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日 星期六

鄭明仁:啞行者蔣彝

蔣彝在西方社會很有名氣,他以「啞行者」( The Silent Traveller )為筆名的多部遊記(畫記)甚受歡迎。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傳說他把 Coca Cola 翻譯為「可口可樂」。但誰是真正翻譯者,因為可口可樂公司還未找到官方記錄,至今仍是懸案。

「可口可樂」這個譽滿全球的中文譯名,究竟是出自何方高手?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是由Coca Cola美國總公司多位職員「集體智慧」想出來的。另外一個說法,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在上海開律師行的美國人阿樂满( Norwood Francis Allman ) 跟當年進口Coca Cola 到上海的人一起想出來的。兩個說法都沒有可口可樂公司的文件證實。流傳最廣的說法,是Coca Cola 1935年在英國登報徵求中文譯名,當時居住在英國的蔣彝參加比賽,結果以「可口可樂」脫穎而出贏得350鎊奬金(獎金數目也有不同說法,而且差異很大,其中一說只有15鎊),但這個說法也受到質疑,其中一個疑問是為何徵求譯名不在總部所在的美國本土舉行,反而選擇在英國登報紙?筆者認識一位曾任職可口可樂高層的友人解釋,當時英國是負責所有Coca Cola 海外出口業務的總部,因此在英國徵求譯名也順理成章。另一個疑問是至今仍未能在英國舊報紙檔案𥚃發現這則徵求譯名廣告,這個疑問無人可以解答。筆者朋友說,根據可口可樂公司的元老告訴他,蔣彝晚年寓居美國時,可口可樂公司有人找到蔣彝求證,蔣彝當面證實「可口可樂」這個世界馳名的翻譯是他本人的傑作。可惜,這次訪尋談話記錄在可口可樂總部的檔案裡查找不到。

美國薩福克大學Suffolk University 英語系教授鄭達2010年寫了一本書‘’ Chiang Yee: The Silent Traveller from the East‘’(中文書名《西行畫記—蔣彝傳》),對蔣彝一生有詳細研究,可說是除蔣彝家人之外,對蔣彝資料了解最深的其中一人。我與朋友謝先生不約而同對「可口可樂」的譯名歷史發生興趣,因為網上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很多都是傳說,於是由謝先生寫電郵給鄭達教授,向他請教「可口可樂」中文名稱翻譯的疑問。鄭達教授於2020年9月9日回覆我們的電郵:

「謝先生:

您好!謝謝您的來信。 得知您和鄭明仁先生對蔣彝翻譯可口可樂的軼事有興趣,很高興。

我對蔣彝有過一些研究,但不敢說知道所有的方面,其實還有許多可以探討的內容。

有關可口可樂的事,最近幾年確實看到報章上刊有一些新發現。似乎認為在蔣彝1935年翻譯之前,國內已經有「可口可樂」的譯名。所以得出的結論是:蔣彝翻譯不實。此究竟如何,蔣彝是否確實翻譯過,有待進一步商榷。

我在英文傳記中提到過此事 (見Chiang Yee: The Silent Traveller from the East, 第78 和238頁)。蔣彝自己也幾次提到過,例如,他給殷志鵬先生七十年代的信中寫道:「那是我一九三五在英倫大東方學院教書時翻的,現在東南亞連日本也用之。」(見殷志鵬著,《師友文緣》167頁)。蔣彝的小女兒蔣健蘭也提到此,她的消息來源是蔣彝本人(見蔣健蘭序言,蔣彝《兒時瑣憶》,4頁)。我認為,可口可樂公司在倫敦徵求中文譯名的事,應當不會是假;至於之前是否有此譯文,那另當別論。我看過許多蔣彝的材料,其中他虛假編造的事幾乎沒有。說實在的,蔣彝著作等身,他根本沒有必要為此捏造。我的英文傳記中,第238頁談到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同一辦公室的同事夏志清教授,夏也知道這譯文是蔣彝譯的。如果是假,這絕對會毀壞蔣彝的聲譽。而且,我認為,蔣彝翻譯時,應當不知道此前已有可口可樂的譯文。否則的話,他不會因此而『得意』幾十年的。

當然此事仍可進一步研究探討。以上是我的觀點,僅供參考。我也希望能看到您和鄭明仁先生的研究結果。

祝好

鄭達」


鄭達教授在電郵裡提及蔣彝寫信給殷志鵬,蔣證實「可口可樂」是他本人1935年在英國翻譯的,蔣彝對這個譯名被廣泛採用,「現在東南亞連日本也用之」,頗有成功感。蔣彝這封信寫於1977年6月12日,香港《明報月刊》1987年10月曾刊出此信內容,後來殷志鵬收入他的《師友文緣》書裡。

近年海內外出現新的「證據」,試圖推翻蔣彝是「可口可樂」翻譯者的「定論」,其中以內地學者葉新所提出的資料最有說服力。葉新找到1930年5月號《商業雜誌》已經刊有「屈臣氏汽水可口可樂」廣告,「可口可樂」這四個字出現在該雜誌廣告上,比蔣彝的翻譯早了5年。這相信就是鄭達在回覆我們的電郵中所提及從報章見到的新發現。鄭達至今仍然相信蔣彝翻譯時,應當不知道此前已有可口可樂的譯文。

即使蔣彝真的是可囗可樂公司徵求中文名稱的得獎翻譯者,但由於蔣彝及其後人無法提供文件支持,而可口可樂公司迄今又沒有官方文件認定誰是可口可樂的中文翻譯者,看來這世紀懸案將繼續成謎。

蔣彝是否「可口可樂」官方認定的譯者,並不影響他在國際的地位,因為他早已是世界知名的「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蔣彝1933年開始居留英、美四十多年,致力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和藝術。留英期間便以「啞行者」( The Silent Traveller )之名出版了《啞行者叢書》系列而廣為人知,他出版的25部英文作品之中,有12部便是以「啞行者」為筆名寫的遊記。《啞行者叢書》系列包括《湖區畫記》、《倫敦畫記》、《戰時英國畫記》、《約克郡畫記》、《牛津畫記》、《都百靈畫記》、《愛丁堡畫記》、《三藩市畫記》、《巴黎畫記》、《紐約畫記》《波士頓畫記》、《日本畫記》等。《啞行者叢書》集散文、詩、畫和書法於一爐,受到高度評價,蔣彝亦因此獲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他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並先後獲美國、澳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2019年6月29日牛津市政府為了追認蔣彝對英國社會的貢獻,特別在蔣彝的牛津故居門外牆上掛起一塊「名人故居藍牌」,上面刻著:

CHIANG YEE 
蔣彝 
1903-1977 
Artist and Writer
‘ The Silent Traveller ’ 
Lodged here with the
Keene family 
1940-1955


在蔣彝之前,享有「故居藍牌」殊榮的華人只有兩位:孫中山和老舍。孫中山的藍牌故居在英格蘭北部赫特福德郡,老舍的故居在倫敦西城區。

蔣彝多次到香港旅遊訪問,對香港並不陌生。他1972年初應中文大學邀請來港講學幾個月,閒時在友人陪伴外出遊覽寫生,寫下「昂坪聞鐘」、「南丫買魚」、「沙田晚眺」,「流浮山行鵝圖」等等。居港5月完成60多幅畫作,離港之前,友人替他在香港大會堂舉行畫展,捧場者眾。時任《星島日報》總編輯賈訥夫在1972年8月號的《大人》雜誌撰文,題目是「啞行者與香港遊記」,記述蔣彝如何在港妙筆寫丹青,此期《大人》封面特別用了蔣彝的「行鵝圖」畫作。羅忼烈教授曾建議蔣彝寫一本《香港畫記》,他回答說香港地方太小,材料不夠作遊記,但可寫打油詩,結果他寫了《啞行者香港竹枝詞五十首》,憑詞寄意,不乏思鄉之情,其中一首:

「賈公車我到羅湖,文錦渡頭口直呼。不見神州四十載,神州記得啞夫無?」(筆者按:賈公即時任《星島日報》總編輯賈訥夫)

1976年3月蔣彝來港接受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77年,在異地「啞行」了大半生的蔣彝決定落葉歸根,第二次返回祖國,同年10月17日在北京逝世。

(《香港文學》月刊2021年1月號總第433期,轉貼自Ming Yan Cheng臉書2020年12月3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