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衢雲家傳》拾遺
吳萱人
在辛亥革命百周年大慶將臨之前,先烈堂弟楊拔凡先生的手迹遺著:《楊衢雲家傳》,終於完整【註一】面世──二O一O年十一月,由拔凡先生的哲自資編就出版。
書成時,原意召開新書發布會,奈何不成事。以當今世上,首冊珍貴的楊先烈專著而論,一定有轟動效應,尤其是市建局動用公帑四千萬,打造一個以輔仁文社及先烈革命事跡為倚重元素的紀念園,明確指出是「中國革命之源」,與孫文公開其革命思想來自香港,來自「衢雲死矣,予承其志,誓成民國」【註二】的許諾,脗合相同。
* * *
自百十祭活動後,是書因傳媒報道而得以趁勢全面上架;祭後二月二十二日,有一位本籍四川的到香港中文大學念新聞系碩士班王同學,着意向「各界弔祭活動召集人」丕漢兄表示,很想找我談談;當日午後我們終於晤面,她第一番話,便是拿出書來問對《家傳》的看法。
她大概看過了整冊書,知道書內有筆者一篇蕪文《草讀札記》,編者也客氣地在封底裏摺,出了一行鳴謝。筆者向她細說成書前種種,包括不敢書序,只獻芹十年前揮就的札記。但也斷然地說:「此書明眼人都看得出是二合為一,前部分家傳歷史,附部則是戲劇創作及祭文其他。最不解的是,放入了陳潔如的小段未可當真的『趣味性』軼聞。筆者因不敢茍同如此編法,故只代為最終校前半部書,其他編者自理。」
可她但知拔凡先生刊出封底的賦詩,不只兩篇;大感興趣,追問不休。她追問也不無道理:為何不全刊其賦史之作?這可得由編書人答,與我不相干。
* * *
假如說,《家傳》單薄,捧上手恐欠篇幅分量,則拔凡先生的《衢雲堂兄葬墓不受掘遷賦此》八首並註,大可編入。詩成於一九七O年十二月,事緣早於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接受《香港早報》專訪,反對有人因「護墓不移」成功,提議原墓石上刻字,他認為變動將失革命的歷史面目;其後詩成,每篇均按先烈事跡的發生次序而就,直至末篇,註云「墳場冊上,已加批註,墓碑乃屬史跡(文物),不受遷移,謝纘泰君公子樹民為余言之。」由此可見,我們在百十祭期間,全力爭取「墓側立牌」,不與古蹟辦糾纏墓評文物建築的評級與否,是為上策,因烈士墓已批註在冊逾四十年。更不可原諒的是,近日有市場一哥的周刊,盲目地散播烈士墓被後人遷往長沙灣!【註三】一熱鬧便亂來。
回說八篇賦詩。筆者手頭有兩種針筆鋼版謄寫油印版本,殊為珍貴,俱後人折餽贈。手跡則為早識於七十年代的同樣文社人,原屬開放社楊興翔兄,伉儷似已去國。輔仁文社堂伯父英烈手跡,由文社人堂侄一繕再繕,可謂因緣。而全輯註文共有:首篇七段;次篇二段;其三弍段;其四叁段;其五弍段;其六肆段;其七乙段;末篇乙段,合共二十二段註史文字,實可豐富其一九五五年寫就的《家傳》內容,必有多些消息。
編者不收,自然有他理由。筆者之不願饒舌,乃因他來信表白過,堅持個性,不易受人說動,所以省了。
* * *
又假如加入《賦詩八篇並註》,仍嫌單薄,則兄弟上陣,相信其重如山了吧。
拔凡先生本系排字輩為「伯」字,名蘭屏,字伯芬,另有「拔凡」;次弟蘭政,字伯權;三弟蘭軒,字伯誠,報上見「百誠」。三位親兄弟,均次第有語及、行文敬仰堂兄衢雲先烈的。楊伯權先生除得兄長手抄一卷《家傳》外,他本人在一九八四年,亦錄音整理成《楊家祖鄉原籍記載》。手寫錄音本的第五頁起,談「伯父之子『衢雲』……誰能替他講句不平的話。」大段內容,約三百字,內容對照其兄《家傳》,所述者無大出入,可畢竟是兄弟血緣(指與先烈而言),一番心事,值得整理輯之。另外,內有家族避嫌避禍情節,也可作旁支參照。譬如得知先烈之姊名字,伊在《家傳》中佔大分量,許多事情,均由她告知堂弟拔凡。
至於幼弟伯誠,做了專訪楊拔凡的當時《香港早報》,記者文中介紹:「三弟伯誠,歷任報界,現職某報社總編輯。每逢春秋二祭,都帶着家人前往致祭。」的確,楊百誠曾具名於一九六O年香港《大晚報》三月底執筆「本報特稿」:《杜鵑啼碧血 春雨泣黃花 憑弔先烈楊衢雲的無字牌》,全文深情壯烈。無疑是三昆仲中,最具文采的一位。因寫本文所需,筆者再仔細返讀一遍,發覺該稿亦有所記的與其兄拔凡《家傳》不同的誤處,但既非史學訓練,純屬痛筆疾書的瑕疵而已,如果編入,加按即可糾謬。反正《家傳》亦曾勞編者補註及更正多處;並非有心之失。
楊百誠與其堂兄拔凡,俱積極爭取機會,向社會大眾介紹先烈事迹。除行文報章特稿,更早於一九五O年,在報界名宿吳灞陵的長篇專欄暢寫楊衢雲,欲罷不能之際,兩度去信,蒙吳老刊登出來。筆者亦曾採用過他提供的極珍貴資料,得出在日本橫濱時,楊孫兩家情誼的內容──每天晚上,孫伯(先烈長女錦霞稱呼)吃她奉上雞蛋茶【註四】!《家傳》編者,如果編書時念及其兩位叔父和其尊翁的棠棣情分,請三人共聚一冊,相信更傳佳話,也給讀者看到用心。
另外,他們兄弟間的家書,內容如涉及先烈或其本系家事者,也可適量編入。手頭上便有一通這類家書影本,拔凡先生在向乃弟報父喪噩耗之餘,仍有末段涉及;筆者因而得知:先烈長女適夫周其蘭,誕有先烈的外孫女名郁芳。這,可是今後尋覓先烈本系後人的重大資訊,任何地方都不曾見。
* * *
一書的編成,幾經艱辛,過程不足為外人道。所以王同學在採訪時,猛問筆者一些不在其位的難題。只能夠說,編書的是他人不是我,無從置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們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只能待機會再來時,倩人另編了。手上所揭得的,還是一冊好書,先烈含笑矣。
註釋:
一、此《家傳》抽刊本最早見諸一九九九年六月出版的,內部發行之政協「杏林文史資料」《楊衢雲研究文集》,由楊興翔提供。其後廣見轉載未足本於《楊衢雲紀念特刊》(百年祭期間,二OOO年)、《春秋》等港區出版刊物。
二、劉成禺憶述惠州之役後,孫自日赴檀香山,在當地《大同日報》報社內所說。
三、二O一一年二月十七日出版之《壹週刊》一零九三期,B書頁七十八,馮淬帆專訪後記,刊出此嚇人假新聞。
四、見一九五O年十月三十一日《華僑日報》「僑樂村」版之「香港掌故」欄,鰲洋客(吳灞陵筆名)寫《僑賢軼事楊衢雲》之二十三。
(信報二O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吳萱人
在辛亥革命百周年大慶將臨之前,先烈堂弟楊拔凡先生的手迹遺著:《楊衢雲家傳》,終於完整【註一】面世──二O一O年十一月,由拔凡先生的哲自資編就出版。
書成時,原意召開新書發布會,奈何不成事。以當今世上,首冊珍貴的楊先烈專著而論,一定有轟動效應,尤其是市建局動用公帑四千萬,打造一個以輔仁文社及先烈革命事跡為倚重元素的紀念園,明確指出是「中國革命之源」,與孫文公開其革命思想來自香港,來自「衢雲死矣,予承其志,誓成民國」【註二】的許諾,脗合相同。
* * *
自百十祭活動後,是書因傳媒報道而得以趁勢全面上架;祭後二月二十二日,有一位本籍四川的到香港中文大學念新聞系碩士班王同學,着意向「各界弔祭活動召集人」丕漢兄表示,很想找我談談;當日午後我們終於晤面,她第一番話,便是拿出書來問對《家傳》的看法。
她大概看過了整冊書,知道書內有筆者一篇蕪文《草讀札記》,編者也客氣地在封底裏摺,出了一行鳴謝。筆者向她細說成書前種種,包括不敢書序,只獻芹十年前揮就的札記。但也斷然地說:「此書明眼人都看得出是二合為一,前部分家傳歷史,附部則是戲劇創作及祭文其他。最不解的是,放入了陳潔如的小段未可當真的『趣味性』軼聞。筆者因不敢茍同如此編法,故只代為最終校前半部書,其他編者自理。」
可她但知拔凡先生刊出封底的賦詩,不只兩篇;大感興趣,追問不休。她追問也不無道理:為何不全刊其賦史之作?這可得由編書人答,與我不相干。
* * *
假如說,《家傳》單薄,捧上手恐欠篇幅分量,則拔凡先生的《衢雲堂兄葬墓不受掘遷賦此》八首並註,大可編入。詩成於一九七O年十二月,事緣早於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接受《香港早報》專訪,反對有人因「護墓不移」成功,提議原墓石上刻字,他認為變動將失革命的歷史面目;其後詩成,每篇均按先烈事跡的發生次序而就,直至末篇,註云「墳場冊上,已加批註,墓碑乃屬史跡(文物),不受遷移,謝纘泰君公子樹民為余言之。」由此可見,我們在百十祭期間,全力爭取「墓側立牌」,不與古蹟辦糾纏墓評文物建築的評級與否,是為上策,因烈士墓已批註在冊逾四十年。更不可原諒的是,近日有市場一哥的周刊,盲目地散播烈士墓被後人遷往長沙灣!【註三】一熱鬧便亂來。
回說八篇賦詩。筆者手頭有兩種針筆鋼版謄寫油印版本,殊為珍貴,俱後人折餽贈。手跡則為早識於七十年代的同樣文社人,原屬開放社楊興翔兄,伉儷似已去國。輔仁文社堂伯父英烈手跡,由文社人堂侄一繕再繕,可謂因緣。而全輯註文共有:首篇七段;次篇二段;其三弍段;其四叁段;其五弍段;其六肆段;其七乙段;末篇乙段,合共二十二段註史文字,實可豐富其一九五五年寫就的《家傳》內容,必有多些消息。
編者不收,自然有他理由。筆者之不願饒舌,乃因他來信表白過,堅持個性,不易受人說動,所以省了。
* * *
又假如加入《賦詩八篇並註》,仍嫌單薄,則兄弟上陣,相信其重如山了吧。
拔凡先生本系排字輩為「伯」字,名蘭屏,字伯芬,另有「拔凡」;次弟蘭政,字伯權;三弟蘭軒,字伯誠,報上見「百誠」。三位親兄弟,均次第有語及、行文敬仰堂兄衢雲先烈的。楊伯權先生除得兄長手抄一卷《家傳》外,他本人在一九八四年,亦錄音整理成《楊家祖鄉原籍記載》。手寫錄音本的第五頁起,談「伯父之子『衢雲』……誰能替他講句不平的話。」大段內容,約三百字,內容對照其兄《家傳》,所述者無大出入,可畢竟是兄弟血緣(指與先烈而言),一番心事,值得整理輯之。另外,內有家族避嫌避禍情節,也可作旁支參照。譬如得知先烈之姊名字,伊在《家傳》中佔大分量,許多事情,均由她告知堂弟拔凡。
至於幼弟伯誠,做了專訪楊拔凡的當時《香港早報》,記者文中介紹:「三弟伯誠,歷任報界,現職某報社總編輯。每逢春秋二祭,都帶着家人前往致祭。」的確,楊百誠曾具名於一九六O年香港《大晚報》三月底執筆「本報特稿」:《杜鵑啼碧血 春雨泣黃花 憑弔先烈楊衢雲的無字牌》,全文深情壯烈。無疑是三昆仲中,最具文采的一位。因寫本文所需,筆者再仔細返讀一遍,發覺該稿亦有所記的與其兄拔凡《家傳》不同的誤處,但既非史學訓練,純屬痛筆疾書的瑕疵而已,如果編入,加按即可糾謬。反正《家傳》亦曾勞編者補註及更正多處;並非有心之失。
楊百誠與其堂兄拔凡,俱積極爭取機會,向社會大眾介紹先烈事迹。除行文報章特稿,更早於一九五O年,在報界名宿吳灞陵的長篇專欄暢寫楊衢雲,欲罷不能之際,兩度去信,蒙吳老刊登出來。筆者亦曾採用過他提供的極珍貴資料,得出在日本橫濱時,楊孫兩家情誼的內容──每天晚上,孫伯(先烈長女錦霞稱呼)吃她奉上雞蛋茶【註四】!《家傳》編者,如果編書時念及其兩位叔父和其尊翁的棠棣情分,請三人共聚一冊,相信更傳佳話,也給讀者看到用心。
另外,他們兄弟間的家書,內容如涉及先烈或其本系家事者,也可適量編入。手頭上便有一通這類家書影本,拔凡先生在向乃弟報父喪噩耗之餘,仍有末段涉及;筆者因而得知:先烈長女適夫周其蘭,誕有先烈的外孫女名郁芳。這,可是今後尋覓先烈本系後人的重大資訊,任何地方都不曾見。
* * *
一書的編成,幾經艱辛,過程不足為外人道。所以王同學在採訪時,猛問筆者一些不在其位的難題。只能夠說,編書的是他人不是我,無從置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們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只能待機會再來時,倩人另編了。手上所揭得的,還是一冊好書,先烈含笑矣。
註釋:
一、此《家傳》抽刊本最早見諸一九九九年六月出版的,內部發行之政協「杏林文史資料」《楊衢雲研究文集》,由楊興翔提供。其後廣見轉載未足本於《楊衢雲紀念特刊》(百年祭期間,二OOO年)、《春秋》等港區出版刊物。
二、劉成禺憶述惠州之役後,孫自日赴檀香山,在當地《大同日報》報社內所說。
三、二O一一年二月十七日出版之《壹週刊》一零九三期,B書頁七十八,馮淬帆專訪後記,刊出此嚇人假新聞。
四、見一九五O年十月三十一日《華僑日報》「僑樂村」版之「香港掌故」欄,鰲洋客(吳灞陵筆名)寫《僑賢軼事楊衢雲》之二十三。
(信報二O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