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與水結緣的「桑簡流」
許定銘
我是從一九五O年代的香港雜誌《人人文學》和《熱風》上知道桑簡流的。
桑簡流(1921~2007)原名水建彤,四川潼川人,自少跟外祖父大藏書家傅增湘﹙1872~1950)生活,耳濡目染,對書籍興趣很大,專研《水經注》與黃河史,一生與水結緣。
水建彤一九四O年代就讀上海聖約翰大學,即與宋淇、劉以鬯、徐訏、黃嘉德等文人交往。畢業後任國民政府駐新疆外交專員,主管阿富汗和印度外交事務。一九五O年代在香港生活,寫過小說《香妃》(香港珍珠出版社,一九五四)和遊記《西遊散墨》(香港珍珠出版社,一九五八)。後離港到英國生活,並加入BBC電台中文部工作直至退休。
一九五七年,桑簡流赴倫敦參加國際筆會大會,順道遊訪歐洲各國,回來後寫成這本三十二開二七八頁,內收三十篇遊記的《西遊散墨》。陳子善說「它不是一部浮光掠影的普通遊記,而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學者的學術考察札記」。而桑簡流自己則認為「遊記而兼談考據藏書,頗受外祖傅增湘(沅叔)先生」影響。《西遊散墨》收〈文壇山水人物〉、〈歷史人物的幽靈〉、〈大英博物館〉、〈茶餘酒後拾零〉……等文章,這些把旅遊、書話、藝術、歷史、文化共冶一爐的雜文,不僅一九五O年代,即使今天也不多見,是本可讀性甚高的著述。
我藏的這本《西遊散墨》,書內有桑簡流毛筆題字送給「小洛兄、天美姊」並鈐印,至今未知此二人是誰。
被遺忘的《伊犂河西》
許定銘
出版已半世紀的《西遊散墨》今天當然不易再見,可幸近年陳子善重新編了另一本《西遊散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二OO三),讀者想看還是可以買到的。此書把一九五O年代港版的《西遊散墨》全收進去外,還加了一輯《集外》,收的是桑簡流一九八O年代以後,發表在香港《明報月刊》上的〈阿富汗隨筆〉、〈希臘散墨〉、〈閑話英國生活〉等十多篇文章。
桑簡流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在新疆任職時,曾在厚厚的積雪下發現了八千多件清代外交密件,他把此事件的始末寫成〈新疆密檔發現記〉,後來又寫了〈新疆外交回憶錄〉、〈大月氐是誰〉、〈新疆山水人物〉等,發表在一九五四至五五年的《熱風》上,那是近代史上第一手資料,何以未見收錄呢?奇怪!
劉以鬯編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一九九六)中有桑簡流的《自傳》,在談到他解放前的著述時,只提及詩劇《伊帕爾罕》(南京新民報,一九四七),我手上有一本署名水建彤,三十二開,僅五十三頁的小書《伊犂河西》,內收〈天山飛渡〉、〈蘋果之父城〉、〈阿拉木圖再會〉……等文十五篇,此中桑簡流特別喜歡〈蘋果之父城〉,一九五五年還把它在《熱風》上重刊一次。
《伊犂河西》沒有版權頁,書末有「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三日寫竟於廸化」字樣,水建彤沒提,是忘了此書?
許定銘
我是從一九五O年代的香港雜誌《人人文學》和《熱風》上知道桑簡流的。
桑簡流(1921~2007)原名水建彤,四川潼川人,自少跟外祖父大藏書家傅增湘﹙1872~1950)生活,耳濡目染,對書籍興趣很大,專研《水經注》與黃河史,一生與水結緣。
水建彤一九四O年代就讀上海聖約翰大學,即與宋淇、劉以鬯、徐訏、黃嘉德等文人交往。畢業後任國民政府駐新疆外交專員,主管阿富汗和印度外交事務。一九五O年代在香港生活,寫過小說《香妃》(香港珍珠出版社,一九五四)和遊記《西遊散墨》(香港珍珠出版社,一九五八)。後離港到英國生活,並加入BBC電台中文部工作直至退休。
一九五七年,桑簡流赴倫敦參加國際筆會大會,順道遊訪歐洲各國,回來後寫成這本三十二開二七八頁,內收三十篇遊記的《西遊散墨》。陳子善說「它不是一部浮光掠影的普通遊記,而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學者的學術考察札記」。而桑簡流自己則認為「遊記而兼談考據藏書,頗受外祖傅增湘(沅叔)先生」影響。《西遊散墨》收〈文壇山水人物〉、〈歷史人物的幽靈〉、〈大英博物館〉、〈茶餘酒後拾零〉……等文章,這些把旅遊、書話、藝術、歷史、文化共冶一爐的雜文,不僅一九五O年代,即使今天也不多見,是本可讀性甚高的著述。
我藏的這本《西遊散墨》,書內有桑簡流毛筆題字送給「小洛兄、天美姊」並鈐印,至今未知此二人是誰。
被遺忘的《伊犂河西》
許定銘
出版已半世紀的《西遊散墨》今天當然不易再見,可幸近年陳子善重新編了另一本《西遊散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二OO三),讀者想看還是可以買到的。此書把一九五O年代港版的《西遊散墨》全收進去外,還加了一輯《集外》,收的是桑簡流一九八O年代以後,發表在香港《明報月刊》上的〈阿富汗隨筆〉、〈希臘散墨〉、〈閑話英國生活〉等十多篇文章。
桑簡流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在新疆任職時,曾在厚厚的積雪下發現了八千多件清代外交密件,他把此事件的始末寫成〈新疆密檔發現記〉,後來又寫了〈新疆外交回憶錄〉、〈大月氐是誰〉、〈新疆山水人物〉等,發表在一九五四至五五年的《熱風》上,那是近代史上第一手資料,何以未見收錄呢?奇怪!
劉以鬯編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一九九六)中有桑簡流的《自傳》,在談到他解放前的著述時,只提及詩劇《伊帕爾罕》(南京新民報,一九四七),我手上有一本署名水建彤,三十二開,僅五十三頁的小書《伊犂河西》,內收〈天山飛渡〉、〈蘋果之父城〉、〈阿拉木圖再會〉……等文十五篇,此中桑簡流特別喜歡〈蘋果之父城〉,一九五五年還把它在《熱風》上重刊一次。
《伊犂河西》沒有版權頁,書末有「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三日寫竟於廸化」字樣,水建彤沒提,是忘了此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