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陳凡

《三劍樓隨筆》
許定銘

 

一九五六年,三位年輕武俠小說作家:百劍堂主、梁羽生、金庸,在報上副刊合寫專欄《三劍樓隨筆》,輪流見報。內容以名人軼事、文史掌故、武林、琴棋書畫等為主,大受歡迎。三個月後選其中八十篇,以當日見報先後為序,出單行本《三劍樓隨筆》(香港文宗出版社,一九五七)。

梁羽生、金庸為當代新派武俠小說大師已人所共知,那麼,這位排名猶在他們之前的百劍堂主是誰?

原來百劍堂主即陳凡﹙一九一五至一九九七﹚,四十年代加入《大公報》,是當年的名記者,走南闖北,寫下著名的《一個記者的經歷》,歷任《大公報》副編輯主任、副總編輯多年,與金庸、梁羽生合稱「三劍俠」,寫過一套四冊的武俠小說《風虎雲龍傳》(香港三育圖書公司,一九五七)。

《三劍樓隨筆》內篇篇都是佳作,我最有興趣的是梁羽生的《香港翻版書之怪現象》,詳述了一九五O年代武俠小說翻版之猖獗,有所謂「電版本」、「爬頭本」,比正版更早面世,難怪大師也要慨嘆「你吹得脹乎?」

「文宗版」《三劍樓隨筆》已絕版半世紀,當然難得一見,但此書一九九七年曾由上海學林出版社重印過,應該還可以找到。

大公報二OO八年七月廿六日)

《詩》
許定銘

 

抗戰時代是中國新詩的黃金時代,詩刊:《詩文學》、《詩創作》、《詩時代》、《詩建設》、《詩戰線》、《詩墾地》……如雨後春筍般蓬蓬勃勃地生長,其中有一種非常簡單直接的,就叫做《詩》!

《詩》,早在一九二二年已在上海出現過一次,當時是由朱自清、劉延陵等創辦的;但現在所談的《詩》,則是由周為、嬰子和胡明樹一九三九年創辦於桂平,而成長於桂林的另一種。

《詩》創刊時是油印本,只印二百本,想不到反應很好,轉瞬售罄,給年輕的詩人們很大的鼓舞。翌年他們都到了桂林,便着手把《詩》改成鉛印版。一九四O年二月,鉛印本的《詩》,新一卷一期終於面世了,直到一九四三年,三卷六期終刊。

如今大家所見的終刊號,是十六開土紙本,三十六頁,由桂林的集美書店總經售,封面插畫的是黃超,編委除了最早的三人,還加入了鷗外鷗、洪遒和韓北屏,本期有S M、艾青、胡明樹、包白痕、鷗外鷗、杜宣、秦似、羅鐵鷹、黄嬰……等人的詩作外,還有國際詩選、史料資料和研究。周為的長文〈甘苦〉,詳細地寫出《詩》的成長經過,是研究者的一手資料。

周為即是本港的名家陳凡,原來他年輕時也愛新詩!

大公報二OO八年八月八日)

靜聽《海沙》的傾訴
許定銘


陳凡(1915~1997)是香港的名報人,他抗戰時期加入《大公報》,由記者做到副總編輯,主編了相當成功的副刊《藝林》和《文采》。他也是天才橫溢的老作家,以周為、夏初臨、阿甲……等筆名著述超過千萬言,包括新舊詩詞、小說、雜文、報告以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

陳凡逝世後,紀念的文章不少,但少有談及他建國前的創作。賈植芳的《中國現代文學總書目》較齊,指出他建國前結集的有散文集《無華草》(桂林立體出版社,一九四三),《革命者的鄉土》(廣州時代社,一九四七)和小說《淚是這樣流的》(香港南國書店,一九四八),但還是遺漏了如今大家見到的這本《海沙》(桂林今日文藝社,一九四二)。

署名周為的《海沙》是僅有一一八頁的土紙本散文集,分上下兩篇,上篇收〈懷海篇〉、〈天象篇〉、〈蟄居之什〉、〈冬夜二題〉……等十七篇散文詩,抒發的都是詩人內心的憂鬱和遊子思鄉的情懷;下篇收較長的散文〈海的故事〉、〈井〉、〈夜間的來客〉、〈樹〉……等九篇,多為懷人記事之作。作者在〈題記〉中,說他和千千萬萬人一樣,都是渺少的沙粒,卻能發出微弱的聲音,並願這些細沙粒能閃出海的光芒!

且讓我們細聽海沙之傾訴,靜賞不凡的美文!

大公報二OO八年八月廿八日)

附錄:


陳凡
馬吉

陳凡是香港大公報五十年代的副總編兼管副刊,梁羽生和金庸都是他手下的副刊編輯。一九五四年梁、金開始在報上大寫新派武俠小說,聲名大噪。不久,大公報就開闢了專欄「三劍樓隨筆」,由陳凡以筆名百劍堂主與梁、金輪流執筆。那時臺灣寫武俠小說有著名的「三俠客」,即諸葛青雲、臥龍生和司馬翎。他們便以為這「三劍樓」是跟他們針鋒相對。百劍堂主亦寫過武俠小說,但無甚足觀,只好放棄。他其他筆名還有陳上校、徐克弱等。

我藏有他兩本雜文集,一是以陳凡名義寫的《幸福的頌歌》,自學出版社一九五六年一月出版。另一是徐克弱的《燈邊雜筆》,大光出版社一九六九年四月初版。

書之驛站二O一三年九月八日)

再說陳凡
馬吉

日前提到百劍堂主陳凡,書友遠堂留言曰:「我藏有一本薄薄的詩集名為《壯遊詩記》,香港文宗出版社1955年出版,作者筆名『南鄙人』,據稱即是陳凡,尚待證實。收錄七絕約68首,每詩均附有記人、記事或寫景的短文。」旋即古九一下,覓得林冠中二O一二年九月發表在蘋果的〈忘書記〉,其中說:「我與(神州)歐陽老闆亂扯:『聽聞金庸搬辦公室舊址,清掉不少書,很快後悔,想跟你買回?』歐陽微笑:『我留着慢慢賣,讓老顧客開心開心!』隨手遞來《抒情小品》『你查查阿甲是誰?他簽贈金庸,說不定是名家。』熟客打折,才一百元。作家阿甲有兩位,一為內地劇作家。另一位竟然是……這事半年前,神州網拍南鄙人《壯遊詩記》,扉頁陳凡簽贈同事承勛(羅孚)。『凡弟』字型與《抒情小品》筆跡一樣。百劍堂主忝列《三劍樓隨筆》,二公往後分途,各據陣營,金戈劍影,一度交惡。此冊當係同室時期相贈,情難再待,珍貴可知。」如此看來,南鄙人、阿甲,都是陳凡。再搜查科華圖書公司的作家簡介,便有這一條:「陳凡,字百庸,另有筆名周為、夏初臨、阿甲、南鄙人等。廣東省三水縣人。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生。自一九四一年春在廣西省桂林市參加《大公報》工作直至退休。曾任記者、採訪主任、特派員、辦事處主任、副編輯主任、副總編輯等職。著作有詩集《漫步》、小說《淚是這樣流的》等近十種。」

這裏轉貼林冠中在蘋果的書影,並網上搜得的《壯遊詩記》書圖,以饗同好。





回應:

遠堂:十分感謝驛站主人費神「古九」,證實南鄙人即陳凡,又附陳其他資料。

《壯遊詩記》中一首:「春宵端坐翠華樓,極悵樽前誤一甌,為報陳生問消息,八年未白故人頭。」我當年衹知作者姓陳!

又一首:「一縷一絲物力艱,豈關言冗說加餐,衆知衰敗驕奢起,未覺趨勤入儉難。」此乃五十年代早期新中國之氣象,半世紀後已是另一世界矣。

歲近秋分 遠堂

書之驛站二O一三年九月十六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