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香港藏書家何源清與文生社

香港藏書家何源清與文生社
許定銘

 

香港青年文壇的文社活動最高潮在一九六二至六五那幾年,而最早的現代文社,我一直以為是成立於五六年的同學文集社;到我認識了從紐約回來度假的早一輩文社人何源清﹙1935~﹚,才知道早在五三年初,他們已成立了簡稱「文生社」的文生文學研究社。

何源清早年就讀於黃天石(傑克)創辦的中國書院,後來則畢業於遠東書院。他很早就投身社會謀生,開過沖晒店,做過攝影師,當過記者,做過編輯;一九六七年無線電視成立,他連續編《香港電視》八年(如今還藏有全套《香港電視》,真難得),於八十年代中移居紐約。少年時代的何源清熱心文藝,喜愛寫作,五零年開始投稿,後與文友組織了文生社。他向我展示了他們當時的會議記錄,社友們有:林夢影、梁秉華……多是陌生的名字。我所認識的,只有詩人崑南和英年早逝,客死異鄉的唐文標。想不到他倆居然是五十年代的文社人。

文生社成員大都向當時的雜誌投稿,何源清向我展示了一批當時的雜誌如:《人生》、《文壇》、《六十年代》、《青年文友》、《青年文壇》、《新青年》……,其中最難得的,是他竟藏有創刊號的《青年文友》和關小萍的《青年文壇》,一百期紀念號的《新青年》,令我羨慕極了。

文生社也出過叫《文生快報》的油印社刊,可惜全失去了,只剩下幾張單頁。那是張八開的油印,有一首文風﹙何源清﹚的新詩〈春夢〉和譚湘溥的〈我對文生社的希望〉,是篇鼓勵社友努力寫作的短文,文內說「為了避免社員們感到乏味,社應按期主辦壁報和出版不定期刊物,並隨時舉行文章檢討會,批評社員們作品的好壞,指出應走的方向」。這樣的活動,不知他們堅持了多久?

何源清雖然於五十年代後期,已由熱愛寫作而向攝影,但他於移民二十年後,還在本港留下房子,藏了大批不肯割愛的舊書刊,可見他對文學還未死心,且看他何時回來!

何源清的藏書室約五百呎,不單一廳一房的居室放滿了書,就連如今幾乎不用的廚房和浴室,都釘了書架,存滿了書。他雖然定居紐約,近幾年因要回家鄉江門修訂族譜,年中常紐約、香港、江門的去去來來。七十多的老人了,精神矍鑠,還間中執筆,寫寫文章哩!

3 則留言:

  1. 我懷疑文中所說的是無線電視出版的香港電視,不是麗的出版那本電視周刊,作者是否寫錯或記錯?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許定銘回應:馬吉,水橫舟好嘢,我寫錯了,是《香港電視》才對,請你改一改並至歉。

      刪除
  2. 書友Matt Lee的回應:

    說起何源清的香港電視,這處有值得談起的小發現:

    何源清憶述:「我任職 《香港時報》時,仍經常和黃師有往來。一九六七年我入主 《香港電視》,特聘黃師撰寫長篇小說在《香港電視》連載。黃師寫了 《明日的少女》於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五日《香港電視》第一期開始刊載,至六八年三月十三日第十八期刊完。每期五千字,共約為九萬字。當時我曾邀請董培新為他的小說插圖,以吸引讀者。董為著名的插畫家之一。C我相信這是黃最後一篇小說了。因為之後再看不到黃師在其他的報刊發表小說。」

    http://hklitpub.lib.cuhk.edu.hk/....../114/2012/670460.pdf

    何源清前輩沒有記錯《明日的少女》,但其實後面仍有一部連載;有一回在老師家裡見到《香港電視》141期,上面載有傑克的小說《影后》,不過老師的收藏不齊全,未能窺得全貌。何源清先生既藏有全套,應該可以找回那一篇小說呢。

    馬吉按:何源清〈吾師傑克〉可見這裏:

    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22.html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