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一個研究中國新文學的專輯

一個研究中國新文學的專輯
許定銘

我之所以對中國新文學有濃厚的興趣,完全是受了一份周報和三本書的影響。它們是:《中國學生周報》第六二七期,善秉仁編的《當代中國小說戲劇一千五百種提要》、王瑤著的《中國新文學史稿》和劉西渭的《咀華集》、《咀華二集》。善秉仁編的《當代中國小說戲劇一千五百種提要》和劉西渭的《咀華集》、《咀華二集》我都曾經撰文推薦過,王瑤的《中國新文學史稿》也有很多人介紹過,所以我現在單談談第六二七期的《中國學生周報》。

六十年代的《中國學生周報》,在香港的文學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水準比一般的青年刊物要高,投稿者和讀者,大部份都是大專學生、文藝青年和年輕的教師,現在香港文壇上很多年輕的專欄作家,大學裏的講師、學者,大都在那時期讀過《中國學生周報》,那時的《中國學生周報》實在不應稱為《學生周報》,而應該稱為《文藝報》,因為它對香港的文藝界實在影響太大了。

一九六四年七月是《中國學生周報》創刊第十二周年,第六二七期的周報,為報慶而辦了個「五四抗戰文藝專輯」,這個專輯分別從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翻譯和批評各面,介紹我國文壇前衛作家們的成就,而特別重介紹一些在五四抗戰期間,有重要作品,對當代中國文藝有影響力,而現今少為人所知的作家和作品。這個專輯足足佔了六版位,洋洋數萬字,重要的文章有:戴天的〈中國的和現代的〉、李英豪的〈從五四到現在〉、余光中的〈下五四的半旗〉、趙聰的〈彌灑、淺草、沉鐘〉、朱喜樓的〈端木蕻良的小說〉、崑南的〈淺談無名氏初稿三卷〉、陳寧實的〈從周作人說起〉、張草分的〈功不可泯的媒婆〉和余橫山的〈劉西渭和五四以來的文藝批評〉等篇。

其中戴天的〈中國的和現代的〉談作品的形式和內容問題,他認為「中國的和現代的並非相排斥的,它們正像人之雙腳,可以合作走出一條永恆的路,光耀中國的文壇」。這正好為當時的「現代派」和所謂中國風派底論戰作了個和解。

李英豪的〈從五四到現在〉着重談新詩,他認為五四早期的新詩「僅是換了貼(帖)服藥,在口語上翻翻土而已!」而真正能運用口語鏗鏘有力的,要算是艾青和田間了。整篇文章有系統地,由五四開始一直講到五十年代,他特別讚揚卞之琳、艾青、馮至、梁宗岱、孫毓棠、梁文星、王辛笛……等人的詩作。他認為:卞之琳的《魚目集》「詩風略近晦澀,注重想像,重視感覺,藉聯想,暗喻和表現手法來表現情調,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孫毓棠的詩「內向而外射,很富現時代失落、混沌和無涯的感受。……他往往將時空主體化、超渾化、一氣呵成……」。他特別推崇王辛笛,認為他是由五四到五十年代第一位純詩人。的確,壬辛笛是超然的,我相信凡讀過他的〈再見,藍馬店〉的人,都有同樣的感覺吧!李文對新詩介紹詳盡,立論中肯,給人印象甚深。

朱喜樓〈端木蕻良的小說〉對端木的評價,認為「在穆時英、施蟄存、沈從文和他的老鄉,以《八月的鄉村》飲譽文壇的蕭軍之上。」他說:「端木蕻良的寫作技巧是寫實的,遣詞造句也帶着非常濃郁的東北性格;剛毅,沉着而老練;另一特色就是鄉土味極濃,隨時隨地運用東北和塞外胡子的口語入文,談起來不但毫無累贅之感,反而覺得技巧新穎,妙到巔亳,比慣寫鄉土風情,也擅用土語的沈從文,更勝一籌了。」這段話對端木的作品推崇備至,尤其他認為端木在蕭軍之上此點,我極同意,如果「東北作家」由我來排,大概是:端木蕻良,然後是蕭紅、蕭軍、駱賓基、李輝英、白朗、羅烽、舒群……。

崑南的〈淺談無名氏初稿三卷〉認為這三卷書,可以與喬哀思的《優利栖斯》,普魯斯的《往事追迹錄》和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相並列而毫無愧色。更說:「當有人問我中國五四後的偉大文學作品是那一部時,我毫不猶疑回答說是三卷的《無名書初稿》,而決不是什麼茅盾、巴金的『三部曲』,什麼魯迅或老舍等。」時至今日,已有很多人讀過無名氏的作品了,無名氏的偉大與否,已無需我在此多費筆墨了。

陳寧實的〈從周作人說起〉泛論了五四以後的雜文和散文,介紹並推崇周作人、俞平伯、劉半農、錢鍾書、靳以、蕭乾、陸蠡、何其芳等人的作品。張草分的〈功不可泯的媒婆〉談五四以來的翻譯。余光中〈下五四的半旗〉認為舊的五四死了,新的文學運動應再出現。趙聰的〈彌灑、淺草、沉鐘〉寫新文壇史料。至於余橫山的〈劉西渭和五四以來的文藝批評〉則推崇《咀華集》為五四以來最偉大和最獨具慧眼的文藝批評。

除了這些有價值的文章以外,這個專輯還有《五四抗戰的戲劇一覽》、《五四抗戰佳作一覽》的小說之部和詩之部等三個附表。

《戲劇》一表最為詳盡,分為三部分:A、啟蒙時期(二三十年代),內表列了間題劇、文明戲、愛美劇、社會劇和歷史劇。B、萌芽及成長時期(四十年代),內表列了南國時代、雷雨時代、喜劇時代。C、抗戰時期(四五十年代),內分初期、中期、抗戰後期的歷史劇和抗戰後期。在每一時期之後,均列出屬於該時期的劇作家和作品,並加以小小的評論,實在可作為一篇〈五四抗戰戲劇小史〉來看。

《小說》一表,介紹了新文學作家四十人,作品七十三部,完全沒有巴金、茅盾、老舍等名家,幾乎大部份都是當時很陌生的名字,特別推薦端木蕻良、駱賓基、穆時英、施蟄存、和無名氏的作品。

《詩》一表,介紹詩人五十七位,詩集八十三冊。其中特別推許王獨清、李金髮、戴望舒、穆木天、王辛笛、孫毓棠、卞之琳和艾青等人的詩作。

總的來說,這個專輯是非常成功的,它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詩和小說兩個附表,端木和無名氏的小說介紹,和劉西渭的文學批評。這以後我也跟那兩個附表,找到了很多有水準的文學作品。而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了一個散文作者和作品介紹的附表。

如果說讀了這個專輯,就等於了解了五四及抗戰文藝,當然不可能,但起碼對中國的新文藝有了初步的認識,再讀其他的新文學史就很容易上手。在六十年代的香港。在那樣缺乏新文學資料的那年代,在新文學不被重視的那時日裏,《中國學生周報》的編者們,能排除萬難來完成這樣一個專輯,單這份功勞就已值得在香港文學史上記上一筆了。

寫於一九八O年八月十七日
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三日刊於《明報》
後收編入拙著《醉書閑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