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許定銘:讀蔡益懷的《妙筆生花》

過去幾十年我一直在學校裡教中國語文,同時指導學生寫作,與此同時也讀了不少教人寫作的工具書;積數十年經驗得出的結果:一本好的指導寫作課外書,必需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作者本人要是位寫作經驗豐富的作家:教人寫作,本來就是經驗之談。寫作者在長期寫作的摸索後,發現了一些寫作的竅門,把自己辛勞工作而積存的捷徑告訴後來者,以免他們碰到焦頭爛額還找不到出路,本來是件好事,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一些略懂寫作之徒,往往為了謀生或賺取更多,找本修辭學的書,硬把修辭術語套進寫作慣例中交差即結集成書,連他們自己讀起來也似懂非懂。這種濫竽充數的工具書,經常令讀者摸不著邊際,愈讀愈糊塗,不如不讀!

二、舉例要顯淺明確:談修辭,無可避免會提到諸如比喻、借代、對偶、排比……等等一大堆枯燥的名詞,對學習寫作者來說,若不深入理解,不單容易混淆,還會為它們束縛,到運用時便無所適從,自尋煩惱。故此,寫作者在談修辭時,必需明確地舉例,而這些例子還要顯淺易明,絕對不可賣弄學養而特意舉些深奧刁鑽的事例,因讀者多為自學的初哥,難以找到可指導的師長。

三、寫作者在大談修辭及寫作技巧以後,最好能選些名作,指導讀者欣賞,使大家明白哪些文章寫得好,怎樣好,讀者才能有所依循,步向成功之途。

蔡益懷的《妙筆生花》(香港練習文化實驗室有限公司,2016)就是具備了以上條件的指導寫作工具書!

蔡益懷是位文學博士,一九八O年代開始寫作,創作了不少散文小說,又從事文學評論及學術研究,是位有學養、有真正寫作經驗的過來人,由他以三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來指導初學者寫作,是駕輕就熟,綽綽有餘。

《妙筆生花》主要分〈寫作篇〉和〈導讀篇〉兩部分。〈寫作篇〉又分美妙的中文、增進文辭之美、提升表達技巧和寫作基本法四輯,指導初學寫作者如何注意修辭,怎樣用技巧去提升其作品的文學水平;〈導讀篇〉則選析了胡適、夏丏尊、豐子愷、老舍……等名家的傑作,協助提升讀者的鑑賞力,使他們知道那些文章才是高水平的文學作品,文章究竟好在哪裡?

我前面說過,好的工具書在談修辭時,要用顯淺明確的例子。蔡益懷在談「明喻」時,不單指出了:如、像、似、若、猶如、彷彿……等常用的語詞,還引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例子,明確地指出他使用「明喻」的地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中國新文學的名篇,幾乎是所有中學生都讀過的作品,以此為例截段分析,可說是人人明白,讀之,隨即入腦而印象深刻,獲益匪淺。

又如他在賞析老舍〈濟南的春天〉時,它的命題即為〈融情於景 山水有靈〉,已用題目點出了該文的精髓,欣賞時即循着這條線索去思考,而最終領略出「作者在寫作中始終緊扣『情』與『景』,以情為內蘊,以景為表象,融情於景,令整幅冬日丹青充滿詩情畫意。」(頁233)

事實上,除了本書的主體,我覺得作為序言的〈寫作,從「心」出發〉和作為附錄的〈功夫不欺人──跟老舍學寫作〉,都是不容錯過的精品。

在〈寫作,從「心」出發〉裡,蔡益懷强調了寫作是要有心的,作者要把自己融入文章去,才是好的作品。他說:

藝術創作只能從「心」出發,而且只有心源才是藝術創作的真正源頭,所有有意義的文學創作是從這個心泉裡流出來的文字之流。(頁11)……要寫出動人心弦的文字,須與自然萬物保持一種相通相映的關係,與自然對話,與蒼生對話,而最要緊的是與自己對話,叩問自己的靈魂。(頁16)

他這番話,對初學者來說,是一番金石良言。

蔡益懷是老舍的崇拜者,在〈功夫不欺人──跟老舍學寫作〉中,他肯定了老舍「是一個講述地道中國故事,真正有中國氣派的」大家,他透過老舍的《寫與讀》(香港三聯)總結他寫作的特點是「學好語文,砥礪基本功」、「通俗自然,力避陳腔濫調」和「向生活學習語言」。事實上,老舍寫作的這三種特點,不單是蔡益懷要學習的,而是所有寫作者人都應該學習的!

到這裡,很可能有人會問:讀了《妙筆生花》,就可以解決寫作問題了?

非也!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得了本武林秘笈,武功就能天下無敵,獨步武林了?當然不是,你還得參透內容,勤下苦功,他日才有有成就。同樣的,你想文章寫得好,不是讀了《妙筆生花》就算,你還要參透書的內容,多寫、多嘗試,才能打開成功的大門,跨進門檻去!

──2017年1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