詩抄》、張健的《春安‧大地》……等,都是從黃兄的書架上搜得的。

約二OO六年前後,我開始上「孔夫子舊書網」買書,其時也特別注意詩集,拍得絕版詩集不少,像戴望舒的《望舒草》、杭約赫《火燒的城》、鷗外鷗的《鷗外詩集》、臧克家《生命的O度》、史輪的《白衣血浪》、蒲風的的《六月流火》……,上海星群出版社的《詩創造》、《中國新詩》,都是難得一見的詩集與詩刊。

記不起是誰說的:寫詩要感情豐富、愛幻想、有衝勁,最適宜年輕人創作;三十以後,累積不少人生經驗,開始創作小說反映社會,抒發個人理想;五十以後,人生已去一半以上,感到世事雖如棋局局新,亦不過生老病死而已,看透世情最宜寫散文,以真情意娓娓道出純茶味。

今次翻出舊作,細味逝去的歲月,無限唏噓!

──2016年8月

後記

整理舊作,幾經篩選,得一九六O年代詩創作六十首,結集成《詩葉片片》,作為少年時代生活的足跡,印量甚少,僅百冊。

我寫詩,只在意內容、意象,有時也顧及節奏,就是不拘形式,或行行斷句,或每行若干句,或以段落出之,只要隨心所欲,獨自吟唱,不顧讀者側目,任意而行。如是者狂妄數載,忽覺詩意全消,情感蒼白,故掛劍!

如今年逾古稀,本來早已心平如鏡,忽地故人來郵,勾起無限幽思,遂結集《詩葉片片》,讓大家看看一個迷戀現代詩少年的生活歷程,發一段粉紅色的舊夢。

既完編,伊說:單讀詩,無圖,何其單調!

想想:我最不擅畫,該作如何?

心念:既是生活記錄,把過去人家的贈畫插進書中,大概也可蒙混過關!

──2016年8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