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有關青文書屋兩題及兩則廣告

青文圖書有限公司廣告,刊《大拇指》 第140期第10版,1981年9月出版,轉載自《香港文學資料庫》

青文書屋廣告,刊《越界》第7期封面內頁,1992年8月出版,轉載自《香港文學資料庫》

葉建源:青文書屋

「維基百科」是這樣描述「青文書屋」的:「青文開業於七十年代初,1988年起由羅志華接手經營。2004年,文化人馬國明因為中風關係,把他的曙光書店併入青文書店。2006年因為租約問題,青文的門市部暫停營業……

這段歷史記載有點不明不白。其實青文書屋的開業,應在1981年底。而馬國明把曙光遷入青文之初,也應與中風無關。我仍記得,曾經在青文翻看曙光的英文書,當時馬老闆非常健壯。

最重要的,是這段記載漏去了青文的草創與前期歷史,而這一段正是我親歷的。寫此短文,作為歷史的補白。

青文書屋的源起,是兩所大學學生會在七十年代合作舉辦的「青年文學獎」,本來是一個大型徵文比賽,但搞手都視之為文化運動甚至社會運動。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當火紅的學運隨四人幫倒台而逐漸式微之際,青年文學獎卻是一枝獨秀,在校園內外辦書展、講座、中學巡訪、生活營、文藝晚會等,十分熱鬧,而且不斷積累搞手(即所謂「老鬼」)和參加者,每年的大合照,動轍上一二百人之眾,在八十年代初的學界可謂難能可貴。

可是青年文學獎畢竟只是學生組織,搞手一旦畢業,便難以附麗,故當時有人發起新的組織,在校外繼續推動對文學、文化、社會的關懷。當時的搞手如張楚勇、陳慶源,氣魄不小,號召力也很大,首先辦的企業,便是位於灣仔莊士敦道、巴路士街交界的閣樓書店青文書屋。當時群策群力,英文名字Evergreen,是伍淑賢的建議;而幼苗的標誌,如沒記錯,則出於黃家能的手筆。初出茅蘆的畢業生自忖不諳經營,於是把在旺角經營南山書屋的何月東挖了過來,成了青文的「何老闆」,一個文化之夢就付諸實踐了。

當時我在港大讀二年級,剛接任第九屆青年文學獎主席。沒錢做股東,唯有出點力,有空時便到灣仔與「老鬼」們開會,幫忙髹漆之類。當時一屋的青綠色書架,一個臨街的圓拱型玻璃窗,算是十分講究的設計,在閣樓書店之中頗為突出。而對上一層,則是香港青年作家協會所在,創辦者陳錦昌、蘇翰林、陳昌敏等,也經常來往走動。

「老鬼」們的其他大計最終沒有開花結果,書店的經營也不如想像中容易。後來輾轉到了羅志華手上,兼營出版,便更加艱苦了,其後的悲劇已是文化界耳熟能詳的故事。

然而不管如何,青文確曾是一群一腔熱誠的青年共同開創的一個小小的文化之夢,我也曾經髹漆過幾筆。

《成報》網站2017年4月3日)
青文書屋廣告

自1970年代起,香港大學學生會及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聯合舉辦「青年文學獎」,張楚勇、陳慶源等為核心人物。時至1981年,張楚勇等五位股東創辦青文書屋,在莊士敦道與巴路士街(Burrows Street)啟業,成為香港「二樓書店」其中一分子。據了解,從一個文學獎開始,發展成一間書店,可算是香港絕無僅有的例子。

直至1988年,羅志華在青文獨挑大樑,為讀者提供折扣優惠,又為學校舉辦書展。回想1998年,筆者有幸為學校舉辦的書展選書,於是到訪青文,因而踏上「青文路」:第一個星期在堆積如山的書堆中自由選書;第二個星期取書送往學校,在這個星期內,羅志華先生已經將一本本書籍放進紙皮箱,等候筆者搬到車上。難怪有人說:「羅志華在青文是一人編輯,一人排版,一人印刷,一人裝訂,一人搬運呢!」

青文價錢牌

事隔二十年,筆者有幸訪問黃駿先生,了解青文的工作。黃駿,青文書屋最後一個店員。筆者曾問及青文的書堆積如山的因由,他指出:「老闆(黃駿對羅志華的稱呼)是很少退書的。」黃駿又提及,當年到訪青文的人,都是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如馬家輝、梁文道等,甚至是來自韓國的許世旭及朴宰雨,二人選購了十多本「文化視野叢書」。據黃駿指出,「文化視野叢書」一向放在「豬肉枱」(書店中間的展示枱,用以平放書本),反映青文出版的「文化視野叢書」有一定的地位。

黃駿憶述,直至2006年夏天,因為業主加租,青文須在8月底前搬往大角咀的貨倉,當時卻尚未支付黃駿的薪金,只能以等價的書籍代替,反映青文財政拮据,而黃駿就取下大部份的「文化視野叢書」代替薪金,想不到這樣便成為了黃駿的珍藏。

青文文化視野叢書

青文書屋出版「文化視野叢書」21冊(1996至2001);葉輝編寫「青文評論」13冊(2001至2006);羅志華與葉輝、崑南和廖偉棠創辦《詩潮》8期等,奠定青文在出版界的地位。可是,後來香港經濟不景時,青文書屋經營也受到影響。到了2006年8月,青文書屋暫停灣仔的業務,羅志華將書籍轉到大角咀合桃街的工廠大廈。

2008年2月4日,羅志華在工廠大廈書倉中整理書籍時發生意外,被二十多箱書籍「活埋」——由於時值年廿八,很少人進出工廠大廈,令羅志華失救而死,直至14天後始被發現。羅志華英年早逝,而且「因書致死」,令許多文化界朋友和讀者深感惋惜。

(本文節選並改編自《灣仔畫當年》,香港天地圖書2019年2月出版,《橙新聞》獲授權轉載。)

《橙新聞》2021年3月1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