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眾裏尋它

眾裏尋它
小思

我常堅持寫香港文學史不是一個人能力可完成,應分文類以先蒐集散佚資料為重要步驟。這工程,以新詩做得較貼近目標。

有心有力的研究者關夢南、葉輝都在以民間力量點滴積聚資料。最近翻刻了二十年代新詩人李聖華的詩集《和諧集》,就是成果。他們輾轉追尋舊雜誌,先得人名線索,眾裏尋它,再得此書殘本,苦追到「廣東文獻館」才得完整版本,這路線顯示了港穗無分地限交流的痕跡,足證還有許多寶藏未發掘。

二十多年前我曾力勸迎着香港文學研究熱潮的廣州學人利用地利,試領學生在中山、暨南等大學圖書館尋寶,可惜他們都沒這樣做,平白錯過發現材料的機會。我們香港人往往單打獨鬥,找門問路,眾裏尋它。因為那些埋藏在圖書館的資料,給收藏者視為禁臠,不輕易示人。

最近十多年,情況大改善。例如「國家圖書館文獻開發中心」以「搶救民國時期文獻主要工程」為方向,翻印了許多罕見雜誌,例如《民國珍稀短刊斷刊》,單是廣州卷就佔12大冊,翻閱其中一冊,見1964年廣州出版《電影》半月刊,鄭郁郎主編,編輯顧問有宋郁文、胡春冰、陳子多、望雲,這群人1949年後就是香港報界文壇骨幹。這些材料,正好上溯源頭。「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翻印了《民國畫報匯報》,港澳卷佔14大冊。隨便翻揭一下,香港早年畫報《銀光》、《非非畫報》、《健與美》都在其中。

眼看如此容易到手的寶,卻沒有問津之人,不禁自歎,早生幾十年,沒遇上好時光。各大學研究生常怨沒好研究題目,為甚麼不想想這條路?

(原刊二0一0年十一月八日《明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