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手邊的作家題贈本──董橋

手邊的作家題贈本──董橋
古劍

董橋的題贈本有:《雙城筆記》、《這一代的事》(臺灣圓神)、《從前》、《小風景》、《白描》、《記憶的註脚》、《甲申年紀事》、《故事》(六冊香港牛津,精裝);臺灣遠流版六冊,軟精裝)。

他的書缺一本《在馬克思的鬍鬚叢中和鬍鬚之外》,今年在好友葉輝書架上得見,討來佔為己有,不亦快哉。加上牛津出的《倫敦的夏天等你來》、《保住那一髮青山》、《沒有童謠的年代》、《回家的感覺真好》。大概都齊了。不,還缺一本《另一種心情》(臺灣遠景)。

他的隨筆我喜其精致,用詞運句之精巧雅馴,比喻之尖新。用散墨、眉批為輯名,有驚艷之喜,在在透露出書香。最為驚世的是以武俠小說筆法寫中英談判的編者話的獨創,更引來一片好評。

董橋與我或可稱有「二鄉」之誼,既南洋背景和福建泉州府人氏。大概認織於85或86年,他任《明報月刊》總編輯。一天相約於銅鑼灣一家印尼菜館午飯。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每篇文章最少改了七遍。」

還是錄幾段他贈書的題詞,第一本寫的是「XX兄不棄」。

有趣的是銅鑼灣一家二樓書店開業,上去見了數冊絕版的《雙城筆記》,購一冊,寫上「偶遇於小說精品店(今已易名為銅鑼灣書店),愛而購之。後來寄給董橋,要他寫幾個字。寄回來時,他用毛筆寫了如下數語:

「少作教人臉紅,深悔當年眼底手底;XX兄竟將之出土,不敢不認,聊題數語,以誌污點。」

《白描》題:「文似看山不喜平,友如作畫須求淡。上句說《白描》不足為貴,平平無山也;下句說文人要不相輕,交情應如淡墨,不漫不漶,千秋常新。XX以為然否?」

《小風景》題:「放翁詩云:人間萬事消磨盡,唯有清香似舊時。此書文字風華消磨盡,只有那幾十幅丹青堪供XX老兄消閑。」

不錄了,文人情味盡其中,多則無趣,粵語云:少食多滋味。

有人病其精致,世間哪有好東西不精致的?粗疏放浪者,豈有美可言?所幸天涯有不少董迷。

2007.3.31

天涯論壇二OO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