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黃曉南:朝陽戰夕陽 舊書店不死

都說書業已是夕陽行業,那麼當中更為小眾、暮氣的「舊書店」,豈不已離死期不遠?作為舊書書迷,當初我的確這樣想,所以我籌備《香港舊書店地圖》,初衷正是為這個行業留下「遺照」。不過,在深入訪談全港15家舊書店的過程中,發現情況遠較想像中樂觀,例如只有2家書店由於特殊緣故正在蝕錢,其餘13家都在賺錢或者起碼打平,整個行業更是充滿朝氣和前景,箇中主要有兩大原因。

故事要由14年前講起,當時我念大學一年級升二年級,暑假赴台北背包旅行,在敦南路誠品書店偶然看到傅月庵先生剛面世的《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拿上手翻閱之後,才知道有一種書店叫做舊書店,又稱「二手書店」,所售書籍並非最新出版,而是經過歲月洗禮。舊書店予我的吸引力最初是售價廉宜,後來在於無窮驚喜,每次踏進店門都不知會遇到什麼寶藏,偶爾會有你搜尋已久的絕版書,甚至是此前未知它存在的隱世好書,這種樂趣絕非新書店可以媲美。

香港多寶藏 惜缺乏整理

總言之,自此一發不可收拾,除了每年一次赴台灣「朝聖」,每星期在香港大小舊書店「報到」,還曾赴東京、京都、北京、上海和桂林等著名舊書城市「尋寶」。在2013年,亦即我首次在台灣接觸舊書店的10周年,有幸獲得台灣教育部贊助,用兩星期時間走遍台灣全島,從北至南遍訪當地舊書店,最後寫成《寶島舊書店之旅》報告,翌年獲台灣政府列為對外推廣的12種特色旅遊路線之一。

然而,像台北、東京、上海等城市,都有著作專門記錄和介紹當地的舊書業及舊書店;相反香港作為百多年來中西文化薈萃、資訊自由流通之寶地,舊書業的特色和份量絕不遜於這些城市,可是至今未有一本相關專著,不但令海外書迷無從「按圖索驥」,甚至本地人也未必認識我城舊書店。於是,作為投入舊書世界僅十多年的黃毛小子,我斗膽地萌生了想寫這樣一本書的念頭;恰逢三聯書店和新閱會合辦、兩年一度的「年輕作家創作比賽」來到第六屆,而我已接近參賽年齡上限……終於東拼西湊湊起一點勇氣,膽粗粗去嘗試班門弄斧。

回到文首的問題,本港舊書業狀況遠較想像中樂觀,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正如其中一位有逾六十年經驗的舊書店老闆形容:「舊書店以往就像涼茶舖,最緊要開在人來人往的地方。」但近年很多舊書店都搬到新界街市、舊區工廈甚至離島等租金廉宜之地,卻仍能吸引足夠客人上門;事關舊書書迷有別於新書客人,淘書決心很堅決,即使地點偏遠也無礙他們登門尋訪。而現今Facebook、微信等社交網絡發達,舊書迷圈子細小,一家新店開張很快一傳十十傳百;所以舊書店不必再在旺區捱貴租,並有更寬裕空間建立自身風格。

科技助經營 新客源冒起

另一個新趨勢是,「八十後」和「九十後」等年輕客源在最近兩三年湧現,這是很多店主都留意到的驚喜現象。皆因當今年輕人誕生於數碼時代,看慣了網上瞬息萬變的Facebook、可隨意修改的Wikipedia等資訊,反會萌生「復古心態」,愛從白紙黑字印刷、一經付梓無法修改的舊書當中,追尋歷史價值和感覺。

我正職是在《信報》擔任專題組組長,報業近年亦被視為夕陽行業。而我在製作拙著的過程中,也為自己增添了勇氣。正如神州舊書老闆、74歲的歐陽文利先生強調:「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夕陽行業,任何生意都可以是『朝陽』,只看你有否用心和用腦去經營,能否配合時代進步。」又如我的書房店主、「八十後」的莫思維所言:「即使書業萎縮,但香港喜歡淘舊書的人起碼還有幾萬個,只要我能夠吸引當中一半人,讓他們都成為我的客人,那就一定『有得做』。」

除了深入介紹全港15家舊書店,拙著還會記載本港舊書業歷史,並探索其社會和文化意義。獲得太多人幫助,在此無法一一致意,但有幾位師長必須特別感謝。小思老師抽空接受訪談,為我解答了「舊書對於社會及文化意義何在」此一懸於心中多年的疑難。董橋先生在數年前跟我聊天給予點撥,讓我親炙到一位老派讀書人的風範,下決心繼續以文字為志業。我的「啟蒙之書」作者傅月庵先生,慨允為拙著撰寫了精采的序言。崇拜已久的日本畫家山口潔子女士,為拙著繪製了《香港舊書店招牌群像》作為封面圖畫。《信報》總編輯郭艷明女士給予我莫大鼓勵和自由度,讓我可在公餘時間製作此書。

最後,慶幸有健康的靈魂之窗,才可盡情沉浸書海,拙著的個人版稅將全數轉贈予我一直支持的奧比斯(Orbis)眼科基金。

《香港舊書店地圖》作者黃曉南。

(轉貼自Wong Hiu Nam Kelvin臉書二O一七年七月十七日)

《信報》二O一七年七月十七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