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素葉文學叢書」書目

1. 《我城》,小說,西西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二三頁,定價港幣八元,一九七九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一種。
2. 《我的燦爛》,散文,鍾玲玲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一二頁,定價港幣六元,一九七九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種。
3. 《龍的訪問》,詩,何福仁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一八頁,定價港幣六元,一九七九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種。
4. 《鸚鵡韆鞦》,散文,淮遠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四三頁,定價港幣八元,一九七九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種。
5. 《几上茶冷》,詩,張景熊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八十五頁,定價港幣六元,一九七九年十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種。
6. 《奧菲爾斯的變奏》,文學評論,鄭樹森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四零頁,定價港幣八元,一九七九年十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種。
7. 《隔閡集》,雜文,李維陵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六八頁,定價港幣九元,一九七九年十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七種。
8. 《綠騎士之歌》,散文、小說,綠騎士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六九頁,定價港幣九元,一九七九年十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八種。
9. 《親愛的蘇珊娜》,散文,蓬草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八四頁,定價港幣十二元,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九種。
10. 《渡渡這種鳥》,故事及其他,戴天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四八頁,定價港幣十二元,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種。
11. 《銅蓮》,詩,古蒼梧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七十五頁,定價港幣九元,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一種。
12. 《牛》,短篇小說,吳煦斌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一千,一二八頁,定價港幣十元,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二種。
13. 《焚琴的浪子》,詩,馬博良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七十八頁,定價港幣十元,一九八二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三種。
14. 《在馬克思的鬍鬚叢中和鬍鬚叢外》,評論,董橋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七五頁,定價港幣十四元,一九八二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四種。
15. 《剪紙》,小說,也斯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四二頁,定價港幣十二元,一九八二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五種。
16. 《過路的朋友》,散文,張灼祥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九七頁,定價港幣十五元,一九八二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六種。
17. 《石磬》,詩,西西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二七頁,定價港幣十二元,一九八二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七種。
18. 《哨鹿》,小說,西西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七八頁,定價港幣十六元,一九八二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八種。
19. 《春望》,詩,西西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七八頁,定價港幣十四元,一九八二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十九種。
20. 《再生樹》,散文,何福仁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九九頁,定價港幣十六元,一九八二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種。
21. 《每逢佳節》,散文,辛其氏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五二頁,定價港幣廿二元,一九八五年七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一種。
22. 《鏡游》,藝談,林年同著,蔡浩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五一頁,定價港幣二十二元,一九八五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二種。
23. 《懶鬼出門》,散文,淮遠著,陳錦偉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零八頁,定價港幣三十元,一九九一年九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三種。
24. 《牆上的陽光》,散文,俞風著,許迪鏘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二二頁,定價港幣六十五元,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四種,ISBN:962-7985-24-4。
25. 《看河集》,詩,俞風著,Topmixed Ad Co.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二零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五種,ISBN:962-7985-25-2。
26. 《天不再空》,短篇小說,余非著,許迪鏘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五九頁,定價港幣六十五元,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六種,ISBN:962-7985-26-0。
27. 《舞台英雄──裴艷玲的演藝世界》,藝談,于臻編,甄惠儀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九零頁,定價港幣七十五元,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七種,ISBN:962-7985-27-9。
28. 《作家訪問錄》,訪問,張灼祥著,吳雯惠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九九頁,定價港幣七十元,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八種,ISBN:962-7985-28-7。
29. 《不以題》,詩,短篇小說,李金鳳著,許迪鏘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一九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一九九五年一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二十九種,ISBN:962-7985-29-5。
30. 《南村集》,散文及其他,許迪鏘著並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四七頁,定價港幣六十五元,一九九五年一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種,ISBN:962-7985-30-9。
31. 《沒箇安排處》,小說,散文,夏潤琴著,Topmixed Ad Co.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八六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五年一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一種,ISBN:962-7985-31-7。
32. 《紅格子酒鋪》,小說,辛其氏著,劉掬色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二一頁,定價港幣六十五元,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二種,ISBN:962-7985-32-5。
33. 《如果落向牛頓腦袋的不是蘋果》,詩,何福仁著,蔡浩泉封面設計及內頁圖,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四六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五年一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三種,ISBN:962-7985-33-3。
34. 《六月》,詩,李金鳳著,封面設計者不詳,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零七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一九九五年十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四種,ISBN:962-7985-34-1。
35. 《藝文綴語》,評論,鄭樹森著,許迪鏘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七七頁,定價港幣六十五元,一九九五年九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五種,ISBN:962-7985-35-X。
36. 《賭城買糖》,散文,淮遠著,楊紹宜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八四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五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六種,ISBN:962-7985-36-8。
37. 《聲音》,小說、散文,適然著,劉掬色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九三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五年十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七種,ISBN:962-7985-37-6。
38. 《瓶子集》,散文,杜杜著,劉掬色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八一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五年十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八種,ISBN:962-7985-38-4。
39. 《時間的話題──對話集》,藝談,西西、何福仁著,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一一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五年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三十九種,ISBN:962-7985-39-6。
40. 《基督的頌歌》,詩,康夫著,廖文傑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七三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種,ISBN:962-7985-40-6。
41. 《飛氈》,小說,西西著,李男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五一三頁,定價港幣九十五元,一九九六年五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一種,ISBN:962-7985-41-4。
42. 《我城》(增訂本),小說,西西著,甄惠儀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五九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六年九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二種,ISBN:962-7985-42-2。
43. 《雲柱集》,散文,康夫著,許迪鏘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三二頁,定價港幣五十五元,一九九七年四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三種,ISBN:962-7985-40-6。
44. 《石夢》,小說,綠騎士著,綠騎士封面圖,甄惠儀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一四頁,定價港幣五十五元,一九九七年四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三種,ISBN:962-7985-44-9。
45. 《書叢中的冒險》,評論,湯禎兆著,盧燕珊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二一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七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五種,ISBN:962-7985-45-7。
46. 《個人就是政治》,散文,江瓊珠著,劉掬色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二八頁,定價港幣五十五元,一九九七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三種,ISBN:962-7985-46-5。
47. 《放風》,散文,黃仁逵著,張啓新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九七頁,定價港幣七十元,一九九八年初版,二零零五年十月初版三刷,「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七種,ISBN:962-7985-47-3。
48. 《我找》,詩,盧偉力著,王嬋卿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五二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一九九七年十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八種,ISBN:962-7985-48-X。
49. 《失物記》,詩,黃襄著,葉基強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六一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一九九八年七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四十九種,ISBN:962-7985-49-X。
50. 《閒筆戲寫》,散文、劇談,辛其氏著,劉掬色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九四頁,定價港幣八十元,一九九八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種,ISBN:962-7985-50-3。
51. 《十年詩選》,詩,黃燦然著,許迪鏘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一一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七年九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一種,ISBN:962-7985-51-1。
52. 《長短章》,評論,余非著,李波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一九頁,定價港幣五十五元,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二種,ISBN:962-7985-50-3。
53. 《最後一個中國人》,評論,陳耀成著,李波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三九頁,定價港幣七十元,一九九八年八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三種,ISBN:962-7985-53-8。
54. 《暖熱》,小說,余非著,藍童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三一頁,定價港幣五十五元,一九九八年九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四種,ISBN:962-7985-54-6。
55. 《出鄉》,詩,李金鳳著,彼得小話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一五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一九九八年年十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五種,ISBN:962-7985-55-4。
56. 《天使與我同路》,散文、小說,李金鳳著,彼得小話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一七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八年年九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六種,ISBN:962-7985-56-2。
57. 《必要的角度》,評論,黃燦然著,許迪鏘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七三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九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七種,ISBN:962-7985-57-0。
58. 《我在/我不在》,散文,杜家祁著,許迪鏘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二七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一九九九年四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八種,ISBN:962-7985-58-9。
59. 《角色的反駁》,小說,陳寶珍著,封面設計者不詳,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九六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一九九九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五十九種,ISBN:962-7985-59-4。
60. 《壺底咖啡店》,小說、散文,綠騎士著,綠騎士封面圖,里波設計室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八五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一九九九年七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種,ISBN:962-7985-60-0。
61. 《遠方好像有歌聲》,譯詩,鄭樹森譯,里波設計室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五百冊,一八九頁,非賣品,二零零零年七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一種,ISBN:962-7985-61-9。
62. 《鐵票白票》,小說,余非著,藍童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一三頁,定價港幣五十五元,二零零一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二種,ISBN:962-7985-62-7。
63. 《手風琴裏的浪遊》,詩,廖偉棠著,廖偉棠、林冠中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五五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二零零一年九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三種,ISBN:962-7985-63-5。
64. 《天邊一朵雲》,小說、詩,蔡浩泉著,梁麗華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二三頁,定價港幣五十五元,二零零一年九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四種,ISBN:962-7985-64-3。
65. 《女巫之歌》,詩,杜家祁著,劉掬色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二一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二零零二年七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五種,ISBN:962-7985-65-1。
66. 《眉間歲月》,散文,肯肯著,小兜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五七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二零零四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六種,ISBN:962-7985-66-X。
67. 《水鎗扒手》,散文,淮遠著,楊紹宜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三八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七種,ISBN:962-7985-67-8。
68. 《觀海存照》,散文,麥華嵩著,辜彥邦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五五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二零零四年六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八種,ISBN:962-7985-68-6。
69. 《第一次寫大字報》,小說,余非著,朱桂芳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一九九頁,定價港幣五十五元,二零零五年九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六十九種,ISBN:962-7985-69-4。
70. 《自說自畫》,散文,蔡浩泉著,蔡邊村編選,陳維德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二六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二零零六年四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七十種,ISBN:962-7985-70-8。
71. 《飛行的禱告》,詩,何福仁著,封面設計者不詳,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二三頁,定價港幣五十元,二零零七年三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七十一種,ISBN:978-962-7985-71-9。
72. 不詳《蝠女闖關》,散文,淮遠著,楊紹宜封面設計,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零九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二零一二年一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七十二種,ISBN:978-962-7985-72-3。
73. 《漂移的崖岸》,中、短篇小說,辛其氏著,封面設計者不詳,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零三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二零一二年七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七十三種,ISBN:978-962-7985-73-0。
74. 《請坐》,小說,惟得著,許迪鏘封面設計,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二三二頁,定價港幣六十元,二零一四年五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七十四種,ISBN:978-962-7985-74-7。
75. 《山上來的人》,小說,伍淑賢著,封面設計者不詳,大三十二開,印數不詳,五一九頁,定價港幣七十元,二零一四年八月初版,「素葉文學叢書」第七十五種,ISBN:978-962-7985-75-4。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鮑耀明訃聞

 
(圖片來源:Linda Pun臉書二O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蕭永龍:我收藏的三毫子小說書目

《小說報》一份報紙的價錢•一本名作家的小說(港幣三角,版式四開)



第三期,歐陽天:《彩筆奇緣》
第四期,易文:《火之戀》
第五期,俊人:《雪風梅柳》
第七期,萬方:《海峽諜影》
第八期,俊人:《慾海情魔》
第九期,萬方:《烽火漁舟》
第十期,梁泰炎:《玫瑰第七號》
第十一期,鄭慧:《霧緣》
第十二期,盧森堡:《死亡谷》(左上有小標——貓頭鷹鄧雷奇案)
第十三期,萬方:《叛徒》
第十五期,龍驤:《碧海青天未了緣》
第十六期,李維陵:《疾風》(林雅打圖)
第十八期,費明:《私島紅粉》
第十九期,萬方:《生死邊緣》
第二十期,易君左:《金冠記》
第二十一期,俊人:《空中小姐》
第二十二期,喬又陵:《蜜月劫》
第二十三期,鄭慧:《白衣姑娘》
第二十五期,上官宝倫:《陷穽》
第二十六期,董千里:《藍衣人》
第二十七期,俊人:《東京間諜網》
第二十八期,齊桓:《禁臠》
第三十一期,李維陵:《私戀》
第三十二期,萬方:《危城記》
第三十四期,董千里:《雲孃》(名作預告有劉以鬯:星加坡故事、言再啟:紅樓怨)
第三十八期,齊桓:《虎穴》
第三十九期,南宮博:《萍水緣》
第四十期,龍驤:《屍之謎》
第四十一期,歐陽天:《魔吻》
第四十三期,董千里:《夜深沉》
第四十六期,夏侯無忌:《飛渡關山》(南宮博《水東流》英文譯本出版)
第四十七期,喬又陵:《真假千金》
第四十九期,費明:《遊艇擒兇》
第五十一期,言再啟:《山盟》
第五十二期,吳成文:《逃婚記》
第五十四期,歐陽天:《密伅》
第五十五期,盧森堡:《叛舟喋血》
第五十六期,喬又陵:《百花殘》
第六十期,劉以鬯:《椰樹下之戀》(開本些微縮小)
第六十一期,董千里:《雪山情》

香港海濱小說叢(港幣三角,十六開本):

海字0011,孟君:《失蹤的丈夫》,章逸燄圖
海字0012,琳子:《神女淚》,章逸燄圖
海字0013,望雲:《千萬留春住》,黃鳳蕭圖
海字0020,戈風:《小寡婦》,章逸燄圖
盧森堡:《血染胭脂坡》,蕭瑤圖
林喬:《終成眷屬》,章逸燄圖
紫琴:《徵求筆友》,章逸燄圖

環球小說叢(港幣三角,十六開本):



(12)喬又陵:《藍骷髏》(據書後圖像,鄭慧著有《歷劫奇花》,他者不載)
(32)杜寧:《灰寡婦》,丁罔圖(據書後圖像,鄭慧著有《紅樓殲夢》,他者不載)
(39)上官宝倫:《奇女子》,丁罔圖
(60)韋莊:《桃李爭春》,丁罔圖
(63)楊天成:《玉樓春》,丁罔圖
(64)史得:《笑聲淚痕》,丁罔圖
(65)司空明:《無依的海鷗》,丁罔圖(據書後圖像,鄭慧著有《情書》,他者不載)
(66)路易士:《兩地相思》,丁罔圖
(67)上官宝倫:《燕歸來》,丁罔圖
(68)紫琴:《花開蝶滿枝》,丁罔圖
(69)楊天成:《紫丁香》,丁罔圖
(83)楊天成:《歡喜冤家》,丁罔圖
(86)楊天成:《自作多情》,丁罔圖
(129)楊天成:《相見歡》,丁罔圖

《潛淵堂》二O一五年四月十九日)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關於劉以鬯


《失去的愛情》香港版

Books on a tree 樹上書屋:劉以鬯(1918-),香港文學教父,52-57年旅居星馬。劉的第一部單行本是48年10月在上海由桐葉書屋出版的《失去的愛情》。按香港藏書家許定銘的說法,此書甚為罕見,連劉自己也沒有留存。 90年代初,台灣藏書家秦賢次在北京淘得此書才又寄給劉以鬯。香港的馬吉也藏有此書,得自於文壇前輩。兩者所藏有的相信都是48年的初版書,也不曾聽聞兩者提起此書有再版。我的這本《失去的愛情》卻是51年12月港二版,版權頁依然標示桐葉書屋出版,總經銷卻是位於干諾道中五十七號的香港世界出版社。此書和初版除了封面裝幀不盡相同,裏頭卻也同樣有郭建英的七幅插圖,估計是同一個書模印刷出來的吧。

刊於《西點》一九五一年復刊第一期的廣告(圖片來自網上,謹此致謝)。

香港和星馬在書籍出版發行上源遠流長。雖是如此,研究學者往往在論述香港文學發展史上卻又只記得49年的中國南來文人而忽略了星馬北上的書商。 1948年,殖民地政府一道地毯式禁令把所有中國出版社和多家香港出版社的書拒於海峽之外,市場陷入無書可賣的窘境。星馬的書商於是攜帶資金北上香港,設立各經銷處,首先從上海北京等地買入各書的模板,自行翻印,後來更成立編採部,出版發行各類書籍。這些書籍當然在香港有售,不過因為本來就是要填充南洋的市場,這些書本可以說差不多是和香港同步發行的。這本港二版《失去的愛情》的總經銷世界出版社和出版劉以鬯的《天堂和地獄》(1951)和《酒徒》(1963)的海濱書屋其實都是星加坡世界書局在港成立,名目繁多的出版社呢。

Books on a tree 樹上書屋臉書專頁二O一六年四月十八日)

《椰樹下之慾》


Books on a tree 樹上書屋:劉以鬯旅居星馬短短五年,期間出版了《第二春》、《龍女》和《雪晴》三部小說集。當年劉也在星馬報章發表大量以星馬為背景的中短篇小說,六十年代初即已收入《星嘉坡故事》和《蕉風椰雨》(香港鼎足出版社)兩本結集本裡。既至2010年,劉的夫人羅佩雲,得助於新加坡圖書館和自存的早期各式剪報,再編輯整理出版了《熱帶風雨》和《甘榜》二書(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這本三毫子小說是謙稱藏書小咖蕭永龍所藏有的,現時旅居樹上書屋。劉以鬯把其小說分為娛樂他人和娛樂自己兩類。娛樂他人即「為錢而作」。三毫子小說本來就集香豔奇情緊張刺激愛慾恩仇這幾種特點,劉也不能免俗地把故事女主角花蒂瑪描繪成「有一對清亮的大眼睛,一張兩角微向上翹的小嘴,一個正發育中腫得高高的胸脯」,配於小說題名《椰樹下之慾》和吸睛插圖,還真讓當年的讀著對南洋浮想聯翩。

話雖如此,劉以鬯畢竟從來都遵循「寫小說要寫與眾不同的小說」,從故事情節的鋪排與文字的運用,劉還是處處顯出其功力。小說大量加入星馬在地話語字詞,如山笆、兩條石、宋谷、鐳、多隆、頭家、孟加厘人等。每條星馬在地常用字詞後又還很細心註明此字詞的含義,不厭其煩甚至還稍微註釋,如胡姬(注:胡姬花係馬來亞之特產,頗名貴)、巴剎(注:巴剎即小菜場,但裏邊也有熟食檔)等,讓小說讀來不僅僅是一部言情小說。

Teow Yonglong:順便分享《第二春》《龍女》,因是多出來的複本,所以品較差,反倒品好的,之前沒拍下,哈哈。



Books on a tree 樹上書屋:這兩本好像是要給我的不是嗎?

Teow Yonglong:你不是不要嗎?

Books on a tree 樹上書屋:我是問你故事是不是以星馬為背景,如果是就要。當然你有本事拿來換《我城》就儘管換。反正你有複本我要借你應該會借吧。

Teow Yonglong:需要就跟我說,反正有複本。

Alex Teo Tze Yen:今天整理書本時翻到1959年10月的南國電影第二十期,裏頭就有署名葛里歌寫的熱帶風雨。細讀之下,原來《椰樹下之慾》是《熱帶風雨》的原型啊。


Alex Teo Tze Yen:劉在星馬時常化名葛里哥發表作品。

(二O一六年四月二十日:https://www.facebook.com/192886974130993/photos/a.192893917463632.49121.192886974130993/985977924821890/?type=3&theater)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許定銘:以文藝作《伴侶》

1920年代的《伴侶》

《伴侶》第187期

《文藝伴侶》

過去香港有兩種叫《伴侶》的雜誌,都是半月刊:一九二八年八月十五日由中華廣告公司印行的那種,初由關雲枝編輯,後改由張稚廬主持,共出十四期。這是本文藝期刊,曾組織過《初吻號》和《情書號》兩個專號,作者多為本地作家,如侶倫、黃天石(傑克)、稚子、張吻冰……等,難得的是連沈從文、胡也頻和葉鼎洛也曾在此發表作品。

另一種也叫《伴侶》的期刊,於三十多年後的一九六三年一月一日面世,主持人是雙翼(吳羊璧)、李怡及畫家王鷹和她的夫婿吳山。雙翼在〈輕文藝的《伴侶》〉(見一九八六年一月《香港文學》第十三期)中回憶,說他們的那本《伴侶》,是本綜合性,具青春氣息和文藝性,而非文學性的雜誌。他們的這種《伴侶》,面世後很受歡迎,高峰期居然銷到一萬本以上。專欄作家馮鳳三說:音樂中有所謂「輕音樂」,文藝中也應有「輕文藝」,這就把《伴侶》定性了!

在提到它的出版時間時,雙翼有如下的說法:

……到了一九六七年,原來創辦時的幾個「同人」都沒有時間兼顧了,才讓別的朋友接辦下去。大概在六十年代末停刊。一共出了多少期,手頭沒有存書也沒有記錄,一時竟說不出個準確的數字來。應該在一百五十期以上。(〈輕文藝的《伴侶》〉)

我時常都說:人的記憶是最不可靠的,我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資料」才不會把事情弄錯!

雙翼把《伴侶》的期數定於「一百五十期以上」,是個很保險的說法,但「大概在六十年代末停刊」就不對了,我手上有本總第一八七期的《伴侶》,出版於一九七O年十月一日,督印人羅笑仙,由編輯部主編,十六開四十六頁,仍是綜合性期刊,內容頗雜,除一般的生活情趣、課外知識、社會動態以外,還有雙翼主持的《意妮信相》,專讓學生發表作品的《學苗》,和由何達主理的《新詩園地》及萬言小說,看來仍頗重視文藝。這一八七期,說明當時《伴侶》還在出版中,雙翼等早已離開,自然記不清楚。

後來我又在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文學資料庫」中查到,他們存有一九七一年十月十六日的《伴侶》第二一二期,內容多為南洋及本地學生的文章,也有陶融(何達)和韓牧的新詩,如果有心研究《伴侶》的朋友,則要耐心等候,看看是否再有「二一二」期以後的《伴侶》出現了!

在《伴侶》的出版過程中,還有一段小插曲:

當初出版《伴侶》的幾個文藝發燒友,在《伴侶》銷到過萬冊以上時,賺了錢,雄心壯志,不滿足於「輕文藝」,決意加辦「純文藝」,不久,便有《伴侶》與《文藝伴侶》雙軌並行了。

正方形二十開本(19x21cm),創刊號近百頁,以後每期都能維持約七十多頁的《文藝伴侶》,是本側重創作的純文藝期刊,每期的欄目相當多,一般有作家印象、報告文學、閱讀與欣賞、雜感和短論、每期專論……等,而主要的則是小說和新詩。

此中以小說的份量最重,三蘇以筆名史得在此連載了長篇小說《不及格的人》,可惜四期亦未能刊完;亦舒是《伴侶》的長期作者,當年起步未幾,也在此發表了〈桑雅桑雅〉、〈太陽不喜歡我〉和〈競走〉三篇,保持了她一貫清新可愛、流暢自然的作風;舒巷城寫了〈温暖〉和〈陌生人〉,盧因的〈暖春〉、盧文敏的〈折翼〉都是他們當年的重要作品。尤其是〈折翼〉,故事寫過大海搏殺,卻受到一個不幸小學生遭遇而刺激的小白領底心境,極受重視,後來被收入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等人編的《香港小說選》(香港中文大學,1997)中。

李怡用筆名舒樺在創刊號上寫了篇小說〈人為甚麼要結婚〉,以她的視角去觀察他,來思考婚姻的意義。她個人獨立地生活了二十四年,因受家人的催促,與平日極斯文,甚有紳士風度的他結婚了。到花燭夜後,他走進了她的生活圈子,才發現他滿腦子色情,思想、行為、生活環境……,都離不開性慾,人結了婚,就像是把兩頭雌雄動物關進一間四面是牆的房子裏,除了性交,生活一切都不重要。

舒樺的這篇小說,在《文藝伴侶》的圈子內引起了不少回響:第二期的「雜感與短論」欄中,即出現了李牧的〈有害的作品〉、舒巷城的〈它寫得真實〉和舒樺的〈一篇引起爭論的小說〉。李牧認為這是篇「有害的作品」,對性行為的描寫,「實在太露骨了,露骨到使人作嘔」。舒巷城則說讀了〈人為甚麼要結婚〉後,心情沉重,因為它寫得很真實,作者很有勇氣寫出人類的劣根性。舒樺則感謝兩人從正反兩方面去讚賞及抨擊他的作品,覺得他會從這些反應中得到鼓勵而進步。

製造高潮是「催谷」刊物銷路的最佳手法,《文藝伴侶》還辦過一次「描寫比賽」:他們先刊登一幅少女含情凝思的半身照,然後讓讀者按圖發揮個人的想像力,配圖寫小說、散文或新詩。此舉相當成功,在以後的幾期中發表了不少讀者來稿。讀者們會因自己的稿件得到發表機會,而向朋友推銷雜誌,或購買多本贈送友人。可惜這個「描寫比賽」僅此一次,熱心的讀者們久等亦未見有第二次的「試題」,或許編輯部諸君早知敗象已呈而無心戀棧了!

除了小說,《文藝伴侶》也很重視新詩。他們不把新詩作「補白」,東一塊、西一角的填補;每期都特意用幾頁組成詩國,老詩人柳木下、何達,新作者蔡炎培、游社煖、聞江、雁影(路雅)……等均在此得到充份的發表機會,八月份的第四期,還辦了個《新詩特輯》,刊了二三十首創作,並由陶融寫了篇評論性的讀後感〈一個好夢〉,是文藝刊物中頗重視新詩的一種。

每期均以大量篇幅發表小說、散文及新詩外,《文藝伴侶》還有不少涉及畫壇、電影和文學的專論;其最大特色是每期的封面和封底,都選用色彩鮮艷的名家油畫供喜愛者欣賞。還在每期的目錄頁前,附有一帖三十二開,圖文並茂的文藝畫頁,發表了《畢加索和他的情婦》、《文學作品的插圖》、《電影發生的歷史》(上下)等專著,是其他雜誌從未出現過的特色,極具吸引力!

香港是個發展迅速的商業社會,甚麼都以金錢掛帥,甚少人會注意藝文生活,水平偏高而具特色的《文藝伴侶》,生不逢時,僅出四期即因銷路不前夭折,沒有龐大的背景支持,在香港,文藝是活不下去的!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