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鄧達智懷也斯

從山光水影到布拉格

標題本來想寫,從香港的山光水影到布拉格的明信片並柏林行路也關乎澳門九份,以誌跟也斯一起走過的路。

60頭的歲數,以今時今日的人均壽數未免走得太年輕!由其對於一名予身邊朋友感受活力,創作豐盛的人。

也斯愛行路,愛行路的人某程度上都愛思考。

「山光水影」是我心愛的其中一本小書,由其剛剛回來重新學習適應的歲月,它引導我用不同態度去認識香港,而本來以為熟悉的新界風物卻用平實而深層的角度去再認識。縱使有關香港山水的篇幅並不如此多,然而深刻。

那是70年代的風景,香港好些山水仍未被污染破壞,曾亦讓走在其中的行路人心矌心怡,向星星歌唱,望雨天朗誦。我不認識行走未變愉景灣前爛頭東北的年青也斯,很多年後,因工作位於屯門虎地,他半個家搬到天水圍嘉湖山莊,複式頂樓盡覽我老家的周圍。我們也不時約同行走附近,山不算高,水不算深,可日落時分特別迷人!

1997,我的設計系列得到關注,靈感泉源也關乎龔志誠,梁小衛,梅卓燕,九龍皇帝與也斯。瑞士名表柏德菲臘Patik Phillip每年以多種文字出版私家雜誌,風格階品味上乘。他們自倫敦來電,誠邀訪問,建議僑居溫哥華的作家亦舒,那當然窩心。不過亦舒離港有年,與香港,由其回歸前港人的共同心情有別。提議也斯,很快被接納,甚至攝影師我也要求本土精英。

1996年,我們被邀前往德國前東柏林達吉列斯地下文化中心參與回歸前的香港文化節。忙裏偷閒,也斯帶路,我們行走了好些冷門遊點,更夥同小梅及劉健威跑到當時仍算清貧但美麗不可方物的布拉格,吃喝,行路,遊蕩至不能。

面前山光水影,在柏林走路,布拉格的明信片……還有不下十數本也斯的作品,搜出,排列,悼念故人。

蘋果日報二O一三年一月九日)

再見啦,也斯

我們的好朋友也斯在13年1月5日早上離世了!6號晚上,自面書劉健威及梅卓燕的Post,得到消息。

12年12月26日,Boxing Day「留家」老鋪聖誕餐聚,健威負責搞了那麼多年的活動,今年出席不過20人,最少的一次,聽說很多朋友都出門去了。小思老師問健威也斯病情:有點不舒服來不了!

大家帶點憂心,都說最近見他不大好,肺癌捱了三年算不錯了。因為病,過去幾年他特別用功,出書什麼的,不想趁機休息,精神好的日子都跑出來會友去,聽小思老師說:去年7月書展,前來領取2012年度作家榮譽,走上會展輕輕的斜路,也斯明顯氣速辛苦!

過去超過十年,我是一年遠遊兼聖誕節留在倫敦,新年在法國的過,隨後一年留港,周而復始。11年在外面,10年在劉家新居,那次是也斯發病後,治療中出來見老友,咬着乳酪,紅酒照喝,幽默依舊,談笑風生,他的笑聲特別平實爽朗,很中聽。

梅卓燕在面書放上貿易發展局12年書展慶祝也斯獲年度作家而製作的短片,聽着他唸詩,憶念多次隨他到港大,到嶺南上課。更有幸,在不同國度泥土,少者幾人,多不過一打,頗貼近聽他以平衡而舒懷的聲調將詩唸頌。

到YouTube的短片分享,不禁寫下幾句紀念話:

再見了老朋友。
來不及說再見,便走了。
沒走,是你爽朗的笑聲,永刻的容華,雋永的文字。

轉身自書架搜出常亦一再重讀他的作品,博益1985出版「山光水影」已然發黃,2001年,他為我簽名補記。

三聯2004年出版「也斯的香港」,再讀目錄,「鄧達智:從中環回到屏山」不禁鼻酸。他對我們是親厚的,內容還包括朋友小梅,李家昇,李國威,李歐梵,劉以鬯,韜哥……很早之前他已將食物,尤其香港特色融入詩歌與文字。97年回歸,他寫了有關盆菜的詩,讓梅卓燕穿上我的設計,一面舞一面唸,湧動各式可能性的創意掛念。

蘋果日報二O一三年一月八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