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棟‧李國章‧APA學生
陳沛敏
昨日聽到歷史學家、中大新亞書院文學院前院長孫國棟的死訊時,桌上擱着《文匯》、《大公》大字標題的剪報,引述中大前校長李國章說:「佔中違法,大學不護短」。
已躋身行政會議、全國政協的李國章前晚在公開場合透露,早前與多家大學校長見面,提醒他們有責任讓學生了解佔中的犯法後果,又將佔中類比高買,質疑校方「為甚麼要用公帑來保非法佔中的學生呢?是不是擅用公帑呢?」強調若學生執意參加,校方決不能「護短」,並說眾校長都同意其觀點。
那些同意李國章的校長,是怎樣讀歷史的?1919年北洋政府鎮壓五四運動,北大校長蔡元培聯同其他院校校長營救學生,發表聲明:「學生的行動,為團體之行動,即學校之行動,決定只可歸罪校長,不得罪及學生一人。」
1949年接任台大校長的傅斯年,延續北大學術自由薪火。軍警、特務入校園搜查「匪諜」師生,傅斯年一怒之下撰文:「學校不兼辦警察任務。」四六事件中,他親找國民黨最高當局交涉,要求逮捕台大師生須經校長批准,並跟當時警備總司令部司令彭孟緝說:「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傅斯年極力保全涉案學生,少數被捕學生他要求警方不得上手銬,並保留他們學籍,希望他們將來復學。
孫國棟秉承那一代知識分子的風範。八九民運時,他和夫人積極參與海外支援。六四鎮壓後,他揮筆悼學生:「他們以青春之年而赴死,固然可憫;然而生命的價值,原不問久暫,與其卑微猥瑣而苟且偷生,何如充實光輝、軒昂磊落而赴死!」
幾年前,孫國棟接受訪問,勸導年輕人要「不單在知識上不糊塗,在道德上也不糊塗」。昨日看見李國章的說話,再看到演藝學院畢業禮上學生的行動,想起孫先生的一番話:
「年紀大的人道德往往不如年輕人,這情況在不同時空都普遍存在。原因是年輕人懷着活潑敏感的良知,處事為純粹的良知所動,有人需要幫助,有不公平的事,便會立即行動。然而人到中年,利益顧慮也多了,顧慮多,道德自然下降。」
(蘋果日報二O一三年六月廿八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