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是完全不明白; 很難懂,就是似懂非懂,像霧又像花。這是讀者的層次問題。
你問我懂不懂?
我告訴你:讀詩,千萬別深究懂多少,明白了多少,你應該問自己感受了多少。
我時常都說:詩,是一種「私器」,是為特定的人而寫的,詩人哪會理你看得懂,還是不懂。最重要的是:受詩的那方明白。那麼,詩直接送給那人就是,發表來幹嗎?也不然。套句近年流行的老話「問世間,情是何物」,儘管你無法了解「情」的因子,卻因人的際遇各異,對「情」的理解亦不盡相同。此所以,詩,在不同的讀者之間,會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有些人可能讀得很感動哩。
要了解一位詩人,最重要的是認識他的過去。蔡炎培是成名甚早,且詩齡很長的香港現代詩人,他一九五O年代初開始寫詩,是創刊於一九五五年的《詩朶》底始創者之一,是當時年輕詩壇上的主要人物。
一九五O年代中,香港亞洲出版社辦過一次不分名次的徵文比賽,後來出了本由謝克平編的《香港學生創作集》(香港亞洲出版社,一九五六)。本書排在最前的,就是當時還在培正中學讀書的蔡炎培,他說要〈為我們這一代歌唱〉,要唱出他們的心聲。詩人倔強地、默默地唱了超過半個世紀有多,從《小詩三卷》到《變種的紅豆》到《中國時間》……到《離鳩譜》,詩集一本一本面世,從無怨言,從不後悔,此中是苦、是甜,不足,也不必為外人道,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如此資深的詩人,你會懷疑他不懂寫詩?
你看不懂,感受不深,也不是你水平不夠,只是你接收不到他傳遞的電波而已。
其實,要更明確地了解蔡詩人的詩,不妨用習武的過程來作個比喻:習武的初哥,注重招式,一板一眼,很有姿勢;其實很可能只是花拳繡腿,好看而不實用。漸漸有了進境,現出了拳風、勁道、氣勢。到爐火純青時,大師坐在那兒,雖如老僧入定,周遭卻似有一股氣場,見不到,摸不着,但尋常人卻無法接近,自有其懾人的氣勢,摘葉可以傷人。
蔡詩人之詩,大摡也作如是觀:你只能感受他的氣場!至於感受到多少,因人而異!
我行我素的蔡詩人,最近又推出了詩文集《偶有佳作》。此書分兩輯:輯一《喂》,收詩創作數十首;輯二《散落的一章》,收〈徐訏〉、〈一把民初的聲音──余秀華印象〉、〈培正與現代漢詩〉……等幾篇「蔡式」詩意散文、小說。在〈北島《回答》及其他〉中,詩人談到詩的主題時說:
……個人實在不明白「主題」是什麼!特別是詩,生命是她惟一的主題。在談文體時,他說:
我敢斷言,任何文體寫得最好的時候必然接近詩。綜合他這兩句話,即是說:無論體裁如何,寫得最好的文章就是詩,而詩就是生命!
今後,如果你要讀「蔡詩」,就用這把尺去衡量好了。
《偶有佳作》中的幾十首詩,雖然多是近年寫的,你以為必然全部「玄之又玄」,卻又未必,像〈貧窮線上〉:
一架木頭車一個老婦有情景、有動感,既能反映社會現實,也訴說了作家和低下層大眾的悲哀,是「蔡式詩」少有的明朗佳作。
一車子紙皮過期雜誌舊報紙
依稀是有作家的手卷
佝僂地,拖曳着長長大馬路
車來車往 一輛
專線小巴慌忙急剎掣
司機大佬破口大罵
老婦人懵然不覺
紅綠燈前
我們的斑馬佬教人過馬路
至於其他的創作,爺孫的閑情對話、書信往來、思想脈絡、閱讀札記……在詩人手下盡是詩篇,其中不能不提〈傘前傘後〉:
傘前還可以揣摩、感受,至於輯一最後那首〈喂〉:
浪漫的人
雨中踽踽獨行
深巷
猶有賣花聲
傘後
有說
夢中不識歸路
夢醒
人也散了
篤撐 查撐
篤篤撐
喂,全詩就這句,你有何看法?
你好嗎?
讀《偶有佳作》,是感受詩人的氣場,看詩人的「摘生活狂舞」,你可以讀,可以不讀,任君選擇!
(我讀的是《偶有隹作》申請出版時的初稿。書出版時可能有所增刪,調動,或許略有不同。)
──2017年5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