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司馬桑敦的《野馬傳》

司馬桑敦的《野馬傳》
應鳳凰


《野馬傳》(長篇小說)/司馬桑敦/香港友聯1959/自印版(台北文星)1967

王鼎鈞曾說:五O年代「三部最佳反共小說」是:張愛玲《秧歌》,姜貴《旋風》,以及司馬桑敦《野馬傳》。前兩部大家很熟,第三部多數人從未聽過,兩岸各版文學史也都漏掉它。個中原因,可能是它很早就被查禁的緣故。

與同時期其他反共小說「寫作動機」大不相同:作者並非為討好政府而寫,而是為「反省」這場戰爭,「這段紅潮彌漫的歷史」而寫。《野馬傳》自序寫道﹕

「我一路南逃,一路想著這場歷史的災難,想著為什麼我們失敗?…歷史巨流中每個人的反省,對於一個歷史的答案卻未必毫無所補…唯因我對這段歷史有了這種「原罪」的意識,所以《野馬傳》所表現的正是一個悲劇……。」

《野馬傳》前五章是1954年在台北動手寫的,1958年在香港《祖國週刊》連載,分三十六期刊完,隔年由香港友聯出版社初版,這時他在東京當駐日特派員。也許香港版有錯字,也許顧慮國民黨言論尺度,經作者一番修改,傷筋動骨大手術之後,1967年首次在台出版,自費印交由「文星書店」發行。諷刺的是,發行不到半年,同年底即遭查禁。國民黨中央黨部說他「挑撥階級仇恨,暗示顛覆策畧」。此案給台灣文壇「反共文學現象」留下一段教人哭笑不得的查禁記錄,也留給研究者一個探討「文藝政策與文學生產」的議題。原來政府「提倡反共文藝」還有另外一手。

本書作者雖男性,卻以女性第一人稱貫串全書。背景設在中國東北遼東膠東一帶。女主角牟小霞是一個剛烈、性格獨立,情慾自主的梨園子弟。故事推展過程,也是她從一個男人漂泊到另一個男人的過程,從抗日份子到共產黨員,「她在階級與醜陋的現實裡擺蕩,終至於兩頭落空,……她為了生存的尊嚴,必須與傳統道德、家庭,甚至於男人的權力世界鬥爭」,結局以悲劇收場,牟小霞被判殺人,正等待最後審判處決時,小說即在此處戛然而止。

司馬桑敦,遼寧人,本名王光逖。生於1918年,1981年去世。早年在東北參加過抗日遊擊隊,軍中記者,坐過偽滿州國監牢。來台後當過海軍官校政治教官,也曾擔任聯合報駐日特派員,取得日本東京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學位。著有《中日關係二十五年》《張學良評傳》《愛荷華秋深了》等。爾雅出版社於1982年為他出版了紀念文集《野馬停蹄》。

(《人間福報》二O一二年九月廿五日;《烟霞山林》二O一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