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許定銘:讀陳穎怡的《死者,與她的島》

本業教師的陳頴怡,是本地著名的八十後詩人,她二OO五年開始創作,曾奪「青年文學獎」高級組季軍,她的作品也曾被選入《香港詩選》和《詩性家園──香港80後十位女詩人》中。

她在《詩性家園──香港80後十位女詩人》被選的五首作品是:〈季渡〉、〈已然不在〉、〈木棉樹〉、〈死者,與她的島〉和〈我要說起來玻璃和種子麼〉。崑南在論述八十後的女詩人時,說陳頴怡的這幾首詩作:

……就是這樣,她在你的身邊,什麼也可以談,像閒話家常的一份子,親切、稔熟,就算她講了一大堆你還未懂的東西。……有人說,神秘就像吃不盡的麵條。陳頴怡的詩,總會給你這樣的感覺。很溫暖,很生活,但你仍然陷入恍惚迷離之中。

即是說:陳穎怡的詩很生活化,卻把日常的事寫得很神秘。

只曾入選過詩選合集的陳穎怡,在創作十年後的今天,終於出版了首本個人專集《死者,與她的島》。此書內的近七十首詩,大部分是按寫作時間順序編排的,這些詩創作記錄着詩人從二OO五至二O一五這十年來的創作歷程。古語云「三年有成」,而我們的詩人卻默默地耕耘了十年,把她的詩作發表在本地的詩刊上。今次把歷來的作品結集成《死者,與她的島》,是她交出來努力了十年的成績表。

初學寫作的年輕詩人,常會感到素材難尋,慨歎「煙士披里臣」之不來,而苦苦無法下筆。其實只要你鍥而不捨,專注下去,到得後來,觸感靈敏,生活上的一切,都是詩材,可輕易操控,隨手揮來,自可成詩。

我不是說陳穎怡已達到這層次,但,翻開《死者,與她的島》,你可以讀到她的思維,可以感受到她的愛戀,她乘車、看風景、閱讀、溜街……,生活上的種種遭遇,所見的人事,盡入詩中。其中一首〈旁觀詩人的愛情詩〉相當有趣,她一開始就說「男孩和女孩,也寫詩」,然後說「女孩寫詩,只想嫁」,而「男孩寫詩,像倒數」。詩人努力地硬要把男孩、女孩寫詩的目的明朗化,最後的結論是:

日光之下無新事
但是男孩和女孩到80歲還旁若無人
一起寫﹑分開寫詩
就很幸福
就很chok

詩人的重點在說明:無論是男是女,一旦愛上了詩,就應該貫徹始終,直到八十歲(暗喻生命的盡頭)都不放棄。這似乎是現代詩人的「生命詩觀」,此所以無論有天份或無天份的詩人,都緊緊地抱着詩意不放。

當詩人有了好一段詩齡,總喜歡創新,以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死者,與她的島》中有一首〈罅隙其一.棄嬰〉,與其他的幾十首格格不入,全詩不短,我只引幾句讓大家欣賞:

果一日我兜左好耐
兜厘兜去
最後去左呢度
我從來無厘過呢度
周圍無人,又無車
我就將張梳化搬去橋底
最後一件傢俬都送走啦我以為
我會鬆一口氣

是棄嬰也好,棄梳化也好,她是在幹一件不想讓人知道的勾當。這首用本地廣東話寫成的詩,大家讀起來有沒有親切感,還是覺得很突兀?恐怕難以回答!

用廣東話及粗口入詩,本來是蔡炎培慣用的手勢,我不反對創新,但我感到創作一定要優於傳統,否則創新何用?

我們期待陳穎怡在嘗試以後會有更大的收穫!

──2017年5月

附錄:

〈罅隙其一.棄嬰〉

果一日我兜左好耐
兜厘兜去
最後去左呢度
我從來無厘過呢度
周圍無人,又無車
我就將張梳化搬去橋底
最後一件傢俬都送走啦我以為
我會鬆一口氣
我鬆一口氣,但又有D唔捨得走
我唔捨得走,就坐落去
就坐左一陣
我起番身,我望住張梳化
我話梳化,如果你識得講野就好
就證明,我同你之間
的而且確係有感情
我望住佢,覺得同佢之間好似真係有段關係
或者佢就係,我個仔
但係佢又成碌木咁
連媽咪唔好掉低我
都唔識講
我話
媽咪要走啦
遲D厘睇你
天橋底下好似永遠只能容納
街燈一樣既太陽
我覺得自己唔係身處黑夜
我好似響一個夢裡面
呢度永遠都係白天與黑夜之間
永遠都係
一條罅隙
我同我張梳化
就跌正起裡面

二O一四年一月四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