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丁山

原來本書係英文,由羅美嫻博士譯作中文交畀商務出版,作者與譯者都唔係新亞畢業生,但對新亞早期歷史用心研究,難得之至,可見新亞書院歷史已成為香港文化史一個重要部份,故此周博士寫博士論文時,就以新亞歷史為題材。
左丁山自問對新亞歷史比較熟悉,但周教授以學術論文方法寫新亞史,認識比左丁山深入好多,佢參閱大量歷史檔案,除新亞圖書館與新亞研究所之外,仲到過耶魯、史丹福、亞洲協會、雅禮協會、福特基金會、哈佛燕京學社、香港政府檔案館、英國國家檔案館等等地方搜尋資料,發掘出一啲事實,係我地前所未聞嘅,例如新亞校慶何以定九月廿八日(孔子誕)?
《花果飄零》第四章寫新亞書院加入新大學(中文大學)之前,提到港督柏立基及教育司要求新亞政治中立,唔好在農圃道校內懸掛青天白日旗,正式要求新亞下一個決定。柏立基寫畀英國殖民地大臣嘅電文話:「我們不能永遠去接受在經濟上支持一所看來是積極同情台灣國民黨的學院」,新亞書院就是不肯,只願意將十月十日校慶日改為九月廿八日,以示政治中立。呢件事情卒之拖拖拉拉,港英始終不敢將新亞排除在新大學之外。以左丁山所知,新亞到咗一九六九年十月十日之後,先至受到龐大政府壓力,不再掛青天白日旗。「花果飄零」一書,值得新亞人一讀,粗閱之下,左丁山發覺響 102頁有查理朗一人。其實佢有個中文名字,就係郎家恆,係英文名 Charles Long繙譯過嚟嘅。
(原刊二0一0年十二月十七日《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