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鍾曉陽

鍾曉陽起初不叫鍾曉陽,而叫鍾殘醉。那時候她大概十六七歲,正四處投稿,寫詩也寫小說,詩是白話卻又押韻那一種,小說則是才子佳人故事。我一九七九年在《當代文藝》任助理時,也見過不少她的投稿,有好些都刊用。她曾來過出版社拿稿費,個子不大,小家碧玉型,兩頰好像有點「爆擦」,紅撲撲的,人很靦腆,低垂着眼,淺淺地笑。有一篇她投來的小說我覺得不錯,在稿端寫上「可用」推薦給主編徐速先生。他看後卻指沒有新意,沒有用。後來鍾殘醉忽地變回鍾曉陽,寫了好些張愛玲式的小說,大有韻味,出自如此少女之手,讓人刮目相看。當時許多愛才的作家如西西、鍾玲玲等尤其雀躍,說,有了,終於有香港本土培養起來的作家了。他們便在自己辦的雜誌《大拇指》上,編了個鍾曉陽專輯,大力推薦。

鍾小姐甚心儀台灣作家朱天心,讀了她的書,就巴巴給她寫信,後來更飛去台灣,索性住在朱家,跟朱家三姊妹廝混起來。朱天文朱天心成立三三書坊,出版三三集刊,鍾曉陽也不時在集刊發表文章,她的第一本小說集《停車暫借問》,還有詩文合集《細說》,就由三三分別在一九八二和八三年出版。

《停車暫借問》的首個港版,是當代文藝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封面由沙戈設計。天地圖書要到一九八七年之後,才接手並包辦鍾著的香港版。二00八年,台灣時報社出了個《停車暫借問》紀念版,書內有各種早期版本的圖片,卻將當代文藝版說成是奔馬版。當代文藝出版社和奔馬出版社都由黃南翔主持,先有當代文藝出版社,附屬於天聲圖書公司,天聲破產後,黃南翔自資創立奔馬出版社,也將當代文藝出版社轉歸奔馬名下,可能因此兩者被混淆了吧。

《細說》也有個港版,叫《春在綠蕪中》,由《大拇指》半月刊一九八三年印行。兩書的編目稍有不同。《細》分三卷,第一、三卷都是散文,第二卷是詩。《春》只分上下卷,上卷即是《細》中的第一和第三卷,下卷是三篇小說。

《停車》的趙寧傳奇寫的是初戀故事,鍾其後也寫過些少婦甚至棄婦故事,大概經驗所限,文筆雖仍細膩,卻總不及最初的故事好。

《大拇指》與《當代文藝》到八十年代初,都先後停辦。《當代文藝》後來又復刊,多熬了一段時間。那時鍾曉陽已成大名了,復刊的《當文》已不是徐速先生主編,有一期發表了一篇鍾的「遺珠」(就是我批上「可用」的那篇);那主編加了個按語,不無疑惑地說,徐先生分明在稿上寫著「可用」的,不知當年何以沒有刊出?我讀後不覺失笑。

附錄



1979年開始構思醞釀四十年代中國一個東北姑娘和日本軍官的戀愛故事,找尋東北的相關資料。在所唸中學附近的中山圖書館覓得錢公來所著〈東北史話〉,如獲至寶。
   
1980年17歲,隨母親回瀋陽故鄉探親,親見東北大地山河。年底用十幾天完成「趙寧靜的傳奇」第一部〈妾住長城外〉,寫完病了一場。
   
1981年18歲,台北《三三集刊》、《自由日報》,香港《大拇指半月刊》同時刊載〈妾住長城外〉。同年,完成第二部〈停車暫借問〉,由文友朱天心代為報名參加聯合報中篇小說獎,進入決選,但未得獎。八月開始於台灣《聯合報》副刊連載,轟動一時。9月赴美求學,完成「趙寧靜的傳奇」第三部〈卻遺枕函淚〉。
   
1982年19歲,〈卻遺枕函淚〉連載於台灣《聯合報》副刊。「趙寧靜的傳奇」三部曲結集為《停車暫借問》,由台灣三三書坊出版。
   
1983年20歲,香港版由奔馬出版社出版(馬吉按:該為當代文藝出版社)。

1987年 香港版版權轉移至天地圖書公司(馬吉按:據一九九六年出版的《遺恨傳奇》,當中附錄了一個「創作年表」,說天地版《停車暫借問》和《春在綠蕪中》都出版於一九八五年,這年份是否有誤,待查)。

1988年 由中國舞蹈家舒巧改編為舞劇,由香港舞蹈團演出。

1992年 台灣版版權轉移至遠流出版公司。

2002年 由劉德凱改編為電影,周迅、張信哲主演。在香港及中國公演時更名《煙雨紅顏》。

2006年 香港天地圖書公司提出重印《停車暫借問》,問鍾曉陽要不要修訂。

2007年 香港天地圖書公司舊議重提,問鍾曉陽要不要修訂。

2008年 為了趕七月份的香港書展,鍾曉陽終於動工進行修訂。新版在書展兩天前趕印了出來。《停車暫借問》初版在台灣問世25年後,以全新面貌再度在台灣面世。由時報文化公司出版。

(轉貼自:時報悅讀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