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關於《中國學生周報》

回應葉輝──關於《中國學生周報》
陸離

謝謝葉輝留言。你的留言即時讓我哈哈大笑,隨即怔忡良久。──我想我對於年齡的感覺,真是有點兒混亂了。──今年二月我誤打誤撞參加了Facebook(因為「羅海星弔唁冊」),之後決定暫時不退出,按按這裡,按按那裡,還加入了「葉輝叔叔」的社團!!!!!──還好我沒有寫「葉輝叔叔」,畢竟我可以肯定知道你比我年輕很多!──但是我寫「葉輝老師」當時確實是很自然的,有點像我平時叫「盧瑋鑾﹑盧瑋鑾」,但與熊志琴(小思學生──中大「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義工)談起,我都會說「盧先生」。有時在文字裡我也會寫「小思老師」,所以你千萬不要「耿耿於懷」。──至於《中國學生周報》文藝版,(應該不是「電影版」,「藝叢版」吧?)那麼我必須趕緊說明,《中國學生周報》文藝版編輯六十年代早期是盛紫娟(即王篆雅,司馬長風先生遺孀。──也必須順及:2010年六月25日是司馬長風先生逝世三十週年正日。王篆雅剛在香港出版了《司馬長風逝世三十週年紀念集》。)──後來六十年代中期,「文藝版」編輯則是吳平,直至1972年。1972年吳平與我離開《中國學生周報》,由陳任短暫收購《中周》,改為柯式版,以流行曲為主。後來1972年至1974年那兩年《中周》的編輯大部份應該都是義工,包括也斯﹑劉天賜﹑蔡炎培﹑黃韶生等,至1974年《中周》停刊。

抱歉我長氣了,但是如果你心目中的編輯原來應該是吳平(他是一個很好很好的編輯,會直接寫長信給蓬草等,就像「電影版」羅卡曾經寫長信給石琪一樣……),那我當然必須告訴你關於吳平,他才是六十年代中期《中國學生周報》「文藝版」的編輯。(除非你是「電影版」的作者──1968至1972年左右我倒是編過四﹑五年「電影版」,因為羅卡去義大利留學了。整個《中國學生周報》編輯部就只剩下吳平和我兩個人了!!!!!)

還要再長氣一下,有必要的,因為近年不少新一代都會記錯《中國學生周報》是《中學生周報》(包括梁文道在《讀書好》),謝謝你難得提起,我忍不住就要多談一下《中國學生周報》──特別因為(你當然知道)「中國」兩字,其實有一個蒼茫的歷史背景:1949年大批學者與文人逃難南來香港,錢穆先生﹑唐君毅先生﹑張丕介先生創辦「新亞書院」於1949年(其中轉折,略),「友聯出版社」創辦《中國學生周報》於1952年,都是為了努力保存一點點中國文化的血脈,所以即使在英國殖民地也要堅持用「中國」兩字。及後1967年香港左派響應大陸「文化大革命」騷動期間(四處土製炸彈﹑「香港商業電台」林彬先生被暗殺),崑南等創辦《香港青年周報》,在創刊號問:「我和盧昭靈是針對《中國學生周報》而出版《香港青年周報》的:為什麼是中國學生,香港學生沒有自己的刊物麼?」──那就是另一個歷史背景了。

對不起,真的長氣又長氣。既然「長」了,我不如試試將這段文字首次放在Facebook網誌,好歹暫時有個保留。

葉輝回應:從前報攤上有很多八開度的「周報」和「週報」。已忘了哪一份有撑艇,哪一份沒有,所以一律稱為「周報」。

這些周刊不是像明報周刊那樣有彩色封面,有釘裝,而是薄薄的,只有十六頁(很少有二十頁),一頁一個專版:電影(兩版)、文化、音樂、文藝(兩版)、星座、社會、生活、專題、搞笑(如中周的快活谷)、書評、藝評、專欄……

期期的封面招牌不同顏色(紅、橙、綠、藍、啡、紫……),大多都用同一種顏色印內文,只有少數堅持黑白版面。

記憶所及(括弧內是刊物的編輯)──

中國學生周報、香港青年周報(崑南)、年青人周報(樂士、Chris Tong)、大孩子周報(樂士)、年輕人周報(草川)、中學生周報(黃維波)、工人周報(劉千石、岑逸飛)、新周刊(崑南)、LIPS周刊(張炎江)、青春周報(李石)、迴聲周刊(黃XXX,忘了名字)、青蘋果周報(童路)……

讀者對象都是青少年。我記得它們,因為大多都投過稿,每回拿了十元二十元稿費,就到奶路臣街買書、買煙、喝咖啡。

謝謝陸離,你的回應讓我憶起一個遠去的周刊世代。中周我投過很多稿、創作、影話、書話、搞笑……如沒有記錯,還投過英文作文,所以很肯定你是我的編輯。

(轉貼自陸離在臉書的網誌二O一O年七月六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